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也不知是人有三急,還是小皇帝發明的偷懶計。才捧上書本沒有一會兒,小皇帝就要去解決人生的大問題。 皇帝入廁是個繁瑣的事情,完事了不僅要洗一洗手,還要換一換衣服。 小皇帝有自己專門的恭房,就在勤書坊背后的那一排廂房里。小皇帝解決了人生的問題,又去更衣室換衣,冷不丁地飛過來一塊小石頭正中他眉心。 可把小皇帝身邊的太監大中嚇壞了,嚎了一嗓子:“有刺客”。 結果侍衛搜了一圈,也沒找到刺客在哪里。 小皇帝揉了揉眉心,撿起了落在地上的小石頭,一下子就想起了玉寶音。 他氣急敗壞地出了更衣房,氣急敗壞地去找玉寶音。 一進門便指著她的鼻子喝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行刺皇帝!” 剛剛小皇帝前腳離開,玉寶音后腳就走了出去。蕭般若沒敢問她要去哪里,只當她是心情不好要出去散散心。 他寫了半篇字,玉寶音就回轉了,他也沒有多心。哪里會想到散心也治不好她的“病”,非得惹點事兒出來呢! 今日大冢宰想是有事耽擱,到如今都還沒有來授課。剛剛小皇帝走的時候,又將門口守著的人一并帶走。 玉寶音一心覺得自己找到了拿回彈弓的好時機,可是小皇帝身邊的侍衛太多,現在又是白天,她沒法靠近。 她一生氣,撿了個小石頭,挑了離窗戶最近的矮樹爬上去。這就瞧見了小皇帝伸直了手臂,大中正在給他系袍帶。她掂量了掂量距離,然后隔著窗戶將小石頭砸了進去。要知道她三歲練小弓,力氣雖不大,但準頭還是有的。 這就正中衣冠不整的小皇帝。 就是大中大叫“有刺客”之時,侍衛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迅速趕到小皇帝的身邊。她趁機爬下了樹,神不知鬼不覺地回了宮學里。 這時,玉寶音下意識看了看蕭般若,她心里明白這事兒隱瞞不了。她一走,可不就只余了蕭般若一人在屋里。 她摸不透蕭般若的心理,可按照常理,小皇帝是他表哥,他肯定是不會胳膊肘往外拐幫她這個外人的。 蕭般若可一直都沒敢去看玉寶音,他不知道她到底干了什么“好事情”,但是行刺皇帝的罪名太大了。 哪怕他表哥看起來毫發無傷,這事兒要是亂開了,他姑母可不是好說話的。 恐怕連他外祖父也會震怒呢。 只因小皇帝不只是大周的,也和蕭家是緊密相連的。 不等玉寶音開口,蕭般若就搶先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寶音公主和我一直都呆在這屋里?!?/br> 小皇帝一愣,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可他表弟應該不會騙他,難道真的是他自己猜錯了? 小皇帝悶聲悶氣地道:“方才有人惡作劇拿石頭砸了我眉心,我還以為是她呢!”說著,發泄似的將手里的小石頭狠狠地扔在了地上。 蕭般若沒敢將詫異的表情表露出來,面不改色的和小皇帝道:“皇上忘了,寶音公主的彈弓不是在你那里?!?/br> 當然沒忘,只是彈弓這東西,想要多少沒有呢! 奈何,小皇帝沒有人證和物證,除了悻悻就只能悻悻。 不多時,蕭彌堅過來,指著小皇帝的眉心道:“可是走路不看路撞在了門上?” 小皇帝的臉色黑的像鍋底。在他的心里,撞門和被砸完全沒有區別,都是丟人的事情。 他面不改色道:“不過是被個蚊蟲咬了一下而已,那蚊蟲已經被朕捏死了?!闭f著還斜睨著玉寶音。 想來想去,小皇帝心里的最大嫌疑人還是玉寶音。 玉寶音卻一點兒都不覺心虛,看了看蕭般若,忽而一笑,猶如煙云散去,笑容不僅清晰,還笑得很開心。 蕭般若卻只覺心驚,這丫頭笑的這么猖狂,就不怕他表哥想過味來嘛! 扔石頭什么的,不用彈弓,用手也是可以的。 不不不,小皇帝才不會想到那里去。他在想的不是若偷襲的人真的是玉寶音,那么他表弟就騙了他。而是她為什么要在那里?還有她都看見了什么? 祖宗啊,他沒有勇氣再想下去。 他只想讓她去洗一洗眼睛。 *** 小皇帝被人偷襲,還有平王突然將側妃扶正,成了這一年長安城的十大謎團之一。 蕭景卻說,不容易啊不容易。 平王號稱有幕僚上千,做什么事情之前,總是要和幕僚談一談。 譬如想要迎娶南朝公主的事情。 最近兩個月來,平王幾乎每天都要和幕僚討論討論利弊。 得出的結論是,娶了南朝公主雖然不會得到妻家的助力,但她黃金多,可以彌補這個差距。 是以,平王一直表現的對高遠公主很上心。 蕭景為了打敗競爭對手,用了這么一計。 所謂的幕僚就和后宮的女人差不多,總有幾個是最得寵的。 而不得寵的幕僚想要出頭,也和后宮的嬪妃爭寵差不多,總是要費盡了心機,其中不乏劍走偏鋒型的。 平王問了一百個幕僚,就有一百個幕僚說娶南朝公主絕對是好事情。而理由,也多半是公主不止陪嫁多,個人的素質也是絕佳的。 可平王還是忍不住擔心。這就好比去買東西,大家都說那東西好好好非常好,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那些說好的會不會是托兒”的心理。 正是這時,有一個叫吳勇的幕僚在花園偶遇平王,不怕死地道:“王爺娶南朝的公主,好是好,但若有朝一日大周和南朝開戰了,可如何是好呢?” 平王當時笑著說:“大周和南朝,怎么可能開戰!”可心里卻直打鼓。 那吳勇搖了搖頭,又道:“我只是有此擔心,不過也無妨,若有朝一日大周和南朝真的開戰,王爺只需效仿前前朝的趙起,殺了妻子向皇帝表忠心?!?/br> 平王一聽,整個人都不好了。 前前朝的趙起是個勇將,一生戰功無數,卻一直遭到后世人的唾棄,究其原因還是因著他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而殺了結發的他國妻。 平王輾轉反側了一夜,盡管有萬般的不舍,還是讓人擬了折子,要將側妃劉氏扶為正妃。至于原因,那就是冠冕堂皇的,說什么劉氏不僅為他生兒育女,還是個賢惠的。 這一逆轉讓很多人不明所以。 蕭景就很高興,且高興的還不止他一人。平王請立劉氏為正妃之后,蕭景出門閑逛碰見了劉家的現任當家人劉吉。他遠遠地朝蕭景點頭微笑,還讓人送上了一禮,說的是“給武烈將軍和高遠公主的賀禮”。 蕭景稍稍有些吃驚,親自將那賀禮退了回去。他對劉吉道:“大人不可妄斷圣意?!?/br> 劉吉愣了一下,連聲道:“是”。 蕭景便心想,可見什么人能發跡都是有原因的。 就在蕭景以為終于可以松口氣的時候,白喚又犯了病,在鵬輝樓里喝了點兒小酒,就嗷嗷著非高遠公主不娶。 還說高遠公主要是嫁給了蕭景,那就是有黑幕,是不公正的。 蕭景怒了,特么的前幾天明明聽說了白夫人正在為白喚尋合適的續弦,難道是□□不成? 這是解決了一個情敵,另外一個在后面等著他的節奏。 情敵多,只能證明他的眼光太好了,郁悶的蕭景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唉呀,郁悶歸郁悶,怎么除掉白喚,還得再布一個局。 蕭景本來不想對白家下手,只因后面要弄他家的地是必須得下手的。 如此一來,往白家下了兩次手,這不符合他低調的本性。 他本心善,奈何旁人沒有自知之明。 蕭景心想著,他都領著高遠公主在芙蓉岸邊逛了一圈,早就成了長安城中熱議的事情。 這跟宣誓“主權”差不多的道理。 殊不知,白喚就是因此受了刺激。 白喚一方面氣惱三個侄兒壞了他的好事,一方面又恨蕭景出手太快,讓他措手不及。 至于他為什么非高遠公主不娶,一是因著她的美麗,二則是因著他娘給他選的續弦太刺激。 他娘一心想要個聽話的兒媳,還得是有身份的,只要滿足了這兩點,可以來者不拒。 難道他真的要娶那個以丑聞名于長安城的慕家四姑娘? 一有了這個強烈的對比,白喚沒了別的想法,哪怕高遠公主還帶著女兒,他也想將她娶進門。反正他已經有三個閨女,再加一個也不多,到時候和公主再生三個,剛好湊成了七仙女。 且公主的樣貌再加上他的,等到他們的女兒成年,一定會被媒婆踏破門好嘛。 白喚是個“深謀遠慮”的,直接想到了20年后的事情,誰知兩天后的白家就亂了套。 原因——高遠公主的女兒打了白玉。 那個寶音公啊,她打白瀾行,打白潮、白澈行,就是打他也行的,怎么可以打白玉!女孩子臉面最要緊,更何況如今正是各家擠破了頭想往宮里送人的時機。 白喚哭死的心都有。 玉寶音:我是個有原則的,我連小孩都打,可我從不打女人。 可,她屬于慣犯,沒人信啊。 真是沒人性! ☆、第31章 女人的手段 關于白喚想娶高遠公主的事情,不止蕭家不同意,連白家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 尤其是白家大房,一得了信兒,就鬧到了白夫人那里。 白夫人心疼三個孫子,道:“將個動不動就拿彈弓打人的丫頭弄進白家,以后的白家肯定會雞犬不寧。再說了,那慕家的四姑娘有什么不好的?” 白喚一聽,只覺頭皮發緊。心想,高遠公主和慕四姑娘,那還用選嗎?肯定是前者,他眼睛還沒有瞎呢! 可他老娘也說了,媳婦和老娘二選一。 白喚拿他娘沒有一點脾氣,準備去找他爹好好談談,來個曲線救國。 他忍不住嘆氣,想辦個事兒怎么就這么難呢? 可他和他爹還沒談出什么頭緒,那廂的白玉就腫成個豬頭回來了。 白家大房的三個兒子都挨了玉寶音的打,作為長姐的白玉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倒不是心疼弟弟,白玉不是個那么偉大的。不過是因著三個弟弟加一塊兒,還打不過一個小丫頭,被人恥笑而產生了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