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久別重逢卻成空(一)
書迷正在閱讀:晚來遲、九世一夢、末世這碗飯我吃了、葬狗、咬月亮、混過二十年、我的畫皮jiejie、快穿之攻略與被攻略、夢華錄、穿成替嫁女配后我成了團寵
如繡冷然打斷,“你背叛了赤鷩一族,已沒有資格叫我jiejie!”她猛然用力推開如錦,忿恨的目光卻落在不遠處的薛蔚身上,“你現在恨不得我死了吧?這樣便無人再阻止你與那個男人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沒有……我沒有……”如錦哭著往后踉蹌,渾身似被抽干了力氣,幾欲跌倒。 薛蔚滿目愴痛,趨前扶住如錦,向如繡道“如錦對你這個jiejie一向敬重有加,你是她最重要的親人,卻為何如此對她?你所要的不過是我的性命,我給你便是,只求你不要再折磨如錦!” “這可是你說的!”如繡雙目陡張,閃過一絲狠辣,如冷厲的劍鋒直刺薛蔚,“你曾口口聲聲自詡對如錦的真心,我現在便要剖開你的胸膛,好好看看你所謂的真心!” 說話間,如繡奮盡全力猛然拂袖,帶出一陣烈風,薛蔚隨風被高高卷起,但見白影虛晃,如繡已不在原地,箕張的利爪閃著寒光朝薛蔚的心口直插過去,沒有絲毫猶豫?!班邸?,利爪穿胸而入,發出極其沉悶的一聲,鮮血順著如繡纖細的手潺潺漫過皓腕,浸濕寬大的袖口,素衣之上,尤顯凄艷怵目。如繡的神情似定格在臉上,仍保持著一擊得手的決絕和大仇得報的酣暢,然而片刻之后,她紅潤的臉龐血色盡退,張弛到極致的瞳孔猛地收縮,鋒利的目光即被噴涌而出的淚水沖刷得支離破碎,透過重重水霧,隱約映出一張和她一模一樣的臉。 如繡將她致命的利爪親手插進了自己meimei的胸膛,這一刻,她仿佛也失去了靈魂,怔若木偶,一動不動,身子一沉,隨如錦一同墜落,宛如被秋風催落枝頭的葉兒,漸漸失去生機。早一步落地的薛蔚顧不得傷勢,一個箭步沖將過來,穩穩托住如錦下墜的身子,而如繡重重摔落在地,卻連一聲悶哼也未發出。 如錦躺在薛蔚的懷中,因著了一襲紅裙,看不清身上的血跡,薛蔚的臉頰緊緊貼住她額頭,嗓音顫抖飽含苦痛,“如錦……你為何這么傻……” “姐……jiejie!”如錦抖著嘴唇,輕輕喚出一聲。 如繡仰面躺倒在地,顫巍巍地舉起右手,癡癡望住五指沾滿的血漬,眼中蒼茫死寂,一絲情緒也無,眼角的淚水卻止不住地涌出,摻著臉上的血痕流下,淚也成了血。聽到如錦喚她,她身子一震,恍惚中回過神思,她掙扎起身,蹣跚著爬到如錦身邊,眼中滿是不解和罪疚,“為……為什么?為了一個男人,你……你竟犧牲自己,值得嗎?” 如錦吃力地握住如繡的手,嘴角卻含了一絲安詳笑意,顫聲道“姐……jiejie,你可曾愛過一個人?愛一個人就如同坐困迷城,不能自拔,即使明知一切都是水月鏡花,卻仍甘愿深陷其中。jiejie,請你原諒我的自私,我真的……真的不能讓你傷害相公,你覺得他欠了我們赤鷩一族一條命,那便由我來替他償還吧?!?/br> “不……如錦,這一切都怨我,若不是因為我的執著,你……”如繡一味搖頭,淚水哽住她的喉嚨,再說不下去。 如錦報以微笑,以示撫慰,然后微微側過頭,伸手輕撫薛蔚的臉頰,“相公,你也不要怨恨jiejie,她……她這十幾年都被仇恨和愧疚困擾,才會變得失去理性?!?/br> 薛蔚哽咽道“我明白的,此事本就是薛家有錯在先,我豈會怨恨她?如錦,你不要再說話,我馬上去請大夫……” 如錦微微搖頭,“不用了,我的傷,大夫治不了的?!币痪湓捳f完,呼吸驟然有些急促,“相公……再……再讓我多看你兩眼,你……要記住……記住我現在的樣子,我不想……讓你見到……我……我顯出原形的模樣……”她的臉色持續灰敗,面上卻自始至終保持微笑,脈脈凝視著薛蔚,良久,終于偏轉目光看向如繡,聲音漸次低徊,“jiejie,我……我想回家,我想小……小華山的赤……松林,帶我……回家……”直至此刻,如錦的眼中才又掉下淚來。 “好,如錦,你堅持住,jiejie這就帶你回家,帶你回小華山,就算拼卻性命不要,jiejie也要救你!”如繡小心翼翼從薛蔚懷中抱過如錦,化出羽翼,雙翅猛然一振,扶搖沖天而去。 “如錦……”縱然萬般難舍,但如錦的衣袂還是從薛蔚的指間無可奈何地抽離,他朝天伸著手,形同一個行將溺斃之人,無論如何求索也難再把握,徒留一聲悲嘯,在冷月寂空下兀自蕭索。 與如繡的一番激戰,摧毀的不僅僅是薛府的幾間屋舍,還有一個家庭。我一度為此懊惱,如果不是我們的介入,興許事情不會演變至如今地步;如果我行事前再計劃得周全一些,興許……然而,世間并沒有如果。冷靜下來細想,此事其實并無兩全之法,若不是薛義為一己私欲屠殺赤鷩,如繡也不會因仇恨而心生魔障,往后一切種種便不會發生,此事的因果循環早在十幾年前就已注定,而歸根究底,皆因人心不足。 隨著如錦的離開,生死未卜,薛蔚也似三魂不見了七魄,他沐著濃霧在冷月下孤立整宿,翌日,毅然做了個決定,他要往小華山尋找如錦,那里曾是兩人的邂逅之地。薛老夫人百般規勸,終不能動搖薛蔚的決心,許是多少對如錦懷有歉疚,最后也就遂了他的心愿。 薛蔚臨行前,將他所持的萊國都尉印綬和一封書信并著交給我,托我轉交駐扎在洛城西郊百里之外溯源河谷的萊軍主帥——衛尉趙抗,以示辭官之意,我自是責無旁貸。舒同因閑來無事,便打算與我們同行,告別薛老夫人,我們一行三人徑直出了西門。洛城往西是一大片平原,方圓千里,兼有洛水穿流而過,土壤肥沃,耕地廣闊,向來為神州之糧倉。眼下正值秋收季節,然而往年家家戶戶秋忙的景象已然無蹤可覓,因燕、萊兩國軍隊于此對峙,未免戰火波及,當地百姓被迫離鄉背井,村莊十室九空,莊稼也大都荒在地里。歷朝歷代,但凡有天災人禍,首當其沖的都是平民百姓,官府不知撫恤,更常以苛捐雜稅壓迫,即使遇到豐年,也食難果腹,戰事一起還須征發徭役,以致民不聊生,都說天災無情,而有時人禍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