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此案一出,無異晴空霹靂,炸響在金鑾殿。 百官愕然。 隨后,百官異口同聲討伐惡賊,跪地懇求皇上,將迫害忠良的徐國公一黨jian賊逮捕歸案,血債血償,還給所有巡鹽御史一個公道。 卻不怪百官驚心,林如海之前,江南任上接連暴亡三位巡鹽御史??! 如今看來,必定是被jian黨謀害! 不說這些死難官員親朋好友,要替親人伸冤報仇,直說百官們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此時此刻,也不能坐視不管。 故而,百官異口同聲,同仇敵愾,一直要求嚴懲惡賊,還天地間一股正氣! 乾元帝沒想到右都御使會忽然揭開林如海被害一案真相,震驚之余,暗自疑惑,右都御使從何而知這樁隱秘的公案。 乾元帝不由瞟了眼御前侍衛統領馮紫英。 馮紫英微微搖頭,表示自己并不知道。 就在乾元帝這一愣神之間,得知真相的文武百官,在短暫的驚愕之后被憤怒充斥了胸膛,乾清宮中,群臣激憤,一個個跪地磕頭,捶地呼號:“林如海公忠體國,一行追繳鹽稅,不想落得個家破人亡,害人之人卻高官厚祿,兒孫滿堂,天道不公啊,皇上!” “林如海冤枉啊,皇上!” “皇上,您要替冤魂伸冤??!” “四任御史,個個喪命,真乃喪心病狂??!” “四對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兒郎,十年寒窗,一朝中舉,不曾報答生養之恩,卻累得高堂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 “四個家庭因此毀滅啊,皇上??!” “于心何忍啊,皇上??!” “好人喪命,惡人逍遙,天道不公??!” “皇上啊……” 一人哭喊,百人應和??芍^聲勢浩蕩,氣勢如虹,差點要掀翻乾清宮的屋頂! 乾元帝頭都大了! 此時此刻,乾元帝想要捂住林如海一案的真相,已經不能夠了。 回頭卻說迎春,這邊群臣憤慨之時,錦鯉正把乾清宮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向迎春轉述。 乾清宮火熱激憤場景,讓錦鯉深感擔憂,蹙眉言道:“主人啊,咱們這個時候把林姑老爺被謀害的證據交出去,倒是對不對???‘若論罪過,甄家得到報應理所當然。 可是,江南鹽稅虧空一案,雖說是徐家主事,坐鎮江南的主事卻是甄家,徐家落網,必定要供出甄家。 皇帝若不懲罰甄家,群臣不會答應,若是嚴懲甄家,太后娘娘顏面何存? 雖然迎春本意是為了林家姑父一家報仇,讓徐家得到報應。 于公于私,迎春做法都沒有錯處。 可是,若讓太后娘娘知道有關證據乃是迎春設法獲取,迎春處境堪憂,太后娘娘必定從此記恨迎春,疏離迎春。 錦鯉以為不值得! 錦鯉對于太后娘娘的善意深有感觸:“屬下覺得太后娘娘比榮府老太太更為慈愛!” 對太后娘娘,迎春自然感恩戴德。 可是,這事兒利弊,迎春也是再三思忖過了。 迎春嘆氣,說出心里考量:“前幾日徐家如何對待我與賢貴妃,你也瞧見了。如今這般地步,我們與徐家,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咱們不拿出謀害林姑父的證據,徐國公為了自保,必定也要咬出甄家來,那時候,皇帝或許會為了太后娘娘,暫時保留徐家,徐家不倒,他們便會尋找機會下手謀害咱們,替皇后翻案。所以,與其等待徐家緩過氣來,回頭咬死咱們,不如咱們先下手為強,拍死他們。一來,咱們替林姑父出口氣,二來,我也仔細思念過了,趁著太后娘娘在世,將甄家的膿包揭破,對甄家未必不是好事?!?/br> 錦鯉愕然:“這話屬下不懂!” “你是仙子,自然不懂?!?/br> 迎春微笑:“正所謂人在人情在,眼下太后娘娘在世,乾元帝處理甄家的時候,就不得不考量太后娘娘感情,如此,才會情留一線,甄家也才會有翻身機會?!?/br> “再有,我之前讓你徒兒所辦事情,如今就有效果了。且安心好了,甄家與太后娘娘,只有感謝咱們,且不會跟咱們為敵!” 錦鯉一切以迎春安危為重,迎春以為無妨,錦鯉也不啰嗦絮叨了。撲通一聲游曳而去,潛心修煉去了。 迎春這里心底另有隱憂,并未盡言。 迎春如今通過種種切切,已經基本窺探出紅樓世界基本走向。 上一世,元春必定死在皇后手里,徐家卻因此榮華延綿。 如今,雖然皇后犯下不可彌補錯誤,但是,徐家一日不倒,皇后就有機會東山再起?;蛘?,徐家制造機會,撥亂反正,再次立于不敗之地。 再者,迎春十分擔憂六月的海疆戰敗。 那時候,倘若徐家再立新功,乾元帝必定還會繼續容忍徐家與皇后。 乾元帝跟太后娘娘必定安然無恙,他們跟徐家爭斗不過再吃幾年罷了。 可是,榮府跟自己卻等不得了。 所以,迎春必須抓住眼下機會,一擊而中,將徐家排入塵埃。 那么,如何才能夠一擊而中,逼迫皇帝馬上跟徐家決裂呢? 榮府沒有這個能力! 文武百官卻有這個能力! 迎春只要設法引爆這股強力即可! 而林姑父被害一案的事實真相,就是點燃這股爆發力的火種! 至于太后娘娘恩德,迎春自有考量。 明年就是個太平春。 按照慣例,國有祥瑞,必定就會大赦天下。 而迎春已經知道自己身懷龍鳳胎,到時候,只要迎春替甄家上本求情,甄家必定能夠脫罪。 迎春之所以讓錦鯉偷窺馮紫英隱藏有關江南卷宗,的確是想看一看姑母賈敏之死跟甄家有無關系,甚至想知道這事兒跟賈府有無牽連。 所幸這事兒雖跟甄家有關聯,卻跟榮府兩位老爺無關,迎春總算放下心來。 倘若查出來是骨rou相殘,迎春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 卻沒想到,如今歪打正著,救了榮府跟自己。 徐家卻要為自己跋扈殘暴付出代價,僅此一役,徐家三代之內,莫想再有子孫立足朝堂。 回頭卻說乾清宮內。 徐國公被拘押上殿,乾元帝當殿審訊。 前有皇后罪己詔,后有右都御使手里鐵證,徐國公當初寫給江南官員的迷扎,再有之徐家貪墨證據,徐國公已經辯無所辯。 他原本希望保住女兒,繼而保住徐家夢想破滅了,回頭便起了個魚死網破之心。 徐國公拿出一份甄應嘉給他的私信回函,以及甄應嘉收受銀錢的簽字憑條。 徐國公擺明要拉甄家墊背。 乾元帝不得不命人將自己舅舅甄應嘉傳召上殿。 甄應嘉一早上表乞骸骨圣上不允之后,已經做了充分準備,此刻上殿,一見陣仗便知,自己這會套無所逃。賊咬一口,入木三分。徐家可謂天下第一毛賊,這一咬更是狠毒三分。 甄應嘉遂不分辨,磕頭認罪:“微臣辜負圣恩,辜負太后娘娘教誨與希望,微臣愿意將宮贖罪,捐贈所有資產充實軍餉?!?/br> 徐國公冷笑:“資產?甄家的資產從何而來,你敢對天下表么?” 沒想到甄應嘉當真懷揣了資產賬簿,卻見賬簿記載,甄家自去年開始,已經先后捐贈資產八十余萬,這數目恰好跟徐國公記載甄家受賄數目相當。 亦即,甄家已經變相將貪墨所得返回給了朝廷,如今捐贈之物,乃是甄家祖上十傾土地,再有當日太后母憑子貴,榮登太后位之后賞賜太甄家二十傾土地,再有這些年派生出來二十傾土地,三下總計約莫五萬雪花銀。 甄應嘉這筆賬目算下來,滿殿文武頓時啞口無言。所謂贓款,甄家并未享用,且已經事先退賠了,如今愿意破家贖罪,本朝有贖罪慣例,甄家又是后族,大臣們實在不知該要痛打落水狗還是就此放過。 乾元帝在上不得不佩服自己舅舅腦子靈活。遂故意言道:“甄應嘉雖然退賠所得贓款,也愿意破家贖罪,起做法雖有可取之處,但是,身為皇親貴戚,食君之祿,理應為君分憂,僅只獨善其身遠遠不夠。身為朝廷大員,利用匡扶正義,鏟除罪孽,甄應嘉卻坐看罪惡發生,事先不阻攔,事后不稟奏,朕說你尸位素餐,并不冤枉吧?” 甄應嘉馬上伏地磕頭:“微臣領罪!” 乾元帝干凈利索判決:“認罪就好,那么,你就放下賬冊憑據,收拾收拾,回家種地去吧?!?/br> 乾元帝哼一聲:“甄家事情,朕如此處理,眾卿可有異議?” 百官無不擁戴:“皇上圣明,臣等信服!” 甄應嘉諾諾而退。 乾元帝又道:“朕要你帶領甄家上下即刻返鄉,不許去辭太后,你服也不服?” 甄應嘉即刻屁股朝天,伏地叩首:“罪臣謹遵圣命!” 然后,甄應嘉再次三叩首,聲聲哀泣:“罪臣辜負圣恩,卻蒙皇上眷顧,保全闔家老小性命,不至骨rou離散。罪臣感佩涕零,無以為報,只有從此之后日日祈禱,祝愿吾皇身心康泰,國祚綿長!” 第123章 甄應嘉黯然退出金鑾殿,來至蒼震門前,甄應嘉雙膝跪地,三拜九叩之后,方才灑淚出了紫禁城。 隨后,乾元帝殿審徐家。 馮紫英與英親王分別陳述了徐家這些年貪墨鹽茶賦稅,中飽私囊的證據。 這一番控訴下來,文武百官震驚莫名,驚詫萬分! 卻原來,徐家僅只貪墨現銀這一項,數額競達三百萬兩之巨,這還不算江南各級官員鹽商茶商各種巧立名目賄賂饋贈給徐家的各種古董字畫玉器與不動產業。 同樣震驚莫名者,還有徐氏一黨只貪官污吏。 最受打擊者,卻是徐國公,他實在沒想到,當初軟弱可欺乾元帝,如今已經有了反噬之能,竟然不聲不響抓住了自己痛腳,扼住了自己一族的命脈! 卻原來,乾元帝自從去徐家捐贈八十萬銀兩開始,已經暗中安排錦衣衛四處查訪徐家的隱匿資產。林如海曾經給當時太子透露過,江南每年三百萬的稅收僅占江南賦稅三成。乾元帝因此推斷,徐家資產應該在眾貪官中占去一半以上,即便徐家揮霍厲害,徐家也不會只有八十萬的結余。 乾元帝早就怒不可遏了:可惡的徐世昌,富可敵國,卻只肯拿出八十萬來糊弄自己,這是打發叫花子??! 這等目無君父的亂臣賊子,不誅滅之,天理難容! 原本,乾元帝預備看在孝慈太后份上,只搞掉徐國公一脈,至此,乾元帝決定要將徐家連根拔起。否則,這徐家將會日日做大,終有一日,威脅朝廷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