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山水之爭
這天夜里,陳平安帶著裴錢露宿一處荒郊野嶺。 上次在邊境郡城,除了給裴錢專門準備的牛皮小帳篷,陳平安還買了魚鉤魚線,自己在山上找細竹做了根釣竿,便開始在溪畔夜釣。 深夜時分,陳平安轉過頭,遠處山林中紅光閃動,很快出現古怪一幕。 有那四角懸掛大紅燈籠的八抬大轎,抬轎的好像都是成長于山野的精怪,敲鑼打鼓的角色則是一眾陰物鬼魅,為首是一個腰佩銹劍的白骨骷髏。 轎子旁邊還有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嫗,穿著喜慶的鮮紅衣裳,脂粉濃重,兩團腮紅,臉色慘白,只是她四周縈繞著一股股黑煙。 陳平安如今熟稔山上事,知道這多半就是所謂的山神娶親了。他不愿橫生枝節,就假裝什么都沒有看到。只是沒有料到裴錢竟然在這個時候醒來,鉆出牛皮帳篷后,揉著眼睛,呆呆望向那支迎親隊伍。 陳平安放下釣竿,來到裴錢身邊。 那邊的老嫗已經笑望裴錢,眼神中充滿了玩味。她抬起一條纖細胳膊,轎子驟然而停,連同白骨劍客在內,所有山精鬼怪都齊齊望來,陰氣森森。 陳平安拱手抱拳,主動向這支迎親隊伍表達歉意。 鳥有鳥道,鼠有鼠路,尤其是陰陽有別,世間有序。 就像這場偶遇,若非裴錢犯了忌諱,明目張膽地投去視線,那么這支山神娶親的隊伍根本不會在意陳平安和裴錢的存在,過去就過去了,這也是世間許多樵夫漁民世世代代臨近山野湖澤依然少有災厄的原因。 老嫗見陳平安頗為識趣,點點頭,再次揮手,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重新開始敲鑼打鼓,繼續前去迎娶山神夫人。 裴錢差點就闖下大禍,可陳平安這次倒是沒有責怪她。她不是修行中人,不諳修行規矩,情有可原,這是他教導無方,怪不到她頭上。但是如果陳平安早早說了道理,她還是這般莽撞,就兩說了。 陳平安輕聲問道:“你看得見它們?聽得到鑼鼓聲?” 裴錢小臉慘白,點頭道:“聽見動靜就爬起來了,還以為是做夢,太嚇人了?!?/br> 陳平安伸出一根手指輕輕抵住裴錢眉心,幫著她安穩神魂。一旦不小心遇上污穢陰物,凡夫俗子即便無法看見,對方也無害人之心,可若是世人本身陽氣不盛,魂魄就很容易飄蕩不安,無形中傷了元氣根本。世上坊間的諸多鬼怪之說,比如有人中了邪,一病不起,往往就是因為這類狀況,屬于陰陽相沖。 所幸裴錢并無大礙,陳平安告誡道:“雖然不清楚你為何看得見它們,但是以后再遇上,一定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然很容易惹上麻煩,被對方視為挑釁。幸好今晚這支迎親隊伍根腳偏向正統,身份類似陽間官吏,才沒有跟我們一般見識?!?/br> 裴錢心有余悸,只拼命點頭。 陳平安問道:“你在南苑國這些年,可曾看到城內城外的孤魂野鬼?” 裴錢哭喪著臉,使勁搖頭道:“以前我沒有見過這些臟東西啊,一次都沒有!” 陳平安若有所思,叮囑:“游歷在外,上山下水,不許冒冒失失稱它們為‘臟東西’?!?/br> 裴錢哦了一聲:“記下了?!?/br> 陳平安嘆了口氣,安慰道:“繼續睡覺吧,有我盯著,不會有事了?!?/br> 裴錢哪里還敢睡覺,死活要跟著陳平安去溪畔。她這下子算是徹底老實了,病懨懨的,連帶著再不敢要什么新衣裳新靴子了,覺得跟在陳平安身邊能混個吃飽喝足就已經是最幸福的事情。 陳平安重新拿起釣竿,裴錢拿著一塊石子在地上圈圈畫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裴錢這會兒都不敢抬頭看四方,總覺得陰暗處隱匿著那些恐怖瘆人的奇怪東西,問道:“你給我那本書上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聞,是不是這個道理???” 陳平安忍俊不禁??磥硭贸赃^苦頭才學得進東西,雖然這句圣人教誨不應該如此注解,但是也不愿否定她好不容易琢磨出來的書上道理,便說道:“這句話道理很大,你這么理解,不能說錯,但是遠遠不夠,以后讀書識字多了,就自然會明白更深?!?/br> 裴錢想著多跟陳平安聊天才能壓下心頭的恐懼,隨口問道:“那為何書上還有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明明你方才就說了很多。是夫子們的道理錯了,還是你錯了?” 陳平安微微一笑:“只要多看書,到時候就知道是我錯了,還是圣賢道理錯了?!?/br> 裴錢有些不樂意,悶悶不說話,沉默了半天,終于憋出一個問題:“你是不是打不過它們?” 陳平安啞然失笑:“既然我們有錯在先,跟我打不打得過它們,有關系嗎?” 裴錢抬起頭,眼神熠熠:“要是打得過,你就不用跟人低頭道歉了啊,它們給咱們道歉還差不多,給咱們主動讓道。比如它們敲鑼打鼓的,吵死個人,就要向我道歉,愿意賠錢就更好了?!?/br> 陳平安問道:“我就算打得過它們,跟你又有什么關系?” 裴錢愣了一下,擠出笑臉:“我們是一伙的啊?!?/br> 陳平安始終盯著溪水和魚線,好似自言自語:“對錯可沒有親疏之別?!?/br> 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明確給出答案,關于自己能否勝過此處山頭的那些山水神怪,怕的就是她知道真相后,心中忌憚全無,沒輕沒重。 對于在家等待新娘子的那位山神的大致修為,陳平安心里有數。 無論是世俗衙門的縣令還是管轄陰冥之事的城隍爺,若是出巡,必有儀仗,其中就有鳴鑼開道的習慣,若是品秩升上去,響聲就會更大。這次因為是迎親隊伍,絕大多數連綿不絕的鑼鼓喧囂多是喜慶,也未讓鬼差持有“肅靜”“回避”木牌以及最風光矚目的那個官銜牌,但是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有官場上的講究,比如依循禮制鳴鑼九下。以此開道,大概也是那位“山神”的門面使然,在跟四方鄰里和轄境鬼魅們擺譜呢。這說明那位山神死后官身算是一位府君,除了山神廟和泥塑金身,還有資格開辟自己的府邸,在東寶瓶洲和桐葉洲都算是一方世外山水的封疆大吏了,類似青衣小童的那個擔任御江水神的兄弟,至少相當于練氣士六境的修為,說不定就是七境觀海境。 至于陳平安能否打得過,很簡單,俞真意身在靈氣稀薄的藕花福地,就已經修出了龍門境的修士境界。陳平安又為何愿意押注四幅畫卷?除了看重開國皇帝魏羨、武瘋子朱斂等人當下的武學境界,更在意這些人的資質。 事實上,周肥對此早有明言,種秋有望在三四十年中躋身武道九境。周肥的真身可是玉圭宗姜氏的家主,還是玉璞境練氣士,眼光不會有錯。只不過“有望”二字遠遠不等于板上釘釘,畢竟武道之路并不順暢,說夭折就夭折??杉幢闳绱?,陳平安一開始的決定,一幅畫卷押注十枚谷雨錢,用以購買“有望”二字,絕對物有所值。 裴錢不知道釣魚有什么意思,一坐就大半天,還沒什么收獲,開始沒話找話:“你家鄉那邊經常會遇到這么多奇奇怪怪的家伙嗎?那像我這樣的人豈不是很危險?以后我一定不會離你太遠?!?/br> 陳平安專注于釣魚,也是一種修行。 無論大魚小魚,輕啄魚餌,魚線微顫,傳到釣竿和手心,然后甩竿上魚,這跟迎敵武夫罡氣,只有勁道和氣力大小之分,并無本質區別。巧勁,一切功夫只在細微處。而且陳平安故意揀選了一根纖細竹竿,溪澗水潭釣魚還好,若是到了大江大河,釣七八斤以上的大魚,在較勁過程當中,只要稍不注意,魚線就容易繃斷,釣竿甚至會折斷。這很像當年燒瓷拉坯,陳平安喜歡這種熟悉的感覺。 雖未理睬小女孩,但是陳平安沒來由想起了自己,細細推敲琢磨,才發現自己跟她其實沒什么兩樣。 在泥瓶巷,或者說在當年自己懵懂無知的驪珠洞天,就像她在南苑國京城,那種危機四伏,不在什么山水神怪和仙人修士,而是在一日三餐,在貧窮困苦,在一次偶染風寒,在冬日嚴寒。離開了驪珠洞天,就像她離開了藕花福地,天地更加寬闊,但是更多無法想象的危險也接踵而來,風雨更大,一個人說死就死。 兩人處境相似,但是行事風格大不一樣。 裴錢不知道惜福,稍稍有了些銅錢,第一時間就是大手大腳花出去。而陳平安對于每一份來之不易的盈余都會小心翼翼呵護著。 裴錢喜新厭舊,身上的衣裳鞋子只要舊了破了,就轉頭開始希冀著天上掉下一份新的。對于別人的施舍,她從不覺得難為情,甚至會祈求別人的恩賞,而不知感激。陳平安對于當初泥瓶巷街坊的每一份憐憫和幫助,至今難忘,一筆一筆記在心頭,對于償還恩情更是小心翼翼,唯恐過猶不及,害了別人家的淳樸家風和風水氣數。 裴錢憊懶,不知上進,喜歡撒謊,為了活下去,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而且對于如何活下去這個難題,她選了一條看似最輕松、其實長遠來看并不輕松的捷徑。她內心深處對于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滿了敵意,只要是她得不到的,就寧可毀掉。 裴錢對這個給予她惡意的世界報復以自己最大的惡意,她擅長察言觀色,能敏銳感知別人的善惡,但是這份難得的老天爺賞飯吃的技能被她用來欺負更弱小之人、諂媚更強大之人。所以,很少討厭一個人的陳平安,是真的討厭裴錢。只不過現在陳平安與她朝夕相處就開始看著她,再來回頭看自己。 藕花福地,種秋一直在擔心俞真意成為他們最深惡痛絕的那種謫仙人。 陸抬曾經說過,不近惡,不知善。 陳平安當然不愿意把裴錢帶在身邊,是老道人強行將她丟出藕花福地,如果可以選擇,他更愿意帶走曹晴朗。如果種秋愿意卸下擔子,陳平安更愿意帶著種秋來看看浩然天下的風景,而不是什么魏羨、朱斂。 在大環境已經注定無法改變的前提下,明明讀書識字、學會雅言官話是生存必需,可裴錢始終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陳平安很難想象,如果自己跟她更換身份和位置,她會怎么選擇。內心無比憎惡和嫉妒宋集薪,表面上卻依附這個有錢的鄰居?眼睜睜看著劉羨陽被人打死?每天以欺負顧璨為樂?在龍窯跟所有人一樣,盡情挖苦那個娘娘腔?討好齊先生、阿良、文圣老秀才? 即使這樣的一個“陳平安”,依然在光陰長河中有幸遇上了他們,其結果也無非是一次次擦肩而過,萍水相逢罷了。 所以姚老頭說得太對了,世間種種善緣和機會,無非是自己一雙手抓得住和抓不住,小的都會從指縫間漏掉,哪來的本事去爭更大的? 可又有一個但是。自己記得起爹娘的善良,后來又牢牢記住了姚老頭的寥寥幾句言語。她呢?好像沒有人教過她一些對的事情??勺约喝缃窠塘怂簧?,她不還是這般沒心沒肺,稟性難移? 陳平安有點煩。當年帶著李寶瓶、李槐和林守一去大隋,后來又多出崔東山、于祿和謝謝,陳平安都沒有這么郁悶過。 陳平安收起了釣竿,裴錢托著腮幫問道:“怎么不釣魚啦,還沒有魚兒上鉤呢,魚湯可好喝啦,魚干也好吃的?!?/br> 陳平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把一些言語咽回肚子。他本想跟她開門見山說一些事情,例如:“若是曹晴朗在這里,只要他愿意學,我可以大大方方教他拳法,一心一意教他劍術。曹晴朗就算是想要成為修道之人,我都可以幫他。谷雨錢、法寶,只要我有的,都可以一樣一樣、按部就班地送給他。但是你,哪怕你有習武的天賦,我卻是連撼山拳的六步走樁都不愿意讓你多看一眼?!?/br> 陳平安想起了那次阿良的出現。之后一路相伴,他是不是也這么看著自己,眼光就像自己現在看著裴錢,或是當時在院子里看著曹晴朗? 陳平安突然問她:“想學釣魚嗎?” 裴錢小聲道:“可以不學嗎?我每天還要背書和練字呢,怕學不好你教的東西?!?/br> 陳平安笑道:“不想學就不學,回去睡覺吧。如果沒有意外,等下還會有迎親隊伍返回,帶著新娘子去見山神府君,你到時候記得裝睡就行了。明天起,包裹和釣竿都交給你來負責?!?/br> 裴錢想到今夜還有那些臟東西經過,就沒敢拒絕陳平安,猶猶豫豫回到帳篷,翻來覆去好半天才淺淺睡去。陳平安想了想,還是在她帳篷外邊悄悄張貼了一張靜心符。 約莫一個時辰后,以八抬大轎迎娶新娘的隊伍熱熱鬧鬧原路返回,比起之前聲勢更高漲,后邊跟隨了許多假扮“娘家人”的山野精怪,添個熱鬧而已,有些已經幻化人形,還有一些依然以真身行走山野,其中就有一只通體漆黑的蜘蛛,大如磨盤,還有兩只在林間疾走如飛的魁梧猿猴,以及一個滿臉血污身穿下葬時衣裳的女鬼。它們見到了在溪畔翻書看的陳平安,蠢蠢欲動。只是隊伍中有不少鬼差壓陣,才打消了這些苗頭。 陳平安突然站起身。遠處一個手持燈籠的婢女,身穿石榴裙,腳不踩地飄蕩而來,見到了陳平安后,施了一個萬福,柔聲笑道:“這位貴人,我家府君今日大喜,方才嬤嬤讓奴婢來捎話給貴人,有無興致參加今夜喜宴?貴人且寬心,我家府君大人素來以公正嚴明著稱于世,貴人赴宴,非但不會折損絲毫陽壽,還會有禮物相贈?!?/br> 陳平安搖頭笑道:“委實是不敢叨擾府君大人,還望姑娘代我謝過府上嬤嬤的盛情邀請?!?/br> 婢女并未生氣,婉約而笑:“那奴婢就祝愿公子一路順風,方圓八百里內,有任何麻煩,公子都可以報上我家府君‘金璜’的名號,可保旅途順遂?!?/br> 陳平安笑著拱手相謝:“在這里恭賀府君大喜?!?/br> 婢女嫣然而笑,姍姍離去,飄起一陣陣裊裊香風。 老嫗聽聞陳平安不愿赴宴后,一笑置之,只是可惜這個年輕人錯過了一樁天大福緣。自家府君是出了名的出手大方,所有赴宴對象今夜都可以喝上一杯蘭花釀,帶走一小截千年參精。別人是擠破腦袋也要來府上慶祝,這家伙倒好,還不知道稀罕。罷了,總不好拿刀架在人家脖子上,求著人家收下禮物。 八抬大轎上,一條白如蓮藕的手臂輕輕掀起刺繡精美的簾子。新娘子鳳冠霞帔,頭戴紅蓋頭,不見容顏。她透過紅紗望向外邊的老嫗,老嫗躬了躬身,微笑道:“小姐,可是有事吩咐?” 軟糯嗓音透過紅紗傳出:“還要多久才能停轎入府?” 她是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尋常女子,數年前與那“微服私訪”郡城的府君偶遇,一見鐘情。只是想要被一位山神明媒正娶,陽世之身會有損她的陰德和府君的功德。她癡心于他,盡孝三年,在府君的暗中幫助下,為家族鋪好一條青云路。之后她不惜割腕自盡,以陰身嫁入金璜府邸,可謂名正言順,不僭越合禮儀,被傳為美談。 一座建在山坳之中的富麗府邸燈火輝煌,宴席之上觥籌交錯,通宵達旦。 娶妻之人身穿金色長袍,氣勢威嚴,高坐主位,身邊是新娶夫人,小鳥依人。 白骨劍客應該在這座山神府邸內地位極高,只可惜它不過是一具骷髏,自然飲不得酒,一直肅立于大殿一根梁柱下。金璜府君在酒酣之際抬頭瞥了眼殿外的天色,對白骨劍客悄悄使了一個眼色,后者會意點頭,離開大殿。 金璜府君冷笑道:“諸位,喜酒已經喝過了,接下來就該輪到某些人喝罰酒了。本府好心款待朋友,但是你們當中不少人竟然膽敢勾結一個不入流的yin祠水妖,試圖攻打我金璜府邸,真當我半點不知情嗎?” 大門轟然關閉,金璜府君轉頭對自己夫人溫柔一笑,拍了拍她的冰涼手背:“莫怕?!彼行┣敢?,“這次是我虧待你了,一場婚宴給辦成了這般模樣,唉?!?/br> 女子并不畏懼這位山神夫君,打趣道:“難不成還要我再嫁你一次?以后百年千年,對我好一些便是了?!?/br> 金璜府君爽朗大笑。娶妻如此,夫復何求。 除了白骨劍客領著蓄勢待發的一支府邸精銳,還有在別處休養生息的一伙人馬,竟是練氣士居多。兩軍會合,離開這座前一刻還笙歌旖旎的山神府邸,去截殺那支試圖在拂曉時分奔襲府邸的兵馬。而大殿內,許多看似醉成爛泥的府邸輔官、鬼差立即坐直身體,從桌底下拿出兵器,虎視眈眈。 北晉邊境線往北不但山脈綿延,還有一座號稱八百里水面的巨湖。其中有座大島,立有一座不被朝廷認可的yin祠,規模很大,香火鼎盛。一只湖中大妖自立為水神,北晉鄰國朝廷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兩百年來,那座水神府與金璜府邸一直相互仇視,沖突不斷,只是誰都沒有實力離開自家地盤絞殺對方。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水火不容的山水之爭。勝者,必然打爛對方金身,毀去神廟,斷絕香火。敗者,就此沉淪,只要金身破碎銷毀,意味著連來世都成奢望。 兩場大戰,金璜府邸大殿內的虛與委蛇和山坳外的狹路相逢幾乎同時揭開序幕。 大殿內有金璜府君親自坐鎮,立即就有人見風使舵,磕頭求饒,廝殺得零零落落,局勢一邊倒。山坳那邊,一名披掛金甲、內穿墨綠長袍的男子帶著麾下數百湖中精怪與山神府這方廝殺得驚天動地。 懸佩銹劍的白骨劍客生前是一位七境武夫,死后魂魄凝聚不散,雖然不復巔峰戰力,可依舊殺氣騰騰,在水妖大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水神站在一駕水中龍馬拖曳的大車之上,手持一桿鐵槍,篆文古樸,是一件遺留湖底的仙家法寶。它數百年來橫行無忌,強取豪奪,所以雖然塑造金身比金璜府君要晚上百年光陰,更不被朝廷視為正統,但是境界修為猶勝金璜府君,這次更是借著金璜府君娶親之際籠絡了一大批山野精怪,重金賄賂,整體實力已經穩穩壓過對方一頭,這才敢離開大湖率軍上岸,勢必要將那座金璜府邸一網打盡。 此次山神和水神的大道之爭,就看誰的道行更高、謀劃更遠了。 陳平安一大早就喊醒了裴錢,兩人粗略吃過干糧就開始趕路,有意繞開了金璜府邸那個方向。突然,陳平安一個箭步,飛快掠上一棵大樹枝頭,登高望遠,臉色凝重:一場山神娶親的盛宴,為何殺得如火如荼? 十數里外的一處戰場,有金甲男子施展術法,大水漫地。他站在一條巨大的青魚背脊上,手持鐵槍。 白骨劍客已經失去了一條胳膊,哪怕他竭力廝殺,還秘密籠絡了一撥練氣士,可對上這只能夠呼風喚雨的大水妖,它與眾多府君扈從仍是落了下風,只不過金璜府邸占了地利,所以雙方皆是傷亡慘重。 一名金袍男子離開大局已定的府邸正殿,走出門后,大步向前,身形暴漲兩丈、三丈、五丈,等到他來到山坳口外,已是十丈高的璀璨金身,縱身而躍,一下子就跨過了廝殺慘烈的戰場,一拳砸在那只青魚精怪的頭顱之上。 陳平安不再繼續觀戰,飄落回地面,沉聲道:“走了?!?/br> 裴錢試探性道:“我好像聽到了打雷聲呢,耳邊一直轟隆隆的?!?/br> 陳平安想了想,拿出一張早就畫好的寶塔鎮妖符,雙指拈住,往裴錢腦袋上稍靠右的位置輕輕一拍,不會遮住她的視線,提醒道:“只管趕路,它不會掉下來的,但是也別去撕它。有了它在,尋常妖魅鬼怪見到你也會自行退避?!?/br> 恰在此時,戰場那邊傳來雷聲崩裂的巨大嘶吼聲。裴錢嚇得打了個激靈,哭喪著臉,有些腿軟走不動路,顫聲道:“我怕,腳不聽話了,走不了?!?/br> 她是真怕那些她覺得會吃人rou的山野鬼怪,并不是做樣子給陳平安看。 陳平安有些無奈,又拿出一張陽氣挑燈符,讓裴錢拿在手里:“這兩張符箓都是神仙之物,肯定能夠庇護你?!?/br> 裴錢瞥了眼在眼前晃蕩的寶塔鎮妖符,又看了眼手上那張陽氣挑燈符,抽泣道:“不然再給我一張吧,我兩只手都可以拿著的?!?/br> 陳平安只得再給她一張挑燈符,裴錢一手一張,走了兩步,晃晃蕩蕩,還是沒啥力氣,著實嚇得不輕。 陳平安道:“你手上兩張符箓值好多銀子,拿好了。額頭上那張更珍貴,隨隨便便就能在南苑國京城買棟大宅子。你要是能夠自己走路,穩穩當當跟著我趕路,我可以考慮送給你一張?!?/br> 裴錢泫然欲泣,皺著黝黑臉龐,滿臉委屈道:“不騙人?” 陳平安點點頭。裴錢深吸一口氣,嗖一下就跑了出去,雙臂攤開跟挑水似的,死死攥緊兩張陽氣挑燈符,額頭上還貼著張鎮妖符,很是滑稽。她跑出去一段路程后,沒見著陳平安,立即轉頭帶著哭腔道:“你倒是快一點跑路??!要是咱們給逮著了,你塊頭大,肯定先吃你的……” 陳平安抹了把臉,默默跟上。好嘛,裴錢這個名字沒白取。 這次裴錢沒敢偷懶,跑得飛快,也沒喊累。 陳平安拿出一把癡心掛在腰間,與養劍葫一左一右相呼應。斜挎包裹,手里還拿著釣竿,配合著裴錢的奔跑腳步,始終與她并肩而行。他其實不擔心他們的安危,只要不身處戰場中央,就不會有什么風險。 裴錢步伐緊促,奔跑速度時快時慢,但是為了逃命,所有機靈勁兒應該都用上了,竟是一鼓作氣跑出去兩三里山路。須知山路難行,遠勝市井坊間。之后她沒有停下休息,而是不用陳平安督促,就自己以步行姿態前行,等到緩過來后再開始撒腿奔跑,如此反復,讓暗中觀察她的陳平安愣了很久。 不得不承認,裴錢的習武天賦很好。這可不是驪珠洞天那個陳平安的眼光,而是打殺了丁嬰之后的五境武夫陳平安的。 可是修行一事,就像當初阮邛對待陳平安的態度那樣,只要不視為同道中人,法不輕傳一字一句,做不得師徒。就算是藕花福地狀元巷旁邊武館的教拳老師傅,都會堅持門內弟子若無武德,則絕不傳授其高深拳法的原則,讓其能養家糊口足矣。 陳平安更是沒有半點傳授裴錢拳法的念頭。心性遠遠跟不上修為,練了拳,修了上乘道法,除了欺凌他人、為非作歹、憑自己心意定他人生死,還能做什么?俞真意被說一句“矮冬瓜”就要殺人,高人居高位,彈指揮袖,對于山下俗人可就是生死大事了。 人力終究有窮盡,不論裴錢天賦有多好,到底還是個九歲大的孩子,身體還孱弱,在跑出七八里后已經筋疲力盡,一步都挪不動了。她站在原地,開始傷心干號,淚眼蒙眬地望著陳平安那一襲白袍,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家伙肯定要拋下她不管了。 以己度人,裴錢已經說不出話來,但是她很怕這個人一走了之。 陳平安蹲在裴錢身邊,裴錢立即趴在他背上,抱著他的脖子,滿臉淚花兒。陳平安緩緩行走在林間小路上,輕聲道:“只要你不做壞事,我就不會不管你?!?/br> 裴錢使勁點頭,不用自己奔跑,有了膽氣,精氣神就也好了幾分,抽泣道:“好嘞,我今兒起就要當大好人?!闭f完之后,她就把整個小臉蛋往陳平安肩頭狠狠一抹,來來回回兩遍,總算擦干凈了鼻涕眼淚。 陳平安齜牙咧嘴,趁著她暫時卸下心防,笑問:“你總說我有錢就要給你銀子,這是為什么?我有沒有錢跟你有什么關系?我有一座金山銀山,就一定要給你一枚銅錢?” 裴錢直截了當道:“對??!干嗎不給我,你不是好人嗎?你給我幾十兩銀子,不就是頭上拔根頭發嗎?我知道你是好人,好人就該做好事呀?!?/br> 陳平安想了想,換了一個方式問:“如果你很有錢,而我沒錢,你會隨隨便便送給我銀子嗎?” 裴錢默不作聲,心想我不用銀子砸死你就算好的了,砸完以后,我還要把一個個大銀錠兒全部撿回來帶回家,全都是我的!而且我連收尸都不會給你收。 只是這些心里話,她可不敢當著陳平安的面說。 但是想著想著,她倒是總算意識到一點:想要從這個家伙手里白拿銀子,不太可能了。他哪里來那么多讓人討厭的道理呢,真是書上讀出來的?她就覺得書上的每個字都挺討厭的。 兩人一時無言。 趴在陳平安溫暖的后背上,裴錢沉默了很久,小聲問道:“你是好人,天底下的好人就是你這個樣子的,對吧?” 陳平安沒說話。 不遠處山林震動,有龐然大物滾走,聲勢驚人,不斷傳來樹木折斷的聲響,剛好直奔陳平安這邊,竟是一頭斷去犄角的青色水牛,鮮血淋漓,背脊上皮開rou綻。這畜生的背脊高度比青壯男子還要高出一個腦袋,它以人聲咆哮道:“死開!” 陳平安其實已經料準了它橫穿小路的方向,所以停下了腳步。雖然那頭水牛渾身兇煞氣焰,好似有無數冤魂縈繞纏身,顯然不是一場戰事積攢而來,可陳平安當下還是沒有想要出手。 兇性大發的水牛眼眸猩紅,竟是也改了路線,兇悍撞向那個惹眼的家伙。即便它是強弩之末,凡夫俗子在這一撞之下也肯定粉身碎骨。 陳平安伸出手繞過肩頭,從裴錢額頭摘下那張寶塔鎮妖符,丟向這頭被打回原形的畜生,之后瞬間拔劍出鞘,一劍斬去。 青色水牛被鎮妖符鎮壓得前沖滯緩,心知不妙,剛要繞道,一道劍罡就當頭劈下。 砰然一聲,眼大如銅鈴的龐然大物直接被一劍劈成兩半。 收劍歸鞘,駕馭那張靈氣不剩的鎮妖符返回手中,收入袖中。 陳平安看也不看那兩半尸體,背著裴錢繼續前行。 遠處那位迅猛趕來的金璜府君也是傷痕累累,匆忙停在水神尸體附近,手中持有腳邊這只大妖的法寶鐵槍。這位山神咽了咽口水,雖然滿腹震驚,卻無太多畏懼,倒是有幾分發自肺腑的敬意,臉色肅穆,抱拳道:“恭送仙師?!?/br> 陳平安腳步不停,只是轉過頭,對著那位一身正氣的此地神祇笑著揮了揮手:“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下次再有這種宴會,你們府上可莫要隨便邀請別人了,雖是好心,可修行路上,最怕意外。不過我以后再經過此地,肯定會叨擾府君,與府君討一杯酒喝?!?/br> 福禍看似遠在兩端,其實只在一飲一啄間。 金璜府君汗顏道:“本府受教了?!?/br> 陳平安背著裴錢走出十數里后,把她放下來,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兩兩對視。 裴錢一臉茫然,裝起了傻。 陳平安伸出手,裴錢皺著臉將兩張挑燈符拍在他手心:“就不能送給我一張嗎?我跑了那么遠的山路,最后實在是跑不動了啊?!?/br> 陳平安緩緩前行:“那就以后做得更好一些?!?/br> 裴錢哦了一聲,默默走在他身邊。 鐵石心腸。什么大好人,我呸,是我瞎了狗眼哩。 陳平安一把擰住她的耳朵:“一天到晚在肚子里說人壞話可不好?!?/br> 裴錢踮起腳尖,哎喲喲嚷著:“不敢了不敢了?!标惼桨策@才松開手。 片刻之后,陳平安又扯住她的耳朵,她眼眶通紅,信誓旦旦道:“這次是真不敢了!” 又走出去十數步,陳平安剛伸手,裴錢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號啕大哭。 陳平安自顧自向前走,裴錢見他根本沒有停步的意思,趕緊停下哭聲,站起身,畏畏縮縮向前走。為了讓自己不在肚子里罵那個家伙,她找了一個能夠管住自己念頭的法子,就是開始碎碎念叨著那些書籍上的內容,真是凄凄慘慘。 陳平安不再管她,行走在茫茫郁郁山林間。 想起了那一方山字印,陳平安愈發沉默。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曹晴朗總覺得光陰流逝得很快,以前是大江大河緩緩而走,如今是山間溪澗嘩嘩而流,甚至會讓人聽得到流水聲。這不,眨眼間,秋去冬來,一下子就迎來了今年的初雪,而且下得跟鵝毛似的。 曹晴朗坐在床上望向窗外的茫茫大雪,愣愣不敢相信,穿了衣衫鞋子趕緊推開門,第一件事,竟是想要告訴那個人,下大雪了。只是望著那間偏屋的門口,曹晴朗撓撓頭,終于記起那個人已經離開很久了,可他還是經常會覺得,那人會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清晨也好,半夜也好,一出門就能見著,話也不多,就是笑望向自己。 希望是瑞雪兆豐年。曹晴朗抬手呵了口氣,有些冷,得加件衣服??s著退回屋子,添衣之后,端端正正坐在爹親手做的一張小木桌前,翻開一本書,開始朗誦圣賢文章。 在秋末時分,學塾換了一個教書先生,更加嚴厲,好像學問更大一些,道理講得明明白白,便是學塾最不喜歡讀書的同窗都聽得懂,很厲害。 曹晴朗背完書,搓手焐暖,有些擔心。家中余錢不多了,爹娘去世后,官府給了一筆撫恤銀子,但是沒有一次性給他,而是每月定時拿過來交到他手上。 曹晴朗沒有多想,只當衙門辦事都是這般。而且他沒了爹娘,在南苑國京城又無親戚,以前想要吃什么、買什么都只需要跟長輩說一聲,現在要他自己去精打細算了,每一枚銅錢都花得小心翼翼。這種滋味并不好受,可是沒辦法,日子總得過。 好在在他最難熬的時候,那個人就住在家中,讓孤零零守著這棟宅子的他悄悄有了些念想。 曹晴朗換了一雙適合雨雪天氣出門的黃麂皮靴,只是穿靴子的時候,他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是娘親在大年三十買的,往后呢?好在曹晴朗很快就收拾好情緒,去灶房隨便墊了墊肚子,就準備出門去學塾。只是在屋子里裝書的時候,曹晴朗有些怔怔出神。那人說好了一有空就會給他做個小竹箱的,書上說君子守信,一諾千金,那么他應該是真的有急事吧,就是不知道下次見面是什么時候了。 曹晴朗拿起一把油紙傘,背著行囊走出院子,驚訝地發現院門外走過一個熟人,竟是學塾的種夫子,一個很奇怪的姓氏。老夫子一身青衫,同樣手持油紙傘,見到了曹晴朗,停下腳步,問道:“這么巧,你住在這兒?” 曹晴朗想要放下傘,對偶然路過家門口的種夫子作揖行禮。 種夫子擺手道:“不用,大雪天的?!?/br> 種夫子學問深,可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時候不茍言笑,所有人都挺怕他,曹晴朗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同窗,尊敬更多而已。所以這位學塾先生說無須揖禮,曹晴朗下意識就聽從他的言語。之后一老一小各自撐傘,走在積雪深深的小巷里。 種夫子自然聽說過曹晴朗家里的情況,畢竟在學塾,很多街坊鄰居的孩子就是他的玩伴和同窗,看曹晴朗的眼神就不一樣,還有一些個竊竊私語,曹晴朗只是假裝沒看見沒聽到,所以種夫子問道:“如今獨自生活,可有什么難處?” 曹晴朗笑著搖頭道:“回先生,并無?!?/br> 回答得一板一眼,措辭和氣度都不似陋巷孩子,難怪會被裴錢譏諷為小夫子。 種夫子點點頭,又說:“你終究年歲還小,真有過不去的坎,可以與我說一聲,不用覺得難為情。人生難處,書里書外都會有很多,莫說是你,便是我,這般歲數了,一樣有求人相助的地方?!?/br> 曹晴朗嗯了一聲:“先生,我曉得了,真有難事,會找先生的?!?/br> 猶豫了一下,曹晴朗有些羞赧:“有人上次帶我去學塾路上便說過了與先生差不多的言語,他告訴我將來一個人讀書和生計,求人是難免的,別人不幫,不可怨懟記恨,別人幫了,務必記在心頭?!?/br> 種夫子破天荒露出一抹笑意:“那個人是叫陳平安吧?” 曹晴朗愕然:“先生認識?” 種夫子點頭道:“我與他是朋友,不過沒想到你們也認識?!?/br> 曹晴朗頓時開心起來。陳平安是種夫子的朋友啊。 種夫子板起臉教訓道:“可別覺得有了這一層關系,你讀書不用心,我就不會給你吃板子?!?/br> 曹晴朗趕緊點頭。 一老一小,夫子與學生,走在官府已經修復平整的那條大街上,步履艱辛,行走緩慢。曹晴朗膽子大了一些,詢問先生是如何與陳平安認識的。種夫子只說是意氣相投,雖然認識不久,但確實當得起“朋友”二字。 大雪紛紛落人間,不愿停歇,曹晴朗心里暖洋洋的,與先生一起走到了學塾門口,轉頭望去。 最后一次見面也是離別,那人就站在那里停步,說過了那句話后,他一手撐傘,目送自己走入學塾。 種夫子在前方轉頭問道:“怎么了?” 曹晴朗搖搖頭,燦爛而笑,轉頭快步走入學塾。 種夫子在學堂落座后,等到所有蒙童都到了,才開始傳授學問。 老夫子雙鬢霜白,一襲青衫,語速緩慢,與稚童們說圣賢道理的時候,儼然有一番幾近圣賢的浩然氣象。 南苑國京城一座庭院深深的官宦世家,這戶人家的私人藏書樓在京城頗有名氣。有個庶子身份的少年經常來此翻書,只是藏書珍貴,家規不但禁止持燭上樓,不許拿書外出,許多孤本善本的木匣都貼有封條,而且不許任何人擅自打開。 今天少年有些悲憤,心中積郁,來此其實不為看書,只是想找一處清凈地散心。 對京城所有學子舉辦的縣試、府試兩次大考,少年都過了,獲得了童生身份,可是成績并不突出,所以沒有成為秀才,只是有資格參加院試,這讓他對娘親很是愧疚。一同參與縣府兩試的兩位兄長都一舉成為秀才,素有神童美譽的少年雖然有些疑惑不解,不知為何文章平平、學識遠不如自己的他們成績反而更好。他之前只當是自己臨場發揮不佳,而兩位嫡兄長剛好表現更出彩,但是今天無意間聽到兩位醉酒兄長道破了天機,竟是他們父親私底下打點了考官關系。因為三人的爺爺曾是京城老禮部尚書,桃李滿天下,主持過多次南苑國會試,京城縣府兩試的主考官見著了他們爺爺,要分別敬稱一聲“座師”“房師”,這可是官場頂天大的“師生”關系了。少年堅信這等齷齪事爺爺絕不會去做,定然是兩位兄長的那個父親打著幌子,不惜有損家風,謀取私利。 這也就罷了,少年雖是庶子,可生在世族高門,多少知曉些官場陰私,但是根據兩位兄長得意揚揚的談論,那個長房大伯為何要故意打壓自己,摘了自己本是囊中之物的秀才功名?少年站在書樓頂層,看著那么多書架和書籍,慘然而笑。偌大一個享譽京城的書香門第,除了他這個庶出子弟,如今還有幾個家族同齡人愿意來此翻書讀書?那么多的珍稀書籍,年復一年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難道不可惜嗎? 少年抬起手背,擦拭眼淚:“讀書有屁用,狗屁的庭前玉樹……” 發過牢sao之后,少年還是開始找書看。院試還是要考的,圣賢書還是要讀的,哪怕不為自己讀書,不為自己考取功名,也不能讓娘親再失望了。只是今天心情煩躁,他便想著先翻一本經義之外的書籍來看,一路揀選,最后在書樓角落挑出一本近乎嶄新的文人筆札,然后愣了一下。他剛翻開扉頁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手指挑開一頁,發現里邊竟然有一枚錢幣,與南苑國制式銅錢有些出入,篆文陌生,而且并非銅鐵之錢,似玉非玉,晶瑩剔透。錢幣夾在書籍之中,使得兩張書頁微微有些印痕,印痕處剛好有一句讀書人都知道,卻未必人人相信的老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 少年有些奇怪,猶豫了很久,將錢幣默默收入袖中,想著拿回去給娘親看看,不承想這一拿差點就釀成了大禍! 少年有次在家塾求學時拿出來放在手心摩挲,被兄長無意間瞧見,竟然誣陷說是少年偷了自己的案頭清供之物,鬧得沸沸揚揚,驚動了不理俗事多年的爺爺。再往后,常年潛心道家術法的老尚書收起了那枚錢幣,而且當天就調動了府上所有信得過的管家管事,花了足足兩天一夜的工夫才仔仔細細翻遍了書樓萬卷藏書,可是一無所得,沒有找到第二枚錢幣。 老尚書下令所有人退出書樓,誰都不許對外聲張此事,否則一律逐出家族。老人獨自在書樓思考許久,找到那個戰戰兢兢的孫子,帶著他重返書樓,將那本當初夾著錢幣的文人筆札一起交給他,微笑道:“若是有兩枚這樣的錢幣,你便沒有這份仙家機緣了。放心收下吧,就該是你的,以后專心讀書,這棟書樓所有書籍都對你開放,任你自取,而且可以帶出書樓翻閱?!?/br> 因禍得福的少年接過書籍,一頭霧水。 老尚書又說了一樁密事,語重心長道:“前朝神童出身的兩位年少狀元郎,在科舉一事上勢如破竹,卻都官聲不佳,其中一人更是晚節不保,故而本朝對此深有忌諱。這次你落選秀才,不是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