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人間燈火點點
陳平安在城外停下腳步,而此時的城頭上,俞真意已經戴上了那頂銀色蓮花冠,身邊懸停有一把琉璃飛劍。他拿出了一把玉竹折扇,每一支扇骨上都以蠅頭小字記載著一門武林絕學。種秋神色釋然,雙肩松垮耷拉著,不像是平時的那個南苑國國師了。神色肅穆的北晉大將軍唐鐵意,他的拇指一直在摩挲著煉師的刀柄。 除此之外,榜上十人在場的還有周肥、劉宗和正捧著軟綿綿青色衣裙的云泥和尚。至于其余幾人,程元山還在橋下躲著,馮青白已經死在了好兄弟的刀下,丁老魔則死在了陳平安手里。 城頭上還有氣勢渾然一變的黃庭,她雖然不在十人之列,但現在恐怕連周肥都不敢挑釁她。當神魂與rou身融合后,她的容貌開始出現變化,本就絕美的容顏又增添了幾分光彩,愈發傾國傾城。 鳥瞰峰陸舫準備在藕花福地繼續逗留一甲子,既為自己的道心,也為好友之子,擔任他的半個護道人。 簪花郎周仕此時除了有離別在即的傷感,也有對六十年后的美好憧憬。而他所思所想的魔教鴉兒即將被周肥帶離,丁嬰一死,她是最心如死灰的一個。 當所有人看到那個年輕謫仙人停在城門外的官道上,俞真意眼神晦暗,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種秋則會心一笑:宰了丁老魔的人就該如此霸氣!就像是在說:“你們都看到了,與丁嬰一戰,我陳平安受了傷,誰想趁火打劫,盡管來,下了城頭,我們再分生死?!?/br> 劉宗唉聲嘆氣,背靠著墻壁,正犯愁呢。見過了牯牛山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他是真沒精氣神去蹚渾水了,覺得沒啥意思。如果這次還有機會走下城頭,安然返回科甲橋的店鋪,以后就老老實實當個富家翁得了,最多挑一兩個順眼的嫡傳弟子,除此之外,莫作他想嘍。 唐鐵意眼中掠過一絲怒氣,只是猶豫片刻,干脆閉目養神,眼不見心不煩。 最后,陳平安就這樣徑直走過城門,漸漸遠去。 俞真意飄浮而起,踩在那把琉璃飛劍之上,就要去往牯牛山。那些從天下各處聚攏而來的充沛靈氣已經開始四處流散,他一個修道之人,豈能錯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靈氣不同于虛無縹緲的天下武運,不挑人,只要有本事,誰都能攬入懷中。 唐鐵意盯上了精神萎靡的劉宗,沿著走馬道緩緩前行。 劉宗悚然,蹦跳而起,罵罵咧咧道:“好你個唐鐵意,敢把我當軟柿子捏?!” 黃庭則盯上了周肥。春潮宮宮主在這塊福地的所作所為,鏡心齋童青青可以忍,她太平山道姑黃庭可忍不了! 樊莞爾眼中的普通銅鏡到了黃庭手上就大有玄機。她以氣馭物,將地上的銅鏡抓在手中,以手指重重敲擊鏡面,鏡面砰然碎裂,露出幽綠深潭一般的異象。黃庭伸出雙指,好似拈住了某物,往外一扯,竟是被她扯出了一把帶鞘長劍! 她可是桐葉洲第三大宗門太平山的天之驕子,未來的宗主,只要躋身上五境,必成十二境仙人的黃庭!這要是還沒點家底,就太不像話了。 一瞬間,周仕和鴉兒面面相覷,因為都感覺到了如芒在背。 兩人猛然轉頭,剛好與那個望向城頭的白袍謫仙人對視。 周肥笑罵道:“丁老魔這個心比天高的家伙,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害慘我了?!?/br> 他轉頭望向陸舫,后者亦是無奈:“除非此人跟你一起飛升,否則他留在藕花福地,周仕肯定危險?!?/br> 周肥捏了捏下巴。善緣難結的話,那就要另做一番打算了。 只是就在此時,所有人都情不自禁抬頭望天。 云海破開一個金色大洞,一道光柱轉瞬落在城頭,只是眨眼工夫,恐怕除了城頭這些人,京城都不會有人注意到這一幕。 眾人視野中出現了一個矮小道童,手里拎著一個小巧玲瓏的五彩撥浪鼓,卻背著一只巨大的金黃葫蘆,幾乎等人高,顯得極為滑稽。 黃庭看到這個小不點后,喲呵一聲,便不再管周肥了,大步走向他。 小道童瞥見殺氣騰騰的黃庭后,翻白眼道:“我這次下來可不是來打架的啊,你要是太過分,惹惱了我師父,就不怕你那太上師叔祖白白為你護道這么多年?” 黃庭若還是那個來藕花福地之前的太平山道姑,只會撂下一句“那是我家祖師的事情”,然后該出手時就出手,只是這會兒,她咧咧嘴,一臉“咱們到了浩然天下再走著瞧”的表情。小道童還以顏色,同樣咧咧嘴,不以為然:跟小道爺我比靠山?一座太平山還是小了點吧?又不是中土神洲的龍虎山。 小道童潤了潤嗓子,挺起胸膛,大步走在走馬道上,嗓音不大,但是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規矩有變,對你們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最后一次上榜的十人,活下來的,都可以飛升;不愿意飛升的,等我敲響第二聲鼓之后,第三聲鼓響之前,自己離開城頭就行。當然了,哪怕不飛升,走下城頭的人還是能夠拿到一件法寶。記住啊,在城頭飛升之人,rou身會被留在這兒,只以魂魄去往另外的地方,保留所有記憶。別覺得從頭再來全是壞事,其中玄妙,以后自己體會?!毙〉劳焊邭鈸P,走得大搖大擺,“榜上的前三就更有福氣了,第二的俞真意如果選擇飛升,可以帶走三人;第三的周肥可以隨意帶走一人。我家老爺發話了,丁嬰除外。這些被帶走的人,rou身可以一起離開。嗯,好像很多人一頭霧水。不用奇怪,你們實力太差,根本沒資格參與其中,心存僥幸的話,就只有那個馮青白的下場?!?/br> 說到這里,他對黃庭嘿嘿笑道:“你說氣不氣人,本來你實力可以躋身前三的。唉,人算不如天算,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你們太平山勾搭那兩個外人,先壞了規矩,我家老爺當時可是很生氣的?!?/br> 黃庭扯了扯嘴角,小道童歪著腦袋,凝視著她那張臉孔,火上澆油道:“黃庭,你說你咋這么臭不要臉呢,在浩然天下,你的模樣可沒有現在一半好看……” 小道童好像給人在后腦勺一敲,突然摔了個狗吃屎,也不覺得丟人現眼,站起身拍拍道袍,與黃庭擦肩而過的時候,做了個鬼臉,然后繼續說道:“最后說一條代代相傳的老規矩,今兒的事情,對外就不要輕易宣揚了,你們心里有數就好。當然,實在憋不住,跟極少數人提及,不礙事?!?/br> 一口氣說完這些,小道童舉起撥浪鼓,輕輕晃蕩。沒有任何天地異象,就是輕輕咚了一聲。 這就算是第二聲敲天鼓?俞真意踩在琉璃飛劍之上,對著小道童打了一個稽首:“拜別仙師?!?/br> 小道童面對這位外貌上的“同齡人”態度不太一樣,多了幾分正經,老氣橫秋道:“去吧,人各有志。我家老爺對你算不得失望,所以請好好珍惜下一個甲子?!?/br> 俞真意破天荒露出一抹激動神色,御劍去往牯牛山戰場遺址,大肆汲取天地靈氣,期望著出關之后再度破境,便是對敵陳平安,興許都有一戰之力。 種秋笑問道:“劉宗,你怎么說?” 劉宗想了想,笑道:“鋪子以后勞煩國師幫我賣了吧,相信以國師的手段,早已曉得了我相中的那幾個年輕人,到時候分了銀子送給他們幾人?!?/br> 種秋點點頭:“不難。那么就此別過?” 劉宗嘆了口氣,見種秋向他抱拳,趕緊抱拳還禮,忍不住問道:“種國師,你不一起離開?走了之后,說不定還有機會回來,可要是這次不走,就再沒有機會飛升了啊?!?/br> 種秋搖頭道:“吾心安處即吾鄉?!?/br> 劉宗始終抱拳,一直沒有放下。 種秋笑容和煦,輕輕按下劉宗的手后,轉身走下城頭。 小道童瞥了眼種秋的背影,搖搖頭。 唐鐵意快步跟上了種秋,那云泥和尚一步跨出城頭,飄落于城外,懷里捧著青色衣裙,往牯牛山方向快速奔去。 城頭之上剩的人已經不多,周肥對陸舫說道:“先帶著周仕去躲一躲,最好離開南苑國,越遠越好。我一旦離開藕花福地,沒人攔得住那個陳平安?!?/br> 陸舫和周仕沒有猶豫,就此掠下城頭,繞過牯牛山,去往南苑國邊境線。 到最后,城頭只剩下四人:背著巨大葫蘆的小道童、太平山黃庭、玉圭宗“周肥”和在藕花福地土生土長的劉宗。 小道童看了眼城中某座石橋下,那里躲著臂圣程元山。不出現在城頭,程元山就等于竹籃打水一場空,無法飛升,也無額外的機緣。小道童滿眼譏諷,打了個哈欠,隨意搖晃撥浪鼓,第三聲鼓響。一道璀璨光柱激蕩降落,將劉宗籠罩其中,整個人瞬間消逝不見,什么都沒有留下。 小道童對周肥明顯刮目相看,多泄露了一點天機,輕聲道:“那個陳平安,不用擔心他在這里胡作非為,呵,他還有苦頭吃呢?!?/br> 周肥一臉恍然,微笑道:“謝了?!?/br> 第二道光柱落在人間,周肥比劉宗滯留時間更久,身影模糊,還有閑情逸致對黃庭揮手作別。 小道童笑瞇瞇望向皺眉不語的太平山道姑:“是不是很憂心自己的處境?” 黃庭冷笑道:“你回去告訴我祖師,不用花錢,最多十年,隋右邊做不到的,我做得到,到時候就是我破境之時,我要以rou身飛升,返回浩然天下?!?/br> 小道童笑容玩味,腳尖一點,背著那么大一個金黃葫蘆,開始懸空“飛升”,沒有光柱傍身,歪歪扭扭,好似狗刨一般,緩緩向天幕游去……黃庭瞥了一眼就不愿再看那幅畫面。這種幼稚勾當,也就那個小兔崽子做得出來。 南苑國京城內,枯瘦小女孩賣了書籍,買了兩件衣裳,用剩余銅錢點了一大桌子只會在夢中出現的美食,狼吞虎咽,生怕吃慢了吃大虧。她坐在椅子上,需要高高抬起屁股才能夾到桌對面的美味菜肴,她滿臉油膩,覺得自己從未如此幸福過。 曹晴朗被一隊官兵帶去了衙門,大堂外邊鋪著四條草席,蓋著四張白布。孩子癡癡呆呆蹲在那里,一言不發。 一座橋下,臂圣程元山還在苦苦等候,等著震天響的第二次鼓聲。 有個寒族書生聽說不遠處死了人后,被好友強拉著跑去湊熱鬧。那里早已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書生只聽說是個漂亮女子,他想著等到她回來后,一定要跟她說一說這樁慘劇,最重要的是要她少出門,如今兩人拮據一些不打緊的,不用她串門走親戚,跟人借錢為他購買書籍。 一路飛掠,回到了那條大街,拐入小巷后,陳平安腳步沉重。 入城之時,哪怕城頭上站著那么多宗師,陳平安仍然以一種從未有過的無敵之姿,穿白衣、懸酒壺、持長劍,瀟灑而過??墒谴藭r此刻,面對一座不過貼了廉價春聯的市井宅院,陳平安幾次抬手又都落下,沒有敲門。 陳平安并不知道,老道人就站在他身后看著他。老道人要“知道”兩件事:你陳平安如何認識自己,又會如何看待人間。 終于,陳平安推門而入。宅子里沒有人,沒了絮叨埋怨的老嫗,自然就沒了她的罵天罵地,刀子嘴臭豆腐心;沒了看似純樸憨厚卻會偷書的婦人,她望向自己兒子的眼神永遠充滿了驕傲;沒了臭棋簍子老翁,也沒了背著包袱去碰運氣的漢子,他每次大清早出門之前都會躡手躡腳,估計是怕吵到要去學塾讀書的兒子。 陳平安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兒,回到自己屋子,將長氣劍放回桌上的劍鞘,發現桌上的書已經不見。陳平安蹲在地上,伸出手掌貼在地面,閉上眼睛,試圖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飛劍十五嗖一下飛出養劍葫,貼著地面疾速飛旋,最后劍尖朝地,指向一處,陳平安立即用雙手刨開地面。以他當下的武道境界,五指都可以削鐵如泥了。 大街上跟種秋一戰,躋身五境,之后又與丁嬰一戰。這兩塊磨刀石用來砥礪武道,比起在桂花島與老金丹劍修的切磋,無論是體魄還是心性都要強出太多。尤其是與丁嬰從城頭轉戰牯牛山,這種涉及武學大道根本以及“天下”武運的生死之戰,哪怕以落魄山竹樓的崔姓老人眼光來看,也會贊賞有加,要說一句“八、九境的純粹武夫都未必能夠打出那種氣勢”。 片刻之后,挖出一個將近等人高的大坑,陳平安雙手捧起奄奄一息的蓮花小人兒,躍出大坑,將他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先脫了身上那件法袍金醴裹成一團,像是個小草窩似的,把小東西放在法袍之中,之后趕緊從方寸物里頭拿出一枚谷雨錢。比起靈氣淡薄的小雪錢及以手觸摸依稀可以感覺到靈氣如水流轉的小暑錢,谷雨錢蘊含的靈氣最盛,如冰凍結。陳平安將這枚山上神仙錢幣攥在手心猛然一握,之后微微松開,將粉末撒在蓮花小人兒身上。至于這枚谷雨錢能夠在仙家店鋪購買多少古怪精魅,多少在王侯之家、富貴門庭都難得一見的精靈,陳平安早已不是初出茅廬的江湖雛兒,不是那個泥瓶巷的泥腿子窯工學徒,所以一清二楚。如今他對這個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驪珠洞天,大驪王朝,東寶瓶洲,劍氣長城,桐葉洲,藕花福地。 陳平安仔細觀察著蓮花小人兒,靈氣如泉水流淌全身,就像緩慢滲入一塊干裂的旱田,這讓他微微放下心來:只要還能汲取靈氣,就說明可以挽回。他伸出拇指,輕柔摩挲著小家伙的素潔額頭。 安頓好蓮花小人兒,將坑重新填好,陳平安走出屋子,坐在檐下的一條小板凳上,摘了酒葫蘆,搖搖晃晃,也不喝酒。 脫去法袍金醴后,陳平安渾身散發出濃重的血腥氣。跟丁嬰拼死一戰可謂傷透了,正因為如此,才會被那么多靈氣如海水倒灌,大量涌入陳平安的各大氣府竅xue。此時那些靈氣盤踞在一座座洞府內,像是一股股藩鎮割據勢力。因為不涉及之前一口武夫純粹真氣的行走路徑,這些個氣府城池像是關外之地,形成了“藩鎮”各自偏居一隅的格局,多卻零散,并未勾連在一起,所以不成氣候。陳平安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是暫時實在是沒辦法去解決。當務之急,是如何搭建好長生橋,以及離開這里。 觀道觀竟然不是真正的道觀,而是老道人行走于人間何處,道觀就在何處,這讓陳平安哭笑不得。劍氣長城上那位結茅修行的老大劍仙為何不早早提上一嘴? 不過回頭想一想,當初進了南苑國京城,成天無頭蒼蠅般亂撞,心煩意亂之后,干脆靜下心來隨便游逛,是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見過了市井百態,看似游手好閑,但是讓陳平安想起了早年的學徒生涯。在龍窯掙到的錢不足以讓人大手大腳,但已經能夠養活自己,不至于餓死,所以陳平安在實現溫飽以后,每次跟隨姚老頭進山采土大概就是這般心情,哪怕風餐露宿,山路難行,每天都精疲力竭,可他心不累,倒頭就能睡。然而自陳平安第一次離開龍泉護送李寶瓶他們去大隋求學,到莫名其妙闖入這里,睡過幾個安穩覺? 陳平安隔三岔五就會起身去屋內看看蓮花小人兒的情況,發現雖然進展緩慢,卻是在朝好的方向一點一點痊愈,這才徹底放下心。那些近在咫尺的生離死別,哪里是借酒澆愁可以擺平的,一個人總有酒醒的時候。 屋內可以放下心了,可是屋外呢?陳平安彎腰坐在小板凳上,等著曹晴朗回家。 從今往后,這條無名小巷的宅子,跟當年泥瓶巷的那棟小宅子沒什么兩樣了。 陳平安站起身。暮色里,一個孩子走在小巷中。院門沒關,他看到陳平安后,神色木然地低下頭,默然且漠然地走入自己的屋子。 陳平安欲言又止,最后還是什么都沒有說,坐回板凳,一直坐到了深夜。 大暑時節,哪怕到了夜里,微風拂面,還是算不得如何清涼。其間陳平安去探望蓮花小人兒的時候,無意間瞥見了一把做工粗劣的蒲草團扇,就拿著走出屋子。 后半夜,遙遙傳來更夫的敲更聲。曹晴朗走出屋子,拎著小板凳坐在陳平安旁邊。陳平安遞過蒲扇,曹晴朗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去了。 沉默片刻,陳平安輕聲道:“對不起啊?!?/br> 從頭到尾,曹晴朗沒有說什么,沒有怪陳平安,也沒有說不怪,只是低頭嗚咽。 第二天曹晴朗很晚起床,也沒有了晨讀的瑯瑯聲,陳平安便去了學塾,想要幫他打聲招呼,結果一路上行人寥寥,到了學塾,發現大門緊閉,連教書先生的面都沒有見到。不過陳平安發現沒有一個南苑國諜子出現在附近,想來應該是國師種秋的意思。 之后兩天,不斷有人家偷偷摸摸搬離這附近,狀元巷的青樓酒肆一夜之間就清靜了下來,門可羅雀。 這天黃昏,陳平安拎了張板凳坐在街巷拐角處。若是以往,這邊的棋攤子上會有兩個臭棋簍子廝殺得天昏地暗,旁邊無數個臭棋簍子在支昏招。 大街還是溝壑縱橫,斷壁殘垣,不堪入目。陳平安站起身,原來是種秋來了。 兩人沿著大街散步,種秋滿臉疲倦,微笑道:“京師這一塊坊市已經暗中戒嚴了,各路小道消息也被控制了下來?;实郾菹潞吞拥钕露紝δ愫芎闷?,想要見你,被我勸阻了。不過你要是愿意的話,隨時可以進宮,或是去我住處散散心?!?/br> 陳平安點頭答應下來。 種秋一襲青衫,雙鬢微白,短短數日,竟是有了幾分滄桑老態,可見這位國師當下心情并不輕松。他繼續道:“俞真意在牯牛山遺址上搭建了一座小茅屋,要在那邊潛心修行。陛下提出要求,除非是俞真意將湖山派遷入南苑國境內,否則就要動用武力驅逐,俞真意不予理會。我希望陛下能夠再等等,但是陛下沒有同意,已經調動兵馬,很快就會有萬余精銳圍住牯牛山一帶?!?/br> 陳平安想了想,問道:“那個鏡心齋樊莞爾呢?” 種秋先將樊莞爾的大略生平說給陳平安,然后無奈道:“我猜陛下應該是私下見了她,才有此決心和舉措,想著只要有她壓陣,加上滯留京師的北晉大將軍唐鐵意,當然,還要加上我種秋,形勢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闭f到這里,種秋站在一處溝壑邊緣,正是當時陳平安以頂峰拳架“校大龍”御風而過,一拳將他擊飛的位置,笑了笑,“陛下多次拿話試探我,詢問你的心性和來歷,我既不好欺騙陛下,也不好將你扯入這些俗世恩怨,只說你既不會扶持南苑國,但也不會幫著俞真意。閑云野鶴,只在云深處,是不會與雞犬為伍的,更不會與它們爭食?!?/br> 陳平安抱拳致謝,種秋擺擺手:“換成是我,只會比你更加心煩?!?/br> 陳平安摘下酒葫蘆喝了口酒,種秋想起一事:“你住處那戶人家的慘事是我親自處理的,朝廷抓了不少魔教余孽,可以確定,當時是丁嬰下令讓人行兇,大概是為了讓春潮宮的簪花郎周仕與你早早交手,沒辦法置身事外,以便水到渠成地扯出陸舫以及周肥。而且通過曹晴朗在衙門的口供,得知丁嬰之所以如此與你關系不大,是因為丁嬰誤認為曹晴朗與鏡心齋童青青有關?!?/br> 陳平安嗯了一聲,突然問道:“這里到底是哪里?” 種秋愣了一下,滿臉疑惑。 陳平安指了指身后的長氣,解釋道:“我是背著這把劍誤打誤撞進來的,兜兜轉轉找了很久,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身在其中?!?/br> 種秋笑著介紹了一些關于藕花福地和謫仙人的歷史,陳平安這才了然。 老道人當時話只說了一半。觀道觀的確不存在,但其實可以說整塊藕花福地就是他的“觀道之地”。 一開始,陳平安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是發現一洲之內竟然有兩個北晉國。要知道,蓮花小人兒就是在北晉寺廟內尋見的,起先陳平安還覺得可能是桐葉洲與東寶瓶洲風土不同,還專門去狀元巷書肆翻閱了許多稗官野史和文人筆札,結果越看越奇怪,還不死心,又去了那家一看就是權貴之家的私人藏書樓,想要通過正史確定南苑國在桐葉洲的具體方位,結果還是云遮霧繞,書上始終唯有四國歷史。后來白河寺丑聞暴露,牯牛山四大宗師聚首,陳平安更覺得匪夷所思——竟然都喜歡用“天下”這個詞語。國師種秋是“天下第一手”,南苑是“天下第一強國”,鏡心齋的童青青是“天下第一美人”,等等,不勝枚舉。 白河寺那一晚,丁嬰和周仕、鴉兒一起潛入大殿,尋找那副羅漢金身。在這之前,陳平安由于身邊就有心相寺老僧這么一位練氣士,加上進入這座京城沒多久就遇到了那件喜歡在月色下翩翩起舞的青色衣裙,所以就沒有往深處想,只當是環境閉塞的一處“無法之地”,就像老劍圣宋雨燒所在的東寶瓶洲梳水國,武夫強盛。 如今細細思量,陳平安倍覺悚然,寒意陣陣,就像當初看了一眼那口水井。 雖然知道了自己身處藕花福地,可是如何進入、何時進入,陳平安仍是百思不得其解。老道人只要一天不出現,那陳平安就始終不知道答案。 種秋身為國師,一場大戰過后,天下形勢都變得云譎波詭,還有無數事情需要他定奪,今天過來拜訪陳平安,一是防止出現誤會,二是來這邊散心,透口氣,所以聊完該聊的,種秋就告辭離去。離別之際,陳平安帶著歉意道:“我暫時還無法離開藕花福地?!?/br> 種秋笑道:“沒關系,反正你陳平安也不像是個謫仙人?!?/br> 種秋離去后,獨自走在清冷大街上,神色黯然。如果自己和俞真意當年遇上的第一個謫仙人是陳平安,會不會如今就是另外一種結局? 陳平安拎起小板凳,走入晦暗的小巷,突然又瞇起眼。 院門外站著一個枯瘦小女孩,她下意識退了一步,抬起頭,仔細看了看那個家伙的面容,好些醞釀好的說法竟是一個字都不敢說出口。 陳平安問道:“那些書呢?”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使勁搖頭:“我不知道啊?!?/br> 似乎是害怕陳平安不相信,她滿臉委屈道:“前幾天你跟那些壞人打得那么厲害,而且當時一男一女就是從巷子里走到大街上的,我哪里敢回巷子,一直就老老實實坐在板凳上,后來見不著你,也等不到你,我怕壞人找上我,就趕緊跑了?!?/br> 陳平安揮揮手,示意她可以走了,不想再見到這個心機深沉的小女孩。 小女孩可憐兮兮道:“求求你了,讓我吃完飯再走吧?” 原來是聞到了飯香。陳平安沒理睬她,進門后就閂上了院門,竟是曹晴朗做好了一頓晚飯。這孩子聰明且孝順,雖然之前從未親自下廚,但是見多了娘親燒飯做菜,等到他自己獨力來做,雖然不會可口,但也能吃。 這兩天,都是曹晴朗自己做飯,陳平安從來沒有湊上去,往往是曹晴朗去了灶房就主動離開院子,今天也是如此。 以往回去的時候,曹晴朗肯定已經吃好飯,收拾了碗筷飯桌就回到自己屋子待著,偶爾晚上納涼才會出來坐一會兒。但是今天不一樣,曹晴朗坐在桌旁,吃得很慢,而且桌對面多擺了一副碗筷。 陳平安輕輕走入屋子,坐下后,細嚼慢咽,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院子里撲通一聲,枯瘦小女孩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塵土,躡手躡腳來到屋子外邊,沒敢進去,就蹲坐在那里,伸長脖子,看著桌上的飯菜。 曹晴朗想了想,還是去灶房給她盛了一碗米飯,走到她跟前,將碗筷一起遞給她:“一起吃吧?!?/br> 陳平安放下碗筷,看著她。她便泫然欲泣,放下碗筷,一動不動。 曹晴朗無奈道:“沒事,吃吧?!?/br> 她仍是目不轉睛望著陳平安,陳平安拿起碗筷,不想看她。 她這才開始低頭扒飯,偶爾往菜碟子里夾一筷子,跟做賊似的。 三人差不多時候吃完,曹晴朗起身收拾飯桌,小女孩瞥了眼陳平安,裝模作樣地幫著曹晴朗收拾起來。 兩個同齡人端著碗碟盤子一起回到灶房,枯瘦小女孩看了眼院子,發現那個家伙不在,便壓低嗓音埋怨道:“油水也沒有,還那么咸,你到底會不會做飯?!恁大一個人了,能不能有點出息?” 曹晴朗啞然,看她不依不饒的模樣,只好說道:“下回我注意?!?/br> 結果陳平安突然出現在灶房門口,枯瘦小女孩立即閉嘴,剛要轉頭不認賬,假裝沒看到陳平安,已經看到他招了招手,而且眼神凌厲。她只好耷拉著腦袋走出去,被陳平安扯著領子,提雞崽兒差不多,一手開門,一手將她放在外邊,關門前撂下一句:“再敢翻墻,我直接把你丟到京城外邊去?!?/br> 這天夜里,陳平安一直在閉目養神,曹晴朗出來乘涼沒多久就聽到了院門外的咳嗽聲。他過去打開門,看到了蹲在地上的枯瘦小女孩,正仰著頭,雙臂環胸,笑瞇瞇道:“不用管我,外邊巷子里更涼快哩?!?/br> 曹晴朗雙手撓頭,他是真怕了這個家伙了。 陳平安抬起頭皺了皺眉。遠處一座屋脊上,月光皎潔,有個懸刀的男子,身穿黑袍,氣質儒雅,一手拎著一壺酒,對著陳平安微笑示意。見陳平安沒有說話,他腳尖一點,往陳平安這棟宅子飄蕩而來。 陳平安趁曹晴朗還在門外,一拳遞出,渾然天成。那位堂堂北晉國大將軍唐鐵意被無聲無息的一道拳罡砸在胸口,直接倒飛出去,落回屋脊原處。 拳罡勁道,妙至巔峰,唐鐵意本身就是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宗師,沒有受傷,但是狼狽至極??伤堑珱]有惱羞成怒,反而對著陳平安歉意一笑,像是在說多有叨擾,為自己的不請自來而愧疚,就這么轉身一掠而走。 對于此人,陳平安沒有太深的印象,也不愿意過多接觸。他想了想,跟曹晴朗說不用等他回來了,走出巷子,去往狀元巷。剛好養劍葫里邊沒酒了,出去一趟也好。 大半夜,狀元巷的一棟酒樓內只有一桌客人,但仍是彩燈高掛。 那算是一桌家宴,因為廚子都是客人自己從家里帶出來的。 整條狀元巷戒備森嚴,除了披掛甲胄的將士三步一崗,還有隱姓埋名的高手坐鎮,若是有人想要刺殺,除非是榜上十人的大宗師,否則連這些客人的面都見不到。 這桌客人分別是南苑國皇帝魏良、皇后周姝真、太子魏衍,還有二皇子和年紀最小的公主魏真。除了皇室眾人,席間還有換上了一身素雅道袍的太平山道姑黃庭,曾經的鏡心齋樊莞爾和童青青。 魏真繼承了父母的容貌,是個罕見的美人坯子,但是跟黃庭一比,還是會自慚形穢,本來挺活潑的她,今夜不太敢說話,一直依偎在母后身邊。她尤其仰慕這個美若天仙的道姑,能夠在她父皇面前表現得比種國師還要更……江湖!她這些年珍藏了許多禁書,都是兩個哥哥經不起她的哀求,從市井書坊搜羅而來的種種志怪演義小說。 江湖是什么?她憧憬的江湖,就是在一個月黑風高夜,一對神仙眷侶殺入在武林中令人膽寒的壞人老巢,當天空泛起魚肚白的時候,賊寇魔頭們都已經授首,那對男女相視一笑,策馬離去,繼續馳騁江湖。 魏良笑問道:“外有俞真意,內有陳平安,當真沒事嗎?” 黃庭的答案不太客氣:“其實這兩個人都在京城內也沒事,一個是修道之心異常堅定,一個是根本不稀罕搭理你們。只不過你們當皇帝的喜歡那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措辭,你心里別扭,這個我能理解,加上我對俞真意也瞧不順眼,那就干干脆脆跟他打一架好了。我保證出十分氣力與俞真意交手,如果我輸了,所謂的南苑國精銳大軍都沒能留下俞真意,還給他闖入皇宮,殺了你們一大家子,那么我只能在飛升之前爭取幫你們報仇了?!?/br> 魏良搖頭苦笑,喝酒解悶。 其實最別扭的還是周姝真,師妹變成了師父,又變成了太平山黃庭。 至于最失落的,恐怕就是太子殿下魏衍了。他心中愛慕的那個樊莞爾再也找不回來了,哪怕眼前道姑比樊莞爾還要姿色動人,可他反而喜歡不起來。 最忐忑不安的,則是與魏衍相貌酷似的二皇子。魔教從太上教主丁嬰到鴉兒,再到一大群潛伏京師的高手,被種國師聯手鏡心齋仙子和朝廷供奉來了個一鍋端,悉數入獄,而魔教三門勢力跟他這位天潢貴胄的魏氏皇子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頓飯,二皇子吃得索然無味,如同嚼蠟。他有些羨慕meimei的沒心沒肺,更嫉妒哥哥的洪福齊天。誰能想到,舉世無敵的老魔頭丁嬰會被人宰掉?那個叫鴉兒的臭娘兒們曾經還信誓旦旦對他說:“你老死了,我家師爺爺都未必會死?!?/br> 酒樓外傳來一陣不同尋常的sao亂,黃庭笑道:“貴客來了?!?/br> 魏良第一時間望向窗戶外邊,很是緊張,有些后悔沒有喊上國師種秋,畢竟種秋跟那人關系不錯。但是等了半天,才發現那人從樓梯口出現,竟是規規矩矩走了酒樓大門和樓梯。他沒有穿那扎眼的一襲白袍,而是一身南苑國尋常殷實人家的普通衣衫。 魏良穩了穩心神,站起身。 皇帝都起身迎客了,其余皇室眾人都趕緊起身。 黃庭沒有擺架子,只是也未太過殷勤,站了起來,卻離開酒桌,走到了窗口,像是把自己擇了出去,交給地頭蛇跟過江龍雙方自己看著辦,她誰也不偏袒。 魏良朗聲笑道:“我魏氏招待不周,鬧出這么大陣仗,陳仙師恕罪?!?/br> 陳平安搖頭道:“陛下不用在意這些,這次風波,跟南苑國關系不大?!?/br> 魏良有些吃不準,擔心他話里有話,而自己沒有領會深意。 陳平安已經開口說道:“我這次來,是想著既然陛下都親自來了,剛好有些話,我可以直說了。南苑國可以當我不存在,請陛下放心,如果不是丁嬰和俞真意主動找上門,可能這場架自始至終都沒有我的事情?!?/br> 魏良笑著點頭附和:“陳仙師是山上神仙,自然不愿理會人間紛爭?!?/br> 陳平安突然也笑了起來:“你們南苑國京城風景挺好的,尤其是有樣吃食很不錯,我離開京城之前,肯定還會再去吃一次?!?/br> 魏良好奇地問道:“敢問仙師是何處何物?寡人可以……”只是說到一半,魏良就打住了話頭,舉起酒杯一口飲盡,“陳仙師才定下規矩,寡人這就壞了規矩,必須自罰一杯才行?!?/br> 陳平安摘下酒葫蘆:“可能還要麻煩陛下送兩壇酒給我?!?/br> 魏良哈哈大笑:“陳仙師你這貴客當得也太好糊弄了!” 皇帝說了個笑話,其余人就都馬上跟著笑了起來。 陳平安略顯后知后覺,也笑了笑,否則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黃庭雖然面朝窗外,可是嘴角翹起。 陳平安將養劍葫裝滿了酒就離開酒樓,卻沒有返回巷子住處,而是憑借記憶去找了白河寺附近的那個夜市,吃了一大碗那個又麻又辣又燙的玩意兒。 “不吃辣,不喝酒,不喝著烈酒吃最辣的火鍋,人生還有什么樂趣可言?” 這是宋雨燒說的。以前沒覺得多有道理,這會兒陳平安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覺得老前輩的老話真是不騙人。 陳平安結了賬,離開熱鬧喧囂的夜市,緩緩而行,在寂靜無人處掠上一座屋脊,又去了那戶庭院深深的官宦人家的私人藏書樓。這一次,他不是去查尋這個天下的歷史和堪輿,而是去尋找有關橋梁建造的書籍,可惜搜尋無果,就打起了工部衙門藏書和檔案的主意,一番權衡,想著還是有機會就跟種秋說一聲,請人家國師幫這個忙,應該不會太為難——他還得跟種秋討要一個書生的消息。 出了書樓,陳平安最后在一棟高樓屋頂停下,坐下來喝酒,喝到最后,對著天空伸出了中指,天沒打雷。 陳平安收了酒壺,迎著清風,怔怔出神。 在離開飛鷹堡上陽臺和進入南苑國之間,遇到過一座紙人城鎮。 心相寺住持老僧曾經重復說了一句話:“你看著它,它也在看著你?!?/br> 那個當時還是樊莞爾的女子在白河寺和夜市兩次使勁盯著自己,眼神似乎有些熟悉,但她卻沒有開口說話,應該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細細思量,倍感悚然。陳平安嘆了口氣。 人間的燈火,天上的星辰。有人說過,后者可能是諸多神靈的尸骸。 是誰說的來著?陳平安拍了拍腦袋,想不起來了。今夜喝的酒其實不算多,但是偏偏醉得厲害。他后仰倒去,呼呼大睡。 一個老道人站在翹檐之上,瞥了眼正在酣睡的年輕謫仙人,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扯了扯嘴角。 小院內,年輕人跟一個孩子輕聲說著對不起的時候,其實滿臉淚水。 老道人自言自語道:“在你眼中,人間無小事嗎?” 他雙指本夾著一枚小雪錢,此時卻在他指尖一點一點消散。 他一步跨出南苑國京城,來到牯牛山遺址,悄無聲息,便是在此結茅修行的俞真意都沒有察覺到絲毫異樣。 簡陋茅屋外,俞真意在月夜下負手而立。湖山派高手和幾個嫡傳弟子都已經被他敕令返回宗門,近期不準拋頭露面。 這位貌若稚童的天下正道領袖此時頭戴那頂銀色蓮花冠,這是他跟丁嬰的盟約之一,事成之后,丁嬰要拿出這頂道冠給他。道冠名為“鉤沉”,是藕花福地歷史上最玄妙的法寶,沒有之一,除了能夠自主庇護戴冠之人的體魄、神魂,還能夠淬煉rou身、平靜心境,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頂道冠可以幫助尋找潛藏四方的謫仙人。 俞真意本就粗略掌握了仙人掌觀山河的神通,先前在牯牛山之巔眺望南苑國京城,丁嬰、陳平安和陸舫之流在他眼中就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幾盞“燈火”,如今有了這頂道冠,如虎添翼,俞真意有九成把握,只要自己這次成功脫離圍剿,以后的天下,所有謫仙人都會寸步難行。 俞真意身邊懸停著那把琉璃飛劍,袖中還有一件剛剛到手的仙家重器。 那個斜背巨大金黃葫蘆的小道童果然沒有食言,不愿飛升、選擇走下城頭之人都可以拿到一件法寶,俞真意就在被夷為平地的牯牛山遺址找到了一部玉牒書,是古代帝王祭天封禪的“告天之文”,只是文字古怪,不見四國記載。俞真意知道答案多半會在敬仰樓或是鏡心齋,這兩處對于天外天的謫仙人了解最豐。 俞真意對于丁嬰的死沒有什么感覺,更談不上傷感,最多就是惱火丁嬰的功虧一簣,使得他和湖山派的許多謀劃要做出很大的改變。 你與天斗,我管世間。這就是丁嬰和俞真意的默契,大道互補,所以一正一邪的執牛耳者,最有可能打生打死的兩大宗師,私底下選擇了結盟,設下了南苑之局。兩人區別,在于丁嬰想要殺掉除了他們之外的榜上所有人,俞真意則只針對謫仙人,周肥、童青青、馮青白,當然還有最后出現的陳平安。 俞真意開始在月色下散步,一呼一吸皆是修行,這也是他當初以大毅力大魄力舍了一身巔峰武學修為的根源所在。 修道一事,首重心性,這才是俞真意憧憬的風景。武學的境界太低,一輩子在泥濘里打滾,那群江湖莽夫還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