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那話也不該從太孫嘴里說出來,太子嫡長都沒用,那么他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庶民還能有什么用呢? 太孫目送著郎中離開,再守在蕭安身邊看著她。 他沒見過蕭安的傷口是什么樣的,但蕭安能安安靜靜的躺在屋子里這么多天,想來也是很重的傷了。 蕭安今天的唇色已經恢復了許多,只是還是帶著一些干枯的皮在唇上發白。 太孫伸手去按了按蕭安干結的唇皮,最后在她的唇上親了親,就走出了蕭安的屋子,讓茍順關了門。 草原上的大捷傳到胡馬關之時,蕭安已經能下床了,雖然走不了幾步路,然而也終于不用天天躺在床上挺尸,這會兒還能坐在院子里烤著活盆子看雪了。 本來不想打到下雪的,然而還是下了雪,還積了厚厚的一層。 蕭安被包成了一個棉球,躺在椅子上,也不嫌棄外面冷。 太孫在旁邊吸了吸鼻子,鼻頭都紅了,勸道:“進屋子去?!?/br> 蕭安不肯,傷口好多了,就有了點精神折騰了,“都快發霉了?!?/br> 屋子里燃著炭火,雖然屋頂上能透氣,然而還是有些悶人,蕭安病著了人也變嬌氣了許多。 太孫耳朵上帶著兔毛籠子,手里戴著的也是兔毛的手籠,在雪地里,顯得人更白凈了。 蕭安眼睛有些花了,倒也不折騰了,趕緊讓人纏著回了屋子,半點沒讓太孫插手,之前扶著出來,就差點要了老命了,還是得有個力道大的一路架進去才行。 屋子里比外面昏暗得多,然而視野也好了許多,蕭安躺在床上,因自己受傷而惋惜,“本來是想去的,沒想到沒能去成?!?/br> 計劃的時候,可沒有自己被被人捅一刀這一出,否則逐敵三千里,光想想都讓人興奮。 太孫拿蕭安沒法子,這武瘋子來形容她是真的貼切,繼續坐在蕭安身邊看書。 蕭安瞄了那書一眼,自己早年就看過的,雖然多是的屁話,但也有些能看的地方,可這天天看,也該看個千兒八百回了,也不知道還有什么可看的。 蕭安無趣,尋著話道:“盧公公也該回京了?!?/br> 三關里打了這么久,都守住了,皇帝的旨意沒白給,盧公公也能回去給皇帝復命了。 太孫道:“秦泰一直沒能抓到?!?/br> 盧公公也不是只來送一份給蕭安封侯的圣旨的,也還有查探三關事在里面,至少秦泰此事他要知道得清楚,最好是帶著秦泰一路回京。 蕭安倒不在意,“沒在三關里,就得在蠻子手中。這回把蠻子打退了,明年開春蠻子就得來讓開商道了。讓他們拿秦泰來換,保準沒問題?!?/br> “要蠻子不愿意?”太孫道。 蕭安回道:“要是蠻子不肯,就要繼續打了,朝廷又得往各處抽丁送往邊關來。不過他們留著秦泰能做甚?” 做生意,朝廷封了商道,再會做生意的都沒轍。帶兵打仗,秦泰要有那本事,早升官發財了,哪還輪到做這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秦泰再能,在蠻子手里,也沒多大的用處來。 就算是哪個蠻子腦子有病,把人給留下了,就草原上那一片,留著人也沒用武之地。 說到這蕭安就想起了一件事,跟太孫道:“以前蠻子沒這么聰明的啊?!?/br> 太孫看向蕭安,“你是說秦泰?” 蕭安搖頭,“他們沒那么容易相信一個外人?!?/br> 太孫知道蕭安這意思是,蠻子里出了個能人了,不過以他們之前得到的信息,“不是圖海王的二子?” 蕭安道:“圖海王二子都四十了,也總不能是突然腦子開竅變聰明的吧?你知道這回圖海族帶了多少部落?” 四萬多的蠻子,蕭安比了兩根手指,“至少也是二十幾個?!?/br> 圖海族的人最多,有一萬余,其余的都是其他部落湊出來的,加上山跋族的萬余,塔塔族也有萬余,其實有五六萬人馬,跟三關人馬持平。 蠻子當然不會只有五六萬壯丁,然而各個部落里互相爭搶的時候也并不少,特別是在朝著大慶動武的時候,誰來打大慶,背后少不得就有別的部落打這個部落的主意,所以蠻子的許多兵力都會留守在部落里。 圖海族的二子,比幼子大那么多歲,當年沒能比過自己弟弟,如今哪來的聰明,除非是身后有人指點。 “能聚集到二十幾個部落的人,這是讓我睡覺都不敢睡深了?!笔挵泊蛑返?。 太孫也明白,蠻子與大慶之間,大慶占據最大的便宜莫過于是蠻子部落之間各自為政,彼此分散,若是哪一日如大慶這般政權統一,草原穩固,就是大慶災難來臨之時。這不只是蕭安關心,就是朝廷里,怕也在為此事議論。 “只希望魏娘子能帶回好消息來?!碧珜O也算是安慰自己了。 草原里大勝的消息傳來之時,已經是在七日之后,此時自之前那場大雪后,三關里到如今氣候暫時回溫并不太冷。 太孫當即寫了軍報著人快馬加鞭八百里急送往京城,歡喜得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臉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蕭安也高興,當場起床走了兩步,然后倒霉的扯到了傷口,無奈只得又躺回了床上,讓人把軍報拿來看了又看。 她母親贏了,這三關里的洗牌也該開始了。 蕭安把軍報遞給太孫,才問道:“京城里可還有別的旨意來三關?” 別的,自然指的是石奎那里。 石奎是真忙,就說三關里,抓了一群商賈,呆了一個月,秦家的黑料是抓了不少,就是其他兩家,也沒干凈過,全都一下子全查了個一清二楚。 唯一遺憾的是秦泰一直都沒有抓到,然后事情又找上了門來——蕭安的糧草被燒。 這種事本來也該軍中自查,再不然請朝廷再派人來查也一樣,然而事態緊急,石奎也只能硬著頭皮先接了,然后才往朝廷里寫了折子上去。 到如今朝廷里還沒有別的說法,他頂著欽差的名頭,又得跟三關里的勢力們打交道,到底還是查了許多出來。 其實想來蕭安等人心中都明白會是誰,無非是想從他手里要到更確鑿的證據罷了。有了這些證據,蕭安也才能正大光明的動手,而不是像之前對付劉家那樣,先動手再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