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喝好酒的大宗師
大隋皇宮,素雅簡樸的養心齋,大隋皇帝再次召見了禮部尚書,皺眉問道:“書院那邊還是沒有動靜?” 禮部尚書搖頭道:“茅老只說會給陛下一個交代,不曾說何時入宮?!?/br> 大隋皇帝無奈道:“是我大隋給他們書院一個交代才對吧??墒敲├喜粊?,寡人總不能催著書院來討要公道啊?!?/br> 禮部尚書小心措辭,打好腹稿后,字斟句酌道:“若說李槐與學舍孩子之間的沖突源頭是孩子之間的矛盾,可以理解,是咱們大隋這邊有錯在先;之后一路的大小風波,則是對錯五五分;最后那個名叫于祿的少年出手就確實有些沒分寸了。關鍵是,這個少年不但出手狠辣,而且心機深沉。按照那位劍修的說法,于祿數次出手,分別是四境、五境和六境武夫的實力,之后始終壓在六境修為上,最后一次才以七境修為悍然出手,重創了劍修?!?/br> 大隋皇帝點了點頭。其實門外那個蟒服貂寺早已解釋過,少年于祿應該是武道六境巔峰修為,但是在那場書樓大戰之中,將觀海境劍修當作了磨刀石,借此一舉成功破境,根骨、天賦、心志,無疑皆是上上之選。 這個坐龍椅的男人,他眼中所看到無論是人的好壞,還是事情的發展態勢,和這個戰戰兢兢的禮部天官都是不一樣的。 禮部尚書突然眼前一花,就看到一襲大紅蟒服擋在了大隋皇帝身前,門外老宦官突然來到大隋皇帝身邊,全然不顧什么君臣禮儀。 大隋皇帝只是有些好奇,并不生氣,更無驚懼。 隨后,整座皇宮就傳來一陣宛如地牛翻身的劇烈震動。 只聽有人朗聲問道:“大隋皇帝何在?” 大隋皇帝站起身,笑問道:“這家伙膽子真大,到底有多強?” 年邁貂寺沉聲答道:“九境武夫,甚至有可能不是尋常的武道九境,可以說是厲害至極?!?/br> 大隋皇帝點點頭:“就像我們棋待詔之中,九段國手也分強弱,強九與弱九看似段位相同,其實差距很大?!?/br> 大隋皇帝在大貂寺的護送下走出養心齋,緩緩道:“本該有十段一說,只因為傳說中土神洲白帝城內的那個大魔頭自稱十段,城頭上還樹立起一桿‘奉饒天下棋先’旗幟,于是沒有哪個王朝有膽子為國內棋士賜下十段稱號了。說實話,大隋天才棋士輩出,冠絕東寶瓶洲,可大隋亦是不敢破此例。寡人是真想去那白帝城親眼看看啊?!?/br> 大貂寺說道:“先讓宮內高手試試看深淺,陛下再現身不遲?!?/br> 二人剛剛走出廊道,就有一名白發蒼蒼的練氣士過來稟報戰況。 武英殿外的廣場上,一名身為御林軍副統領的七境武夫,已經被那人一拳打暈了過去,暫時沒人敢過去察看傷情。 三人走出百余步,又有一名身披金甲的魁梧武將過來稟報。 一位常年守護在宮外附近的十境練氣士宗師火速入宮后,才剛剛祭出法寶,就被那人一拳硬生生把法寶打得直接飛出了皇宮,又是一拳將那宗師打得撞入城墻,這次沒暈死過去,但已經無力再戰。 大隋皇帝“嗯”了一聲,問道:“宮中陣法已經開啟了吧?” 金甲武將點頭道:“已經開啟,隨時可以動用。京城內外的武道宗師和大練氣士如今都已經趕往皇宮?!?/br> 大隋皇帝問道:“那人可曾主動出手?” 武將搖頭道:“不曾,只說是來見陛下,若非我們主動出手,他就站在原地不動?!?/br> 大隋皇帝自言自語道:“事不過三?!?/br> 大貂寺笑道:“陛下這個時候就莫要講究這些了,容我去會一會他,若是依舊輸了,陛下再露面不遲?!?/br> 大隋皇帝打趣道:“你們同樣是走武道路數的人,可別輸得太難看?!?/br> 大貂寺笑道:“不到萬不得已,咱家是不會借用京城龍氣的?!彼_尖一點,瞬間掠過了一座宮殿的屋脊,在空中蜻蜓點水,御風而行,如仙人逍遙游。 世間武夫境界,第八境羽化境就能夠虛空懸停,御風遠游,故而又有遠游境的說法。而世俗江湖眼中的止境——第九境山巔境,就已經是止境大宗師,意思是腳下武道已到盡頭,rou身之強橫猶勝佛家羅漢金身。中五境練氣士中,除去十境修士,一旦被其靠近,十丈之內,一旦沒有極高品秩的法寶護身,幾乎是必死的下場。 一襲大紅蟒服的老宦官飄然落在武英殿外的廣場上,跟那個其貌不揚的漢子隔著二十余丈距離。在他出現之前,整個皇宮的地面、屋脊、墻壁都出現了一層金光,如同金色流水滾滾而動。遮覆大地的薄薄一層金水之中,隱約之間有蛟龍模樣的虛幻畫面出現,張牙舞爪,氣勢驚人。 大隋皇宮這個陣法,名為“龍壁”。 大隋王朝承平已久,龍壁已經百余年不曾動用。 當這個陣法開啟之后,整個皇宮煥發出金色的光彩,親身經歷過那次慘烈大戰的大貂寺百感交集。 “沒想到咱們又見面了?!彼皇重摵?,一手握拳放在腹部,“互換三拳,你如果贏了,就可以見到我們陛下?!?/br> 當初在驪珠洞天,正是這個漢子一手提著龍王簍,想要將里頭的金色鯉魚賣給一個陋巷少年,然后被大貂寺和皇子高煊給半路截獲了兩份大機緣。 那個時候,漢子隱藏極深,加上驪珠洞天的術法壓制,所以大貂寺都看不出對方是個武道大宗師。 李二面無表情,根本不跟他套近乎,用略顯蹩腳的東寶瓶洲正統雅言說道:“我先讓你打上兩拳便是?!?/br> 大貂寺一挑眉頭:“好!” 李二不再說話,氣沉丹田,如一座山岳巍峨屹立于大隋皇宮。他并無任何動作,武英殿外的廣場就開始傳出崩裂聲響,以他為圓心的十丈之內,地面上的金光瞬間黯淡下去。 大貂寺深吸一口氣,開始以寸步向前,之后每一步都越來越大,最后一步掠出兩丈,氣勢如虹,來到李二身前,一拳砸向他的胸膛。 一聲轟然巨響,如洪鐘大呂響徹皇宮。 一條原本游弋在武英殿廣場地面上的金色蛟龍被這股磅礴洶涌的氣機一撞,在那層金色流水中瞬間向后翻滾而退,蜷縮在遠處高墻的墻角,死寂不動。 李二倒退出去三四步,淡然道:“還有一拳?!?/br> 大貂寺一言不發,一襲鮮紅蟒服獵獵作響,一步踏出,怒喝一聲,又是一拳遞出,砸在了李二的額頭上。 這一拳無聲無息,但是大隋皇宮內,無數御林軍和宮女宦官都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前者有修為底子,只覺得耳膜劇震,氣血難平;但是后者當中,許多人當場倒飛出去,倒地后,雙耳都滲出了觸目驚心的猩紅血絲。 李二被這一拳砸飛出去,撞入高墻之中,但是很快就雙手撐在邊緣,將自己從墻內拔出,輕輕落地,走向那個出過兩拳的年邁貂寺,面不改色道:“你還有一拳,只管出手,但是我也要出手了?!?/br> 從之前的七境武夫,到之后的十境練氣士,再到這位大貂寺,他都只出了一拳,就一拳——他還真是老實憨厚,不愿意欺負人。 大貂寺深吸一口氣:“請賜教!” 李二開始沖刺,質樸簡單的筆直一拳砸在大貂寺的胸口。 武英殿廣場上便沒了這位大貂寺的身影,只是高墻那邊多出一個大窟窿。 李二等了片刻,不見有人走出來,這才說道:“大隋皇帝,你要么繼續躲著,要么就再派個能打的,實在不行,讓所有人一起上!” 皇宮邊緣,有七八道身影或懸??罩?,或屹立墻頭,蠢蠢欲動,只等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就要聯手殺敵。這些老神仙和武道宗師各自之間知根知底,配合默契。要說一對一,他們自認誰都不是那個外鄉漢子的一合之敵,但是天底下的神仙打架,其實并不推崇捉對廝殺。 武英殿廣場的高墻之外,大貂寺身上一襲鮮紅蟒服已經破敗不堪,站起身后,嘴唇微動。大隋皇帝點頭道:“小心些?!?/br> 與此同時,大隋京城皇城和外城之間的廣袤區域內大有玄機,其中欽天監有十二尊金光燦燦的金甲力士從四面八方破土而出,身高三四丈,身負銘文,各自持有一件護國神兵;一處寺廟有鐘聲響起,梵音裊裊;一座道觀香爐內有紫霧升騰,香火凝聚成一張巨大符箓;一座石拱橋下,有白蛟攀緣橋壁,在欄桿處探首而出…… 皇宮內有龍壁陣法庇護大隋高氏的龍子龍孫,皇宮之外,則有一座氣象萬千的大陣,經過大隋數百年的經營和累加,用以保護整座京城的安危。 一旦這座護城大陣開啟,能夠迫使京城境內所有練氣士和純粹武夫受到高氏龍氣的壓制,跌落一到兩個境界。假設一個上五境的練氣士試圖在大隋京城大肆破壞,哪怕最終被合力斬殺,對京城造成的沖擊一樣是大隋高氏不可承受之重。 但是,如果面對一個被壓制到十境實力的上五境修士,顯而易見,大隋京城方方面面就會游刃有余。哪怕所有人都跌境了,可這叫螞蟻多咬死象,一個十境修士的破壞力,任你拼了性命不留退路地打天打地,底蘊深厚的大隋京城照樣不怕。 陣法壓境一事,就像是在長生橋上設置關卡,使得練氣士和武夫的氣機流轉受阻,不得不放緩通行速度。 當初懸浮于大驪版圖上空由四方圣人聯袂打造而成的驪珠洞天號稱禁絕小洞天內一切術法神通,一旦強行施法,反撲極大。截江真君劉志茂不過是推演一二,就為此折壽數十年,陣法威力可見一斑。驪珠洞天無疑是此類陣法的祖師爺。 大貂寺站起身后,雙拳重重互擊一次,眉發怒張,怒喝道:“來!” 皇宮龍壁陣法蘊藏的九條金色虛無蛟龍從各處飛快涌向他所站位置,一條條金光攀緣而上,變成一條條手指長短的金色小蛇,紛紛透過他的七竅進入神魂,融為一體。大貂寺很快像是變作一尊來自上古天庭的金色神靈,大步走向高墻處的窟窿,每一步都在地上踩出金色的漣漪。他并不低頭彎腰,直接用手拍爛墻壁,徑直走去,重返武英殿廣場。 文臣武將,輔佐君主,是為扶龍;內侍宦官之流,則是次一等的附龍。雙方對于帝王龍氣皆有某種感應,但是像大貂寺這樣能夠駕馭堂堂皇皇的高氏龍氣為自己所用,仍是匪夷所思?;蕦m邊緣的那些練氣士和武道宗師面面相覷,眼神中都有些驚懼。顯然,這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重大秘密。 大貂寺對李二厲色道:“再戰如何?” 若說之前他是大隋棋待詔中的弱九國手,那么當下就是名副其實的棋力暴漲,一躍成了頂尖的強九國手。 李二看著他,有些訝異。對方體內如同澆灌了大量的金液,好似兵家兩座祖庭的請神之法,但照理說又不應該。李二懶得深思,點點頭:“這還差不多?!?/br> 與大驪藩王宋長鏡在驪珠洞天內那一場大戰的磨刀石有兩塊,一塊是九境巔峰的宋長鏡,第二塊則是驪珠洞天本身??杉幢闳绱?,李二仍是無法成功破境,反而成功將宋長鏡送入了傳說中的十境,真正的武道止境。要說半點不失落,肯定不可能,所以李二這才答應師父楊老頭,離開東寶瓶洲,去尋找自己的證道契機。 當時楊老頭泄露過天機:“你李二破境不在生死間?!?/br> 李二環顧四周,突然有所了悟。 為何楊老頭要他故意壓制李槐的天賦根骨,又為何齊先生在那晚登門拜訪時看似隨口地聊了那些。如今回頭再看,這根本就是齊先生認可了他的武道。當時齊靜春就清清楚楚點透了,他李二自己一直在走卻從未自知的腳下大道。 向更強者出拳,沒有錯! 跟宋長鏡的那場生死之戰,李二本就占優,所以他其實斗志不高,只不過是恩師的吩咐,聽命行事而已。加上也確實想知道自己的武道斤兩到底有多少,所以最后打得還算酣暢淋漓??蓛刃纳钐?,李二并沒有覺得那是自己想要“出一口氣”。 但是如今與整個大隋為敵,若說起因是為兒子李槐打抱不平,那么現在八面樹敵,身陷虎狼環伺的境地……李二笑了,開懷大笑。 之前在東華山之巔,他分明想要說點什么,可偏偏不知道該說什么,那就只能打個明白?,F在他終于想通了,自己兒子這么聽話懂事還受人欺負,他這個當爹的,如果九境實力不夠分量,未必打得服對手,那就破開他娘的九境,來個十境再說! 李二深吸一口氣,默默感受著來自四方八面的無形壓力,在心中默念道:“先別急,飯要一口一口吃,這磨刀石還不夠沉?!?/br> 手無寸鐵唯有一雙拳頭的他,和那也無任何神兵利器、僅憑大隋龍氣塑造出一副金身的大貂寺開始對沖。 武道極致,全無半點花哨招式可言,不過是“快準狠”三字,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道打到對手身上最弱的地點,以水磨功夫相互消耗,看誰能夠支撐到最后,誰站著就生,倒下則死,就這么簡單。 兩個九境巔峰的世間最強大武夫,每一次出拳對撞,都讓那些皇宮邊緣地帶的練氣士和武夫心湖大震,氣機紊亂。 二人的廝殺已經無異于山上的神仙打架,不比殺傷力有限的江湖廝殺?!扒f莫要湊近了看熱鬧”,這是山上仙家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看戲看戲,會真的把性命看丟的,至于拍手叫好或是指點江山,那更是大忌。練氣士之間的爭斗往往法寶迭出,大范圍殃及池魚,越是拼命,輾轉騰挪越是遙遠,很容易就從一處戰場掠至戰場之外,加上一個不留神,殺氣就會籠罩方圓數里數十里,動輒生機全無,這誰要是還敢貪圖熱鬧,不是找死是什么? 之所以仍然有人愿意冒死觀看這些打得蕩氣回腸的巔峰之戰,都是因為那是強者與更強者之間的廝殺,為了砥礪心性,借他山之石攻玉,完善自身術法的缺陷漏洞,可不是為了點評這一招打得漂亮那一拳出得刁鉆。 所以大貂寺在生死一線之間,身為大隋京城的守門人,仍是在出拳間隙跟李二立下了一條規矩:“出武英殿廣場者輸!”可謂用心良苦。 所幸李二點頭答應下來,兩人在方寸之間打出了天翻地覆的雄偉氣概。 本來齊整平坦的武英殿廣場早已磚石翻裂,溝壑縱橫,崎嶇不平。 就連兩邊朱紅高墻都已多出十數個大窟窿,李二身后不過四五個,大貂寺身后高墻破碎更多,有一處接連撞開三個窟窿,導致一段墻壁全部倒塌,像是開了一扇大門。每次兩人都不曾真正退出高墻之外,這意味著勝負未分,還有得打! 大貂寺雖然劣勢不小,可是愈挫愈勇,沒有半點頹勢,象征權勢的鮮紅蟒服愈發破碎,可是那副難以摧破的不敗金身不見絲毫黯淡。畢竟在此作戰,他占盡天時地利,不但從弱九變成強九,而且與大隋國祚休戚相關的皇宮龍氣源源不斷匯聚而來,讓他立于不敗之地。 實打實的互換一拳,金身大貂寺一拳打中李二頭顱,李二一拳砸中大貂寺胸膛。 李二身形倒飛出去,一腳踩在高墻之上,借勢反彈,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前掠,身后墻壁轟然倒塌大片。大貂寺之前挨了那一拳,一路倒退,越往后雙腳越深陷地面,犁出一道深兩丈長十數丈的深溝,當李二撲殺而至的時候,他只得用雙臂格擋在頭頂。 李二猶不罷休,高高躍起,雙手緊握一拳,對著半跪在坑底的大貂寺當頭掄下。 砰砰砰!大坑之內傳出一陣沉悶的聲響,急驟如鐵騎馬蹄踩踏地面。 地底下每一次劇震,大坑就開始向外蔓延,地表不斷有磚塊崩碎四濺。 李二簡直就是在鑿井,打得他毫無還手之力,身形下墜,一身金光不斷爆炸。 有一個御劍凌空的十境練氣士苦笑道:“才知道九境巔峰的武夫如此不講道理?!?/br> 言語之間,腳下的飛劍微微搖晃,如江水洶涌之間的水草晃蕩,若非船家舵手足夠沉穩,早就漂蕩遠去。 如果不是職責所在,他一個享譽朝野的頂尖練氣士何至于在這里喝西北風,武道之爭對他自身修為毫無裨益。 大隋宮城有一堵暗藏玄機的廊墻,可以秘密通往各處?;实郾菹驴梢栽诶葔刃凶?,而不驚動皇城官員和外城百姓,免得每次出宮,老百姓都需要凈土掃街。 茅小冬緩緩而行,身旁是一個額頭滲出汗水的司禮監秉筆太監,與武英殿廣場那位為國而戰的貂寺一樣,身穿大紅蟒服,只不過兩人看似品秩相當,實則有云泥之別。 秉筆太監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催促茅老快行入宮,可是離開東華山的茅小冬嘴上答應,腳步仍是邁得不急不緩,這可把他急得不行,恨不得背起老人跑向皇宮。 在東華山山崖書院里,崔東山懶洋洋地走向自己學舍。他如今單獨擁有一座僻靜小院落,與成了他名正言順的門下弟子的少女謝謝,或者說盧氏王朝的天才修士謝靈越一同搬來了此處居住。 崔東山走入院子,瀟灑一拂袖,石桌上多出一副棋盤和兩盒棋子,棋盤上早有落子,弈至中盤,黑白棋子犬牙交錯,局勢復雜。 崔東山站著拈起一枚白色棋子,沉吟不語,舉棋不落。 已經拔出半數困龍釘的謝謝,練氣士修為已經恢復到第五境,若是仔細凝視,依稀可見她渾身上下流光溢彩。 崔東山嘆息一聲,將白色棋子放回棋盒,不再理睬棋局,走入屋內,正襟危坐,將一本儒家經典攤放在身前,雙手十指交錯放在腿上。有清風拂過,翻過一頁泛黃書頁。 謝謝站在門口,眼神既有敬畏也有艷羨。 那一陣清風,竟是儒家學宮書院獨有的翻書風。 深不可測,喜怒無常。 這是她和于祿對這位少年皮囊的大驪國師最大的觀感。 你永遠不知道他的腦子里在想什么,下一步會做什么。 她突然想起那個一年到頭穿著草鞋的陋巷少年。他是怎么做到處處壓制大驪國師的?真的只是靠一個莫名其妙的先生頭銜嗎? 心性之爭,宛如拔河,必有勝負。 崔東山紋絲不動,任由翻書風翻動書頁,低頭凝視著那些圣賢教誨的文字,微笑道:“阿良曾經有句口頭禪,叫‘混江湖,咱們要以德服人,以貌勝敵’,我家先生,盡得真傳。所以我這個做弟子的,輸得心悅誠服啊?!?/br> 謝謝眉眼低斂,不敢泄露自己的神色。 崔東山依舊頭也不抬,沒好氣道:“丑八怪,滾遠點,跟我這樣的翩翩美少年共處一室,你難道不會感到慚愧嗎?我要是你,早就羞憤自盡了!” 謝謝施了一個萬福,輕聲道:“奴婢告退?!?/br> 崔東山補了一句:“要死別死院子里,山頂有棵高高大大的銀杏樹,去那邊上吊?!?/br> 謝謝默然離去,來到院子里,坐在石凳上,看著那盤棋局,突然眼前一亮,像是為自己找出了一條生路。 感知到少女的異樣氣機波動,崔東山在屋內哈哈大笑,笑得趕緊捂住肚子,一邊擦拭眼淚一邊大聲道:“就憑你也想當我的師娘?他娘的,老子要被你活活笑死了。算你厲害,真要笑死你家公子了……” 謝謝瞬間再度絕望,屋內那白衣少年已經笑得滿地打滾。 大隋皇宮,武英殿廣場上的大坑底下。 大貂寺搖晃著站起身,九條細微的金色蛟龍從竅xue退出散去,重歸大地龍壁陣法之中。大貂寺頓時渾身浴血,但是精神昂揚,似乎在這場交手中受益頗多。雖然尚未出現破境跡象,但是九段國手的最弱者已經穩步提升為中游九段的強勁棋力,只不過即便如此,仍是對付不了眼前的漢子。既然這樣,那他就不再繼續揮霍大隋高氏的珍貴龍氣了。他咽下一口涌至喉嚨的鮮血,灑然笑道:“咱家輸了?!?/br> 李二抬頭望去,霧蒙蒙的天空,冬日的日光透過那些云霧后,似乎扭曲了許多,這很不同尋常。 大貂寺又說道:“可你也輸了?!?/br> 李二笑問道:“是以陣法壓制我的境界,將我壓到八境?” 大貂寺并不藏掖,坦誠道:“傾一城之力,圍毆一個九境巔峰的強大武夫,勝負不會有任何懸念,可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是對付一個八境的武夫會輕松很多,雖然只有一境之差,可大隋京城付出的代價要小很多,小很多?!彼币姷赝侣缎穆?,望向這個實力恐怖的武道宗師,“不管你為何想要覲見我們陛下,你確實有這個資格,但是萬萬不該如此托大,畢竟我們大隋朝廷還是要面子的?!?/br> 李二咧嘴笑道:“你的意思是九境武夫的拳頭還大不過你們大隋的顏面,對吧?” 大貂寺愣了愣,苦笑道:“倒是真可以這么講?!?/br> 李二屏氣凝神,氣海下沉,輕輕踏出一步,破天荒擺出一個古老拳架。 一身拳意,滄桑古樸,剛猛無匹! 已經跌入八境的大貂寺駭然瞪眼,籠罩整座京城的云霧開始下垂。京城內所有中五境的練氣士和六境之上的純粹武夫明顯感受到氣機流轉的滯緩不暢。 更有一名籍籍無名的落魄說書先生面露訝異,猶豫片刻,還是放下了手上的驚堂木,告罪一聲,不顧罵罵咧咧的聽眾,走出臨時搭建的說書棚子,向皇宮方向抬頭望去,心情有些沉重。 負責為說書先生彈琵琶的少女來到他身旁,輕聲問道:“師父,怎么了?” 說書先生輕聲道:“有九境武夫硬闖我大隋皇宮,恐怕師父得親自去看看?!?/br> 少女懷抱琵琶,歪著腦袋,天真爛漫道:“師父,您是堂堂十一境大修士啊,而且還是咱們大隋的首席供奉,能夠不受護城陣法的禁錮。以十一打八,多不好意思呀?” 略微駝背的說書先生嘆氣道:“誰說一定是十一打八?萬一真給那人打破了瓶頸,陣法限制就不再存在。加上師父的境界雖是十一,可又不是那精通殺伐的劍修和兵家。我從來不擅長廝殺,這才是最麻煩的地方?!?/br> 少女一臉驚駭,顫聲道:“那師父您一定要小心??!” 說書先生“嗯”了一聲,輕輕跺腳,鋪子這邊灰塵四起,遮天蔽日,等到灰塵散去,他已經不見身影。 李二一步一步踩在虛空處,壯實身形再次出現在武英殿廣場上。先是從八境巔峰一路破開那道天地間無形的大道屏障重返九境,然后再度升至九境巔峰! 最后,他閉上眼睛,緩緩遞出一拳,輕聲道:“給我起開!” 四周好似有無數枷鎖同時崩斷,李二身邊的虛空出現一條條極其漆黑的縫隙,縱橫交錯。以李二為圓心,罡風四起,卷起無數磚石塵土。 武英殿廣場上,平地起龍卷! 李二收起拳架,收手站定,那條高達天幕的龍卷風瞬間消散。 屹立于廣場中央的矮小漢子睜眼后,用悄不可聞的嗓音低聲道:“十境的感覺確實舒坦,比起吃兒子剩下的雞腿,滋味是要強上一點點?!?/br> 站在屋檐下等待消息的大隋皇帝看到茅小冬快步走來,朝自己大聲道:“陛下可以收手了?!?/br> 身邊有清風拂過,身形佝僂的說書先生也來到皇帝身側,輕聲嘆息道:“再打下去,除非舍得拆掉半座京城才行?!?/br> 大隋皇帝心湖之間更有大貂寺火急火燎的嗓音激起漣漪,傳遞心聲:“那人竟然借機破境躋身武道十境!陛下決不可繼續硬碰硬了!” 大隋皇帝并未慌亂,只是由衷感慨道:“雖未親眼見到,但是可想而知,武英殿那邊必是景象壯觀啊?!?/br> 他轉身對那位說書先生恭恭敬敬作揖行禮,道:“懇請老祖出面邀請那人來此?!?/br> 茅小冬大步走近,勸說道:“陛下,我去更妥當些。那人是我們書院一個孩子的父親,聽說他兒子被人欺負得慘了,這才氣不過,要來皇宮跟陛下講講道理。陛下之前不愿意見,現在人家被逼得破境,成為東寶瓶洲第三位武道止境大宗師,氣勢正值巔峰,可就未必愿意收手了?!?/br> 大隋皇帝笑道:“那就勞煩茅老走一趟,寡人在養心齋等著?!?/br> 等到茅小冬一掠而去,說書先生輕聲道:“此番行事,合理卻不合情,是你錯了?!?/br> 大隋皇帝點頭道:“這件事是晚輩有錯在先,之前風波則是大隋有錯在先,兩錯相加……老祖宗,這次有點難熬啊?!?/br> 說書先生微笑道:“既然事已至此,要么你誠心認錯,要么陪他一打到底,當然不省力,可也省心,你就不用多想了?!?/br> 大隋皇帝會心一笑:“還是老祖宗想得透徹明了?!?/br> 說書先生拍了拍大隋皇帝的肩膀,安慰道:“坐龍椅穿龍袍,擔系著整個江山,有些錯事是難免的。要是我坐在你的位置上,不會做得更好。你無須自責,當初我力排眾議選你繼承大統,至今還是覺得很對?!?/br> 等了出乎意料的長久時間,站在養心齋外面檐下廊道上的大隋皇帝才看到茅小冬跟一個貌不驚人的漢子一起大步走來。 茅小冬笑容古怪道:“陛下,他叫李二,是山崖書院學生李槐的父親。他執意要步行前來面見陛下,說是在別人家里飛來飛去,不是跟人講道理該有的態度?!?/br> 大隋皇帝哭笑不得,一直心弦緊繃的說書先生則如釋重負。 一起走入養心齋,四人各自坐下。 李二開口說道:“想見陛下,不太容易?!?/br> 瞬間氣氛凝重起來。大隋皇帝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李二自己已經開門見山道:“欺負我兒子的人,有包括上柱國韓家、楠溪楚家、懷遠侯府在內的五六大家子,懇請陛下讓他們這些家族的老祖宗出山,我李二跟他們一一打過。若是他們覺得我欺負人,沒關系,他們一起登場就是了,法寶兵器什么的,可以跟朋友多借一些。就是需要麻煩陛下在京城找個大一點的僻靜地方,好讓我們雙方放開手腳。實在不行,去京城外也可以?!?/br> 茅小冬差點沒幸災樂禍地笑出聲。 說書先生瞪了他一眼,他回了個白眼。 大隋皇帝有些目瞪口呆,輕聲問道:“還要再打一場才行?” 李二悶悶道:“我來這里,本來就不是跟你打架的,只是你這皇帝不愿意露面,非要打,我就只能陪你們打了。我真正要打的,一直就是那些欺負我兒子的。雖說孩子打架很正常,如果只是這樣,哪怕李槐給學舍同齡人合伙打了,我這個當爹的再心疼兒子也不會說什么??赡睦镉兴麄冞@么牛氣沖天的,仗著家世好一些,就覺得可以欺負人了,道歉也沒有,連偷了的東西也不還?” 李二說到這里,沉著臉道:“如果你們大隋覺得道理在自己這邊,那我們就繼續打。我知道你們大隋底子厚,不怕折騰,可我李二就奇了怪了,大隋當官的如果都是這個鳥樣,我兒子李槐如果以后就在這種地方讀書,能讀出個什么來?” 他當場望向說書先生:“老先生,您算一個能打的,之前穿紅衣服的只算半個?!?/br> 說書先生正在喝茶,差點被茶水嗆到。 大隋皇帝笑道:“那行,寡人可以捎話給那幾個家族,讓他們的長輩出山。只是懷遠侯府那邊有點問題,懷遠侯雖是開國武將功勛之后,可他家族老祖早已逝世,自己也只是個尋常人,連武夫都算不上?!?/br> 李二顯然對此早有準備:“那就讓那懷遠侯花錢請個人,我不計較這個?!?/br> 大隋皇帝問道:“需要那些家族向李槐公開道歉嗎?” 李二搖頭道:“一群大老爺們兒跟一個孩子道歉算怎么回事,不用,而且我也不希望我兒子在山崖書院沒法安靜讀書。我只不過是看不慣那些家族的行事作風而已,在打過之后,自有那些老的回家教訓小的,這就夠了?!?/br> 大隋皇帝略微松了口氣:“李二先生確實明理,早知如此,寡人應早早與你相見?!?/br> 李二趕緊擺手道:“我可不是什么先生,茅老才是。書院里傳授李槐學問的兩個夫子還主動跟我們一家四口聊了大半天,也能算是真正的先生,對誰都客客氣氣的,那才是讀書人?!?/br> 茅小冬微笑不語。這個面子給得比天還大嘍。 說書先生聽到這里,終于開口笑道:“這次算是不打不相識,李槐有你這么個講道理的爹,以及李槐能夠在大隋京城求學,都是我們大隋的幸事、好事啊?!?/br> 李二甕聲甕氣道:“客氣話我不會說,反正我今兒就在這等著,等到那些家族的人出來打一場。陛下,事先說好,我得早些回書院,讓那些人別故意拖著我,到時候就別怪我一家家找上門去了?!?/br> 大隋皇帝給茅小冬使了個顏色,然后起身道:“寡人這就去讓人傳話?!?/br> 茅小冬緊隨其后離開養心齋,留下李二和說書先生。 大隋皇帝有些愁容,和茅小冬并肩走在廊道上:“茅老何以教我?” 茅小冬笑道:“很簡單啊,讓那些家族的話事人,不管能打的還是不能打的,全部一股腦進宮,然后站著不動,就那么杵在李二跟前,只低頭認錯,擺出一副挨打不還手的可憐架勢,這事情就算一筆揭過了。陛下放一百個心,李二那么憨厚淳樸的性子,肯定不會出手的?!?/br> 大隋皇帝停下腳步,惱羞成怒道:“茅老,你說實話,你是不是就在等著今天看寡人的笑話呢?” 茅小冬大笑著搖頭:“實不相瞞,我也不知道李槐有這么個爹,早知如此,我就早些入宮面圣了,哪里會鬧出這么大動靜。萬一陛下將來遷怒于書院,得不償失啊?!?/br> 大隋皇帝氣笑道:“遷怒個屁,寡人敢嗎?” 茅小冬突然收斂玩笑意味,小聲提醒道:“陛下,眼下雖是折損面子的壞事,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定然是一樁好事!” 大隋皇帝笑道:“寡人沒那么糊涂!” 茅小冬促狹道:“如果陛下真糊涂,我哪里敢帶著學生們來到大隋?!?/br> 大隋皇帝召來宮中內侍,傳話下去后,問道:“這次李二愿意點到即止,是茅老的錦囊妙計和李槐的兩位先生功莫大焉。寡人跟茅老你就不客套了,那兩位先生,需不需要寡人讓禮部嘉勉一番?” 茅小冬神色肅穆,拒絕道:“不用!” 大隋皇帝疑惑道:“為何?” 茅小冬沉聲道:“陛下要知道一件事,這就是我山崖書院的真正學問所在,何須大隋刻意嘉獎?以后十年百年,我山崖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