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鐘可芹有些驚嚇,“娘,先不說能不能考核進去,她們一定會很嚴格吧,娘親,我不想……” “不行!”同知夫人斷然拒絕:“娘親會害你嗎?你老老實實的,你等會就回去把針線撿起來,我每天都會檢查,你不要敷衍我?!彼恼Z氣很堅決。 鐘可芹知道,不能再說什么了,只能苦下臉,“那要考核什么呀?”要考核的話,鐘可芹不怕,她該學的也學了,不是拔尖的那一部分,也在中上等。 要是這樣她沒有考核通過,那她也沒辦法,說明沒有緣分。 同知夫人戳了戳她的額頭,“你這是什么態度?你一定要考核上,知道嗎?你還小,不知道交際和人脈的重要性?!彼[去了希望知府夫人幫她找個好夫君這樣直白的話。 這個消息不是只有同知夫人知道,其他家里有合適人選的也紛紛開始抱起了佛腳。 甄婉婉定下了一個時間,到了時間開了一個小宴,那些有意送自己家的女兒過來考核的人就來了。 人數出乎意料的多。 甄婉婉也不慌,她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試題。 她的考核并不是唯成績論,她的考題比較空泛。 比如第一題是一些基礎的填空題。 第二題是作詩一首。 第三題是你看過什么書?最喜歡的是哪本書?哪句話? 第四題是你喜歡什么?你有什么愿望? 第五題是你擅長什么? 第六題是你以后想要做什么。 大部分是主觀性很強的題目,鐘可芹看到題目后和旁邊的人面面相覷,然后就安靜的在紙上寫了自己的答案。 甄婉婉等了她們寫完了,交卷之后,就有仆人拿了帕子過來,讓她們繡點東西,什么都可以。 無論是一朵花、一棵草,還是一些花紋。 然后她們就可以去玩了,甄婉婉要先批改他們的卷子,批改了以后,再叫人回來面談一次,面談后,她們就可以回去了。 鐘可芹回去了之后,同知夫人拉住了女兒的手,“怎么樣?還好嗎?” “還好吧?!八行┻t疑,“填空題我肯定都做對了,其他的我不知道她想聽什么,我就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了?!?/br> 其他人回去后,家里人問起也是大同小異。 這個考核跟她們出發之前家里人說的不一樣,很大的不一樣,她們都吃驚了。 有些問題她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她們也不知道會怎么評分。 甄婉婉對主觀題看的很仔細,她不是很在意她的學生之前是不是學的十分高深,雖然她們家里條件不錯,但是大部分也不會請那些擅長吟詩作對的秀才舉人給她們上課,也不會培養她們讀書,大都是教養嬤嬤,或者家里的夫人主母教她們看一些陶冶情cao的書,讀一讀女戒,然后學一學琴棋書畫,以免得跟自己的未來夫婿沒有共同話題。 她們大都不會去鉆研四書五經,不會去看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要說有什么比較喜歡看的,那就是話本或者是山川游記。 不是所有女兒家都能跟她一樣,自小跟著哥哥一起上學的。 綜合考慮后,甄婉婉選出了三個小女孩,年紀最小的九歲,跟莫嫣然同齡,最大的就是鐘同知的嫡幼女鐘可芹,十四歲。 她們來了這里之后也很簡單,早出午歸,中午要是不想回去了,在這里也有房間休息,再回去。 有了她們三個,莫嫣然就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她十分歡喜。 迅速的跟她們打成一片。 甄婉婉早上會先管事,把家里的情況先安排好,這個時候她們會先跟著宮里出來的嬤嬤聽她說一些宮廷的忌諱,或者是先安排女工學習刺繡,等她忙完了,就由她來帶她們念書,教她們詩詞歌賦。 時間非常充實,下午她們回去了,甄婉婉還會給她們布置功課。 鐘可芹覺得有些累,但又很有趣。 那些她沒有看過的地方,不同的風俗人情,實在太驚奇了。 同知夫人看她每天老老實實的去知府府上,笑瞇瞇的看著。 吳大山是江正縣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家里在江正縣有個小院子,但也就是這樣了,沒有其他產業。 他本來是在酒樓后廚給人打下手的,但是那間酒樓倒閉了,他就沒了活計,之后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 幸好家里孩子他娘能繡些東西送去賣,也能換點錢,不然差點家里就要斷頓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很關注有什么地方需有活干,所以在味精工坊修建招人的時候,他是第一批報名的人,然后被順利的招進去了,開始跟著大家伙一起清理場地,修建房子。 讓他吃驚的是,這個工坊占地很廣,居然是用水泥修建的,地面是平整的讓人不可思議。 屋子也是由磚和水泥結合,十分結實,看著就很有安全感。 吳大山知道水泥是什么東西,身為江正縣人,在那條路開始修建的時候起就沒有哪個人不找個時間專門去看看的。 他看了很激動,他知道水泥是由他們知府大人拿出來的,而且他們江正縣被選中了成為了第一批修路的地方,現在居然還有水泥拿出來修建工坊,這是要做什么? 吳大山很期待。 或許他也能趁著這個機會,讓日子更好一點。 他每天早上過來,天黑前回去,一天二十五文錢,一個月下來可以攢半兩多的銀子。 他不敢偷工減料,也不敢拖延時間,但他還是期待著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這樣他能多掙一點錢。 只可惜人多力量大,這么多人一起干活,加上這樣的房子并不復雜,很快就建好了。 不過讓他喜出望外的是,這里還招人,招長期在里面干活的,他立刻就報名了。 他們問自己他會干什么,他說:“我打雜的,體力活都行,之前在廚房幫忙?!?/br> 他忐忑又激動的看著他們。 然后他被選中了。 吳大山不知道他們看中了他的哪一點,能被選中就是好事。 他也在打雜,一個月四百文錢,工作一段時間后還會調薪,包一頓午飯,不包住。 不包住對于他來說沒什么問題,他欣然接受。 然后他被分去燒火,這對于他來說確實是個拿手活,他能熟練的把握好火候。 要說這里也有奇怪的地方,他們這里每個步驟負責的人都不一樣,而且管的人也說了,不允許打聽別人做什么工作,以防止泄密。 他這燒火的居然也不能說,但是吳大山不介意,只要給的錢準時發放,他又沒做什么出格的事,有什么的。 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是一種顆粒,會裝好,然后通過那條新修起來的路去府城。 吳大山還知道,他隔壁家那個壯實的后生就進了運輸隊,負責把東西運送到府城。 這份工作要出遠門,但是工錢也比他要高。 吳大山不羨慕,他有老有小,就喜歡在這里待著,只是他還沒有去過府城,有朝一日,他也要帶著家人一起去看看。 味精送到了府城,要怎么推銷這東西? 很簡單,只要在當地酒樓推出一道全新的名菜,廣邀饕餮前來品嘗,重點,這是獨家菜式。 府城的明月樓就是這么做的,新推出了一道菜,用豆腐做成的,沒有放魚,但是入口即化,極其鮮甜,讓人恨不得把舌頭一起吞進去。 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其他酒樓急了,買了一份回來給大廚研究。 大廚看著那湯清澈見底,分析不出里面到底是加了什么,而且去到明月樓也不能只點一道招牌菜吧,多點幾個就發現之前吃習慣了的東西,現在突然變了,變得更鮮美了。 這下子跟明月樓勢均力敵的另外兩間酒樓也明白了,明月樓肯定是掌握了一個新的調料,或者是配方,才會有現如今這樣的效果,不然要是創新菜式的話,他們也行。 就算明月酒樓一直隱藏著他們加了什么,但是老對手,某些時候比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費了不少功夫,才把原因挖了出來,就是在一間鋪子里面有一種新推出的味精,這種細細小小的顆粒加進菜里能夠幫助食物提鮮,功能強大,有些能夠起到點睛之筆,明月樓的人每天都有人喬裝打扮來這里購買。 這東西數量不多,價格也不低,物以稀為貴,每天售完即止。 他們派了人一大早去守著,終于買到了。 回去一試,果然就是它的味道! 蘇蕎初也把這東西送了一些回京都。 其中一份特別包裝的,不用懷疑,那是要獻給皇上的,其余的也各有安排。 李道臻就收到了一罐子,蘇蕎初特意讓人送過去的味精。 看著這包裝的精巧的藤條盒子,再打開露出里面的陶瓷罐,他搖了搖,“這是一種調味料,據說味道不錯?!彼褨|西給了夫人,夫人收下了,“今晚我讓廚房的人用上?!?/br> 李道臻點頭:“能夠讓他特意送過來,應該是好東西?!?/br> “而且估計他也是想用這東西為水原府提高收入,據說這是江正縣里一個工坊生產出來的,這么一罐,估計要花幾兩銀子?!?/br> 幾兩銀子,普通之家,一年也用不了幾兩銀子。 李道臻一直很關注水原府的情況,他和夫人娘家都有些底蘊,在蘇賢弟去了水原府之后,他也在那邊開了商鋪,讓人多注意著,自然就知道一些公開的消息了。 比如他剛去就拉了貪官下馬,建立了威望和民心。 又比如他夫人開了一個書店,里面的書籍不賣只豬,想要來抄書的話,自帶紙墨附一份抄書費就能抄書,這個舉動可是要他們在當地的學子中積攢了不少美名… 他們要考科舉,知識的廣闊和深度都有必要。 他們之前去書店買書的話,書的價格昂貴,一套書指不定就要花掉十幾兩的銀子,現在只要花一點借閱費就可以抄一份帶走,這是他們賺了大便宜了,這是沖著提高當地的文教去的。 或許等到下一次科考的時候,他們考中的人數就會人數更多了。 還有他修路那么大的動靜,話題自開始就沒有下來過。 他的野心很大。 李道臻都有些期待了起來,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他心里已經有了主意,“今晚嘗嘗加了這個調味料之后怎么樣?!?/br> 如果好的話,他就去買一些送給親朋好友,這也是幫他提升名氣,酒香也怕巷子深。 能夠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樣子就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收入了,談錢好像很俗,但是生活是萬萬離不開這種俗物的。 廚娘收到了這東西,十分小心翼翼,看這東西包裝就知道不是什么常見的,她動作小心,先是挑了一些就這么放進嘴巴里,然后他的眼睛就亮了,這個味道! 等到晚飯上來,李道臻和夫人都嘗了一口,一道很普普通通的燙青菜,現在吃到嘴里去,比原先多了一股香味,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有些停不下來。 “這就是味精的功效嗎?”廚娘點頭應是,“是的,老爺夫人,這東西加進菜里面后,可以提升食物的鮮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