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這兩天御史臺真跟打了雞血似的,奏章不要命地往上送。還有跪在外面死諫的。 彈劾的還是前兩天慶成郡王家的打了成國公府那件事。 同慶帝對慶成郡王這個侄子,也談不上什么感情。兩人一年到頭也就重大節日的時候見一面,何況他老子還跟自己搶過皇位。 但是前頭看皇帝殺大臣的勢頭,也知道他不是個手軟的。他早年把和自己同輩的搶過皇位的都弄死了,也把宗室得罪了遍。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同慶帝才想著息事寧人,不然回頭重罰了慶成郡王又被宗室逮著說。 但是現在御史臺就專挑了慶成郡王兩點說:一是寵妾滅妻,嫡庶不分。這往小了說呢,是治家不嚴,往大了說就是混淆血脈。這也怪慶成郡王自己黑點夠大,這慶成郡王妃就進門還不到十年,冒出來的庶長子卻長到十二歲了。且這兩年慶成郡王到處疏通,還想把這個庶子記到嫡妻的名頭下。 二是輕視武將,心無社稷。十一二歲的兒子竟能對帶兵在外的成國公評價說出“尚不算什么東西”這種話,肯定是有人這么在他耳邊講過!這人成國公是在外頭打仗,保家衛國呢,這樣的將領你都看不上,你這心有多大???大到連守衛江山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這頭皇帝愁得很,那頭慶成郡王是嚇得酒都睡不著了。 慶成郡王前幾天不在家,剛回家就聽說長子闖了禍。 他回家里屁股還沒坐熱呢,前頭申飭就來了。 慶成郡王和太子是同輩,論年紀他還長太子幾歲。這個時候卻是嚇得直冒汗。 這頭慶成郡王小心翼翼地在書房陪著太子聊了大半個時辰,太子看不上這個堂兄,加上自己媳婦兒的親侄子被打了,當然也不會有什么好臉。 他處處陪著小心,突然后院就來傳話說王姨娘讓他快點過去一趟。 太子就在身側,慶成郡王把來稟報的人一通罵,趕走了。 前腳剛趕走了人,后腳又來了王姨娘的貼身丫鬟。 太子看他三番兩次往外走,也沒閑聊的興致了,直接就走了。 慶成郡王看這丫鬟心急火燎的,再細細一問,王姨娘居然自己做主接待了成國公夫人,還把人給氣走了。 慶成郡王這會兒子也沒空料理這個王姨娘了,趕緊讓人套了車往城外趕去。他這次就是跪著也要把世外庵里的郡王妃迎回來! 袁璐從宮里回來歇了兩天。 這兩天城里的茶館酒樓、三教九流聚集之地,都在談論慶成郡王家的事情。這種跟權貴宗親的八卦真的是茶余飯后最好的談資了。 宮里雖然現在是風平浪靜的,但皇帝也不是個心慈手軟的。袁璐就等著看什么時候發難呢。 那頭高老太太卻沒這么好的耐心。那小袁氏只出過一次門,然后就在家里坐著不動了。老太太是真瞧不上她!一點用都沒有! 只聽說慶成郡王府挨了申飭,這兩天可就啥都沒有了。老太太心一橫,想著只能靠自己了。她睡了個早覺,第二天天不亮,趕著百官早朝之際,她就跪到宮門外去了。 袁璐又是被人喊醒的,丫鬟說老太太不見了的時候,她還沒反應過來。 這老太太能去哪里? 卻是聽說老太太竟然只帶著守夜的丫鬟,叫了車夫從后門偷偷出府了。連孫嬤嬤都被蒙在了鼓里。 家里的丫鬟mama都嚇到了,這跪宮門幾乎就是老太太的看家本領了。但是國公爺出征前可是撂了狠話,讓她們小心老太太這點的,畢竟如今老太太年紀大了,身子骨也經不起這么折騰。 袁璐一邊梳妝,一邊聽花mama把這里的門道都說了一遍。當下也不敢耽擱了,收拾了一下也套車跟著去了。 袁璐到宮門外的時候已經辰時了,百官都快下朝了。 老太太跪在那里看著可扎眼,更別說旁邊還站著個內侍。 這個內侍是大總管三有太監的小徒弟,那頭皇帝正準備上朝呢,三有太監讓他先來勸勸高老太君的,最好能讓高老太君肯先到宮里坐坐。別在宮門口鬧事了。 但人老太太也倔得很,不論他在旁邊舌燦蓮花地說什么,這老太太愣是眼皮都不抬一下。 袁璐走到老太太身邊一福身,喊了她一聲“婆母”。 老太太這才緩緩地抬了抬眼,說:“你來了?誰讓你來的?” 這小內侍一看老太太肯理人了,這有戲??!他趕緊給袁璐行了禮,道:“夫人,您可勸勸老夫人吧?!?/br> 袁璐跟他點了點頭,讓青江給他塞了個紅包。 小內侍把鼓鼓的荷包塞進了袖子里,想著總算能回去交差了……可誰知道來的這夫人竟然陪著老太太一起跪下了!他覺得他師父回去要弄死他了! 袁璐讓綠水給老太太拿了個墊子,自己跪到老太太身邊幫她把墊子塞進了膝蓋下。然后自個兒就在她身側稍后的地方跪下了。 老太太也當著小袁氏是來勸自己回去的,心想雖說她雖然辦事不中用,但好歹心也不壞??梢晦D頭,小袁氏只是給她墊了個墊子……呸!這壞心腸的! 沒多會兒到了下朝的時間。宮門口的車馬軟轎也多起來了。 這官員走過路過,都要在這對婆媳身上看上兩眼。高老太太滿頭華發,袁璐纖細瘦弱,這讓人看著看著心里也挺不落忍的,這成老國公也是元勛級的人物了,現在兒子又在外面的打仗,這家里孤兒寡母的就這么讓人糟蹋! 袁璐偷偷拿余光偷瞄,倒是沒見到她爹。 話分兩頭,袁璐她爹正在御書房里跪著呢,頭是磕得梆梆響。 袁老爹好歹是文人出生,文人最注重的不就是那點子臉面么?他外孫被人打了,還在家里躺著發高燒呢,他閨女上門還被個姨娘如夫人什么的羞辱了一番……他直說自己這一品大員當的實在太沒臉了,告老還鄉回家種田吧! 皇帝也是從前用袁老爹用的太順手了,看袁老爹那個事事順著他的恭順模樣,這事上就忘記給他長臉了。 這御書房外頭還跪著一群武將和諫官呢。 武將是跟老成國公多少有點交情的,并且這件事跟他們自己也息息相關。如果這次就這么輕輕揭過了,下次要是他們自己出征的時候,家里遇到這種事……今上如今對他們這些開國元勛的態度令人齒冷。 諫官就更不用說了,個個脖子洗的特別干凈 ,什么都敢說,爭先恐后地等著被砍呢。 宗室那頭的態度也挺微妙的,一方面看不上慶成郡王這種以庶充嫡的行為,一方面又不容許皇帝動慶成郡王。這慶成郡王連個封地都沒有,真不是什么大角色,但宗室就是拿他做筏子跟皇帝干上了。 但事情都鬧到現在這樣了,同慶帝也顧不上宗室的臉面了,一道圣旨把慶成郡王貶成了鎮國將軍。 圣旨下了,大總管三有太監揣著圣旨親自在宮門口頓了頓,把高老太太給攙了起來。 高老太太聽到這事兒也不跪了,顛兒著回府了??粗耦^絕對不像個年過花甲的老人。 倒是袁璐昨夜看著泓哥兒,本就睡得晚,今早上匆匆忙忙的又空著肚子在宮門口跪了一早上,渾身跟脫了力似的,在太陽底下打冷戰。 老太太來時坐的是輛裝飾簡單的小馬車,為的就是不引人注目地出府。如今打了翻身仗,也不可能再繼續坐那種馬車跌份兒了。婆媳兩人就坐進了一輛車里。 袁璐此時的臉色已經是非常難看了,額頭還冒著冷汗,嘴唇煞白。 老太條就有些嫌棄地道:“我跪你也跪,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子。傳出去還當我這婆母苛待于你呢!” 袁璐笑道:“兒媳身子骨一直不好,給婆母惹麻煩了。婆母且可憐可憐我,讓車停停,我讓丫鬟買點東西壓壓肚子?!?/br> 老太太哼了一聲算是答應了。 袁璐便拉開簾子,讓坐在車轅上的丫鬟去買點點心。 青江聽了,便說帶了府里的點心,說著拿出了帕子包好的一些糕點。 這糕點做的雖精致,但袁璐看著卻沒胃口,只附身到綠水耳邊吩咐她道:“給我去街邊端碗熱乎的餛飩來?!闭f著往她手里塞了個本來準備用來打點宮里人的荷包,“去吧,看見什么好吃的都買一些,其余的當賞你的?!?/br> 綠水性子跳脫,也不像青江那般多有顧慮,輕快地應了一聲就跑下去了。 沒多會兒,綠水就端著一海碗餛飩回來了,上面還蓋著一個盤子,里面放著茶餅、小包子和豌豆黃之類。 青江見了,便有些責怪地說她:“你在呢么買這些?這些是夫人可以吃得?” 綠水被訓得縮了縮脖子。 袁璐把她手里的東西都接進馬車,對青江道:“都是我讓她買的,就吃這一回?!?/br> 老太太看著還冷哼呢,這還首輔家的姑娘呢,吃個街上的小吃都這么不得了的樣子。 盤子一拿,這餛飩的香氣就飄出來了。 袁璐先喝了口熱湯暖了暖肚子,隔著簾子問綠水:“盤子和婉要還么?” 綠水道:“不用還,多給了幾文錢,老板把盤子碗調羹都送給咱們了?!?/br> 袁璐想著這國公府的車停在外頭也挺顯眼的,就讓車夫趕得慢些,回國公府了。 還別說,吃慣了家里的精致東西,偶爾吃一回這外頭幾文錢一海碗的東西還真是挺合胃口的。 袁璐就著餛飩湯吃了兩個熱乎乎的小rou包。 舒服得她想嘆氣。頭一抬,就看見老太太扭著頭咽口水呢。 袁璐就問:“婆母今早可用過朝食了?不嫌棄的話,和兒媳一起用一些?” 老太太其實是有備而來,早上朝食那是吃的飽飽的,但是折騰了一早上也又有些餓了,現下又被這餛飩的香味兒一勾…… 老太太就很勉為其難地道:“我本不餓,既你這么說了,我便勉強用一些吧?!?/br> 袁璐忍著笑,也一本正經地道:“多謝婆母成全兒媳的一片孝心?!?/br> 老太太點著頭,拿著調羹一口一個大餛飩,沒幾口就吃完了一整碗,吃完了就后悔了,剛她還嘲笑這小袁氏沒見過世面呢,可現在她自己…… 袁璐胃口本就不大,吃了兩個小包子,又吃了半個豌豆黃已經飽了??蠢咸敛唤橐獾爻怨饬俗约汉冗^湯的餛飩,還心道這老太太挺不講究的。 老太太吃完餛飩放了碗,又沒忍住吃了個蕓豆糕,內心更是羞憤不已,一路板著臉回到了國公府,一下車就拄著拐杖走得沒影兒了。 袁璐更是不明白了,這老太太剛不還好好的么,怎么忽然又擺起臉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沿用明朝宗室男性爵位: 親王 郡王 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 鎮國中尉 輔國中尉 奉國中尉 ☆、豎子 泓哥兒的燒反反復復,白日里明明退燒了,到了晚上又會燒起來,迷迷糊糊的不認人。 因知道他會夜里喊人,袁璐就經常睡在他房間里的榻上,聽到他聲音啞啞地喊著“娘”,半夜就起來給他喂點水,哄他睡覺。 一天天的下來,她自己倒是先瘦了一大圈。 花mama看在眼里,心疼得不得了。 后來連泓哥兒的奶娘都看不下去了,雖然見了夫人能這樣把大少爺放在心上,她們都是打心底的高興,但都知道夫人身體不好,再這么熬下去都要把她自己熬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