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這邊除了一些原本就居住在京城的窮苦百姓之外,大多數的人都是外來人員。很多人聽說京城好混飯吃,一路討飯都要來京城,結果進了京城才知道,京城也不是個容易混日子的地方,所以再沒找到活路之前,只能接著繼續討飯。 馬車往里頭又走了小半里路,前頭的巷子太窄,就進不去了。杜若讓春生看著馬車,自己背著藥箱跟那男子進去看病。 這時候正是八月的伏暑天氣,巷子里又窄又臭的,居住環境實在很惡劣。杜若跟著這男子走了約莫有兩三百米的距離,來到一戶人家面前,推開門瞧見里頭堆放著四五個大木盆,里面放著一大堆一大推的衣服,一個肚子有七八個月的孕婦,正在那邊艱難的挺著腰洗衣服。 男人進了院子,急忙開口道:“孩子她娘,我把給皇帝看病的太醫請來了,這回我們家大寶有救了?!蹦悄贻p媳婦聞言,兩只浸泡的有點紅腫的手從水里提出來,往自己身上的圍裙上擦了擦,起身走到杜若前頭,也不管地上的臟水,撲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道:“大夫,救救我們家大寶,他是我大哥大嫂唯一的兒子,不能讓我大哥大嫂絕后了?!?/br> 杜若一聽,這孩子竟不是他們親生的,卻還這樣緊張,頓時也多了幾分動容,只開口道:“你們別著急,我進去瞧瞧先?!?/br> 年輕媳婦只連忙站了起來,將杜若引導門口,推開了門,里頭黑洞洞的,幾縷陽光鉆進去,杜若才算看清了在頂里頭的床榻上,睡著一個小娃。一旁的墩子上還有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見了人進來,只眨巴了一下眼珠子道:“娘,哥哥一天都沒醒,還睡著呢?!?/br> 杜若聞言,順著那小丫頭的視線往床上看了一眼,屋里太暗也看不清,只聽那年輕媳婦道:“大妹真乖,等哥哥好了,娘給你買好吃的,你要好好照顧哥哥?!?/br> 杜若這會兒也顧不得這房子里一股發霉的味道,只走了進去,將手上的藥箱放下,正要去看那病人,卻猛然發現他露在被子外面的一處手臂上有著紅色斑丘疹。杜若心里一冷,只急忙轉身對那小丫頭道:“小meimei,你今天碰你哥哥了嗎?” 小丫頭擰眉想了想,見杜若長的好看,也就不怕生了,只開口道:“我就摸過哥哥的額頭,燙燙的,我娘讓我給哥哥敷冷汗巾?!毙⊙绢^指著一旁放著的冷水盆,小聲道。 杜若這會兒大約可以預測,這小男孩得的是小兒麻疹,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癥。杜若想了想,開口道:“大嫂,你帶小meimei出去洗洗手,以后不能讓她來照顧這孩子了,還有你們,自己都要注意,要勤洗手?!?/br> 那年輕媳婦聽杜若這么說,只嚇得一下子身子軟了一半,險些就跌倒了,哭著道:“大妹她爹,大寶這不會是得了和他爹娘一樣的病吧?” “你胡說什么呢?大寶要是有那病,早兩年就病死了,這都跟著我們在京城這么長日子了,怎么可能有那種病呢?!倍湃袈犓麄兊目谝艟椭啦皇蔷┏潜镜厝?,問了一下才知道,他們是從淮北來的,兩年前家鄉發大水遭了災,一場瘟疫讓鄉里人死了一大半,他們是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那一批。 杜若倒是記得兩年前的那場瘟疫,當時朝廷派了太醫過去,無奈那病癥太厲害了,傳染性又極強,最后只得把染病的人都圈到了一起,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一把火燒了整個村子。 當時聽杜二老爺說到這里的時候,杜若的心里極難過,聽說有些人最后是能被治好的,可是因為朝廷怕瘟疫蔓延,把能治好的人也燒死的,也是有的。 杜若瞧了一眼這床上的孩子,眼下正是盛夏季節,比起春天來倒是不易傳播。只是這討飯街人多又雜,衛生條件又差,如果傳播起來,整條街都要成為麻疹一條街了。到時候只怕朝廷又要采取什么措施,這些好容易能在京城安家落戶的人,又要變的無家可歸了。 杜若想了想,轉身對方才那請他過來的大哥道:“大哥,你出去問問,這條街上有沒有哪家孩子,跟你們家孩子一樣高燒不退的?” 那男子正打算出去,被自己媳婦喊住了道:“我昨兒就問了,出了我們家大寶,別家的都好好的,我一開始以為是平常他們幾個一起玩的,是不是吃壞了東西才這樣,不然的話,怎么就他們好好的,我們家大寶就病了呢?” 杜若聽她這么說,略略放下了心來,只開口道:“大嫂子,這病我也沒把握能治好,只是從今日開始,不要讓這姑娘照顧娃了,這病最招孩子,別一個沒好,另一個又病著了?!?/br> 杜若說著,伸手為那男孩子把了脈,又看了舌苔、瞳仁。見他這會兒倒是燒的不厲害,便起身走到院子里來,就著藥箱半蹲著寫了藥方。杜若斟酌了半天,總算把方子給開好了,遞給那男子道:“這位大哥,這方子上的藥都不貴,平沙路的分號離這邊最近,你就去那邊抓藥,別家的藥材,我倒不放心?!?/br> 杜若從討飯街回杜府,時間已經不早了,劉七巧剛剛才前院把整個杜家的下人都認了一遍,總共大概有八十來人,這會兒腦子里還亂糟糟的,只覺得容貌和名字有很多都對不上號。不過好在方才連翹是跟著她過去的,她也有個問的人,這會兒正跟著連翹一邊聊,一邊往百草院走。 進了院子,便看見幾個干粗活的小丫鬟正擔著水往房里去,劉七巧只開口問道:“這會兒送水進去做什么?大少爺在做什么?” 那兩個小丫鬟連忙將水放下了道:“大少爺方才出去了,才回來,茯苓jiejie吩咐了要打水給大少爺洗澡?!?/br> 劉七巧點了點頭,甩甩手道:“這水挺重的,你們兩小心些,是在不行叫外面的婆子幫忙好了?!眲⑵咔蛇M了中廳,見杜若正在那邊洗手,她正要接了丫鬟手里的汗巾給他遞過去,杜若卻搖了搖手,不讓她靠近,只開口道:“我今兒看了一個病人,得的是小兒麻疹,雖然我是成年人,卻也要小心著點,一會兒只泡過了澡,你在碰我吧?!?/br> 劉七巧自然知道什么是小兒麻疹,小時候打的預防針里面,便是有一項是預防這個毛病的。這種病癥在古代對于小孩子來說,那是殺手級別的病癥,而且傳染性還強,動不動就病倒一片。去年劉子辰來京城看病的時候,劉七巧還曾懷疑他是不是得了這個病,幸好杜若測出不是,最后也妙手回春了。 “那家還有別的孩子嗎?”劉七巧對于這種事情,職業敏感度是很強的,便先開口問了。 杜若這會兒洗了手,接了茯苓遞上的茶盞喝了一口,只開口道:“家里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也沒有隔離開,我去的時候就在病人邊上待著,看著也讓人擔心?!倍湃粽f著,里頭小丫鬟說水已經放好了,請杜若進去沐浴。 劉七巧跟著杜若進門,杜若非不肯她呆在里頭,劉七巧只轉身一邊給他解開衣帶一邊道:“我就跟你聊聊,你這不正洗嘛?再說你方才也洗了手,我哪里就那么嬌貴了?!?/br> 劉七巧將杜若的衣服掛好,來到屏風后面,拿了汗巾給他搓背,只想了想道:“不然明兒你再派人去問問,若是那小姑娘沒染病,倒是讓他們家人給她另找一個地方安置,若是也病了,可就麻煩了?!?/br> 杜若只搖了搖頭道:“是個窮苦人家,住在討飯街上,一家人只有兩間房,一間還是用來做飯的,我今兒進去被那味道熏得不成了?!倍湃綦m然從小嬌生慣養,可是因為出自醫藥世家,醫者父母心,對待病人從不分高低貴賤,所以即使今天那戶人家在那樣的窮困之地,他也能面不改色的進去。 劉七巧最喜歡的就是杜若的這一點,像他這樣的世家公子,身嬌體貴是沒得說的,可杜若卻有一顆平常的醫者之心。若不是因為這一點,憑他們兩的身世,又如何能走到一起。 “若是這樣,那明日你派人去瞧一瞧,要是那小姑娘沒病,不如就接了出來,讓她在哪邊店里住上幾天,若是放在那邊,遲早也是要生病的?!眲⑵咔上肓讼?,接回杜家肯定是不可行的,杜家小孩子多。接去王府也不行,劉八順、錢喜兒都還小??墒茄劭粗呛⒆尤静∷灿谛牟蝗?,所以想來想去,不如讓她再哪個店里住上幾天。 杜若泡在水中,看著劉七巧大大的眉眼,亮晶晶的眼珠子因為想事情而滴流滴流的,說不出的靈動來。杜若擰眉想了想道:“明兒我讓春生過去看看,我瞧著那家孕婦就快生了,不如讓她帶著孩子到平沙路上的店鋪住幾天。那邊倒是缺一個平常負責洗掃的人?!?/br> 杜若洗好了早,外面杜老太太那邊的丫鬟已經來傳膳了,杜二老爺、杜老爺還有杜二少爺都已經回府,都去了福壽堂去了。杜若換了衣服,跟劉七巧一起匆匆趕到福壽堂,杜蘅見了杜若,便笑著道:“大哥好氣色,果然還是嫂子會養人?!?/br> 劉七巧對這位小叔子不太熟悉,不過瞧著容貌也確實是有他風流的資本的。不過比起杜二老爺,還是差了那么一點點,果然是母親的基因也很重要。 眾人入座,劉七巧只看著趙氏的動作,為老太太和老爺們布菜。這些事情原本是杜二太太和杜太太做的,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丫鬟們做的。如今孫媳婦都齊全了,杜老太太也難得享受一次孫媳婦的孝道。 劉七巧看了一下杜家的晚膳,葷素搭配,菜色很不錯,其中有幾道菜一看就是為了杜若特意準備的,想來杜若在家中的地位和杜老太太對他的寵愛程度都是不一般的。 飯用了一半,杜二老爺開口問道:“大郎,聽說你今兒去了朱雀大街,這新婚燕爾的,你不陪著侄媳婦,到處亂跑做什么呢?” 杜若臉色一紅,低著頭道:“她也有事情要忙,我在家待著也無聊?!?/br> 杜蘅立馬發言道:“大哥大哥,昨天大理寺少卿家的二少爺還有袁家的大少爺,還有那杏花樓的三少爺,還有安靖侯家的二少爺,都說沒找到你喝酒,只記掛著要你做東大家在聚一聚呢!” “聚你個頭,前年你闖的禍你忘了嗎?還敢拉著你大哥出去喝酒,你如今都是三個孩子的爹了,怎么就不懂得消停呢?”杜二太太一聽說杜蘅要出去喝酒,恨不得從椅子上站起來罵人。 杜老太太只開口道:“喝酒是喝不成的,你告訴他們,讓他們去飄香樓點一桌,只要不拉著你大哥去,飯錢算我們寶善堂的?!?/br> 杜蘅笑道:“還是老太太闊氣,其實大哥去了也無妨,有酒我喝,我喝總行了吧?”杜蘅說著,往嘴里撥了幾口飯,想了想又道:“就怕大嫂子心疼,舍不得?!?/br> 劉七巧雖然是新媳婦,按理說臉皮子應該薄一點,被小叔子這樣打趣,總也要來個臉紅嬌羞的,無奈她的內心實在是太強健了,只笑著道:“我倒是不心疼他,反正又你幫他擋著,只怕是弟媳婦到時候又要心疼你了?!?/br> 趙氏平素是個再嚴肅不過的人了,猛地聽見自己被人打趣了,一張臉頓時紅到了耳根,一邊給杜衡夾菜,一邊面紅耳赤的小聲嘟囔:“你們好好的怎么說到我身上來了,我……我有什么好心疼的呢!” 杜衡原本對趙氏沒什么好感,包辦婚姻下能一結婚就有好感的只怕不多,可如今見趙氏這般嬌羞模樣,竟比他去過的多少聲色之地的姑娘家更讓人心動幾分,只低著頭多看了她幾眼,越發覺得自己這妻子,其實是很不錯滴。 杜若他們用完了飯,兩位太太各自回自己的院子用飯,這時候劉七巧卻還沒得吃,還要服侍自己的婆婆杜太太。劉七巧這會兒終于明白了,怪不得王府那幾個姑娘嫁出門后回門,都一次比一次瘦,原來這么寫好吃的菜放在面前,沒得吃還要看著別人吃,果然是非常減肥的辦法。 不過杜太太不是那種講規矩的婆婆,見劉七巧站著服侍她,便笑著道:“七巧,坐下一起吃吧,你這一整天也夠累的了,吃完了早點回去陪著大郎?!?/br> 劉七巧怎么聽怎么覺得杜太太這句話有點言外之意,不過她今天在議事廳坐了幾個時辰,到實在熬不住的時候,也忍不住用手撐了撐腰,但愿這樣的小動作可別讓自己婆婆看見了,不然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劉七巧只點了點頭,坐下來一起跟杜太太一起吃飯,又拿著公筷為她夾菜,邊上的丫鬟也服侍的好,劉七巧倒是不用太上心。兩人吃完了飯,外面小丫鬟進來傳話道:“老爺、二爺還有大少爺在書房說話呢,老爺說要過一會兒才回來?!?/br> 杜太太聽了,心里默默的埋怨自己的男人也太實誠了,這種日子么應該讓兒子快點回房才是呢,不趁著新婚燕爾的好好努力幾把,后面難免會消磨掉一些熱情的。 劉七巧見杜太太這邊沒什么事情,便也先起身告辭了。夏日天黑的遲,這會兒剛過掌燈時分,劉七巧帶著丫鬟從杜家花園的荷花池邊走過,涼爽的清風吹拂在劉七巧的臉上,當新婦的第一天,總算是無驚無險的過去了。 劉七巧揉了揉自己腰,原來想著要不要去請杜若回房,可是又怕被公公和二叔笑話,所以索性就自己徑自回房了??蓜⑵咔苫氐桨俨菰翰艣]片刻功夫,在杜老爺書房外伺候的小丫鬟來傳話說,讓大少奶奶往老爺的書房里去一趟。 劉七巧自然知道這書房都是男人們商量大事的地方,她穿越來了這么些年,也已經漸漸都開始適應男權社會對男人們的特權了,所以聽說杜老爺讓自己過去,還是有那么點受寵若驚。 ☆、第4章 .02 杜老爺的書房里放著一張一丈長的黃花梨如意云紋書桌,左右各放著幾本醫學典籍,前方的筆架上掛著一排毛筆,身后是三個并排的黃花梨雙圈書架,加起來總有兩丈來寬。劉七巧以前在恭王府世子的外書房待過,里面藏書豐厚,可大多數都是擺樣子的,從書套來看,就知道是買回來就沒動過的??啥爬蠣斏砗髸坷锏臅苌?,劉七巧一眼看過去,竟都是黃拉拉的,連原封不動的書套也沒有幾個,想來是因為經常翻閱的緣故。 這就是劉七巧進入書房的第一個感覺,隨后她才看見了坐在一旁黃花梨交椅上的杜若和杜二老爺。 杜老爺見劉七巧進來,便向外吩咐道:“朱砂,給大少奶奶沏一杯茶來?!?/br> 劉七巧看著那叫朱砂的丫鬟出門,心道這父子兩給下人取名的辦法倒是出奇的一致,隨便拎一個中藥出來,就可以給人安一個名字了。劉七巧在杜若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不過片刻,丫鬟便送了茶上來,恭恭敬敬的擺在一旁的茶幾上,悄無聲息的就出去了。 杜二老爺坐在劉七巧的正對面,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放到了一旁的茶幾上,開口道:“七巧,梁妃娘娘的日子近了,前些天她的宮女悄悄給我透露了消息,她想讓你進宮為她接生,不過因為知道這幾日正是你和大郎的新婚之喜,所以沒開這個口?!倍哦蠣旑D了頓,繼續說道:“我已經舉薦了寶善堂最好的穩婆,如今已經在宮里住著了,只是梁妃既然有這個心思,我們做臣子的自然不能怠慢,七巧這幾日就在家里候著,也以防個萬一?!?/br> 生孩子對于古代的女人來說,那就是在鬼門關上繞一圈,對于皇宮里的女人,那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劉七巧算算日子,這小梁妃的預產期可不就應該在這幾天了,大概她的心情也是很緊張的。且杜二老爺曾跟自己透露過,小梁妃這一胎可能是雙生子,所以越發小心謹慎。 “二叔盡管放心,反正我如今也待在家里不能出門,到時候若是梁妃娘娘有動靜了,二叔只管派人來接我就是?!眲⑵咔烧f著,只又瞧了瞧杜若,開口道:“大郎說他今日看了一個得小兒麻疹的病人,在討飯街上?!?/br> 劉七巧不知道杜若有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杜二老爺,在古代,一旦發現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如果蔓延開的話,朝廷多半都是要采取一切措施的。只是這些措施比起現代的隔離治療,只怕手段要殘忍的多。 杜若聽劉七巧這么說,急忙補充道:“我讓那戶人家問過了,那條街只有他家一個孩子如今有這樣的癥狀,只是那討飯街上人多,孩子更多,且又流竄于京城的大街小巷行乞,若是病源蔓延的話,只怕會禍及整個京城?!?/br> 太醫院自從前年的水患后的瘟疫泛濫之后,一直都在研究那瘟疫的藥方。不過那年瘟疫控制之后,也病患也少了,所以杜太醫手中雖然有幾個藥方,卻也不知道能不能救人。這小兒麻疹也是兒童的多發病癥,和那瘟疫倒是有很多相同之處。 杜若將今日自己寫下的藥方墨出來給杜二老爺看過了,杜二老爺只擰眉道:“怎么不開上太子參和川貝?” “那戶人家貧寒,只怕用不起,所以就改了改方子?!倍湃糁焕蠈嵒卮?,杜老爺接過杜若的方子看了看,捋了捋山羊胡子道:“將方子改一改,明日讓平沙路的伙計給那戶人家送去,免了藥錢,也算是善事一樁了,你如今還在新婚之期,多做一些積福行善的好事,也是好的?!?/br> 劉七巧聽杜老爺這么說,心里更是感激不盡,這天底下的善事,本來就是做不完的??墒怯袑嵙Φ娜俗銎鹕剖聛?,總比沒實力的人有氣魄。杜家做的是救死扶傷的藥鋪醫館生意,本就是一個積德行善的行當,如今杜老爺還有這樣的心胸,真是讓劉七巧敬佩。 “老爺真是大善人,七巧替那病家給老爺行禮了?!眲⑵咔烧f著,只站起來福了福身子。 眾人商議完了事情,見時間不早了,就放了杜若和劉七回到了自己的院中。劉七巧來的時候身后就沒跟著丫鬟,這會兒兩人一路徒步回去,手牽著手慢慢往回走,偶爾欣賞一下天上的月色,只覺得人間無限愜意的事情,都讓兩人享盡了。 “七巧,我今兒沒送藥給那病家,你是不是覺得我小氣了?”杜若想起方才劉七巧感激自己父親的那些話,頓時覺得自己今日給比了下去,讓媳婦小看了,心里略略有些不爽。 劉七巧側過頭,看著杜若堪稱完美的臉側,只湊上去親了一口,搖頭道:“才沒有,我相公救人于潛移默化之中,不光沒傷了病人家屬的自尊心,還給人省了銀子,有時候這種做法,比老爺那直接施醫贈藥還要好?!?/br> “真的?”杜若有些興奮的看著劉七巧,不確定她是在拍馬屁還是說真話。 “當然是真的了,其實你別看人家窮,人家也都是很有志氣的,他能跑到寶善堂找大夫,那肯定是攢了銀子的,如果你不收人家銀子,人家固然高興,可是白費了他那么多的辛苦,而且他得了這樣的好事,就會巴望著下次還能有這樣的好事,原本一個勤勤懇懇的人,就因為你的一片善心,便的懶惰了起來,豈不是反而害了他?”劉七巧也是真服了自己的這張嘴了,絕對是能把白的說成黑的,黑的說成白的了。 杜若想了想,果真是這個道理,只郁悶道:“那明日的藥到底還送不送?” “送啊,為什么不送?你就讓伙計告訴他,東家喜事,只此一次,下不為例。這樣他沒了盼頭,自然還是和以前一樣勤勤懇懇的?!眲⑵咔擅虼叫α诵?,臉上的神色尤為生動。 當然第二天一早,擺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去杜家的祠堂祭祖。杜家家史有幾百年,因為前朝戰亂,很多先祖的牌位都損毀了,如今杜家祭奠的先祖,是從大雍開國以來,由皇室庇佑從而東山再起的太祖爺爺一代。 杜老太爺年輕時候雖然也有妾氏,不過妾氏生的都是閨女,大多幾個都是在金陵逃難時候出嫁的,如今都跟著夫家在南邊。杜老太爺有一個兄弟,也是在南邊沒有回來,如今在北邊的,也就只有杜老爺和杜二老爺兩個嫡親兄弟了。 杜若一路上向劉七巧介紹了一下杜家的家史,杜老太爺有一個兄弟,分家之后重建了寶和堂,在南邊也辦的極好。這寶善堂的名號,從來都是只傳給嫡長子的,雖然如今沒有分家,杜二少爺學著寶善堂的生意,可若是以后杜老太太去了,兄弟分家的時候,寶善堂就又要有別的兄弟分號了,到時候就算杜若不想學生意,只怕也蓋不住要跟自己爹一樣,棄醫從商了。 劉七巧見杜若臉上那副不情愿的表情,就知道他對經商之道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只笑嘻嘻的湊到了杜若的耳邊,小聲道:“老太太這會兒身子硬朗,再活個二十來年也不是問題,倒是你母親若是生了一個弟弟,那弟弟也長大了,只怕聲音交給他就好了,你又著急什么,橫豎你就安心研究你的醫術,反正餓不死你?!?/br> 杜若一想,果真是這個道理,他這會兒想這些,倒還真的有些杞人憂天了。 到了杜家祠堂,早有幾個年老的mama準備好了祭祀的香燭,兩旁的靠背椅上,坐著幾個年邁的老婦人,瞧著比杜老太太還更年邁一些。果然杜老太太見她在這邊,只上前招呼道:“老嬸子,你怎么也來了啊,我原就是給你走個信兒,沒指望你真過來?!?/br> 那雞皮鶴發的老太太開口道:“聽說大郎找了媳婦了,我這不過來瞧一瞧,我的那些重孫媳婦都在南邊,幾年都難得回來一趟,老婆子我也想粘粘喜氣?!?/br> 這老婦人是杜老太爺的嬸子楊氏,當年韃子打來的時候,杜老太爺的叔叔得了重病,經不起跑了,多以老太太就跟著老頭子一起留了下來,子孫們都到南邊逃難了。后來在南邊安了家,幾次要接老太太過去,老太太只說年紀大了不愿意折騰,就在京城繼續住著了。如今還是杜家一直照應著,前些年總算二兒子的兒子要考狀元,回了北京,陪她老人家住了幾年,先如今老二家的兒子中了進士,又要外放,她一把年紀的,也不得走,只又留守在了京城。 劉七巧對這樣的老人向來都是很孝順的,只聽杜若說了她的故事,便上前行了跪禮道:“重孫媳婦給老祖宗請安了?!?/br> 楊氏如今眼睛花了,耳朵也不太好使,聽依稀看見劉七巧嘴巴一張一合的,便笑著道:“乖,乖,這娃好,這娃怎么長的有點像玉兒啊?!?/br> ☆、第4章 .02| = 請安敬茶的步驟就算這么完成了,福壽堂里面擺了早膳,按著慣例是兩位老爺和兩個孫子一起陪著老太太用早膳。杜太太和杜二太太是在一旁服侍完了,再各自回房用膳的。這規矩也有了好幾年,為的就是怕杜老太太一個用早膳,吃不香,平常杜老爺什么的事情也忙,不能天天回來陪老人家用晚膳,所以挑了早上的時候,大家一起聊一聊,也權當是對老人家的孝順了。 老太太見劉七巧和趙氏都在,便轉身跟兩位太太說到:“從今兒往后你們也不用在我跟前服侍早膳了,反正我這里有丫鬟,帶著兒媳婦回去用早膳吧,一會兒還要去議事廳見過家里的仆婦們,別讓下人們等急了?!?/br> 劉七巧靠著昨晚的那幾塊糕點,熬到這個時候已是很不容易了,聽杜老太太這么說,便只謝過了,就跟著杜太太走了。劉七巧知道杜太太如今有了身孕,只上前扶著她慢慢走,倒是一派婆媳和睦的樣子。杜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我們家的規矩就是這樣,他們幾個平素在家都是陪著老太太用飯的,我們吃我們的,不用理會他們?!?/br> 杜太太住的地方叫如意居,是跟福壽堂一樣格局的小院,繞過垂花門前的影壁,便到了正廳里頭,早已經有人在偏廳里頭擺好了早膳,見杜太太和劉七巧一起來了,只笑著迎了出來道:“果然清荷jiejie說的對,說今兒少奶奶要過來,讓我多預備一份早膳,以后太太用早膳就不會覺得太冷清了?!?/br> 劉七巧扶著杜太太往里頭去,見桌上放著四碟各式的糕點,有素菜包子、rou丁燒麥、蝦仁蒸餃、煎餅果子、還有兩碟小粥的小菜,邊上放著熬得綠油油的薺菜粥,看著也可口。 杜太太落座,對一旁的丫鬟道:“還不快上來給少奶奶布菜?!?/br> 劉七巧仔細觀察那丫鬟的動作,上前離開圓桌寸許距離,卷起袖口三寸來高,那公筷將各式的糕點夾了一樣放在劉七巧面前的景泰藍食碟里頭,這才退開了。這一系列的動作,便是日日服侍王妃的青梅在場,也是挑不出半點差錯的。 劉七巧勺子舀了一口粥,略略嘗了一口,心道這杜家的廚子可正不錯那,口味把握的剛剛好,和王府的許婆子都不相上下了。 大戶人家講究食不言寢不語,所以這一頓飯也是吃的安安靜靜,就連勺子觸碰碗的聲音也沒有半分。這倒是讓這屋里的丫鬟們對劉七巧刮目相看了起來,劉七巧沒進門之前,人人都知道她雖然是恭王府認的干女兒,可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姑娘,只怕這禮數上的事情,并不是很周全。以至于杜太太在劉七巧沒過門之前,還特意提點了她們,讓她們在劉七巧面前不能有半點的輕慢,這個兒媳婦她很滿意,自然是要給足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