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老爺呢?”收拾完畢,杜氏靠坐在臨窗大炕上喝茶。 “回太太,老爺歇在劉姨娘房里了?!?/br> “雖說過了老太爺的百日大忌,畢竟老爺還有孝期,別弄出些幺蛾子,傳出去好說不好聽。三姑娘也大了,她這個親姨娘該注意些本份才是?!倍攀辖裉鞓O不高興,尤其是現在,說話的語氣很平靜,臉陰沉得都快結冰了。 “太太放心,老奴會敲打劉姨娘,她還要為三姑娘考慮不是?!?/br> 沈慷的心很大,在女色上卻用得不多。除了劉姨娘是外納的良妾,其他妾室不是沈老太太給的,就是杜氏抬的,大房唯一的庶女也是劉姨娘所出。自回到津州,他要么歇在正房,要么去劉姨娘那里,還沒登過別的妾室的房門。 “金嬤嬤家里都打理妥當了嗎?” “回太太,都妥當了,人今兒下午就埋了。他們家這回恨極了二姑娘,只不過敢怒不敢言。還有孫婆子一家,以后少不了給二姑娘使絆子,太太瞧好吧!” 杜氏冷哼一聲,說:“把金嬤嬤一家安頓到我在京城陪嫁的莊子上,多賞些銀子。孫婆子一家是外面買來的,尋個錯兒遠遠發賣了,過完年就辦這兩件事?!?/br> “太太,他們兩家還有用?!闭f話的人是文嬤嬤,杜氏的奶嫂。 “你想留他們對付二姑娘?你好大的心?!?/br> 文嬤嬤還想再說什么,就聽外面有人傳報說“大姑娘來了”。杜氏扶著丫頭的手坐起來,臉陰得更沉,見沈臻靜進門,她使眼色讓丫頭婆子全退下了。 “娘,我被人欺負慘了,你……”沈臻靜用手帕掩面大聲抽泣。 她與金嬤嬤感情極好,沈榮華如砍瓜一般把金嬤嬤弄死了,她很傷心。最主要的是家里對沈榮華的處罰太輕了,金嬤嬤這條命豈不是白搭了。 “什么你呀我呀的?應該這么對長輩說話嗎?你學的規矩呢?”杜氏長出一口氣,低聲斥責沈臻靜,“今天江陽縣主登門,你看你有多么小家子氣,連五丫頭、六丫頭都不如,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同三丫頭一樣是賤人肚子里爬出來的呢?!?/br> 沈臻靜自幼得父母寵愛,之前,杜氏從沒跟她發過脾氣,更沒有說過這么難聽的話。她怔怔看著杜氏,一時嚇呆了,連哭都忘記了。好不容易借沈老太太的手打發掉了沈榮華這個眼中釘,見沈榮華又回來了,她憋了一肚子氣。沈榮華竟敢在吉祥堂挑釁她,還殺了金嬤嬤,大展威風,她氣狠了,也恨毒了沈榮華。見江陽縣主和沈榮華很熱絡,她心中堵了一口惡氣,才失態的。 母女連心,她認為這些事不跟杜氏說,杜氏也明白,自會體諒她。沒想到剛進門,沒喝一口熱茶,沒得到任何安慰,就挨了一頓罵。 “娘竟然說我跟庶出的一樣小家子氣,看來我不是娘親生的,嗚嗚……” “住嘴?!倍攀蠂@了口氣,攬住沈臻靜的肩膀,替她擦眼淚,“靜兒,你是娘的親骨rou,娘訓你罵你甚至打你,都是為你好。你明年就及笄了,行完及笄禮就要說親,娘希望你能高嫁。別說皇族宗室,就是那些名門旺族,哪一家不看重規矩?規矩是準繩,你要學會巧妙規避,還要把規矩擺在面子上去束縛別人?!?/br> “女兒明白,女兒聽娘的?!?/br> 杜氏點了點頭,又說:“娘知道你為金嬤嬤的死傷心不平,可在盛月皇朝,沒人敢跟圣勇長公主一較長短,二丫頭有長公主賜的寶劍在手,誰能把她怎么樣?你只能暫時忍下這口氣,把這個仇牢牢記到心里。金嬤嬤畢竟是奴才,你哭也哭了,賞也賞了,再糾纏這件事,就失了主子的威嚴,會讓人笑話?!?/br> 沈臻靜紅著臉哽咽點頭,這些話她很小的時候聽杜氏說起,也很早就學著去做了。只是她做得還不夠好,至今還無法控制喜怒形于色,比起她娘還差得太遠。沈慷常說她是一塊璞玉,經過時間磨煉,肯定會越越她娘,她也這么認為。 “沈家和杜家在前朝就是簪纓之門,延續至本朝,仍是名門旺族。尤其是沈家,前朝就出過兩位皇后,那是何等的尊貴體面。你看看你,好的不學,倒跟萬家那群上不得高臺面的泥腿子學,哪里還有一點士家名媛的風范?也怪我,當初就不該讓你養在老太太身邊,這幾年,本以為調教過來了,可是……唉!” “娘別生氣了,是女兒不懂事,辜負了娘一片苦心,女兒知道錯了?!鄙蛘殪o依偎在杜氏懷里,輕聲哽咽,又巧語溫言哄杜氏開心。 沈臻靜早就知道在沈老太太身上學到的東西入不了世家大族的眼,可有時候很有用。在沈老太太身邊,她既得了孝順的美名,還能讓沈老太太為她所用,這不是一舉兩得嗎?她用跟杜氏學來的東西束縛了沈老太太,不也是收獲嗎? 她相信假以時日,她能青出于藍勝于藍,超越她娘。因為她懂得把杜氏和沈老太太兩個人身上有用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她娘做不到。 “你明天讓人去稟報老太太,就說你病了,要在娘身邊養病。你長大了,娘有好多東西要教給你,也有好多話要跟你說,你記住娘的話會受益非淺?!?/br> 沈臻靜點點頭,拉著杜氏的手,說:“娘,女兒正有一事不解,要請教娘呢?!?/br> “你說?!?/br> “女兒聽說昨天在回府的路上,二meimei被小王爺調戲。咱們家知道無法與謹親王府抗衡,就想把這件事壓下去??山裉旖柨h主大張旗鼓來咱們家道歉,一點也沒有遮掩的意思,她就不怕御史言官彈劾謹親王教子無方嗎?” “呵呵,江陽縣主這一招叫投石問路,有高人支招?!?/br> 沈臻靜一臉迷茫,“江陽縣主要問什么路?” “這里邊大有玄機,我猜是謹親王府看中了二丫頭,想為小王爺求娶?!?/br> ☆、第四十二章 夜話(一) “怎么可能?” 聽杜氏說謹親王府看中了沈榮華,想為蕭沖求娶,沈臻靜驚得張大了嘴。 “靜兒,你注意舉止?!倍攀蠑n著沈臻靜的頭發,語重心長地說:“大家閨秀要端莊貞靜,當家理事要處亂不驚,世家宗婦不好做,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看著呢。你看你,聽說這么點閑事,就吃驚得張大嘴巴,象什么樣子?” “娘,女兒記住了?!鄙蛘殪o的神色歸于平靜,“祖父在世時,她是沈家最尊貴的姑娘,想求娶她的人不少,現在她沒了嫡女的身份,名聲也壞了,怎么……” 杜氏微微搖頭,說:“二丫頭沒有嫡女的身份,仍是沈閣老的親孫女,林閣老唯一的外孫女。她名聲再壞,能壞得過她外祖父林聞嗎?今上不照樣說林閣老是一代名臣。我想給你舅舅寫封信,卻不知該怎么說這件事,要是你外祖父還在就好了。朝中有個風吹草動,哪怕珠絲馬跡,都逃不過你外祖父的眼睛?!?/br> “娘,女兒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呀?”沈臻靜心中被一連串的疑問塞滿了。 “別再問了,這些事很復雜,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再說,娘也是根據江陽縣主為小王爺登門請罪一事話外聽音猜出來,現在還不敢確定?!倍攀蠈に剂艘粫?,又說:“靜兒,這事先不要讓你父親知道?!?/br> 沈臻靜咬了咬嘴唇,輕聲說:“女兒以為娘應該把猜想告訴父親,娘不是也想告訴舅舅嗎?父親是沈家的當家人,多知道一些事,也便于他想應對之策?!?/br> “你父親剛接管當家重任,知道一些閑事只會讓他疲于應付,累人累心??倸w是我的猜想,還不確定,等我再打聽打聽,理順了,再告訴他也不遲?!倍攀咸氯蛘殪o的話說得頭頭是道,她當然不會跟沈臻靜說沈慷志大才疏,知道這樣的事,哪怕只是杜氏的猜想,還不知道會想出多么奇葩的下文并付諸實施呢。 “女兒聽娘的?!鄙蛘殪o知道杜氏不想把猜想告訴沈慷肯定另有原因,看杜氏的臉色,她也猜到這件事很復雜,遇到這種事要沉住氣,多問無益。 杜氏點點頭,說:“今晚別回吉祥堂了,留下來陪娘吧!” “真讓娘說對了,我來的時候就跟老太太說今晚不回去,要陪娘說說話?!?/br> 母女倆收拾一番,安頓下來,并肩躺在紅木雕花撥步床上。夜深人靜,可這幾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母女二人各懷心事,誰也睡不著。 “娘,今天二meimei說了許多莫名其妙的話,才把祖母氣得發狂似的哭鬧,非要打死她?!鄙蛘殪o當然不會說差點把沈老太太氣瘋,其中也有她的功勞。 “都說什么了?” 沈臻靜把沈榮華說的話細細講述了一遍,問:“二meimei的外祖母和祖母之間到底有什么恩怨?兩家不和氣為什么還要結親呢?” 杜氏冷哼一聲,又嘆了口氣,說:“笑柄而已,你父親最怕提起那些事。以前娘不愿意告訴你,都過去這么多年了,你也聽到了一些,跟你說說也無妨?!?/br> 沈臻靜側身面向杜氏,很認真地聽杜氏講萬春芳和萬雪瑩之間的恩怨。她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紅腫的眼睛瞪得很大,最后干脆披著被子坐起來。 …… 當年,林聞高中狀元之后,在金殿上替萬雪瑩告狀,差點驚掉金殿上一干人等的眼珠子。這還不是最勁爆的,最勁爆的在京城最繁華熱鬧的朱雀大街上。 “走過的、路過的,快來看看,六年前的新科狀元,現在的翰林院什么學士沈遜披著人皮、做著鬼事,他寵妾滅妻,要休了我女兒。他沒成親的時候就勾結堂小姨子,逼得人家尋死覓活,他敲寡婦門、挖絕戶墳,人事不做,他……”萬戶侯夫人楊氏坐在無棚馬上車,一邊敲鑼打鼓,一邊聲嘶力竭地叫罵。 萬春芳坐在后面的馬車上,披頭散發,大聲嚎哭訴冤,眼淚鼻涕抹得到處都是。車上還坐著三個孩子,大一點的男孩有四五歲,緊緊拉著萬春芳,一臉驚恐。還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差不多兩歲的樣子,都抓著車欄,嚇得哇哇直哭。 “沈遜,你個白眼狼,你沒良心,我萬春芳哪里對不起你?我嫁給你五年,給你生了三個孩子,都這么大了。你們沈家窮得上曬,你吃我們萬家的、穿我們萬家的,還養了一群婊子,生了一堆賤種,哪個不是我們萬家給你養著?叔叔大伯大哥大姐們,你們來評評理,我沒法活了,我們娘四個一塊死……” 原來,早朝伊始,林聞要告沈遜和萬戶侯府,沈遜的隨從就得到了消息,趕緊派小廝回府給萬春芳報信。碰巧萬春芳要回娘家,半路碰上了小廝,聽小廝一說,知道東窗事發,趕緊帶小廝一同去萬戶侯府找楊氏商量。 萬戶侯府也得到了消息,聽說沈遜在金殿上就言明要休妻,就知道事情已鬧得不可收拾。萬文對兄弟一家滿心愧疚,怕事,又怕丟人,干脆一推三六五,也給楊氏寫了一封休書,并把萬春芳趕出家門,讓她們自己處理這件事。 沈遜先行下朝回府,聽說萬春芳回了娘家,就找到萬戶侯府理論。楊氏自知理虧,就想出了這樣的下下策,同萬春芳一拍即合,馬上行動起來。 朱雀大街從南城門直通皇宮的大門,長約數千丈,本來就店鋪林立、車水馬龍、行人如織。今日有人游街叫罵,就更加熱鬧了,一時間人山人海。 隆順帝和圣勇長公主換了常服,不帶車輿轎輦,步行出宮看熱鬧。文武百官議論紛紛,同太監侍衛一起跟在隆順帝和長公主后面隨行護駕。他們一行剛到宮門口,就見排山倒海般的人群擁簇著兩輛馬車遠遠行來,叫罵聲清晰可聞。在距離宮門三十丈的地方,就被御林軍攔住了,只好掉轉車頭,但哭罵聲未斷。 不說別人,就是圣勇長公主這樣多次出海游歷,又叱咤沙場的人見到這樣的場面,都驚得瞪大的眼睛。久居尊貴文雅之中,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被罵的和罵人的都是他們知道或熟悉的人,這種感覺與在戲臺下看戲完全不一樣。 “哈哈哈哈……好玩好笑,真讓微臣大開眼界?!绷致劮怕暣笮?,又指著車上的女人說:“皇上、長公主、諸位,此二女人才也,長公主都被比下去了。沈遜和萬文混跡于鬧市,卻日日能聞獅吼,真是三生有幸?!?/br> “哼哼!林狀元是不是也想三生在幸呀?本宮一句話就可以成全你?!?/br> “多謝長公主,這好事還是留給沈遜吧!長公主知道微臣已有中意之人?!?/br> ------題外話------ 這章又穿插了林聞和沈遜的事,是大太太杜氏和沈臻靜母女說話的時候提到的。 ☆、第四十三章 夜話(二) 冬夜寒重,風吹如泣。梧桐苑里,母女夜話。 聽杜氏講述祖輩恩怨,沈臻靜緊緊蹙眉,都不知道該作何感想了。 “車上那個大一點的男孩是父親吧?”沈臻靜不敢相信,試探著問杜氏。 “不是他是誰?他要面子,最怕有人提那些事?!倍攀厦鎺С靶?,又說:“我當時年紀小,沒印象,由奶娘抱出去看,還被嚇哭了?!?/br> “這么說,祖母只是祖父實際的妻子,與祖父訂婚的人和婚書上寫的人都不是她。難怪祖父做到一品大員,位高權重,祖母連個四品誥命的封號也沒有?!?/br> “對,你祖父也不會給她請封,就是請旨賜封,估計先皇也不恩準?!倍攀咸糇鞊u頭,有些事她不想告訴沈臻靜,因為說起來她都怕丟人。 要不是那時候杜家被降了爵,又被收回了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券,而沈遜剛剛入閣,頗受先皇重用信賴,沈慷也有功名在身,她是不會嫁到沈家的。當年,沈遜炙手可熱,可他七個子女的婚事都不甚理想,還不就是因為當年的事。 “后來呢?后來怎么樣?”沈臻靜既覺得羞愧,又興趣超然。 杜氏沖吉祥堂的方向撇了撇嘴,又低聲講起后續的事。 …… 污言穢語、嚎啕哭叫入耳不絕,議論聲及喝彩聲、掌聲此起彼伏,聽得隆順帝撫額嘆氣。臣工侍從見皇上并不高興,趕緊收斂音聲,臉上表情異常古怪。 “皇姐,咱們還是回去吧!這等熱鬧有傷國體,污人耳目?!?/br> 圣勇長公主點了點頭,給侍衛頭目使了眼色,示意他帶人制止驅散。暗衛飛落而下,在隆順帝耳邊低語了幾句,隆順帝長嘆一聲,轉身往回走。 “出了什么事?” “沈愛卿昏過去了,十幾名大夫和太醫用盡辦法,他也沒醒。萬戶侯府也鬧得雞飛狗跳,萬文寫了休書,就拉著兒子萬仁撞墻尋死,連北寧王府都驚動了?!?/br> 林聞躬身施禮,說:“沈遜丟了祖宗八代的人,只能裝死了,微臣去看看他?!?/br> 不知林聞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他跟沈遜獨處了半個時辰,沈遜就醒了。接著,沈遜把自己關進書房五天五夜,沒吃沒喝,又是林聞把他弄出來的。 從書房出來之后,沈遜沒再提休妻之事,而是先去萬戶侯府把沈春芳生的兩子一女接了回來,又上書隆順帝,請旨調外任。隆順帝恩準,任命他為華南省梧州府知府。只收拾交接了三天,沈遜就帶著沈慷、沈忻、沈怡和沈恒及兩個妾室走馬上任了。當時,萬春芳死死抱著沈愷不放,沈遜只好把沈愷留在了府中。 華南路遠,沈遜向朝廷請旨,每三年回京述職一次。梧州任上三年,他政績卓著,風評極佳,回京述職并接受吏部考核。這三年,京城發生了很多事。 萬春芳在他走后八個月生下女兒沈忺,留在京城的一個通房丫頭生下了庶子沈惟,比沈忺小一個月。萬春芳帶著兩個兒女和庶子妾室過日子,倒也安穩。 發生游街叫罵之事之后,萬文上旨請罪,承認治家無方、教女無方。隆順帝接了林聞的狀子,交與大理寺審理。大理寺不只審理了楊氏偷梁換柱、謀奪侄女婚事并害命一案,還查出楊氏謀害花氏、以至一尸兩命,殺害庶子萬禮兩案,證據確鑿。楊氏被判斬立絕,參與三案的楊家人和萬戶侯府下人全部獲罪。 楊氏死后,萬文不顧嫡長子萬仁反對,在京郊找了塊地,就把楊氏埋了,并沒有讓她入楊家祖墳。接著,他請旨把爵位傳給萬仁,給兒子們分了家,自己帶著幾個妾室回了老家?;厝們赡?,他就得了重病,死在了萬武夫婦的墳上。 第一次述職之后,沈遜升為華南省都轉鹽運使司鹽運史。之后,他照常每三年回京一次,到京城就住到府里,根本不與萬春芳同房,甚至不說一句話。 轉眼間,十幾年匆匆而過。 沈遜結束了華南省總督的任期,帶兒女妾室回到京城。沈遜升為從一品禮部尚書,兼太子太傅,積極準備入閣,不能再赴外任了。沈慷中了舉,沈恒也考中了秀才,沈忻和沈怡都已到了說親的年紀,也不能留在京外了。 萬春芳帶著幾個兒女在京城十幾年,倒也有些成就。由她一手教養的沈愷中了秀才,為她提氣不少。雖然她養廢了庶子沈惟,女兒沈忺倒也知書達理。 此時,林聞已是內閣首輔,萬雪瑩封一品淑儀夫人,女兒林詩韻也十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