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原來這樣,確實是好東西?!?/br> 夫人:“一次要用多少?” “一點點就夠了,那一罐子可以用幾個月?!?/br> 李道臻點頭表示知道了:“賞!” 沒多久,李道臻派去買味精的人回來了,抱了六個小的陶罐回來,“回老爺,這味精限購,我們六個人去買了六罐,想要再叫人過去買的時候已經賣完了?!?/br> “賣完了?這么快?!?/br> 李道臻有些驚奇。 “是,很多是那些酒樓的人來買的?!?/br> 李道臻:“看來他們的消息很敏銳啊?!?/br> 李道臻有些期待,“明天夫人可有空和我一起去酒樓?” 他夫人明白點頭,“妾身自然是有空的?!?/br> 這些酒樓比較敏感,在水原府流傳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了,但是他們沒有地方可以買,現在終于有了,當然就行動了起來。 京都不缺貴人,也不缺有錢人,他們一般舌頭都很刁鉆。 有了新的東西,他們想要嘗一嘗,要是下手慢了,別的酒樓都有,就他們沒有,那他們無疑就會流失客源。 這不是他們想要看見的。 就跟在水原府一樣,因為味精能夠給美食增色,廣受好評,又因為貨不足,已經售罄,不能滿足需求,賣出去的那些價格很快就被炒起來了,甚至還得了一個味金的美名。 雖然蘇茂初不在京都了,但是這三個字依舊在這里被頻繁提起。 蘭瓊縣距離京都不遠,加上劉逸云本身就有派人去水原府潛伏下來,注意著蘇喬初的動態。 他知道味精的時候很早,他覺得皇上真的是太過于偏愛蘇茂初了。 水泥這種東西,到現在還牢牢的掌握在皇上的手中,結果蘇茂初居然也能使用,他就這么希望蘇茂初走捷徑,拿到亮眼的政績嗎? 這對于其他的地方官員來說,根本不公平。 加上他現在又拿出了味精,他知道的,已經有好幾個有影響力的詩人為此作詩,影響力更廣泛了。 為什么他會有這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是什么人在幫他? “叩叩叩…”有小廝在敲門。 “進來?!?/br> 小廝手里捧著一個托盤,里面是粥和一些好克化的食物:“這是夫人讓人送過來的,老爺別誤了飯點,對身體不好?!?/br> “放下吧,我知道了?!痹谛P關上門走后,看著這些東西,劉逸云沒有說話,只是緩緩的笑了,笑容里面滿滿的都是諷刺。 看著蘭英生下來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她自己卻一直沒有好消息,她急了,越來越放低身段。 他只是兩天沒有過去,她就讓人送吃的,提醒自己過去了。 她不是說自己身體有問題嗎?現在外面的人說的是他有問題,還是她有問題? 之前預想的場面成真,但是劉逸云的心底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他想要有一點能夠讓他高興的事情發生,比如他聽到蘇茂初傳來了噩耗。 什么時候才動手,讓他能聽到這個噩耗? 那幾個蠢貨,不要讓他對他們失望啊。 作者有話要說: 二合一 周末愉快啊 第55章 原配在朝堂 江正縣的陳縣令最近嘴角的笑容就沒有下去過。 他高興,他當然高興。 味精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受歡迎。從來沒有見過縣衙庫房里有那么多銀子,有了這些銀子,之前沒有提上日程的一些事就可以提了,比如把他們縣里的路修一修,縣衙里年久失修的房子也可以動工修復起來。 不僅僅是他高興,生活在海邊的漁民們也高興。 之前招待了縣令和知府的那位村長他們家最近人手就沒有停下來休息過,全部動起來,把這里的魚獲賣出去,都是錢,而且在劃分海域可以租賃,用繩子切割成一片一片的,在淺水區域養海帶。 吳大山也是這么高興著的,現在不僅僅是他,他娘子也在這里做工,做一個收入不穩定的業余秀娘,當然不如一個穩定的工作好,而且這刺繡很費眼睛,娘子年紀也不小了,再這樣下去眼睛就要壞了。 他們兩個進去工坊做活,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就增加,而且變得穩定了起來,家里不用那么拮據的過日子,能添置家里需要,但是之前因為囊中羞澀不買的物品。 因為通往府城的路修好了,來往兩地的商販一下子就增加了起來,送到他們這里的東西也越多了,今天他還看到了一只據說從南方去到府城,然后再來到這里的商隊,帶了很多南方特有的東西。 吳大山打算買一只南方的鏡子送給娘子。 這日子過的越來越有奔頭了。 現在蘇蕎初正在烏頭縣,烏頭縣在山脈腳下,物產同樣豐富,現在通往這條路的水泥路正在修建當中。 縣令清高不假,但自從蘇蕎初說要修一條路,加上扶持這里的百姓增加收入之后,他就特別的殷勤。 這是知府的政績,又何嘗不是他的政績,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反對。 這個地方多山,彪悍的獵戶不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山腳下還有些村子是挖參人,只是這里并沒有多少野生人參,所以并不是很富裕,但這里有個優勢,那就是山林里的樹,比如那看不到邊際的松樹。 蘇蕎初讓人收這里的松子,這可是好東西。 這邊還適合種植藥材,山林間也適合散養牲畜,要想吃得好,rou是必不可少的。 等到養成了之后,做成各種rou干也方便運輸和存放。 織云縣的王縣令原本是個誰都不得罪的老好人,但是隨著新任知府大人的舉動,他也改變了自己的處事方法。 誰不想跟在知府后頭吃rou呢。 或許他還能小小再升一級。 蘇蕎初在四個縣里面來回跑,帶動著劉逸云派來的四個人同樣到處跟著走,一臉疲倦。 他們就像是在轉圈圈,來到了江正縣沒多久去了烏頭縣,去了烏頭縣沒多久,又去了白熊縣,去了白熊縣沒多久,又去了織云縣。 停留的時間都不長,短短的一段時間根本不夠他們找準機會下手,他們這幾個人少,是做不到強殺了知府的。 他的身邊有高手,所以他們要先把他的護衛調走,之后再去殺了他。 結果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機會,蘇蕎初是只要他們不動手,就在一邊看好戲,有人跟著自己她知道,讓人盯著,就等他們動手了。 一動手立刻逮捕歸案。 現在看看他們后面還有沒有其他人,蘇蕎初留著放長線,釣大魚。 她不可能特意為了他們創造機會特意長時間留在一地,她現在時間寶貴的很,在秋冬來臨之際,她要讓人把火炕普及。 火炕這東西可是對抗嚴寒的利器。 它也簡單,老百姓們看過樣板之后,聰明的自己就能琢磨出來。 到時候只要他們備有柴火或者是干草,就能過一個暖冬。 老百姓們對這種東西很敏感。蘇蕎初培養出了一些會打炕的人走街串巷,打造好了就請展示出來給看一看。 加上這個不費多少錢,需要的材料也很常見,不愿意花錢買的話,自己花點人力去挖都可以,家里有了老人的更是速度。 過冬最難過的,永遠都是老人和孩子。 他們這的冬天又不好過,這是過冬神器。 修路目前為止只是主干道。普通老百姓口袋里也沒有那么多錢,他們暫時還享受不到多少知府大人給他們的改變,但是現在這個火炕不一樣。 冷氣下來,飄起了雪花,家里棉衣不夠的也不用被凍得瑟瑟發抖了,在加的柴火過多的時候還能熱的出汗。 老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夜晚寒風吹過去,就在床上一睡不醒。 本來有些覺得這東西不靠譜的,一個冬天下來也想辦法給家里打了一個。 一片贊譽之聲。 而且這個東西還以飛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蔓延。 京都皇宮和一些貴族大臣的府邸里面也有類似的叫做火墻,或者是地暖,但這些不是一般人家能夠支撐的起來的。 京都不缺貴族,也同樣不缺窮人。 蘇茂初這個名字,在京都又掀起了一陣波浪。 吳佳柒讓丫鬟去給老爺送湯,結果看到丫鬟臉上帶著受驚的神色回來了。 “怎么了?” 丫鬟瑟縮了一下肩膀:“剛剛老爺在書房里發火了?!?/br> “是什么事?”吳佳柒先過了一遍最近府里有沒有發生什么事,確定沒有之后才問道。 “奴婢也不知道,要讓人去打聽打聽嗎?” 吳佳柒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去吧,悄悄的,不要驚動別人?!?/br> “是,奴婢知道了?!?/br> 很快她就打聽回來了,“現在外面都在說蘇大人他做了一件利民的好事……” 聽著聽著什么,吳佳柒就走神了,現在蘇家越來越好了,這一切都得益于蘇茂初。 之前他是老爺的大舅子,當初他執意要把他meimei帶回去,哪怕是尸骨,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他腦子有問題,她也是其中一員,覺得蘇茂初這樣割裂了兩家關系很不明智,結果這才過去多久,兩個人一個天一個地。 就算吳佳柒不懂朝堂上的事,也知道他估計很快就會升職了。 他現在已經是伯爵,四品知府,三年任期過后,他是不是就變成三品了? 有這么一個哥哥,當他的meimei會很幸福吧? 吳佳柒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身體沒問題,跟他meimei一樣,沒有懷孕,藥沒少喝,但是沒有結果,她娘都急了,寫信問她有沒有請大夫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