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小心馳得萬年船嗎?!?/br> 過了兩日,戴長樂帶著酒菜去詔獄找了楊惲敘話,兩人將昔年仇怨解了開來,楊惲討厭戴長樂嘴巴大,出身低微,靠著與劉詢的關系位列朝堂之上。戴長樂則痛恨這個身世高貴、名氣好的家伙,嘴巴刻薄,處處諷刺挖苦自己。 兩人本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仇怨,只是誰也瞧不上誰,戴長樂有個好處,知道自己怪錯了人,讓人平白受了罪,再加上讓楊惲在獄中呆了幾個月,堵在心里的那口氣全都xiele出來,便有心情拿些酒rou,仿照那些酸儒找人家來喝酒敘話生平了。 楊惲也知道“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話,借著戴長樂送上門來的好酒好菜,化干戈為玉帛,兩人對只會背后搗鬼的張延壽都十分鄙夷。 隔了幾日,又是朝會,于廷尉向劉詢稟報,說楊惲已經知錯,想進獻其外祖司馬遷費盡畢生精力寫的《史記》給皇上,楊惲在于廷尉代獻的奏疏上聲稱,如今天子圣明,大漢國富民強,朝政清明,這部《史記》也應當見天日了。 眾臣子嘩然,楊惲何許人也,從來高傲不低頭,被他嘴巴和脾氣搞的不爽的人很多,雖然楊惲的名聲好,但是真和他合得來的人不多,如今楊惲在詔獄里呆不住了,終于向皇帝低頭了嗎? 更令人驚訝的是,司馬遷花了必生的經歷寫《史記》,因其中有一些內容被武帝不喜,司馬遷知道這本書一面世就會被銷毀,還曾經聲稱,寫完之后,要抄寫一部藏在深山里,想燒都找不到地,再讓自己的后人,在一些大都邑里傳播,把《史記》流入民間,讓皇帝禁無可禁、毀無可毀。 司馬家的后人都非常低調,只有好友和大儒相求,才能得見這本書的真容,還只許看不許借。如今楊惲竟然要將這本書堂而皇之的獻出來了嗎?皇帝會怎么對待這本書呢? 嚴彭祖聽聞之后,先是激動,后是訝異,再然后就是深深的惶恐。 作為大儒,沒有不想看到這本奇書的,但是嚴彭祖激動過后又想到,楊惲是在獄中扛不住了,想借獻書求得皇帝的原諒,那么皇帝對這本書的態度就決定了楊惲的命運。按照慣例,皇帝一定會聽聽諸位臣子的意見,自己該怎么說呢? 這一陣子以來,嚴彭祖覺自知不討太子和皇帝的歡心,老實了不少,平時很少發表言論,只是這次事關史書,皇帝一定會聽取儒官的意見。 嚴彭祖捏在手中的笏板都浸上了汗,滑溜溜的象牙笏板,有些拿不住了,大殿之內眾人還在議論,嚴彭祖卻在一旁天人交戰,究竟該說什么?怎么說?何時說? 等了許久,等到大殿之中靜了下來,劉詢問:“楊惲還在詔獄中?” “……” 于廷尉怔了一怔,道:“稟陛下,楊惲還在詔獄中?!?/br> 劉詢笑道:“既然知錯了,那就放出來吧。楊惲是忠臣之后呢,犯點口舌,懲罰也夠了?!?/br> 眾臣子:“……”當初陛下大怒又是為那般。 戴長樂和得一手好稀泥,立即道:“陛下愛才,仁愛圣明?!?/br> 嚴彭祖打了許多腹稿,此時也只得跟一句:“陛下圣明?!?/br> 眾臣子:“……”這是戴長樂和楊惲講和了嗎……陛下還沒有說這書…… “今日沒什么事就散朝吧,”陛下又道。 “陛下,那書……”嚴彭祖急了。 劉詢揚起眉毛,“那書怎么了?楊惲要獻上來,就先讓朕讀讀吧,嚴大儒雖然嗜書如命,也得靠靠后呢?!?/br> “哈哈……”眾臣子都表示欣賞了陛下的幽默。 嚴彭祖也笑,可騎在馬上回家時,就有些不樂,為何總是踏不上陛下的鼓點呢? 散朝之后,劉詢問太子劉奭:“奭兒,你怎么看?” “兒臣有些不明白,往常父皇都會詢問群臣的意見,這次……” 劉詢耐心道:“這是因為楊惲的父親曾經幫助父皇登基,并且兩次做了父皇的丞相,楊惲本人也曾經告發了霍家謀反,為此還封了候,且楊家是世家大族,有多人在朝中擔任高官,楊惲的嘴巴雖然討嫌,但是罪不至死,若是父皇執意治罪,眾臣子會覺得父皇氣量狹小,容不得人?!?/br> “嚴少傅曾經教導過兒臣要能夠聽取臣子的直言……” 劉詢道:“奭兒,做皇帝最要緊的是尊嚴,這代表了一國的體面,所以即使楊惲罪不該死,也應當讓他入詔獄,讓世人知道,皇帝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蓷類廉敱娬J錯,又獻上《史記》,就是在說父皇比皇曾祖父要仁慈,當年他外祖不敢獻出來,他獻了出來。父皇又怎么能夠小氣呢,做皇帝第二要緊的是人前的氣度。至于那本書,誰知道寫了些什么,所以父皇不予置評?!?/br> 劉奭點著小腦袋,這做皇帝的學問大著呢。 楊惲便這么放了出來,在詔獄里呆了幾個月,如今又能重見天日,楊惲非常高興,更高興的是,外祖的書也隨之見了光。 幼時母親將《史記》拿給他讀,每讀一遍,便淚如雨下,扼腕嘆息,外祖書中的那些英雄人物讓他感懷不已,這樣的好書為何不能面世呢,如今他全了外祖和母親的心愿。 在進獻皇上之前,楊惲讓林天帶信給家中,將其中有些讓武帝不高興的記載取了下來,重新撰抄,分了冊附上,若是劉詢也不喜,只需扣下副冊,并不會影響到整本書的面世。 而那剩下的部分,楊惲則會私下里傳給后人,直到能夠見光為止。 楊惲是個重信諾的人,他和林天擊掌盟誓,曾經說過,答應林天的三件事。兩人站在詔獄門口,楊惲問:“林天,你可有什么事情讓我做?” 林天靦腆地像個鵪鶉一般,輕聲細語道:“楊公,眼下到有一件事,臣希望您能答應臣,從此之后不可妄言他人,尤其是不得評點皇上?!?/br> “……”楊惲象是被雷劈了。 林天的酒窩窩了窩,一雙狹長的眼睛盯著楊惲,道:“楊公,臣聽說您一言九鼎,答應別人的都會想方設法做到。臣廢了這么大的力氣,實在不想很快又在詔獄里見到您,更何況,若有下次,只怕沒有這么好的運氣能進詔獄了?!?/br> “……好吧……”楊惲有些勉強,又道:“那么,剩下的兩件事又是什么?” “臣現在還沒有想起來,日后有所求的時候再來找楊公好了?!?/br> 楊惲感動的淚眼朦朧,入詔獄以來,如此關心他,陪著他解悶,幫助他實現了外祖和母親希望的竟然是蕭望之推薦的林天,林天竟然對他無所求。 從此,楊惲便將林天視為知己。 于廷尉在一旁瞧著,捏著胡須微微笑,心里已經把林天當作自家外孫女婿了,為了避免林天象趙義那般不爭氣,早早就逼著林天練習喝酒。 幾次下來,林天覺得他的娶妻路要變的坦蕩一些了,只等升到六百石,表妹及笄,就可大功告成了。 一身輕松的林天興沖沖地去找趙彭祖喝酒,兩人多日未見,自從趙彭祖去做了寢郎,在皇上面前當差,見面就沒有以前方便了。 兩人在酒壚里東拉西扯,趙彭祖終于沒有忍住,一臉羞澀中帶著甜蜜地告訴林天,他要成婚了,妻子是蕭望之的女兒,蕭美君。 趙廣漢要和蕭望之結為親家? 這怎么可能!林天跟隨趙廣漢雖然時間不長,可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這兩人不是一向不合嗎?怎么會這樣? ☆、第140章 揭掉 趙彭祖那張方正的臉紅了,這件事可真是說來話長,要從上巳節說起,趙彭祖喜歡耍槍弄棒,有幾分武藝,為了看于永和阿里的決斗,早早來到灞河邊上占位置。 趙廣漢和執金吾cao心著灞河邊上各區的治安,這樣的日子,長安城的百姓都傾巢出動來灞河邊洗浴,還要順便看一場風流中郎將和大宛國侍衛官的決斗,盜賊們可也混雜其中,灞河邊上小郎君和小娘子互贈艾草,無賴潑皮卻也混跡其中,放松不得。 趙夫人不喜熱鬧,只坐在帷帳里,趙彭祖陪著母親說了會子話,就被趕到灞河邊上轉悠。 站在灞河邊的柳樹下,看著河堤上來來往往穿的紅紅綠綠的小娘子們,趙彭祖覺得自己一個人特別傻,就想去找林天兄弟兩一起玩耍。 不經意間,他見到個長相甜美的小娘子,帶著幾個侍女,正被幾個小郎君糾纏,趙彭祖正沒事做,上前管了閑事,才知道小郎君們見到了窈窕淑女心中歡喜,想贈送蘭草表達一番,小娘子不想接,還口角了幾句,小郎君們覺得臉上下不來,就糾纏上了。 趙彭祖覺得小郎君們多事,又覺得這個小娘子麻煩,拿出京兆尹府當值的身份,將小郎君們趕開了。 小娘子道過謝,兩人就各別西東。 趙彭祖去了趙義家的帷帳,才知道林天等人去了高臺附近,又拐回去找,卻聽見喊有人落水了,等他忙忙趕到出事地點,人群都圍的緊緊地看熱鬧,趙彭祖心急,仗著身子高大的優勢,將兩邊的人撥拉開,想擠進去。 就聽到有人在罵他,是個粗漢子,趙彭祖低頭一看,好尷尬,罵人的是他在河堤上相幫的小娘子。 趙彭祖心想好男不和女斗,便讓了讓,從另一側慢慢擠入人群,正看到于永將趙家兄妹和林天帶走了。 問了看熱鬧的人,這才知道是趙興落水,幸好被救了,趙彭祖暗暗喜歡嬌娥,因為兩人同姓,不能成婚,再加上瞎子都能看出來林天和嬌娥兩情相悅,他識趣地將這份心思埋了起來。 趙彭祖有些懊喪,若是方才及時知道了趙興落水,將人救上來了多好,再回頭看,那小娘子還站在他身后看熱鬧呢,不由得就瞪了一眼,悻悻地走了。 這也不算什么,后來趙彭祖想,好在好兄弟和趙家兄妹都無事,又打起來精神,擠到高臺下,看于永與阿里的決斗。 看見匈奴人在人群里非難太子和長公主,趙彭祖當然不樂了,在人群里大聲反駁,可惜人聲嘈雜,沒有人能聽得見,好在最后大漢百姓齊心,于永表現又出色,勝的阿里心服口服,匈奴人也說不出什么來。 人群散了,趙彭祖還站在那里傻呵呵地樂,又聽到耳旁有個熟悉的聲音嘲謔道:“那個莽漢子笑得倒也有趣?!?/br> 趙彭祖有些氣惱,但對方是個小娘子,罷了罷了,接了母親歸家去。 還沒有走到趙家的帷帳,卻被人攔住,道:“莽漢子,我家娘子害怕再被人纏住,你既然在京兆尹府當差,就好人做到底,送我們回去?!?/br> 趙彭祖回頭又見那小娘子,待要說聲“不”字,自己又說是在京兆尹府當差,怕給京兆尹府抹黑,若要說聲“去”,又確實心里不舒服。 這小娘子怎么就盯上我了呢,趙彭祖大覺晦氣,趙夫人在帷帳里早等得不耐煩了,枯坐的太久,河岸上許多大人家里已經拆了帷帳,趕著馬車走了。趙夫人忍不住帶著侍女們出了帷帳,正看到兒子犟頭犟腦地瞪著個甜美嬌俏的小娘子,一副有氣說不出來的樣子。 蕭美君和趙夫人自然是認得的,雖然蕭大人和趙大人不合,但趙夫人壓根不參合丈夫的事,趙彭祖只好先將蕭美君送到了蕭家,才回了自家。 趙夫人回到家之后,對蕭美君贊不絕口,趙彭祖晚間睡覺的時候卻這般想:“這個小娘子是個難纏的,雖然也長的好看,但是比起嬌娥,還是不如,而且還刁蠻?!?/br> 真是可惜呢,嬌娥是兄弟喜歡的人,就算不是,自己也娶不了。 從那以后,趙彭祖便經常能從趙夫人的嘴里聽說蕭美君的事,再接著便經常碰到蕭美君,趙彭祖也沒在意,他倆相識的時候,一天之內都能碰見多次,習以為常就好。 后來…… 趙彭祖覺得蕭美君長得好像也不比嬌娥差,雖然有些小脾氣,但也蠻懂禮。 再后來…… 從馮翊郡趕回來的蕭望之,突然登門拜訪,二人在書房里嘀咕半響,還將趙彭祖叫入進去拜見世叔。 世叔這兩個字怎么也和蕭望之扯不到一處吧,趙彭祖困擾地瞧著一臉春風的父親,和正瞪著他,頗有些挑剔之感的蕭世叔,心中不解。 蕭世叔走了后,趙廣漢拍著兒子的肩膀道:“傻小子有傻福呢,蕭望之要氣傻嘍?!?/br> 又過了兩日,趙彭祖從宮里當值回來,趙夫人喚過他問:“二郎,你覺得美君小娘子怎么樣呢?” 趙彭祖:“……很好啊?!?/br> 趙夫人:“那就給你娶回來做媳婦了啊?!?/br> “……” 趙彭祖當天夜里就失眠了,蕭美君,做媳婦好像也不錯呢。 兩家下了定,年底完婚,趙彭祖這才恍然,俺也是要有妻子的人了。 見到林天,趙彭祖又找到了新的話題,聽說蕭家的蕭氏美酒舉世聞名,蕭美君的嫁妝那不得嚇死人了嗎,他那點金子,交給林氏兄弟,不知道到了年底能翻出來多少呢,做人家夫君,總不能讓人家跟著過苦日子吧。 趙彭祖沒有過過什么富日子,但是也結識過幾個高官的子弟,知曉旁人吃穿使用均不是凡品,蕭美君那樣嬌滴滴的小娘子嫁了進來,要怎么才能不委屈呢?家境相差太大,做朋友都不易長久,做夫妻會怎樣呢? 林天又為好友高興,又覺得有些失落,這才幾個月,好友就可以成婚了,自家的嬌娥還有三年才能及笄。 還得提心吊膽過三年呢。 林天回到廷尉府里更加賣命干活了,四個廷尉評中,他排名第一,于廷尉也器重他,經常帶著他去各地巡視冤獄,后來便放手讓他一個人去,再到后來便讓他帶著新來的廷尉平們去,林天入廷尉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陳年案件整理了一番,這讓他迅速地了解了相關的法令和案例,有了廷尉平中第一人的資歷。 到了秋射考核的時候,林天得了滿分,酒量也有了質的提升。 馮世奉和趙興的第二份捷報也抵達了長安城,馮世奉如同前世一般,調動了當地的屯兵和西域諸國的軍隊,將莎車國徹底打敗,疏通了大漢到西域的通道,眾人已經行至伊循城,將大宛國的貴客安全送到了目的地。馮世奉和大宛國談妥上貢的馬匹后,就會帶著寶馬回大漢。 趙興帶領的商團也無一傷亡,他們即將在大宛展開互市,大宛的國王非常支持互市,雙方協定了各項協議,還請了相鄰的國家在大宛聚會,商議互市事宜。 趙家也收到了一封家信,趙興在信中說,承蒙馮大人不棄,愿意將馮大娘子馮媛許配給自己,若父母無異議,請父親等馮大人回到長安城后,就到馮家提親。 嬌娥為哥哥高興,為馮家大娘子高興,她覺得哥哥和馮媛定然會夫妻恩愛,有了馮家的庇佑,哥哥今生會大放異彩的。 林天也很高興,覺得曙光就在眼前,若是趙興和馮大娘子定了婚,馮世奉回朝之后,張家再想動手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況且,趙興作為大哥定了婚,也該輪到嬌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