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節
書迷正在閱讀:趕不走的戲精富二代[全息]、無雙女匪:夫君扛回家、網王之青春盛宴、蜜桃戀愛時(H)、帝后的開放式婚姻、豪門重生之黑暗千金、那些年,我們遇見的渣渣、禁止惹火、若星消失在世界盡頭(自愛)、全校都在圍觀我們談戀愛
于嬤嬤走進里間,把爐子上的水壺拿下,又換了一壺涼水,冬日里最不缺熱水,家里洗衣裳洗菜都用溫水,就怕冰了手。 “恩,怎么回事,外頭誰在鬧呢?” 家里太小,又不分前后進的院落,青璃耳里好,老遠處有人說話,她都能聽到,這次是吵鬧聲就在附近,她無奈地坐起身。 太陽當空,屋里也變得明亮,不用點油燈。于嬤嬤重新沏好茶,端給自家小姐,她摸了一把發鬢,解釋道,“不是咱家,是隔壁那個狗蛋家的,正吵鬧呢?!?/br> 睡起來感覺有點憋悶,青璃把熱茶放到嘴邊吹吹,抿著小口,喝了一杯,覺得暖暖的舒服,她穿鞋下炕,麥芽打開棉門簾,主仆幾人站在院子里面。 隔壁,王大娘正在尖著嗓子罵人,眼瞅著臘月就算是過年,自家為了多賺幾個銅板,兒子狗蛋和老伴一起趕著牛車去鎮上送貨。 以前,家里有牛車,在莫家村這個窮地方也是少有的,王大娘很自豪,這些莫家村人用牛車都要上門來求,而且家里的牛車送村民們去鎮上,還能收點銅板,家里就靠著這頭壯實的牛過日子。 幾年過去,莫家村大不一樣,幾乎家家有了牛車,根本不稀罕王大娘家的老牛,在村里也攬不到生意。王大娘唉聲嘆氣,家里沒有地,以前佃了兩畝薄田,收成不好,還有一家人要養活呢,冰天雪地的,村里人都在貓冬,只有自家,還苦哈哈地。 昨晚老伴回來,王大娘看到他手上的凍傷又犯,紅腫的心疼,兒子狗蛋每天起早貪黑,昨日發了工錢,首先想到的不是她這個娘,而是媳婦,買了那金黃的酥餅,藏在胸口處,就防著她哩。 王大娘越想越氣,她是節儉了點,可也不是那起子黑心的惡婆婆,一直覺得是兒媳婦背著她偷摸和兒子狗蛋說她壞話,挑撥離間,破壞娘倆的關系。 天不亮,老伴和兒子狗蛋就趕著牛車到鎮上做工,王大娘心里煩躁,昨夜一宿沒睡,站在自家的門前嘆氣,看到莫家村族人們手里拎著包裹,還有小娃們,每個人兜里都是滿滿的,咬著最好的芝麻片糖,自家孫子卻只能吃著一文錢一塊的麥芽糖,她這心里不是滋味。 原本過的不如自家的人,都比家里有錢,而且以后小娃上學堂,甚至生老病死,都不用家里出銀子。她家和莫家做了多年的鄰居,一點光也沒借上,心里有了怨懟。 “吃吃吃,就知道你,狗蛋咋娶了你這么個敗家娘們啊,真是作孽??!” 王大娘尖著嗓子,在隔壁叫喊,對著狗蛋媳婦罵道,“你看看你,除了吃你還會什么!你家男人在鎮上,累死累活,賺點銀子都進了你的肚子!” “可是娘,雖說現在是貓冬,每天就一頓稀粥,晚上餓的睡不著,我才……” 狗蛋媳婦紅著臉,咬牙小聲地辯解,“我就是去廚房拿了個窩窩頭?!?/br> “千防萬防,家賊難防,你這個敗家娘們!當年我真是瞎了眼睛,咋就看上了你!” 王大娘氣得跺腳,那窩窩頭都是有數的,想著晚上給狗蛋和他爹加餐,就被這個媳婦貪嘴給吃了,還理直氣壯的,冬日里又不干活計,還這么能吃! “娘,您這話就不對了,你們王家當年可是用花轎明媒正娶把媳婦抬進來的,就吃了一個窩窩頭,就是賊了?” 狗蛋媳婦是個老實的性子,以前剛嫁進來,日子過的還挺不錯,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家里人就變了,尤其是婆婆,總是上趕著挑刺,對她還不如豬圈里的豬照顧,餓肚子是常有的事。 “那是給你男人留著的,起早貪黑,累成什么樣了,你這賤胚子,晚上還鬧著你家男人不讓睡覺!” 王大娘氣得狠了,說話嘴也沒把門的,把夫妻之間的事拿出來說。狗蛋媳婦一聽,紅了眼睛,緊握著拳頭,站在原地沒有說話,眼淚吧嗒吧嗒地落下。 家里只有一個獨苗,眼瞅小娃幾歲了,她肚子還沒動靜,公婆天天催著,她也著急,狗蛋白日忙著做工,回家天都黑了,在房事上力不從心,可是這些夫妻之間的隱秘事,怎么能拿出來說呢,這不是擺明罵她yin蕩? “你到我們王家多年,就算是只母雞也該下幾個蛋了,當年娶你,可是用了十兩銀子,就算買個死契丫鬟都夠了,你說你干啥活計了?整日好吃懶做,膽小如鼠!我呸!” 王大娘繼續叉腰罵,這次狗蛋媳婦沒有回嘴,默默地流著眼淚。當年家里窮,爹娘不得已才讓她嫁給狗蛋,本以為狗蛋是個老實的,將來能過上好日子,誰想到,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實在餓的狠了,吃上一個窩頭就被婆婆罵的狗血淋頭,還指桑罵槐,說她yin蕩。 狗蛋媳婦心里委屈,這個時候人面皮薄,哪能忍受這樣的話,她是個老實性子,也不愛交際。再說隔壁一家現在也高攀不上,自家沒有好東西,她不好意思空手上門去。 婆婆拉不下臉子,讓她去隔壁拉關系,套近乎,看看能不能得到點關照,聽說莫家鋪子多,讓狗蛋去做個伙計也好。她沒有去過,自家男人大字不識,還老實巴交的,她覺得還不如拼勞力賺銀子心安。 “娶了你,我們老王家就沒好,你就是個掃把星的命!你在家呆著,可趕著沒事了,整日晚上鬧著狗蛋,我呸,榨干爺們的狐貍精!” 王大娘見兒媳不吭聲,默默地抹眼淚,心里更火了,她合計狗蛋對她沒有從前好,八成就是狗蛋媳婦總是這樣裝可憐,都說會咬人的狗不叫,她覺得就是這樣讓他們母子離心。 青璃站在原地聽了一會兒,心里嘆息,貧賤夫妻百事哀啊,族里人也是,人都有點嫉妒心理,以前不如自家的突然飛黃騰達,怎么心里都有點怪怪,她了解這樣的心態。 其實王大娘是個好人,當年也很熱心幫過自家不少忙?,F在崔奶奶也時常去隔壁送點菜,有時候家里包了餃子,也會端過去一小盆。爹娘不是不幫襯,而是以前也提過,狗蛋自己拒絕的,他那時候對自家二姐莫青薔癡心一片,可能不想離得太近吧。 后來爹娘考慮一下,也沒有再提這茬?,F在想想,還是疏忽了,王大娘從什么開始變成了一個苛待兒媳的惡婆婆呢?青璃搖頭,人是會變的,因為環境變了,心態也會跟著改變。 “小姐,那隔壁整日雞飛狗跳,罵罵咧咧不是一天兩天了?!?/br> 于嬤嬤嘆口氣,這是人家的私事,小姐一個未出嫁的姑娘,還是少聽為妙,都是鄉村里的粗話,污穢不堪,沒的污著自家小姐的耳朵。 “于嬤嬤,那狗蛋媳婦真可憐,咋不分家呢?” 麥芽撇嘴,多吃一個窩窩頭就要被婆婆罵的這么難聽,要是她直接背著包袱走人,日子都不過了,有什么比尊嚴還重要的!這個狗蛋媳婦,在婆婆眼里,還沒有一個窩窩頭值錢。 “分家,不太可能,王大娘只有狗蛋這個獨子?!?/br> 這個時候分家一般都是老大奉養爹娘,如自家一樣,爺奶和大伯家一起,每個月,爹爹他們都要送點銀錢過去,過年的新衣裳幾家平攤。 自家是個例外,以前沒分家的時候爹爹讀書,真是傾盡舉家之力,全家人做工供養爹考秀才,無怨無悔的付出。其實爹也有考舉人的機會,只是他后來不想讓全家起早貪黑那么辛苦,趕考的盤纏太多,爹自己放棄了,跑去鎮上教書。 后來分了家,負擔也輕不少,但是家里人依然和睦,平日里有什么都想著對方?,F在爹娘也養成這個習慣,得了點好東西,馬上往大伯家跑,對方也一樣,大家有來有往。 什么才是親人?親人不是在你落難的時候看笑話,而是真正為你擔憂,比你心急。青璃在現代飽受人情冷暖,也見識太過嘴甜心苦之人,明面上故作憂心,回家立刻吃餃子慶祝,恨不得你出點事,讓他們高興一樣。 重生古代農家,家徒四壁,青璃也經受過吃不飽的日子,可是親人們卻用無盡的愛溫暖了她,讓她真的感受到那種血濃于水的親情,無論自家是否發達,這種溫暖的親情卻是她最自豪的東西。 隔壁漸漸地沒了動靜,主仆幾人就轉移了話題,說到過年的安排。于嬤嬤尋思,少將軍就在平陽城,離鳳陽不過一天的路程,自家小姐過年不去看看少將軍?到現在還只字未提。 青璃知道于嬤嬤的意思,平陽城確實還有部分瑣事沒有處理,只是最近天冷,她不愿意動,一直拖著,離大年三十還有二十來天,也要去看看了。 “小姐,你猜誰回來了!” 門外麥芽快速地走進來,臉上帶笑,賣關子道,“您一準兒猜不到是誰回來了?!?/br> “知道我猜不到,你還問我?!?/br> 青璃疑惑,大雪封山之后,村里來人一般都上門送禮走關系的,最近兩天也有所減少,能用“回來”這一詞,莫不是自家的親戚? 前幾天剛和京都通信過,二姐還在京都,爺奶,四嬸,二伯娘一家也在,小姑一家在汝陽,沐陽那邊沒有消息,三哥,四叔也不會回來這么快吧! “小璃,哈哈,麥芽說你猜不到,我想你也猜不到?!?/br> 門外,一聲輕笑,隨著門簾被撩起,劉小花從門外進來,圓圓的臉,臉頰通紅,她把手放在嘴邊呵口氣,又搓熱放在臉頰上。當年離開之時,莫家正在蓋新房,這是她離開五年后,第一次回來,進到屋子里到處打量著。 屋里的擺設不多,和村里的殷實人家差不多,家具件件精致,炕上的被褥都是新的,下面的桌子刷了一層油,透亮,內室干凈整潔。 “小花姐,你怎么想到回來的?” 青璃詫異地睜大眼睛,片刻之后眼眸水潤,她笑道,“快點上炕來,下面冷??!下雪路上不好走,從平陽回村也要一天呢!” 劉家當年是以那樣的形式匆匆離開,一別五年,物是人非,青璃現在還能清楚的記得,那個清晨,大哥帶著她坐馬車,從鎮上回到莫家村,還記得小花姐被許家帶走的情景。 “是二嫂想回來看看,她說還不知道以前爹娘住的地方是啥樣?!?/br> 這么多年過去,劉小花經過苦難之后,徹底想開,人嘛,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F在軍隊里事情不忙,二哥帶著二人坐馬車回來看看,想在莫家村過年,分別太久,想念這個地方。 “回來就好!” 青璃高興地拍手,劉小花家的偏廂被改成了庫房,族里發過年貨之后,就空了兩間屋子。前段有人過去住過,正房很干凈,只要打掃一下,換上新被褥就好。 “我先去家里看了,正房還是爹娘走時候的樣子?!?/br> 劉小花搖搖頭,嘆了一口氣,短暫的傷感之后,面上又恢復了笑容,她告訴青璃一個好消息,二嫂董大丫,已經有了身孕,延續劉家香火,想必爹娘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平陽比鳳陽更加寒冷,最近街上已經看不到幾個百姓了,都貓在家里過冬,只有街道上,有城北大軍的將士們巡邏,聽說最近和大秦一直沒有開戰,很是平靜。 “你剛回來,家里沒有柴火就來我家取吧?!?/br> 于嬤嬤奉上熱茶,兩個人圍坐在一起聊天,劉大牛一直在新宅那邊修養,沒有送過來消息,但是送溫暖小分隊來過,給家里送了糧米等過年之物,帶來消息說劉大牛很好,讓家里人不用cao心。 “柴火已經買了?!?/br> 眾人坐馬車回來,到鎮上看到有樵夫賣柴火,天這么冷,凍得瑟瑟發抖,正好家里缺柴火,劉二牛就全部買下來,也是為了幫那個樵夫一把。 這次回來,帶了米面油,rou菜和生活必需品,家里什么都不缺,劉小花還給青璃帶了平陽一些老字號的果脯,得知她家里什么都不缺,不知道送什么好。 劉小花兄妹二人回來,莫如湖和劉氏很高興,晚膳的時候叫人來家里吃了一頓,原來兩家關系特別親近,現在劉二牛成親,爹忍不住多喝了幾杯,給二人準備了大紅包。 劉二牛和董大丫恭敬地收下,又給莫如湖和劉氏磕頭,眾人在飯后,點上油燈,圍在偏廳里閑聊,當年之事很少提及,爹娘心中有譜,也不想說傷心事,就問了在平陽的日子。 “這次回來,就安心過個好年吧,在村里熱鬧啊,聽說平陽城更冷,我和你嬸子還沒去過?!?/br> 莫如湖喝了幾杯茶,又囑咐劉二牛,“你剛回來,家里的東西置辦全了嗎,有什么缺的就直接過來拿,不愿意開火,以后每天來這邊吃飯就行,就兩步路,近著呢?!?/br> “莫叔,家里也不缺啥,您這么多年一直幫著照看房子,那高麗紙和瓦片都是新換的,下雪天也不漏水,里面也干凈,灶間燒柴,現在暖和呢?!?/br> 劉二牛搓搓手,一臉感激,家里已經沒有什么親人了,兄妹三人相依為命,沒想到時隔幾年回村,還得到照顧,村里看到他們回來都很熱情,過來送了不少東西。 青璃不放心,劉家的屋子有一段時間沒住人,怕下雪屋子里潮氣重,帶著于嬤嬤和麥芽過去看看,下晌一直在燒火,炕也熱乎了,董大丫人勤快,有了身孕也沒躲懶,拾掇個窗明幾凈,還找了一個粗瓷瓶,插上幾枝紅梅點綴。 “我二嫂手可巧呢,你看看我這身襖子,就是二嫂做的?!?/br> 劉小花笑意盈盈,跟著青璃在村里瘋跑了一圈,又找到當年的感覺。天已經擦黑,寧靜的小村在白雪的世界里,有的人家已經提前掛上了大紅燈籠,家家戶戶煙囪冒著細白的煙,充滿著溫馨。 劉小花幾年沒有回來,拉著青璃在村里轉悠,莫家村的小河已經結冰,劉小花在上面打滑,對著青璃道,“那時候家里沒有水井,我和青薔姐都是在這里洗衣裳?!?/br> “你看那邊,夏日里野菜最多,還有那個角落,記得以前沒有青磚瓦房??!” 劉小花激動的到處轉悠,相比之下,劉二牛能鎮定一些,但是眼里的激動之色騙不得人,雖不是莫家族人,也在這片土地生活了十年之久,對這里的山水,有深厚的感情。 “璃丫頭,這么晚了怎么出來了?” 青璃和劉小花跑到莫六嬸家門口,正趕上莫六嬸出門撿柴火,見到二人在一起,對著劉小花道,“小花也長成大丫頭了,瞧這小臉蛋水嫩的,不如留下來,給我家山子做個媳婦兒吧!” “哈哈,六嬸子,我可聽說了,山子哥要求高著呢,要識文斷字的?!?/br> 莫六嬸引著二人到里屋做客,今兒族里發了年貨,莫六叔帶著莫子山去莫六嬸的娘家看看,這幾天天寒,莫子山怕他娘犯了腿疼的老毛病,堅決讓她留下來,此時天擦黑還沒回來,多半在那邊吃了晚飯。 “小花,吃點糖吧,族里發的,你才來也沒有,在我家包點回去?!?/br> 莫六嬸很熱情,當年和劉家熟悉,也沒有什么忌諱,開著玩笑,“我們小花這樣的好閨女,就得嫁到好人家去?!?/br> “六嬸子,不用呢,我在小璃那里包了不少,足夠過年吃用?!?/br> 女娃家,提到自己的親事,劉小花還是紅了臉,現在爹娘去世,也沒人幫她張羅親事,現在家里有了二嫂,好一些。二嫂提過親事,她當時點了頭,其實不想那么早嫁人,還想等上幾年。 莫子山家后來建的房子很寬敞,一些家具都是重新置辦的,三人在炕上坐著,點著油燈,閑聊,說到親事的問題,青璃笑著側頭看了一眼劉小花,她面色酡紅,說起這個話題很羞澀。 “璃丫頭,前兒你外婆那邊來了人,想給你山子哥說個秀才閨女?!?/br> 莫六嬸招呼兩個人喝茶,吃干果,她cao心莫子山的親事,天天睡不好,找人掐算,明年三月,四月和五月都有黃道吉日,若是定親,早日成親才好。 “是啊,聽我娘說了,但是也得找人打聽一下對方的情況?!?/br> 都說耳聽為虛,光靠媒人一面之詞也不行,特別是對方家里家境殷實,又在嬌養女兒,以后嫁到村里,恐怕吃不得苦。莫子山又是莫六叔家的獨子,要奉養爹娘,不可能分家單過,一定要瞅準人,找個嬌滴滴的,以后就得成了莫六嬸伺候兒媳。 “想著尋思個日子見見人,看看人品如何?!?/br> 聊了幾句,莫六叔帶著莫子山進了家門,兩個人在屋檐下跺腳,進門頭上帶著一層雪花。 “小花?這不是小花嗎?” 莫六叔和莫子山見到來人很高興,此刻天已經完全黑下來,青璃和劉小花不便多呆,外面又飄起了雪花,兩個人和莫六叔一家告別,約定找個日子白天過來做客。 劉小花要在莫家村里過年,整日也是閑著,莫子山要送人,被青璃拒絕,一共就幾步路,兩個人搭伴,沒多大會工夫就到了家門口。 雪夜靜謐,很短的時間,路上又多了一小層的浮雪,遠處有牛車的聲音,等人走近一看,原來是狗蛋和他爹,青璃對這一家人沒有什么成見,她回家也呆了一段日子,王家父子早出晚歸,今兒是第一次遇見。 “王大伯,狗蛋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