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劉夫子家看門的小廝也不攔,笑嘻嘻的上去引著二人的馬車和牛車要往安置馬和牛的地方走。 還是林安走了幾步,發覺不對,停下來,轉頭看向獵戶。 獵戶正牽著馬車,打算跟著劉夫子家的小廝走,見小秀才看過來,同樣看了回去。 林安眨了眨眼睛,就跑了回去,拉起獵戶的手:“跟我走?!?/br> 張燦奇道:“你拉著他的手做甚?他又不是小孩子!” 林安:“……走罷?!边@都看不懂,他還是什么都不要說了。 三人進了內堂,劉夫子身邊已經圍了六個學生,正是今年新考中的秀才和童生。 劉夫子見三人進來,看到林安時,臉上正要微微一笑,結果就看到了林安和獵戶相攜的雙手,笑容一凝,指了指座椅,就繼續和圍著他的六名學生說話。 林安松開獵戶的手,和張燦一起,老老實實地給劉夫子磕了個頭,這才重新拉著獵戶坐在一邊。 劉夫子往這邊又掃了一眼,才繼續和他們說話。 那六人都想參加明年的科考。 劉夫子卻道:“蔣凡可去參加舉人試,胡桂要差一些,但也可以一試。至于你們四個……托今年的福,明年的院試應當會容易一些,都去都去?!?/br> 六人登時大喜。 可劉夫子繼續道:“你們的功課都差不多了,書院不必再來。我久不在書院,接下來定會很忙,也顧不上你們。你們倒不如各回各家,在家研習功課的好?!?/br> 六人皆不愿意。 可是劉夫子主意已定:“都回罷。來年如果考中,就不必再回來,去府城尋一家大的書院繼續求學??疾恢?,沒有秀才功名的話……只要交得起束脩,夫子這里還是收人的。當然,夫子還是希望,你們六個明年都不要來這里了?!?/br> 眾人這才笑開。 劉夫子也成功將這六人給趕出去門去了。 林安再次站起身,鄭重向劉夫子道謝,謝的是救命之恩。 劉夫子心安理得的受了,然后就拿到了劉府管家遞上來的林安送禮的禮單, 擰眉道:“怎么送了這么多東西?你哪里來的銀子?去搶的么?”還不住的打量秦止,“帶著這人去搶的?” 林安:“……”這分明是赤/裸/裸/的歧視他瘦了吧唧的小弱雞身材! “一部分是前一任縣太爺所贈,另一部分,是學生在山上發現一種好物,獻給前一任縣太爺,然后他給的回禮?!?/br> 林安說罷,劉夫子若有所思,道:“原來是那件東西。這樣說來,倒也是你的運氣。只是這件事,不可再入其他人耳?!?/br> 林安恭敬稱是。 然后劉夫子就開始考試。四書五經,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等等,想到哪考哪。 林安:“……”他該慶幸這具身體的過目不忘的天賦么? 張燦:“……”早知道就該和那六個一起走!萬一夫子待會考他怎么辦?他、他可是早都忘光了! 秦止端坐一旁,看著小秀才一面苦著臉,一面對答如流,微微一怔。 他只知道小秀才聰慧,卻不知小秀才讀過的書那么多,不止局限于科舉考試的四書五經,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書籍。 而劉夫子的提問更是隨心所欲,似是絲毫不覺得自己的問題太過奇特,遠遠超過了普通秀才會讀過的書。 秦止正在想著什么,就聽劉夫子忽然問道:“天地分陰陽,男為陽,女為陰,陰陽結合,方為正道。汝以為如何?” 秦止:“……” 林安:“……” 話說,當著他的男性姘頭的面,問這個問題不太好吧? ☆、第22章 有私欲的小秀才 林安心中郁悶,可是夫子的話,他不能不回答。 “天地分陰陽,日為陽,月為陰,世人所見所知;男為陽,女為陰,世人所不能見,為人杜撰,一家之言爾,真也?假也?尋常人如何而知?” 林安剛說完,劉夫子就瞪他:“幼學瓊林也是杜撰之書?一家之言?胡鬧!” 林安低頭,不敢答話。心說,幼學瓊林的確是杜撰的書啊,還是古代幼兒啟蒙讀物來著…… 劉夫子更怒,吹著胡子怒道:“背夫婦那一章!” 林安只好道:“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人生偶以夫婦?!硇薅蠹引R,夫義自然婦順?!?/br> 劉夫子縷著胡須冷哼:“男為陽,女為陰,陰陽結合,汝以為如何?” 林安不敢再說這是“杜撰之語”,雖然他心底的確是這么想的,想了想,只能道:“世人重男子,輕女子,嘗聞幼女或被棄之田野,或被扼殺襁褓之中,或被溺于水中,種種死法,令聞者驚心。然世人此舉,卻令女子少于男子,又有高門大戶大興納妾之風,蓄美婢猶如家常便飯,使得世間男子,十有一二娶不上女子。男子無妻無子便無家,無所牽掛,無所畏懼。如此男子,方是亂世之始。若可令男子與男子相伴,互有牽掛,世間必能安順更久?!?/br> 見劉夫子縷須不語,林安繼續道:“且,人者,于世間生存百年,行為舉止,為規矩立法所束縛,為孝道律法所制約,為病痛住行所折磨,為銀錢衣食而奔波,比之螻蟻,更加艱難苦楚。如此苦楚之下,但活不到百年,若還要被規矩立法世俗眼光困住,心喜男子,卻要娶女子為妻,豈非過分薄待自己,更愧對所娶之無辜女子?” 劉夫子道:“君子豈可因私欲而與男子結合?豈非荒唐?” 林安眨了眨眼:“人人皆有所欲。所欲者,若不害人,不傷人,不使國家陷于危難,不使親族陷于痛苦,不使無辜之人受到牽連,又有何不可?人活百年,若這一點點的私欲都不能滿足,豈非生下來,便是來活受罪的?弟子不知他人如何,但弟子,不舍如此荒廢這百年光陰,不能喜吾之所喜,不能做吾之所想,徒受折磨?!?/br> 劉夫子沉默良久,終是嘆道:“你長大了?!倍寄馨阉@個固執地不喜男男成親的老頑固,給說的稍有松動了。 當年那個倔強的站在他面前,說要努力讀書,早日考出功名,出人頭地,讓母親不再困于一室之中,刺繡到深夜,讓兩個meimei不去走母親的老路,做母親和meimei依靠的孩子,顯然已經長大了,許多事情,已經有了更加妥帖的處置法子。 譬如王石一事,若是之前的林安,必不會讓王石退親,而是反過來努力科舉,爭取讓王石一家忌憚他,從而不敢傷害林大丫半分。而現下的林安,卻是直接將王石踹開,根本不肯讓林大丫和王石有干系。 并不是說之前的林安不好。只是之前的林安年紀太小,雖然聰慧,但年齡太小,所見之事太少,因而才會想不到宅院之中,折磨人的法子多得是。才會做出那種決定。 劉夫子想到汪氏之死,只覺林安是因此而想通,大徹大悟。 劉夫子心下一軟,搖頭道:“罷罷罷,這件事暫且不提。你且去后院看看你師娘和小師弟、小師妹。張燦,你也跟著過去罷?!?/br> 張燦心頭大喜。 誰不知道劉夫子護犢子?除了林安之外,劉夫子從未讓任何一個學生去過后院,見過師娘和小師弟、小師妹,現下他沾了林安的光,豈能不喜? 林安看了獵戶一眼,見獵戶沖他微微點頭,才在劉夫子的冷哼聲中,去了后院。 雖說男女有別,可是師娘已經三十五六歲,小師弟、小師妹是龍鳳胎,剛好三歲,倒也無妨,林安和旁人不同,倒是常常被師娘喚到后院,添衣添飯。 劉師娘見到林安后,就把林安喚道身邊,直呼林安瘦了,要好好補補,又將自己的一雙兒女叫了過來。 劉云翼和劉云雙都還記得這個經常見到的哥哥,當下聽娘親發話,當下都跑過來圍著林安說話。 林安也很喜歡這兩個小家伙,道:“正巧我家里弟弟嘴饞,給他做了山楂糕,這次帶了幾塊來,云翼、云雙都嘗嘗?!?/br> 劉師娘奇道:“山楂糕?那是什么東西?” 兩個小家伙也齊刷刷的看向林安。 林安一噎,才想起來這個世界之前是沒有山楂糕的,還是他來了之后,為了哄平哥兒,讓他不至于想rou,才拉著林大丫給做出來的。 只是這東西也不好解釋,林安正常頭疼,劉師娘就果斷道:“讓小丫鬟把東西拿上來就成了!” 劉府的小丫鬟很快把林安送的禮物抬上來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有林安送來了整整一牛車的小麥,還有兩只剛剛開始產奶的母羊,那些卻是不好往這里抬。 劉師娘拿著禮單,看著被抬上來的十斤胡桃,十斤果酒,十只活兔,零碎的蔬果糕點,還有四書五經,各五十本,史記、漢書等等,各十本,以及空白書本三百本,還有普通的書院學生用的文房四寶各十套,另外還有兩套小衣服,一看就是給劉云翼和劉云雙的。 劉師娘看著這些東西就“哎呦”了一聲,直道:“你這個傻孩子,就是有了銀子,也不能這么個花法?你自己還要考科舉,下面還有弟弟meimei,可不能這么浪費銀子!” 林安卻道:“應當的。我是夫子的弟子,和旁的學生不同。身為弟子,孝順師父自然是應當的。從前我沒有銀錢,無法回報師父師娘便罷了,現下我既有了銀兩,還有了一家食肆和一家書坊,又豈能再視若無睹,不回報師父和師娘呢?” 當年林禮救了的那個富商,在給了林家銀子后,不太放心,又四處打聽,結果知曉了林家對汪氏的“好”,也知曉了林家一直在供四子林信讀書考科舉,心下思忖,覺得不能這樣將恩人的遺孤就這么放在林家,這才會找到縣城,選了獨自開了家小書院、人品最為端方的劉夫子,將林安交給劉夫子。林安有了功名和前程,林家人才會對林禮的遺孀和遺孤好。 劉夫子當時與劉師娘想孩子快想瘋了,見了林安,再聽到了林安想要“救母救妹”的想法后,心中大為感慨,便對林安頗為照顧。劉師娘是女子,心思柔軟,更是每日都把林安叫到后院,同她一起吃飯,還常常為林安縫制衣物。劉夫子也是那時動了將林安收為弟子的想法。 只是還不待他想好怎么對林安說這件事,劉師娘就雙目含淚的告訴他,她被大夫診出有喜,且如果不出意外,腹中應是和林安兄妹二人一樣的孿生子。 劉夫子高興不已,當下就請了幾個好友,將林安收為弟子,打算把一生所學,都交給這個給他和夫人帶來喜訊的林安。 只是當時林安年紀太小,華陽縣里想要做劉夫子弟子的人大多非富即貴,劉夫子不欲讓林安受難,才一直忍著,打算等林安中了秀才,再大開宴席。只是這一等,卻等到了汪氏之死。 劉師娘和劉夫子成婚數年都沒有懷上孩子,四年前富戶將林安送到書院后,劉師娘很快就懷上孩子,生下來后還是和林安兄妹一樣的龍鳳胎,劉夫子和劉師娘覺得這兩個孩子是林安帶給他們的,因此對林安格外好。就連這次為林安打點,讓林安能重新院試,花費了二人一半的積蓄五百兩銀子的事情,劉夫子和劉師娘也不覺有任何不對。 兩人年歲漸長,也不知能否看著兩個孩子長大。林安孝順,又有情義,將來如果他們真的提前走了,林安也會幫著他們照看兩個孩子。為林安的前程打點,夫妻二人皆覺得這是應當之事。 只是這件事就沒必要告訴林安了。 劉師娘喜歡林安,兩個小的也喜歡林安,當然對林安送來的叫做山楂糕的東西很是好奇。 劉師娘當下讓人呈上來,然后第一次招呼一直站在一邊當布景板的張燦:“都過來吃點,這東西,我還是第一次見呢,嘗著很是新鮮?!?/br> 林安笑道:“這要多虧舍妹心靈手巧?!?/br> 張燦看林安一眼。 劉師娘一聽就笑了:“可不是心靈手巧?那兩件小衣服,可是比這華陽縣的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繡活都要好!” 林安略微糾結的笑了笑。 張燦目光時不時的往那兩件小衣服上飄。 劉夫子和劉師娘硬是留林安吃了晚飯,張燦和秦止也被順便留了下來。 飯畢,林安與劉夫子又說了會話,被劉夫子狠狠瞪了幾眼,才告辭。 林安等人走后,劉夫子回了后院,就把林安給他的三張銀票拿了出來,遞給劉師娘。 劉師娘錘了劉夫子一下:“你這個老糊涂!怎么連安哥兒的銀兩都拿?安哥兒還年輕,需要花費銀兩的地方多,他還那么疼他的弟妹,將來少不得也要為他們打算,你怎的能下手拿他的銀兩?” 劉夫子還在生氣,怒聲道:“把這三張銀票收好,等那個臭小子將來后悔了,想要娶妻生子了,再給他拿出來!如若不然,這銀子就留給他兩個妹子添妝好了!” 劉師娘終于明白劉夫子是因不喜林安和男子互生情愫一事,才會生氣。當下不以為然,直接把三百兩銀票收好,卻不打算像劉夫子說的,死守著銀票,打算買個小莊子,再買個店鋪,種些糧食,收些田租和房租,用錢生錢,等將來林安需要時,再拿給林安。 而另一廂,林安甫一出門,就碰上了一直在劉夫子家門外徘徊的蔣凡幾人。 同窗四載,這幾人都是書院的佼佼者,又要比他提前參加科舉,林安還真不好無視他們,當下便停下車來,看幾人打算說些什么。 ☆、第23章 聞醋味的小秀才 蔣凡等人找到林安,也是為著劉夫子喜愛林安,想要讓林安在劉夫子面前為他們幾人說項一事。 劉夫子學問好,教授弟子也有一番手段??墒俏ㄒ徊缓玫囊稽c,大約就是劉夫子的功名了。 劉夫子年近四十,教授弟子無數,但他自己卻仍舊只有個秀才功名。倒不是劉夫子考不上,而是劉夫子十七歲中了秀才后,此后七次想要參加舉人試,結果祖父、祖母、皇帝、父親、母親、岳父、岳母接連在他要參加舉人試那年去世,劉夫子到了最后,見自己膝下無一子女,父母長輩皆亡,徒留老妻一人,哪里還敢再考?當下便也只能開了家小書院,教授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