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秦愫當然知道蕭太后支開她女兒的用意,雖說蕭太后不會有什么惡意,可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讓俶爾跟在了她女兒的身邊。 秦愫不過才剛剛坐定,蕭太后就開門見山道:“我今日請高遠公主到此,是有事想要相詢?!?/br> 秦愫道:“皇太后有什么事想要問我,可但說無妨?!?/br> “前幾日參加完了我的宴席,我二嫂就同二哥提出了一件事情,你猜……是什么事情?”蕭太后故意賣了個關子,然后去看秦愫的表情。 秦愫哪里會猜不到呢,那天的那聲“二嫂”,她就是故意喊給何氏聽的。至于目的,那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還沒有進門,就叫“二嫂”,是不想讓何氏產生一種僥幸心理,也是表示她進門是遲早的事情,她遲早會壓何氏一頭,何氏是躲不掉的。 秦愫慢條斯理地道:“我哪里能猜得出具體是什么事情,但大概曉得蕭夫人是不大喜歡我的?!?/br> 蕭太后在心里夸了秦愫一聲“通透”,卻故意問:“哦?為何?” 秦愫笑了笑說:“也不能說是不喜歡。這就好似昔日我在南朝,我同玉榮的家人也總是保持著合適的距離。無他,不過是身在高處的不得已而已?!?/br> 蕭太后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卻突然猙獰了表情,冷笑道:“都說真元皇后慧眼識英,想當年是世家貴女的她下嫁給了販夫走卒的真元帝,那時任誰又能知曉,十年之后的販夫走卒能成為南朝的皇帝。想來真元皇后將那慧眼識人的方法交給了你,我且問你,你到底瞧上了我們蕭家什么?如此費盡心機將我那弟弟迷|惑的沒了本心?!?/br> ☆、第19章 皇帝愛榆樹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 秦愫既然敢將主意打到何氏的頭上,敢做就是敢認的。 再說了,她知道蕭家想要的女人也不僅僅是一朵溫室里的小白花。 可蕭太后說什么都行,千不該萬不該提起真元皇后。 世人都將真元皇后慧眼識英嫁給了起初很貧賤的真元帝視為一段佳話。誰又會知道,她的母親臨死之時說的那句,“我付元珺,此生只有一件悔事,那就是嫁給了秦五兒。若有來世,再不做秦氏妻?!?/br> 一直像泥人一樣的秦愫,也忽地冷笑了一聲,道:“難道……皇太后的意思是說我瞧上了蕭將軍,是因為瞧出來了他以后必能登頂?” 皇帝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蕭景又是自己最疼愛的娘家兄弟。蕭太后心里一驚,斥責道:“你在胡說八道些什么?” 屏風后的蕭霄也只覺脊背一涼,良久都喘不過氣。 秦愫本想反唇相譏“我不過是在順著皇太后的話往下說而已”,饒是她心中再憤怒,也還記得這里并不是南朝而是大周。 她輕嘆了一口氣,道:“所以,世人說的什么慧眼識英,不過是事后的總結而已。亦如我的母親當初嫁給了父親,當時聽的最多的話就是‘付家的三女是個瘋子,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偏偏嫁給了一個上不了臺面的男人’。說起來,我母親瞧上了我的父親,不過是因著馬車翻入了空谷,仆人們一哄而散各自逃命,而素不相識的父親卻愿意鼎力相助而已。我母親是知恩圖報嫁給了父親,根本不是像世人傳的那樣,瞧見了他頭頂上攀著的祥云?!?/br> 秦愫一口氣說了那么多,慢慢地吐了口氣,又道:“我只相信,沒有人生來就可以成就大事業,這需要個人的努力,妻子的輔助,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關系。人常說,娶妻當娶閑。那么嫁漢,也當是如此。從前我嫁玉榮嫁的是他的人品,他的才能。如今我選蕭景,選的是他的恩義,還有他對我女兒的一片赤誠之心。至于我看上了蕭家什么,那且看蕭家能給我什么了?!?/br> 這話說的夠狂妄了,蕭太后卻覺得自己不能反駁。同作為女人,她當初嫁給元保兒,嫁的就是權力。 說什么至死不渝,那不過是哄鬼的。 蕭太后還不是蕭太后時,活的可沒有這么任性。她覺得高遠公主和她的命運都很不濟,只不過她是先被人踩在腳底,如今她已將曾經踩過她的人全部都埋在了地底下,給元保兒陪葬去了。高遠公主卻是囂張了二十幾年,突然成了別人腳下的泥。 只不過高遠公主這塊泥,連她都不忍心去踩一踩。 踩折了高遠公主的傲氣,她都會覺得憐惜。 沉默了半晌,蕭太后問:“你想要一座府???” 秦愫點點頭。 “那也沒什么不可以?!笔捥笠颤c了點頭,說的斬釘截鐵:“你且記著,大周的高遠公主府,就是我蕭家給你的?!?/br> “我,秦愫,自當會銘記在心?!鼻劂旱谋砬閯傄愎麤Q,盯著蕭太后的眼睛一眨也不眨。 蕭太后也在看著她。 男人同男人的約定,是歃血為盟。 男人同女人的約定,是柔情蜜語。 女人同女人的約定,或許就是這般無聲無息。 屏風后面的蕭霄……真的,頭一回覺得何氏是個可愛又美麗的女人。至于他妹子和這個未來的弟媳,都是惹不起的女人哩。 *** 蕭太后為了使秦愫不發現屏風后頭的蕭霄,特地和秦愫一起去尋玉寶音。 可是花園里,哪里還有玉寶音的身影。 蕭太后奇道:“在大周的皇宮里,難不成還有誰敢動我的人!” 有俶爾跟著女兒,又是在皇宮里,秦愫并不覺得很擔心。 她道:“許是貪玩,轉到了旁的地方去?!?/br> 她的話音將落,就有太監來回報,說是寶音公主追著鷹,追到了百果園里,如今正和皇帝玩在一起。 太監說的確實是“玩在一起”。秦愫和蕭太后卻像是心有靈犀,心里俱頓時一咯噔。 秦愫是生怕女兒惹怒了大周的小皇帝。她有信心搞定蕭太后,不過是因為蕭太后也是個寡婦,不說與她惺惺相惜,蕭太后做什么總是會顧忌到蕭景的情緒。 小皇帝就不一樣了,年紀小,易沖動,是所有年輕人的通病。小皇帝真要是一發怒罰了她女兒什么的,哭都找不到地方去。 蕭太后擔心的卻是兒子萬一玩壞了他未來舅母的女兒。 先不說那小丫頭確實挺招人愛的,想當年她懷著元亨的時候,就無比盼望他是個女兒,沒有人能夠理解她欠缺女兒的心情。 單只說若真是兒子玩壞了他而來舅母的女兒,往后這親戚還怎么做呢。 這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的節奏。 蕭太后和秦愫二話不說,把臂往百果園趕去。 其實兩個娘想的有點兒多了,玉寶音和元亨玩的是真好哩。 玉寶音一路追著鷹,就到了百果園。 那會兒的元亨正在百果園里種著榆樹。 小皇帝登基了五年,已經在百果園里種出了一片榆樹林。 要問他為什么什么樹都不種,偏偏喜歡種榆樹? 那大抵是因著“榆木疙瘩”這四個字。 想當初他爹,也就是先帝還活著的時候,常常會點著他的鼻子罵“朽木不可雕也”,往往這句的后面還會跟著一句“我居然生出了一個有榆木疙瘩一樣腦袋瓜子的兒子”。 元亨的心里知道也得虧他爹死的早,若不然這皇位會不會是他的,還是個未知數呢。 自打他爹死后,可以說是為了祭奠他爹,也可以說是對他爹的一種無言挑釁,只要閑著沒事兒,他總會偷偷地來百果園種上一顆榆樹。 種樹的時候,心里還多半會想:榆木疙瘩,榆木疙瘩,朕以后要這大周的皇宮長滿了榆木疙瘩。 玉寶音追著的那只鷹,就消失在了小皇帝種出來的榆樹林里。 她追不上鷹,只得跑去和正挖坑的元亨搭話。 正逢元亨挖坑挖的有點兒口渴,支使貼身的太監端茶去了。旁邊沒了清場的人,玉寶音很成功地和他搭上了話。 對話是這樣的。 “你在干什么?” “挖坑?!?/br> “挖坑干什么?” “種樹?!?/br> “種的什么樹?” “榆樹?!?/br> “為什么種榆樹???” “因為……我爹喜歡?!?/br> 元亨并不是個好說話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打人罵人從不分男女。 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心情不好,但幾乎皇宮里的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只要一挖坑種樹,那就表示著心情不錯。 玉寶音一聽,嘿,這還是個孝子。她也沒瞧清楚他長什么模樣,也不知道他是誰,就一邊動手挽袖子,一邊道:“哥哥,我幫你?!?/br> 元亨本想說“誰稀罕啊”,抽個空抬頭一看,就瞧見了不遠處正站著她娘的宮女,想走近又不敢的模樣。他稍一聯想,大概知道了她是誰。 高遠公主來和親還帶著女兒,他是當稀罕事聽的。 想想當初,他要真是眼一閉牙一咬,同意讓那高遠公主進后宮,那么眼前的這丫頭,可就是他便宜女兒。 十六歲的皇帝有個六歲的女兒,嘖嘖,想想就怪新奇的。 不過也只能想想了,她娘可是說了不讓他隨便下旨,因為高遠公主已經是蕭家內定的了。 如此,那這丫頭就是他便宜表妹了。 對于蕭家的那幾個表妹,他真是煩的緊。 怎么說呢,他倒不是討厭表妹這種生物,不過是有些厭煩那些想爬上他床的表妹而已。 對于“無害”的小表妹,元亨表示自己還是很大度的。 于是,蕭太后和秦愫慌忙趕過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元亨挖坑、玉寶音撿石頭的情景。 和諧的讓人大吃一驚。 ☆、第20章 再一次夜訪 蕭太后和小皇帝互叫了一聲“皇帝”和“母后”的時候,玉寶音才后知后覺地知曉,將才她拿石頭砸過的哥哥就是大周朝最大的、也是最危險的人。 且不說玉寶音的反應和心情,先說一說她拿石頭砸了小皇帝這件事情。 這……純屬意外好不! 就是撿石頭的小手太小了,站起來的時候,一不小心掉出去了一塊,正好砸到了坑里的小皇帝……而已。 至于小皇帝的反應,估計是挖坑挖的太專心,瀟灑又大氣地一撥拉頭,就又專心致志地撬土去了。 這事本來就不能怪玉寶音,不就是種個樹嘛,他挖個坑就像是要埋人似的。 一開始她問他需要怎么幫忙,他一擺手道:“你撿石頭玩吧,撿齊了一零八塊,一會兒擺個方陣?!?/br> 擺什么方陣,他也沒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