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節
茍順對著單凌一笑,就接過衣服,替太孫一件一件的套了起來,現下四月天,天氣已經開始轉熱,朝服密不透風,太孫穿得久了也會熱。 不過議政廳里本就四處通風,又不被驕陽所照,也熱不到哪去。 太孫穿好朝服,外面終于亮了些許,“走吧?!?/br> 太孫先去與太子妃請了安,又去見了太子。 太子見太孫終于出了宮殿,也放心了不少,雖有因平王世子的事情對太孫有些遷怒,然而暗地里的人很明顯是沖著他來的,太孫不過是被算計,他也無法過分不滿。 不管京城里的老百姓們傳得多離譜,朝廷里并沒多少人認為這是東宮在針對平王,然而東宮也處于一個尷尬境地。 三司初步斷定平王世子是死于點心里的毒,點心出于東宮,然而東宮里太孫年前因為吃糖粉太多而牙疼,后被御醫禁止再吃點心了。就是東宮里的其他皇孫,也因為這樣的緣故,為防范于未然,并不允吃再吃沾糖的點心。 就在這一點上,讓東宮有些說不清楚,然后讓太子對太孫有了些惱怒。 太孫面色上看不出好壞來,只跟在太子的身后,預想著他會遇見什么。 單凌跟在太孫身后,目光向前。 有時候眼睛只能看見極少的地方,而耳朵能聽到上下左右各自方向的聲響。 皇宮里會出現刺客的可能當然不大,然而能不知不覺在東宮的膳食上下手,東宮其實也不那么安全。 單凌覺得,他從邊關苦苦訓練到現在,從未有過現在這種如芒在背的感覺,不知道敵人在哪,不知道敵人會從哪里出手。 這種感覺很不好,然而卻也讓人興奮。 太孫隨著太子去見了皇帝,皇帝失去一個孫子,之前又昏迷過兩日,很明顯看得出老態來。 吃丹藥這種事情,太孫以前沒勸過,他自己都吃了十幾年的藥,就是勸也沒說服力,反倒是從邊關回來之后,終于有了底氣勸阻。 然而皇帝只是摸著他的頭笑了笑,他是皇帝每天要處理的政務太多,處理完政務還要想著朝廷里的事情,能得以歇息的時候實在是太少,更不能像太孫這樣,每日還能有機會習一個時辰半個時辰的武以鍛煉身體,就是想他這把老骨頭也都不行了。 等到皇帝昏迷兩日后,太孫再勸,皇帝依然只是笑他還太小,不懂。 皇帝見到太孫,也很高興,他是從一眾兄弟手中撿到這個皇位的,后來又從先太后與諸多國舅手中□□,經歷的風雨讓他就是年老了,對平王世子的事情也沒到糊涂的地步。 太孫受驚生病,最大的緣故不在于害怕這種事,而是在于交好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 這能證明的并非是太孫的膽怯,而是太孫的重情,重情對如今的陛下而言,卻是最喜歡的一點。 “身體可是好了?”皇帝堪稱溫和的問道。 太孫低著頭,道:“回祖父,孫兒已經好全了?!?/br> 皇帝點了點頭,道:“抬起頭來讓祖父看看,可別哄朕!” 太孫抬起頭來,依舊白皙的臉上帶著一股自信與沉穩,這是真的能面對朝中的模樣。 皇帝徹底放了心,臨行前還輕輕拍了拍太孫的頭以示撫慰,太孫的委屈他這個當祖父的都知道。 太子便帶著太孫跟著皇帝前往議政廳,又如往昔一般,并無異樣。 朝廷里因太孫的再次上朝而有片刻的靜默,太孫掃過眾臣一眼,又端立在太子身后。 站在這個議政廳里的人不會認為東宮和他會針對平王世子,然而有的人心里卻是想著怎么樣才能把這件事坐實了。 他的父親太子之位穩當,然而從龍之功的好處何其大,總有些人會心動的,否則京城里的謠言也不會起來。 皇帝看了眾臣一眼,到底是跟朝臣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人,他要比太孫對朝臣們的了解更多。 別看著現下里沒人跳出來說太孫的不是,那不過是沒那個膽罷了,心里還不知在如何詛咒此事成真,有個冤大頭出來給他們打打前鋒好把事情鬧大。 太子有自己的班子,是自己早就替他打點好的,在自己百年后,要無意外哪些人會升哪些人會降哪些人會致仕,皇帝心里都有賬本記著。 可總有人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沒跟到太子,不甘心退下去,不甘心爬得還不夠快,就想著換個太子來,鬧哄哄一場后,他們就有了機會。 皇帝想著自己下面這些表里不一的臣子,心里哀嘆著忠臣不多,嘴里卻是讓三司的人來說平王世子之事。 事涉皇宮,就是三司也不敢輕易下決定,這雖是皇帝每一日都要問的,然而進程卻十分緩慢。 問題自然不是出在太孫這,而是在于平王。 平王獨得一子,自是十幾年寵愛異常,而平王世子在皇帝面前頗為得寵,有傳言說若太孫不是占了太子嫡長的緣故,就是太孫也難越過平王世子去。 然而平王世子也難得的與宗室別家的王室子不同,并不荒唐可惡,反倒是從小都聰慧過人,在與太孫一道讀書之時,也多得教導的大儒夸獎。 因此平王也常為此子而自豪,其中重視可想而知。 平王世子被判定為中毒而亡不過是從外表上看,然而官府斷命案,那也要仵作驗尸方行。 仵作驗尸必然就要不敬尸身,平王愛子心切,卻是死也不同意世子的尸身被辱,更因此怨恨上了太孫,數次沖進東宮里惡言相向。 太孫小時候倒也真有些嫉妒過平王世子,然而后來因遇見了蕭安,那股嫉妒就漸漸沒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有了蕭安做對比,太孫心態平衡多了,何況蕭安還是個人來瘋的性子,跟誰也說地到一塊兒去。 太孫在學業上不及平王世子,后來就干脆不在乎了,跟蕭安一道玩比跟平王世子比學業好玩得多,就是光聽蕭安給他說話寫信,都要比讀書要覺得快樂。 然而這一點,卻也成了平王指責他的地方,覺得是他因平王世子自幼比他強,因此心生嫉妒而不滿,進而下了狠手。 這說法雖是把太子不容于兄弟的說法破了,然而卻將太孫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平王自分府出宮后就少有進宮之時,跟朝臣們多也不熟,怕也是聽了京城里街頭巷尾那些謠言,才對太孫有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