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這些媒婆子們頻頻上門,提醒了林天一件事,平陵縣山多,山中聚集了不少種不起地,又不愿意賣身為奴的人,這些人靠山吃山,窮的連稅都交不出,更不用說娶媳婦了。 他還記得自己在朝堂上與嚴彭祖爭辯“共妻之案”時所說的話,郡守應當教化轄區內百姓,讓陰陽調和,如今自己作為一縣之長,也應當想辦法讓百姓都能娶得上媳婦呢。 可是這么多的窮人,縣令到那里去弄那么多的錢呢,就算是把全部的秩俸都捐出來,也不夠呢。 林天沒事就思考這個,卻也想不出來什么好方法,有些郡縣有一些成例,是由郡守帶頭,捐獻部分秩俸,帶動郡內的官吏跟著捐獻,但這樣對于窮人的數量來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 于是,林天就召集了李功曹和苗公兩人商議。 苗公聽了后,豎起大拇指,覺得真是跟對了人,林縣令年紀輕輕,想的很遠,又有同情之心,日后定有大成。 李功曹卻是從另一方面體會林縣令的高瞻遠矚的,平陵縣的人口增長很慢,縣令的功績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縣內人口的增加,有些縣令管理的好,鄰縣的百姓會要求遷居,這樣人口就自然增長了??善搅昕h的盜賊多,窮人多,沒有人愿意來,林縣令讓窮人想法子成婚生子,自然人口就增長了,好名聲有了,功績自然也就有了。 這兩個人瞧著林天的眼神便有些不一樣了,但是錢還是沒有著落。 一人計短,三人計長,點著蠟燭商量到了半夜,李功曹突然有了個想法,平陵縣的銅礦是官礦,由鐵長丞主管,歷年來因為偷礦之事,經常來縣衙興師問罪。 轄區內有礦產的縣令特別難做,因為管礦的有專門的官吏,歸屬于大司農府,但是如有礦產失竊等事,就要歸縣衙查辦,查辦不出來盜賊,就意味著縣令的無能,鐵長丞立即就會上奏朝廷進行彈劾。 李功曹在此經營多年,自然知道在銅礦附近的富戶大多和偷礦的盜賊有關系,若是能找到把柄,就解決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眼下隱藏著卻遲早要爆發的問題,就是對偷礦產的盜賊督辦,這事遲早會發生。一件就是眼下縣令發愁的錢的問題,找到了和盜賊們合伙的內jian,收了監,還愁沒有人拿錢來贖罪嗎,這些錢按照規定是可以留在縣衙內被縣令支配的。 林天一聽,拍了拍大腿,道:“好主意啊,立即就去辦吧,這事沒有苗公不成啊?!?/br> 接下來,林天又順勢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自己的轄區內還有一個類似于銅礦的存在呢,那就是牧師諸苑,由駿馬監管轄,歸屬于張太仆管轄。 張延壽曾經圍繞著馬對古力做了多少功夫,林天自然清楚。平陵縣有這么個令人擔心的存在,竟然一直沒有意識到,若不是今日李功曹說起了銅礦在轄區內的難處,他也不會想起。 ☆、第156章 告狀 林天開始查缺補漏,看還有那些沒想到的地方,這個時候李功曹就發揮出了巨大的力量。 作為多年平陵縣的老四,平陵縣的溝溝坎坎沒有李功曹不知道的,對著林天,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林天將這么久以來掌握的情況梳理了一遍,發現他要將這個位置坐穩,緝拿盜賊是一方面,對窮人的安撫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平陵縣別的不多,銅礦和刁民的產量倒是極高的,在扶風郡內能排個第一把,與第二名之間相距甚遠。 光是想法子讓窮人娶上媳婦是不夠的,還要讓窮人種的起田,養得起孩子才行吶,林天長出一口氣,任重道遠那。 而隨時會出狀況的是銅礦和牧師諸苑,做的好不關自個的事,做的不好就全是自己的事了,要想法子降低它們的意外度。 事情又回到了原點,銅礦和緝拿盜賊的事情交給苗公,但是牧師諸苑的事情交給誰合適呢? 林天發愁了。 林天有一個好習慣,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問問姑父、趙大人、于大人、弟弟,嗯,還有一個一定要問的人,那就是嬌娥了。 還沒等到林天想出什么措施出來,張延壽已經按捺不住,先來找茬了。 右扶風尹翁歸病得起不來床,已經報了病危,張敞恰好在這時又再次向皇帝表達了,想回到陛下身邊服侍左右的想法。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下一任右扶風將是張敞,張敞和嚴延年是朋友,自然也通過嚴延年搭上了張家。 眼下的扶風郡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尹翁歸雖然還有一口氣在,但大家都知道尹大人只怕是過不去這個坎了,扶風郡又開始呈現亂象,此時不動手,還等什么呢? 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張延壽到了平陵縣,在駿馬監的陪同下,視察坐落在平陵縣南部的牧師諸苑。 林天得了信,帶領縣衙的官吏相迎??h令雖是芝麻大的官,但是管的非常全面,朝廷的大小官員的職責最后都需要縣令來落實實現,也就是說,林天的婆婆很多,直屬婆婆正病著呢,旁支找茬的婆婆就上門來了。 為了表示出對于朝廷官員的重視,林天提早將縣衙打掃了一遍,大門附近也不斷地灑水清洗,免得太仆大人的車駕停下時揚起的灰塵,讓大人瞇了眼。 林天帶著縣衙的大小官員,站在門外迎接,左等不來,右等不來,苗公嘀咕著:“是不是擺官架子,讓我們到縣門口去迎接呢?” 林天正色道:“太仆雖然是二千石的高官,但他歸屬太尉府管轄,我們歸屬丞相府管轄,在縣衙以外的地方遠迎不是直屬管轄的上官,會被御史彈劾為阿諛的,該這樣做的是駿馬監?!?/br> 李功曹覺得不對勁,派了小吏出去打聽,尚萬年從人群中擠了過來,急沖沖地喊:“林縣令,前方有數百名小吏和百姓,將張太仆的車駕攔住了,說要告狀呢?!?/br> 苗公的胡子翹起,手緊緊地按住身側的佩刀,大喝一聲:“定然有人在背后搗鬼?!?/br> 李功曹連忙瞧著林天,林天輕輕哼了一聲,道:“苗縣尉,你怎么能這般想呢?”笑了笑,又道:“難道是駿馬監引起眾怒了嗎?將豪族大戶送到駿馬監處受懲罰,可是尹大人的主張,這些百姓意欲何為!本縣令應當前去替駿馬監解釋一番才是?!?/br> 李功曹在心中暗暗樹起了大拇指,這一招拆解的好,眾目睽睽之下,若是林天說錯了話,日后便會成為把柄,林天這番話,聽起來是出于對駿馬監的關心,實際上已經將太仆大人的后路堵死了。 這個張太仆不知道怎么了,一來平陵縣就惹出這么大的事,是有人想借此鬧事,給林縣令找麻煩呢?還是這位張太仆本就想找林縣令的麻煩呢? 林天等人牽著馬,由尚萬年在前方帶路,到了太仆的車駕處,只見張太仆身穿官服,佩戴著黑色的綬帶,腰側掛著黑色的犀牛角印,端坐在車上,車簾高高卷起,路的兩側,數百名百姓們哭著喊著,個個聲稱有重大的冤情要告狀,希望大官能夠聽聽百姓們的心里話。 李功曹見了眼角一跳一跳地,生怕林天年紀輕,被震懾住了,連忙提醒道:“林大人,這些百姓有些可疑,不知道是被什么人煽動來的,臣認為要慎重處理才是?!?/br> 苗公臉頰上的楞子rou,跳了又跳,手緊緊地按在佩刀上,青筋暴起,李功曹見了,又有些擔心他莽撞,又提醒道:“苗縣尉,需聽林縣令示下方可動手?!?/br> 林天那雙狹長的丹鳳眼,在李功曹的臉上掃了掃,瞇了一瞇,道:“李功曹,莫要擔心,這些百姓都是本縣令的子民,教化好他們是本縣令的責任?!?/br> 苗公的手放開了,李功曹也緩緩地吐了口氣。 駿馬監在人群中忙著勸解,只說太仆要先趕到縣衙去,還要倒別的縣去巡視,請百姓們不要吵鬧,他越勸,百姓們鬧的就越歡實。 張延壽白白凈凈的臉上,八字胡微微地翹著,頗有些悠閑,等著看林天如何應對這個場面。 這是為林天量身打造的一個局,只要林天呵斥了這些百姓和小吏,張延壽立即可以上個折子彈劾林天,說他過于輕浮,無法愛民如子,不足以做縣令。 若是林天服軟,解釋一二,自有百姓們要上前評理,產生了糾紛,張延壽便可插手詢問一二,并上折子彈劾林天,能力不足,引起公憤,不足以做縣令。 無論如何林天如何反應,均可做個文章,像林天這般年輕氣盛,又剛到任上的小官吏,最怕的便是被人看低了治事的能力,張延壽覺得,林天無論如何是逃不出這個局去了。 林天在人群外,下了馬,向張延壽施了一禮,朗聲道:“臣在縣衙門口灑掃相迎,不料太仆被攔在這里,臣接應太遲,請太仆恕罪,” 百姓們安靜了下來,張太仆笑著道:“無妨無妨,這些百姓攔著我的車駕,想來是有些冤獄,我一直在這里等你來?!?/br> 林天不上套,笑著道:“臣也沒有想到駿馬監竟然惹下這么多事來,如有需要下官做什么得,太仆吩咐便是?!?/br> 張延壽心中暗怒,“這都是貴縣的子民,干駿馬監何事?” 百姓們又開始吵嚷起來,“我們要告的是縣衙里的官吏,請貴人為我們做主?!?/br> 林天只笑不語,張延壽又無法接茬,雖然他原來是做了太守的,可眼下是太仆啊,只差了一個字,職責相差十萬八千里,太守管人,太仆管馬。 百姓們只圍著張太仆的車駕吵鬧,林天等人牽著馬在一旁圍觀,就是不肯按照張太仆的設計往下走。 張太仆現在陷入了困境,他原本是想來設計人的,自然不想無功而返,讓他對著這些百姓說,有事找你們縣令去,本官不管這些事,他不甘心。 可要讓他接這些狀子,肯定還不等他回到長安城,御史們就已經完成了一波對他的彈劾了。 林天只是不動彈,張太仆心中大怒,回到長安城一定要彈劾林天任由刁民攔住高官車駕,不作為之罪。 駿馬監見僵持不下,擠出人群,對林天施了一禮,道:“林縣令,這些人都是貴縣的子民,請縣令大人管束一二?!?/br> 林天攤攤手,道:“他們雖然是本縣令的子民,可他們要告馬政諸事的狀,的確需要找太仆啊,本縣令無法阻攔百姓喊冤,若是太仆要審案子,縣衙的大堂可供一用?!?/br> “可是,他們聲稱要告的是縣衙的官吏啊……”駿馬監也急了,林天口口聲聲都說是這些百姓是要告駿馬監的狀,他真是黃泥掉進褲襠里了。 林天不相信,一副你不要騙我了的樣子,斜著眼睛道:“那你們為何不告訴這些百姓,你們是主管馬政的官吏,他們若要告縣衙的官吏應當去縣衙遞狀子啊,何況我就站在這里?!?/br> 張太仆看看日頭越來越毒,又餓又累,真沒想到這個林天這么滑不溜手,當駿馬監過來稟報林天的話之后,張太仆揮揮手道:“那便按照林縣令提醒的做吧?!?/br> 百姓們知道自己圍了半天,圍的原來不是管事的官,都有些氣餒,再到林天面前,就沒有那么大的勁了,大日頭底下曬了半日,半顆米也未進肚子,也未喝上一口水,自然沒勁再吵鬧了。 張延壽打起精神來,等著看林天怎么斷案,若是抓住了錯處,一樣可以彈劾。 可惜林天只說了三句話: “你們若是來告狀的,須知道民告官需要先挨幾板子,才能上告?!?/br> 頓時有一大半的人都委頓了。 “若是告里令的,需到里長處上告,若是告里長的,需到嗇夫處上告,若是告嗇夫的,需到縣丞處上告,若是告縣衙里的屬吏的,將狀子遞到本縣令這里來?!?/br> “若是他們不受理,或者斷案有誤,方能上告更高一層上官處理,現在你們告訴我,你們要告狀的內容都曾經被受理過嗎?” 這三句話說完,百姓們都散開了。 ☆、第157章 空子 苗公臉上笑的得意,忙乎這么半天,張太仆好似沒有取得什么效果嘛。 李功曹松了口氣,又偷偷對著尚萬年施了個眼色,尚萬年便跟著那些四散而去的百姓們離開了。 張太仆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林天整了整衣冠,再次上前見禮,“臣恭迎張太仆,太仆幸苦了,臣瞧著頗為辛勞,不如隨臣一同去縣衙歇息片刻?!?/br> 一路上,林天騎著馬,伴隨張太仆的車駕左右,說些趣聞軼事,偶爾也會說說百姓的教化難度大啊,請張太仆指點一二這類的場面話。 見林天面色從容,言談舉止平靜的像是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般,張太仆心里發怒,嘴里發苦,在日頭下曬了那么久,都快被折騰中暑了,卻什么都沒有做成,他憋了一肚子的怒氣發不出去。 礙于林天就在眼前晃著,他再怒也得忍著,忍得都快爆了,心中更覺得駿馬監真是個廢物,等到了視察牧師諸苑的時候,不免就嚴厲了些。 一路上駿馬監都很難過,牧苑的眾人也都被訓斥了一個遍。 林天帶著苗公等人,一臉恭敬,象個無害的鵪鶉一般,只是跟著看,什么都不說。 牧師諸苑是個新鮮事,林天上任這么久還是第一次來此地,知道平陵縣內竟然養了這么多的馬匹。 張太仆問了各類馬匹生老病死的情況,又問了在牧師諸苑服勞役的人數,重點看了看幾匹駿馬,又說想將馮世奉從大宛帶來的九匹汗血寶馬放在此苑,此馬十分寶貴,需小心看管,也請林縣令多加照料。 林天聽到大宛兩個字,眉頭就不由得皺了皺,但也沒有出聲。 巡視完牧苑,又為張大人接了風,回來的路上,苗公忍不住問:“他將汗血寶馬放在此處何意?難道想讓寶馬走失,賴在大人身上?” 林天皺了皺眉毛,沒應聲。 李功曹又湊過來道:“林縣令,這個太仆來意不善呢,您要多加小心才是?!?/br> 苗公問:“你說說,他怎么個不善法?!?/br> 李功曹道:“明擺著的那,若不是咱們縣令做事有章法,今早就被折了進去啦,這一舉一動都是套,我估摸著他和咱們縣令有過節,尚萬年已經去打探去了,看看是誰在背后搗的鬼?!?/br> 苗公贊道:“咱們縣令是什么人呢,若是當他是個好欺的,那真是看走眼了呢?!?/br> 李功曹有些訕訕地笑,過了片刻才道:“我們林縣令萬人之中也只出那么一個了,象今日那般的事,不是做了多年的大官,那有這么快的應變,林縣令的前程不是我等能夠想象的?!?/br> 苗公得意的笑了笑,道:“你我跟著林大人,自然不會有錯,我這雙眼睛會識人的?!?/br> 林天突然出聲,打斷了兩人,“這寶馬若是來了,苗公你可得多加看管才是?!?/br> 頓了頓,又道:“誰也不知道他想怎么打算呢,必是不懷好意罷了?!?/br> 另一邊,張太仆訓斥著駿馬監,“廢物,廢物,連個十六歲不到的童官都搞不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