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此地離二木關并不遠,眾人得知一臺關竟是已經勝了,多少有些驚訝,不過糧食已經出了二木關了,也沒有再往回去的道理,也只得與蕭家的親衛告別,繼續往一臺關里去。 就是二木關的趙二牛得知一臺關竟是勝了,也不管人家爭不爭權的,就只想知道蕭安一行是怎么打的,纏著蕭家那親衛,差點換了自己人前往風吼城中報信兒。 此時的風吼城還不知蕭安已經勝了,太孫在風吼城里勉勉強強撐住了局勢,摸透了里面的一點子門道,又一個消息從胡馬關傳來。 圖海族聯絡二十余部落,許有四萬人,攻打胡馬關! 來報信的士兵還帶了一個消息來,關于劉家的,因被蕭家在胡馬關的人發現內外勾結,已盡數被斬殺在陣前。 而胡馬關因有火炮在,倒是能撐得許久。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孫只得召集風吼城中的諸將,趕緊出兵胡馬關,總不能讓對方打到風吼城中來。如今風吼城的繁華,并不經得起戰火。 就是程謹安,也只得與蕭家聯手,一同領兵前往胡馬關。 胡馬關已經被蕭家人掌控了,蕭家不會許別的人再插手,也顧不得答應過蕭安說守護太孫的話來。 就是程謹安,為了能讓蕭安把三關的軍權順利拿到手,也不會讓其他家有機會再在里面奪功,蕭家好歹是蕭安的父宗,有這一家就已足矣。 讓人放了信鴿往谷陽城,程謹安又去見了太孫,“公子,胡馬關能守住,全賴有炮臺在,火藥丸子必須得兵工坊盡快補足。否則對方四萬鐵騎,胡馬關并占不了什么便宜。還有糧草,務必要盡快調運到風吼城中來?!?/br> 風吼城中已經有了來自一臺關的流民,為了安置這些人,衙門里也不得不放糧出來。要是一臺關、二木關有事,風吼城中的糧食,必須得越多越好。 本一直壁上觀的楊三爺與南魏也都穩不住了,也不再在太孫面前端什么架子,紛紛與太孫一道商議事宜。 太孫因有張公公在,倒也沒有失態,只是臉色更加不好。 胡馬關出事,一臺關還并不知曉如何,這兩面夾擊,就是風吼城中的老百姓都有些慌亂,許多都拖家帶口逃往了落日城。 因胡馬關的來襲敵人更多,就是蕭安在一臺關有什么萬一,只怕風吼城中也不能再支援。 還有邢崇烏家孟家人,此時攔住了,總不能一直攔著。 太孫謀算著后面實在不行就放了烏家出去,剩下邢家孟家要實在不行方可讓他們前往胡馬關。 又召了兵工坊的姚主事讓他盡快補充胡馬關的火藥丸,然后就接到了從一臺關里來的又一封軍報。 一臺關淪陷,守關副手孟嶺投敵,蠻夷手中有火藥。 這對太孫而言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這表示蕭安此時已經與敵人對上了。 就是魏九重也有些坐不住了,“蠻夷手中有火藥,能炸開一臺關關門,想必數量不少,這是有內賊??!” 不是蕭安第一批糧草被毀這樣的內爭,而是有人跟蠻夷聯手了! 他們在明,敵在暗。然而內賊之事此時還不能大張旗鼓的鬧出來,否則影響之大,難以預料。 胡馬關對上的是四萬蠻夷! 作者有話要說: 南陽侯納林氏進府,完全就是有算計在,哪來那么多的真愛啊~~~就是現代,許多人結婚就是為了整合資源而已。 太孫開始快速成長啦~~~~~ 新年快樂~~(づ ̄ 3 ̄)づ留言發紅包啦~~~~ 第125章 1.28 蕭安醒過來之時,三重關的糧草正好到一臺關。 一臺關運送糧食的有五百將士,盡是胡飛的親信,打的是什么主意,一臺關的兩方勢力誰心里都明白。 二木關洪興自然是不歡迎三重關的人的,然而對方帶有五百人,已到他帶的一半,還帶了糧草來,就是想法子把人排擠走,也都沒那么容易。 蕭安醒過來發覺了洪興的想法,倒是特別歡喜三重關的人到了。 糧草他們一時間不差了,但是能讓三重關來分一分洪興的便宜,倒是可行。她本就喜歡三重關的胡飛跟寧輝多過洪興這一看就不是好東西的人,想要收攏的,也是胡飛這樣的人。 再從胡飛的親信嘴里得知之前糧草被毀之事,倒也沒奇怪,“不過內爭而已?!?/br> 就是她外祖父當初三代戍邊六關,聯姻六關,強勢的壓住六關的勢力,也還攔不住別人的野心。 更何況她爹這一家子愛玩的平衡手,比她外祖父一家選擇的法子要更不穩,一個不小心就得是如今這局面了。 橫豎她已經打贏了,也不在乎誰在坑她,瞧三重關糧草送得這么及時,也知道胡飛跟寧輝都不是蠢貨,也禍害不了她來。 醒了的蕭安并不打算再留在一臺關,不過胡飛的人也實在是太少,洪興的人馬卻立馬要趕來,他們一走,胡家這幾百人就不夠看了。 衡量了一番,蕭安肚子里就冒了壞水兒,跟魏氏道:“母親,他要一臺關就要唄。鬼知道還會不會有蠻夷還得往這來,就不如讓他在這守著好了,等去二木關讓趙二牛把二木關占了,跟三重關平分也不是不行,我再往三重關里塞個人進來?!?/br> 蕭安也不知道風吼城中的局勢如何,反正是她打了勝仗,高興得很,想要盡快回去見太孫,好給太孫看看自己的英勇。 魏氏雖然覺得蕭安這點子,簡直是在往洪興心口捅刀子,但也覺得這法子完全不錯,她也不喜歡洪興這人得很,想占便宜的吃相太難看了一點,“等把將士們埋了,我們就走?!?/br> 從大慶各處抽丁的,戰亡有百多人,埋葬的地方早就已經選好,就只等下葬的時日了。 蕭安問了問,才訝然道:“柳叔還會看風水?” 魏氏拍了拍蕭安腦袋,“除了你,誰不會看歷書?” 以前在六關時,軍中也有專門干這個的,所以得知柳貞也會,蕭安才奇怪了一下,這會兒才知道,敢情除了自己誰都會啊。 不過這玩意兒會也好像沒什么用,蕭安回頭就去參加了陣亡將士的入土儀式。 她是領軍人,這些人也都是為她而死,蕭安半膝跪地,與眾陣亡將士倒了三碗酒在面前的土中,流著眼淚道:“是我無能,讓諸位為國捐軀,卻身藏邊關不得歸故地!然也請諸位放心,諸位的父母老幼,老有人送終、幼有人撫養,日后定能順利婚嫁延續子嗣。他日如入邊關,必能再振父輩雄風!” 隨后起身,蕭安右手握拳,與兩千將士一起,擊打左胸上三下,大聲道:“我等為國戍邊,庇佑父母妻兒,寧可戰死沙場,不可后退半尺。愿大慶春秋鼎盛,愿百姓平安喜樂,雖吾死而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