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太醫說的話,在場的人都已經知道——皇帝憤怒過度,氣血阻塞,以致吐血昏厥;具體情況如何,要等人醒過來后才好下定論。 所以,這會兒蕭旭一開口,就直奔主題:“魏太傅,咱們這是繼續等嗎?” 蕭欥掀了掀眼皮。在他聽來,這簡直是廢話;要不是他怕擅自殺了蕭旦會真的氣死皇帝,他為什么要留蕭旦一命? 說實話,魏群玉也有點猶豫。 皇帝心存仁善,不愿看到太子逼宮,也不愿先向太子動手。然而,事情還是照著皇帝不愿意的方向發展而去了…… 如今皇帝全無意識,什么時候醒來也不好說;若皇帝一直不醒,那他們難道要一直等嗎? 若真有那時候,倒也好辦:只要把皇帝交給他的東西公之于眾就行。但現在情況不上不下,到底是拿出來呢,還是不拿出來呢? 魏群玉覺得他陷入了選擇困難癥,好在他最后還是做出了他認為最客觀的決斷,就是先等幾日再說。 但在他思索結束之前,蕭晨已經痛心疾首地道:“是蕭……太子負了父皇一片苦心!便是當時有一支箭射偏,也是他罪有應得!” 從律法上來說,這話挑不出一絲錯;反正謀逆當斬,怎么著都是個死,不過早死和晚死的區別而已。但從兄弟角度出發,說大哥活該去死就有些幸災樂禍、乃至于迫不及待了—— 還什么定論都沒有呢,他就要先幫蕭旦把太子名號摘了嗎?過之唯恐不及??! 魏群玉深深地看了蕭晨一眼。這本來就是一團亂攤子;只不過情況改變,深處的矛盾爆發得更明顯了而已! 基本不攙和皇位斗爭的蕭旸也聽出了其中的味道。謀逆之罪鐵板釘釘,太子肯定要倒;但從蕭晨一句話帶上了太子和德王來看,接下來開掐的估計就是蕭旭和蕭欥了! 父親還在病床上躺著,嫡長子也沒死,庶子已經計劃著造反了……果真是皇室無情! ☆、123第 123 章 想知道凌晨戰況到底如何的人,絕不止皇城外探頭探腦的大臣及平民們。當蕭欥在和魏群玉以及其他三位親王商談時,元非晚也沒閑著—— 皇后受了驚,很正常,畢竟她看到了很多平時生活中絕看不到的慘烈情況。 三妃受了驚,也很正常。畢竟帶兵沖進宮的人不是她們的人,一個搞不好,被順帶干掉也是很可能的;光想一想,自己都能把自己嚇死。 但是皇后和三妃同時受了驚、以至于挑不出個主事的,就很不正常了。說到底,她們其實是想把明顯知情的元非晚多留在宮里一會兒,好徹底搞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好好地為兒子謀劃…… 至少陰貴妃就是這么想的。 李勇帶著左驍衛控制甘露殿的時候,她見大事不妙,直接讓人封了凝陰閣的門,只當自己不存在—— 開玩笑,李家都是太子黨,和她過不去才是正常!若是出門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她腦袋進水了才會想看熱鬧??! 凝陰閣沒一個能出去的,陰貴妃也就不知道皇帝唱了一出完美的空城計。但接下來的鏊戰,只要不是聾子,就知道外頭在對砍—— 天哪,這時候更該躲著好嗎?越安靜越好,越不起眼越好! 至于燕淑妃,她和蕭旸一樣不攪合在皇位爭奪里,自然選擇明哲保身。楚賢妃呢,光是死死按住自家好奇心爆表的兒子、不讓他出去“建功立業”就已經夠嗆,哪里還會想到別的? 總而言之就是,綜合各種考量,除去皇后,其他嬪妃都窩在自己房里裝鵪鶉,還是把全身都在灌木草叢里藏得好好的那種鵪鶉。這做法安全是安全了;但相應地,她們也就什么都不知道,凡事只能靠猜。 更有甚者,一出門就看見鋪天蓋地的紅,立時就起了很大反應—— 或暈或吐,或白眼或心悸……只有想不到的麻煩,沒有不出現的麻煩! 以這種情況做比較,皇后顯然已經能分在有膽色的范疇里。然而她從宮變中慢半拍地察覺到自己大勢已去、影響力遠不如從前,根本提不起一絲勁頭來善后—— 累死累活半輩子就得到這樣的結局……她特么不想干了!她要罷工! 皇后怒而掀桌,雖然是在心里。 唯一弄得清情況的領導自己撂了挑子,剩下三個不知背景如何的小領導自然也不敢僭越。于是乎,陰貴妃、燕淑妃、楚賢妃三人有志一同地裝起了柔弱,順理成章地把事情交給看起來十分能干的天降系。 反正,就算元非晚做得不好,該為此負責的也是皇后;既然如此,她們怕什么? 正常情況下,要一個王妃搞定皇宮后宮的各項內務,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人多了不說,關系也更復雜。而且,現時不比平常,情況過于莫測?;实蹧]消息,太子沒消息,到底怎么做才對呢? 不能不說,陰貴妃此舉還有看好戲的成分在。畢竟,元非晚帶著西北軍沖進了玄武門、而后得到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大勝,這風頭實在夠足。若不殺殺銳氣,以后還不知道怎樣呢!她們難道就會輕易被小輩踩在腳底嗎? 然而,不管想看元非晚熱鬧的人有多少,他們都注定要失望了。因為元非晚出生于一個出了四個皇帝的家庭,宮廷內外的業務都再熟悉不過! 所以,日頭還未過午的時候,后宮已經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不舒服的嬪妃們都經過太醫診治,此時好好兒地躺在自己床上;尸體正在清運,刀兵碎甲之類的也同樣,臨時戰場邊緣拉起了暫時阻隔視線用的帳幔;人員宮殿樹木之類的損失,她也派人一一記錄,登記造冊,以便日后清點…… 這臨危不亂的態度,這大刀闊斧的魄力……陰貴妃再一次感到了震驚。早知道元非晚是這樣能干的兒媳婦,她拼了老命也要弄到自己這邊來??! 瞧著元非晚有條不紊地把問題都處理了,三妃也坐不下去了。等到下午,她們不約而同地找了個理由,去拜見皇后——元非晚幫忙料理后宮諸事,最終還是要得到皇后首肯的,大多數時間自然都待在立政殿里。 皇后還在臥床靜養。不過好歹躺了一上午,臉色沒有凌晨那么難看了。 “jiejie,您身子可還好?”燕淑妃問,聲音柔柔弱弱的,“可把meimei們擔心得不得了?!?/br> 皇后聽了,笑了笑,但眉宇之間還是一抹難以消除的疲憊?!皼]什么。不過是年紀大了,不頂用了?!?/br> 此話一出,燕淑妃和楚賢妃自然都換著法子安慰她,說根本沒這回事、皇后還春秋正盛這樣的話。 至于太子的部分,兩人有志一同地忽略了過去——雖然太子必倒,但皇后還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看著風頭還很盛……就算風聞皇后和德王關系不好,但現在什么定論都沒出,皇后自然還是要好好哄著,對吧? 這讓陰貴妃很是不爽。換做是平時,她大概早就陰陽怪氣地諷刺過去了。然而,她今日還想著和元非晚套近乎;因為不確定元非晚對皇后到底是個什么態度,所以她覺得嘴上可能得暫時加個把門的。 等燕淑妃和楚賢妃說完,她就嬌笑地接道:“兩位meimei說的極是。況且,jiejie有這么個臨危不亂的兒媳幫忙,多休息休息,也是應該的?!?/br> 陰貴妃敢發誓,這絕對是她近幾年說過的、最真心的話之一。然而她平時嘲諷開得太多,以至于沒人覺得她確實是贊美—— 燕淑妃和楚賢妃認為,這就是挑事,是在諷刺皇后連王妃都不如;而皇后耳朵里,聽著也是這個味道,還加了一點陰貴妃暗搓搓地希望她休息到死的想法。 元非晚本在一邊安靜地陪坐,此時聽見自己的名字,便笑道:“貴妃娘娘真是過獎了。我這樣手生,如若做得還過得去,那一定是母后指點得當?!闭f著,她還小幅度低頭,仿佛有些不好意思。 其余四人都在心里響亮地“臥槽”了一聲。 都能帶著西北軍進宮了,這時候還裝“我只是路過打醬油的”?沒人信好吧!而且皇后一副想撂挑子的模樣,哪里還能提點元非晚?更何況,皇后一向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德王妃這時候還能有一副無可挑剔的乖巧模樣——不管是不是演的——才是會做人! 即便是皇后,也不得不承認,元非晚這樣做才是無可指摘。畢竟太子一倒,德王就在風口浪尖上;若她此時顯出了什么自滿驕傲的意思,說不得就會連帶德王被有心人打成第二個太子。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擺出謙虛的模樣,和平常一樣最好! 燕淑妃和楚賢妃腦中想法一瞬間轉過許多??磥硭齻儗Φ峦蹂鷮嵙Φ墓烙媽嵲诓蛔?,還得再往上拔兩個檔次—— 上得戰場,下得后宮,已經不是聰明能夠形容的了;能養出這樣的女兒,怕是元府乃至吳王府都是深藏不露的款??! “這話就說得不對了?!标庂F妃一邊對自己錯過這樣的好媳婦而感到痛心疾首,一邊又不著痕跡地轉移話題:“不居功是謙虛,沒錯;但過分推辭就是辜負陛下的恩德了?!?/br> 此話一出,房里頓時一片靜寂,人人都注視著元非晚——關于她怎么拿到魚符,大家都很有興趣! 元非晚手里的魚符經過好幾手傳遞,她是知道的。然而,她不覺得她有義務滿足其他人的好奇心?!案富实陌才?,自然是父皇英明神武;照著辦事的,又怎么敢居功呢?” 要知道,這緊要檔口,少說話絕對是明智選擇,因為誰也不知道哪一句話會被人借題發揮。 什么,真想知道?也行啊,自己問皇帝去唄! “聽聽,這話和德王殿下說得簡直一模一樣!”雖然不十分滿意這種含糊的回答,但楚賢妃更怕陰貴妃一直抓著這話題發揮下去——沒見皇后一聽皇帝,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對了嗎?“真不愧是夫妻!” 而燕淑妃看著后宮第一大冤家對頭,敏銳地嗅出了期間的折中點——既不能讓陰貴妃追著元非晚問內情如何,也不能讓皇后感到不舒服?!熬褪?。不過話說回來,陛下那里有沒有什么新消息?” 元非晚對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看了看皇后(對方也正瞅著她)?!皠偛艅⒐屓藖韨髟?,說父皇現在情況還算穩定,不過還沒醒?!彼@是往好了說,因為皇帝的身體毛病是中風;一個弄不好,非常危險。 皇帝身體如何,長居后宮的嬪妃自然要比外人清楚,更不用說皇后和三妃。此時聽了這話,四人心里不由不停打鼓:儲君要廢了,下一個上位的會是誰? 這正是皇后目前最不想考慮的事情,沒有之一。相比于某些事為什么會發生,她更關注某些事接下來要怎么辦、又會對將來產生什么影響。想到自己一落千丈的地位,她只覺得更加憂傷,恨不得能倒帶重來。 大家都長了眼睛,知道皇后精神頭不好。燕淑妃和楚賢妃轉圜了幾句,便起身告辭。陰貴妃也同樣,不過她蓄意多占用了出門相送的元非晚的時間,詢問德王在做什么—— “這個,兒臣也很想知道。只不過一宿忙到現在,還沒能騰出功夫來問?!痹峭砦⑿σ詫?。 陰貴妃看得出,這就是不愿意說。她不敢對元非晚來硬的,只得在心里暗罵了一句太精明,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去了。 至于結伴離開的燕淑妃和楚賢妃,心里也在打著小九九—— 蕭旦當不成太子,他的兒子同樣不可能不受到牽連。因為,這個兒子是李庭的孫女所出;按律,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都是謀逆者,蕭昶不被充官奴就不錯,更不可能被立為皇太孫! 換句話說,就是皇位必定落到蕭旦的弟弟們頭上,而沒蕭昶什么事。 左右太子李庭和她們沒關系,倒了就倒了罷;然而,在蕭旭與蕭欥之間,皇帝到底更中意誰呢?這對她們和她們兒子的未來影響很大??! 不管外頭如何風言風語,一句都傳不到甘露殿里。事實上,這里如今聚集了宮中所有能排得上號的太醫,全心診治皇帝一個。若皇帝醒不過來,太醫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幸,老天爺還算給他們面子。當天深夜,蕭欥正在皇帝榻邊的地面上盤膝坐著,看下面交上來的匯報。忽而眼角余光一閃,注意到皇帝右手指尖動了一動—— “太醫,太醫!”他幾乎是立刻跳了起來。 外面隨時待命的三個太醫立刻小跑進來??紤]到他在這時候杵著只能添亂,蕭欥轉到外頭去等,心急如焚。 不過片刻,就有個太醫出來:“殿下,陛下醒了?!?/br> 蕭欥立刻大喜。然而他很快就注意到,如此大的好消息,太醫面上卻是一副幾乎要哭出來的神色:“……你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沒說?” “陛下、陛下……”太醫卡了半天,最后仿佛破罐子破摔一樣道:“陛下左半邊身子沒了知覺,可能……” ……什么?!皇帝醒了,卻偏癱了?! 蕭欥只覺得眼前一黑。 他們料中了開頭,料中了過程,卻沒能料到結局……這竟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124第 124 章 至于皇帝自己,接受現實的速度卻比太醫想象得快,而且是快得多。因為除去一開始對自己不能獨立翻身這事的質疑外,接下來皇帝就沒有再多說什么了—— 可是,說真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發怒? 一眾太醫都心驚rou跳?;实凼且粐?,口吃跛腳之類的毛病都不能有,如今竟然來個偏癱?難道不是一怒之下把他們都砍頭更正常嗎? 當然,讓自己腦袋好好地待在脖子上,正是諸位太醫夢寐以求的目標?;实鄄怀麄冃箲嵶匀缓?;他們絕不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 所以,太醫們對此什么話都不敢多說,只趕緊一通診治,把該做的都做了。 等太醫離開,劉永福才躡手躡腳地靠近皇帝榻邊,恭聲問道:“大家,天很晚了,不如繼續休息?”剛知道皇帝左手左腳不能動時,他只覺得天塌了;但無論如何,不能當著皇帝的面露出別的語氣或者表情。 皇帝閉了閉眼睛,又睜開。他在回憶他暈倒之前的事情,只覺得自己好像隱約聽到了“父皇”、“趕緊”以及“太醫”之類的字眼?!半迺灥沽??” 劉永福其實很不愿回顧前一天發生的事情,奈何他知道不可能在這方面搪塞皇帝,便恭恭敬敬地把來龍去向都復述了一遍。 看來聽到蕭欥的聲音不是他的錯覺……他這兒子難道自己爬了承天門?堂堂德王這樣做,也真是不把自己當個親王…… 皇帝如此心想,但沒問出口?!疤祦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