第226章 開皇之治,楊堅?。ǖ诙?,求訂閱
書迷正在閱讀:涉江而來(一路向你)、云水深處有個家、家傳私房菜[重生]、神偷鬼盜之鑒寶空間、主神競爭者、重生攝政王的心尖寵、蟬鳴里(啞巴妓女和反水臥底的故事)、沉醉、惡魔kiss,惹上撒旦殿下、監守自盜(青梅竹馬)
片刻后,項羽狼狽的走出大殿。 頭上有血痕,衣冠不整,可項羽無悔。 當魏征是要付出代價的。 可項羽依舊是如此。 因為他發覺,后世被稱為明君的楊堅,開創了開皇之治的楊堅,并非是英明的,也有其昏庸一面。 周武帝滅佛,本來已將佛教打壓下去;可楊堅上位后,不斷修建寺廟,又是開啟佛會,導致佛門又是壯大,又是危害社會了。 當今主要矛盾是胡漢矛盾,世家和寒門矛盾,可楊堅上位后,世家勢力沒有被打壓,反而是壯大了。 表面看來,開皇之治導致人口增加,糧食產量,社會安定了,百姓富庶了,文化水平提升高了,社會空前繁榮。 可項羽看來,根本是胡吹。 溫飽都沒有解決的社會,根本沒有資格稱為盛世。 哪怕新中國成立后,又是發展化肥,又是修建水渠,又是發展工業機械,又是雜交水稻等,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花費三十年時間,才解決溫飽問題。 至于印度,在二十一世紀,也沒有解決溫飽、 所謂開皇之治,只是發展了二十年時間,只要少數地區解決溫飽,多數地區還是半地區,可能一場天災,就是家破人亡,賣兒賣女。 就連是繁華的長安,洛陽等地,每年冬天餓死之人眾多。 這樣的社會,有什么資格稱為盛世。 所謂開皇之治,不過如此。 有什么可飄的。 況且,在楊堅繼位初期,國庫空虛,錢糧較少,可土地兼并也少,貧富差距也減少,社會比較安定; 可到了二十年后,國庫糧食錢多糧食多,可土地兼并加劇,貧富差距擴大,看似進入盛世,可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反而是幸福指數下降了。 這也是很多王朝的定律,在開國初期,生活質量較高,幸福指數最高;可經濟發展了,進入盛世了,國家gdp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質量反而下降了,幸福指數下降了,對社會不滿增加了。 若是君王,只看到國家繁榮,看到錢糧增加,看到國庫有錢,而看不到這些陰暗之處的危機,很危險,很危險。 按照偉人的階級成分劃分,雇農、貧農、中農,富農,小地主,大地主等。 對于皇帝而言,雇農,貧農很危險,因為他們處在半溫飽,或是饑餓狀態,隨時可能失去土地,是潛在的反賊。 至于大地主也是很危險,因為拉大了貧富差距,擴大了社會矛盾,還可能奪權,還可能當二五仔。 只有中農,富農,小地主等,是潛在的支持者。 社會想要穩定,必然擴大中農,富農,小地主的數量,縮小雇農,貧農,大地主的數量。 如何消滅大地主,一個是殺功臣,直接rou體消滅;一個是移民首都,直接讓大地主退變為小地主,富農。 如何消滅雇農,貧農,直接移民到人口少的地方,若是死在半路上人口少了,直接rou體消滅;如果到了遷移地,分配下土地種子,直接變為中農,富農。 北魏,為何要實行均田制,本質上擴大了中農的數量。 明朝軍戶制,本質上也是擴大中農數量。 歷次改朝換代,本質上就是通過戰亂,大范圍,大規模的消滅大地主,貧農,雇農,同時用軍功,培養出大量的中農,富農,小地主。 如果,大地主死的不過多,雇農,貧農死的不夠多。 必然天下不穩,可能二世二亡。 比如,西晉短命,隋朝二世二亡,表面看來是皇帝昏庸,事實上是統一之戰,戰爭烈度不夠大,死的大地主太少,死的雇農貧農太少。 為什么唐朝江山延續二百多年,就是因為統一之戰,死的人太多了。 “故而,為了江山穩固,要提升戰爭烈度……死的人越多,江山越是穩固。等一等,歷史上,隋煬帝為什么三征高麗,難道也是為了死太多的人,從而消耗世家的勢力(大地主),也消耗大量百姓(貧農雇農)!” 項羽越是琢磨,越是覺得有道理。 事實上,三次出征高麗,就是敗筆。 動用上百人出征高麗,勞財傷命,效果還差。最好是辦法是,派兵三五萬,不斷sao擾高麗,破壞高麗民生,最后一舉定乾坤。 可顯然,楊廣玩砸了。 還有李世民在位的時刻,沒有休養生息,而是不斷大戰,大戰小戰不斷,就是為了用戰爭消耗貧農雇農,培養中農,富農,小地主。 如果在戰場上,餓死,或是殺死,rou體上被消滅。 可如果戰場上,立下軍功,可能從貧農,雇農,變為中農,富農,甚至是小地主。 同樣是戰爭不斷,李世民可比楊廣高明多了。 想著這些,在想著毛選,項羽心中感慨著。 偉人,真是偉大。 這樣的屠龍術,在歷朝歷代,都是不傳之秘,開國皇帝也只會教授給太子??蓚ト酥苯宇C布書籍,直接將屠龍術寫在其中,讓天下皆知,甚至是鼓勵造反。 朝廷不好,百姓就有當李自成的資格。 收斂雜念,項羽又是想到了今生的父親楊堅。 至于楊堅,有著丞相的謀略,卻缺乏帝王的遠見。 在楊堅眼中,可能國家有錢有糧食,人口增加,就是國富民強;卻是腐蝕了各階層矛盾,忽視了底層百姓的生活。 這一切,皆是因為楊堅的身份地位。 爺爺楊忠是中農出生,可楊堅卻是富二代出生,不知民間疾苦,只是比不食rou糜那位強大一點。 這位富二代當老板,可能帶領企業大發展,業績提升,效益提升,卻容易忽視底層員工的福利待遇。 至于楊堅勤儉節約,這只是富二代的節約。 某個富二代說,我沒錢了,要節省,于是買不起五千萬的跑車,只能買三千萬的跑車了。 這一點上,楊堅與司馬炎類似至極。 區別是,司馬炎后宮上萬,可天天坐著驗車,巡幸后宮,不知改在那里過夜。 可楊堅有妻管嚴,老婆打死小妾,氣得拍馬而去,跑路而去,可跑在半路上,委屈的哭一場,還的回來向老婆道歉,繼續當皇帝。 這一點上,楊堅與李世民,又是相似至極,極端能忍。 …… ps:這一章,私貨有些多,議論有些多,以后會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