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建造一座城市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更別說一座前所未有的空中之城了。 等到水位逼近這里,也不一定能夠完成,就算完成了,這么多人口,也不一定能夠上去生活。 速度是可以再提升,但是,穩妥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等到入住了,除了問題,那將會是非常慘烈的損傷。 蘇蕎初去看了一下水位上漲的速度,再看了看距離,推測到目離市這邊的時間,主動開口:“再加快一些速度,沒問題的?!?/br> 既然總工程師開口說沒問題,宋知山召集了更多人手,之前的工作人員是仔細篩選過的,每個人身家來歷清白,現在人手不夠了,面向社會招收相關的工作人員。 這些人也會經歷篩選。 一些可以進入現場作業,一些在場外做好相應的材料供應。 召集人手的口號是:“為了我們的家園?!?/br> 蘇濤如果不是因為年齡,就要去報名了。 張彭是看到的時候第一時間報名,報名成功的時候,蘇濤特意過去加油鼓勵:“好好干!” 報名成功的人,實行半軍事化處理。 進去工作了,不到完成的時候,是不允許出來的。 通訊也會受到限制。 防止泄密。 蘇濤:“你家人我會幫你看顧的,安心?!?/br> 周圍其他的租客也紛紛表示會多照顧,要是家里有什么家里老弱婦孺干不來的重活,他們會幫把手。 張彭豪情壯志的應了:“我會好好干的!” 他們去建造的人是有貢獻點的,這貢獻點,可以幫助他們優先在上面占個住處。 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沒有不盡心的理由。 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加入進度就跟拉了快進鍵一樣,材料也敞開了供應,所以很快大家就看到了一座龐然大物。 個人站在旁邊是渺小的,就跟人站在山腳下仰望山峰,讓人察覺到自身到底有多渺小,圍觀的人已經不敢離得太近去觀看了,因為空中之城是懸浮的,視覺效果太過震撼,有一些恐高的都看不得這個場景,很容易聯想到自身生活在上面。 隨后,目離市官方出了一個意向表讓大家填寫。 1、想不想去空中之城居??? 2、害怕高空生活嗎? 3、如果空中之城倒塌,你會怎么做? 4、…… 這個意向表官方讓他們謹慎填寫,這有可能會關系到事后政府對大家的安排。 一些覺得空中之城不安全的人可以放棄的說法也傳了出來,去那里的必須了解它的危險,有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而且有些人害怕的,那就沒辦法,只能去高原,或者是生活在船上。 大部分人還是想要腳踏實地的。 官方不會干預個人選擇。 有的人覺得空中之城酷炫,迫不及待想要去居住,也有的人懷疑它的可靠程度,這是個人的選擇。 蘇濤他們都希望能夠留下來,他們沒有人恐高,不想離開故土。 雖然到了空中之城,不是原來的家了,但,依舊在目離市這片土地不是嗎。 “嘩啦啦——”雨聲依舊。 陳巧蘭抬頭看了一眼這陰沉沉的天空,在院子里摘了一些青菜,進屋子。 蘇濤正在打包他的一些收藏。 他們家里塞了各種有用的、沒用的“寶貝”,因為有地方放,一直沒清理。 現在到了不得不清理的時候了。 這個家,很快就要被淹沒了。 看著有些之前收藏的寶貝被放到一旁,陳巧蘭眼不見為凈,她收藏的“寶貝”更多。 要放棄的“寶貝”也更多。 蘇濤收拾好之后,除了一身汗。 “總算收拾好了,原來咱家有這么多東西,之前都沒發現?!?/br> 他有些唏噓。 很多東西都要放棄了。 他們會搬到空中之城去居住,因為女兒的貢獻,他們一家會在上面擁有一處二層的復式,單層面積不到一百平,也不是不能塞,但是女兒和孫女都一致反對帶走。 要是帶過去,家里就要被塞滿了。 這是最大的戶型了,頂級的居住條件,蘇家人口不多,但是蘇蕎初是最大的功臣。 其余的,不論官多大,去到空中之城,都是按照家庭人口安排房子。 貢獻高的,決定位置,不決定大小。 這座空中之城,現如今基本已經進入善后階段了,正在安排人第一批入駐。 相關的工作人員已經提前在上面了。 蘇蕎初這邊,搬遷去空中之城的時間算是真正的第一批,她的實驗室在第一層,房子也在第一層。 大部分公共部門,也在第一層。 上面的有的是工業區,有的是種植區,有的是商業區,有的是住宅區,全都事先分好了。 等到蘇濤他們這第一批民眾上來,發現這空中之城跟原來也沒多大變化。 房子的材質變了,敲起來不是水泥磚石,有點像塑料,但是很堅固,不會輕易倒塌。 他們的家具也不是木質的了,變成了更輕的材料。 他們這里因為女兒的緣故,一應家具電器都是齊全的,來到這里,照常生活,還有專門的房間用來種植,還有兩個大陽臺,站在陽臺上往下看,要么是路,要么是房子。 走出家門,是久違的不用撐傘的時候。 這一片的頭頂有一個罩子,把雨水擋住了。 在這里,可以脫離雨具,走出這一片,才會需要雨具。 走出家門,蘇濤和陳巧蘭看著路邊種下不久的草皮和凈化樹木,心曠神怡。 這點來說,比之前要好。 隨著第一批民眾的入住,這里的照片和視頻如流水般涌出。 讓其他人看了個過癮。 張彭家也是第一批入住的,他花了一些錢,加上他的貢獻點,讓他在這里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不大,但歸屬自己的感覺是租大房子無法給予的。 沒錢的人也能住進來,只要付出勞力,就能在這里獲得居住權。 老幼有專門的福利部門負責管理。 當然,就算是到了現在,這座巨大的空中之城也沒法容納幾百萬的人口。 撐死一百萬。 那些不愿意、或者是沒有獲得名額的,只能搬遷。 一開始,張彭家搬進來的時候,還提心吊膽,但是幾天過去了,平穩的跟在大地沒有區別。 如果不特意去眺望,也沒有處在空中的感覺。 短暫的適應期過后,他們很快就習慣了。 老人還精神壯碩,去了家附近的種植園干活。 孩子繼續上學。 他們兩個正處于壯年的則是出去工作。 不工作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食物。 他們安心的繼續著自己的小日子,外界都在關注著這座空中之城的情況。 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夠穩如泰山。 “啪——” 海浪聲越來越近了。 空中之城的不少居民看著下面熟悉的家園被水澤淹沒,紅了眼眶。 最后一批民眾也適應了,他們現在要升空了。 這座空中之城會升到海嘯也無法打到的高度,但一下子升太高,怕有人不適應,會每一天都往上升一些。 在周圍,某些待命的船舶在密切的關注著這座城市的情況。 如果一切安好,這些船舶就是打漁的好幫手。 如果不順利,這些船舶就是救援者。 大家都不希望成為第二種。 就連國外,大都是希望成功的。 現在留給人類生存的陸地真的不多了。 第一座空中之城被命名為希望。 希望之城。 它的牢固程度就跟她的創建者所說的一般。 一天,又一天。 一個月,又一個月。 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