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三千戶知曉是護送太孫,自然小心了又小心,暗地里沒少罵蕭安沒能早透出點消息來,好讓他們有個準備,結果被嚇了一跳。 不過太孫的安危,那三人卻都是放在了心上的,畢竟事關全家性命,又有機會升官發財。 蕭安安排好了一切,等到了程錦安,就啟程騎馬親自護在太孫的馬車旁,她一直著的男子裝扮,讓才與太孫等匯合的石奎一行時不時側目。 不過她也不在乎,只管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車,也不去逗弄石大人,拿他媳婦打趣。 因是官道,比小道好走了許多,太孫坐在馬車里并沒有感到大的不適,便時不時的撈開簾子讓蕭安一道進馬車里坐也是一樣。 每次都被蕭安拍著馬車車壁給攆回了馬車里,讓陳十郎一陣好笑。 然而此行也并沒非有多輕松,至少石奎便邀了張公公、魏氏等進了馬車商議,此回前往三關該如何行事。 “鐵礦之事與三關商會有關,三關商會又負責與外族交易,諸位不想輕舉妄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情有可原,然而此時已走漏了消息,諸位除了尋常將軍借這三千精兵,便沒別的主意?” 要是石奎早隨他們一道,必然是要先拿下了三關的商戶們,將人控制住了,才會再來尋求證據,別說什么怕冤枉他人,官府辦案首先要抓的就是嫌疑者,然后才是慢慢審案。 魏氏聽這話看了柳貞一眼,柳貞又去看張公公。 張公公只得代他們一行說話道:“我等奉命乃是暗查,在無實證之下,引起恐慌只怕不好?!?/br> 說簡單一點就是,他們主要是來視察軍務的,而其他的不過是順帶,萬沒有因小事誤了大事的。 “況三關里還有楊三爺與南魏的魏九重在,想來他們心中也有主意?!彪S后柳貞又添了一句。 事實是,被柳貞等看好的楊三爺與魏九重帶著假冒太孫的小太監茍順,卻是被困在了將軍府中。 只因被帶著繞了一圈子的他們,終于提出了要查賬,而在查了今年的賬目后,決定查往年的,因此一夜之間就被困在了三關將軍府中。 劉希庭也并未苛待他們,照樣的送了一日三餐進來。 然而他們在將軍府中不過兩百護衛輪值,剩下兩百還在城外待命,偏生將軍府中也有數百護衛守著,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 劉希庭也不說要做甚,只是把人關著,說是怕有敵襲,為太孫安全計,只得委屈他們在府里住著了,等著過一段時日了就好。 風吼城的繁華,長得有眼睛的都看得到,又哪是曾遭過敵襲的模樣,要就在風吼城里老人就會記得,此地至少十年里都不曾有過戰事了,要打也是往前面一個小關口馬胡關。 茍順不過是個小太監,皇宮里哪見過這些事,只被這困得連飯都吃不下,最后心里暗想虧得太孫沒有跟他們在一起,不然就真的被包餃子了。 不過魏九重與楊三爺倒是老神在在,南魏在邊關里到底還是有些能使喚的人的,他們得到太孫那邊的消息也不少,因出了鐵礦之事,視察軍務這般事就變得并不重要起來,就是查賬,也不過是為了迷惑三關里的人罷了。 如今見劉希庭把他們困起來,倒是讓他們看明白了些事,至少他與三關商戶怕是不太干凈。 “不過只是圍困,并無苛待,送來的飯菜也如往日一樣豐盛可口??磥硭闹幸苍讵q豫,許是被人逼著不得不動手了,然而到底還是不敢大逆不道?!蔽壕胖睾攘艘槐频?。 魏家還有人在外面,發現他被圍困,自然會往六關里送信去與蕭安等知曉,他們的人總會想出法子來的,以他得到的消息,太孫等一行也該往三關里來了。 在等著太孫一行的日子里,只要不去刺激劉希庭,反而與他拖著些,他們一行的安危也不會真有問題。 當然,前提是劉希庭千萬別發瘋真想反了。 因此蕭安等一行一到落日城外,就遇見了南魏的人,得知了他們一行在風吼城的近況。 石奎臉色不太好看,圍困太孫,怎么看都是劉希庭活得不耐煩了,也慶幸還好太孫與楊三爺等分道揚鑣,否則是真的危險。 魏氏倒是不擔心的模樣,“只是圍困,還沒有下手,就說明劉希庭心中想法并不那么堅定,也無非是想給自己點時間,好把賬目鋪平?!?/br> 不過劉希庭接掌邊關也不久,卻會為賬目之事圍困楊三爺一行,那就證明在南陽侯時他在里面也并不干凈,就是往南陽侯身上推,也推不夠,這才慌了手腳。 只是不管何種猜測,他們也得快快進城,然后商議出個法子來。 落日城中只有掌事的小衙門,面對京中欽差的名帖,還有一句太孫隨行就慌了手腳,從落日城到風吼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時間,就是想去風吼城討個主意,此時也行不通的,只得先讓人送了信往風吼城,再親自出了城門去迎。 把人迎進了小衙門中,掌事的才道:“聽欽差大人的意思,此行還有貴人隨行,不知這隨行的貴人與風吼城中的貴人是何……” 石奎打斷道:“風吼城中的自然是假的!” 掌事的心中一喜,正欲開口,就聽得石奎又道:“風吼城中的太孫不過障眼法罷了?!?/br> 這是承認他們與風吼城中的太孫是一伙的了,掌事的心中一沉,不得不繼續面帶微笑,道:“那不知貴人將在賤地踏足幾日?我等也好籌備?!?/br> 石奎道:“許一兩日罷了,你且隨我去接貴客上門?!?/br> 太孫吳與蕭安等雖之前同在城外等候,不過因太孫亮明了身份,該有的規矩還是得有,要等著城里的官員先將石奎迎進了城,再聽石奎的主持,準備好一切,才往城外來迎接太孫。 蕭安此時坐在馬車里,跟著太孫面對面扯淡,“落日城有的是錢,就是讓商戶們湊,也能湊出個十里紅毯來。我跟著公子,也算是占個便宜了?!?/br> 太孫忍不住翻了白眼,“說得好似你進宮就沒走過?!?/br> 大慶的禮法,皇宮里從宮外朱雀門到宮內,只有皇帝繼位、封后及太子大婚時才會處處鋪上紅毯,其他時候只設在樓臺室內之間與朝殿之路。 不過宮內偶爾有舉辦筵席之時,也會在宮門內開始鋪上地毯以示慶賀。 蕭安進皇宮進得不多也不少,但每一回都是能湊上這份熱鬧的,這紅毯子少說也走得見怪不怪了才對。 說什么沾他的便宜,其實就是酸落日城比谷陽有錢。 蕭安哈哈一聲別過話頭,便等著石奎帶著小衙主前來迎接他們一行,盡量的將太孫的存在宣揚出去。 太孫看著蕭安,試探著問:“等我回京之時,你真的不回去?京城里才是你的家?!?/br> 蕭安頭枕著雙手,擱在了馬車壁上,撇嘴,“不去。京城哪有邊關里自在?京城里的是南陽侯府,魏家早就不在了?!?/br> 太孫道:“此番事了,魏侯也會翻案?!?/br> 蕭安嘆氣,“可那也是我大舅母大表哥的家??!” 就便是她跟她母親尷尬的地方,她母親跟南陽侯和離,她又不愿意住在南陽侯府,然而回娘家,又哪是好回的,就是她外祖父翻了案,她跟大舅母關系也不好,就是大表哥繼承了爵位,還有個孝道壓在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