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然而就是普通人家的人被害死,愿意接受仵作解剖斷案的也幾近于無,何況對象是皇家子孫的平王世子。 平王這么一阻攔,三司就不能從平王世子身上得到更多證據,唯有從其他方面入手。 如東宮里的點心,如何被人下的毒,下的是何種毒物,毒物的來源于哪。 只是,宮里也有宮里的江湖。 表面上宮廷好似一個封閉的地方,里面的宮女與內侍與外面并不能有交集,然而事實上只要有心,就是皇宮里的貢品,也能流落在外去。 這里面會牽涉到宮女、內侍、侍衛,就像是漁民用以捕魚的漁網,一個結連著一個結,結結相連相護,復雜得理都理不順。 沒有進程,皇帝自然要發火,然而發了火也還得讓人繼續查下去,否則三司里的要有幾個稱病不查了,其他愿意搭手的只怕更沒有,有的也怕是想要攪渾水來摸魚,在里面謀算些什么。 皇帝罵完了三司,卻還得繼續商議別的國家大事下去。 三司官員這才得以吐了口氣,再一看太孫那坦然明鏡一般的眼神,又在心里暗自叫苦了,誰知道能攤上這樣的事情呢。 到散朝時,太孫并未跟著太子與皇帝一道離開,反而跟著朝臣們一道往議政廳外走。 諸臣三三兩兩相聚著一道往外走,紛紛把目光放在太孫身上,不知太孫此舉所為何。 有膽子小的,也顧不得看熱鬧了,只遠遠的躲去,念叨著各部里還有事,就急忙回了六部各自所在之處。 想看熱鬧的,也并不上前與太孫說話,只是腳步放緩。 太孫只是追上了他的老師,“老師?!?/br> 溫行閔不得不停下來,回頭與太孫見禮,“殿下?!?/br> 太孫苦笑著道:“連老師也懷疑于我?” 溫行閔搖頭,太孫是他教導著長大的,平王世子也跟著聽他這么多年的教誨,兩個皇孫是什么樣的人,他比別人更清楚。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一直心中郁郁。 之前皇帝昏迷的事情,捂得再緊,能瞞得過的也只有京城里的老百姓,而那些天生就多一堆心眼兒的朝臣,哪用人說就只用看都看得明白。 這是有人見皇帝許是快不行了,認為皇帝對朝廷的掌控許是不如之前了,忍不住就要動手,想趁機在帝王替換之時謀求好處。 作者有話要說: 蕭安:本將無能,替太孫造個反都不行,實在是喪氣。 太孫:你要真造反了我才是洗不清了好么!親,你醒醒!你醒醒??!別隨口就是造反?。?!你還要我怎么好好愛你!相愛相殺嗎?嚶嚶嚶~~武將好闊怕,mama~~~~ 謝謝守護花開妹子的營養液*6,(づ ̄3 ̄)づ╭?~么么噠。 第157章 1.28 景王妃盤著腿坐在佛堂里,閉著眼一顆一顆的數著佛豆。 被供著的菩薩露出莊嚴的微笑,下方的案幾上升起裊裊香煙,云霧繚繞里讓佛堂顯得更為沉悶。 最后一粒佛豆數完,景王妃睜開了眼,眼神里平靜無波,讓人看不出好壞來。 給皇家守寡的女人便是如此,不比別的人家,再嫁也不難,縱然是不想當這個景王妃了,也不過唯有出家這一條路可選。 然而比起沒了命,女兒日后一輩子受苦,景王妃蕭靜卻是從不后悔自己所做之事。 景王志高心大,自以為不比太子能力差,只不過差在一個出身上,而當今也并非嫡皇子出身,便覺得自己也未必沒有機會。 他哪知道自己差不是出身,而是沒看明白當今的性子,當今決定誰當太子,誰繼承皇位,焉有讓別人改變的。 景王不聽人言,一步一步朝著死路上走,她攔不住,便也只有硬攔了。 比起讓景王聽她一言,歇了不該有的心思,還不如讓他徹底的閉嘴來得現實。 權利與皇位,從來都能讓人迷失理智。 如今京城里有人散布謠言說太子不容于兄弟,便是知情人都知曉這話是謠言,然而于京城里的百姓而言,相比起有人謀害東宮,想來還是兄弟皇位相爭這個說法要更為招人喜歡一些。 皇位相爭,只要不起兵禍,被牽連的永遠是官員,老百姓只用圍著看熱鬧便行。誰又管得著里面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又算計了誰,誰又奪了誰的皇位。到頭來增加的也不過喝酒吹牛時的談資。 老百姓也好滿足得很,只要新帝登大赦天下,免上一年的賦稅,就是逆賊上位,那也是好皇帝了。 可對于立在權勢中心里的景王府而言,太子不容于兄弟的謠言已經傳了開來,那么景王之死會在什么時候被掀起風浪,被別有用心的人來利用? 她的meimei掌控著三關,她的母親也在三關里為將,此時并不敢妄動,否則就是在將她推入火坑。 這個京城里的一切,都要由她來解決了。 蕭靜打開了佛堂的大門,對守在門外的丫鬟道:“郡主呢?” 丫鬟低聲道:“郡王爺跟先生學完課,正跟郡主一道玩呢?!?/br> 景王妃點頭,朝著過繼來的兒子院子里去,只是走到了院門,見到正玩得興起的兩兄妹,腳步便停了下來。 “哥哥!哥哥!”錦繡郡主笑哈哈的由著小郡王背著轉圈,嘴里忙不迭的叫著兄長。 這是個好孩子,景王妃看得明白。 所以就是為了這兩個孩子,她也不能讓靜王府被牽連進這件事里去。 誰也別想利用景王府,景王妃轉過身,眼底是一片冷冽。 回了處理王府內務的正廳,從南陽侯府一直跟著蕭靜進景王府的貼身丫鬟已經等待多時了,見景王妃來了,便上前來低聲道:“王妃,宮里的娘娘叫王妃沒事兒往宮里走走?!?/br> 景王死了也有幾年了,錦繡也出了孝期,景王府已經可以敞開著門待客迎來送往。而從喪子之痛里走出來的淑妃娘娘,看來是還沒有死心。 景王妃一聲冷笑,跟景王妃傳話的丫鬟眉間也輕皺著,死了兒子也不消停,只怕不只是淑妃還沒吃夠教訓,是淑妃的娘家還沒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