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去哪
書迷正在閱讀:花醉錦官、蟲圖騰(1-5出書版)、靈魂侵襲[重生]、[綜]喜歡我的人都有病、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重生再為君婦、楚氏昭華、摯愛圈套、惹我、冷艷俏妻
但是有一千零一個理由,還需要這樣的學校。 因為學校關了。 學生去哪? 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在城里面打工。 所以只是學校少了,學生并沒有少。 現在無學可上,這些學生們,只能面臨兩個選擇。 要么轉校。 要么回老家。 并且我們看到,被關的不只是小學和中學。 還有幾個專門招收打工子女的幼兒園,被認定為“黑園”,也都是被取締了。 …… 溫紹年現在已經是一個很資深的記者了。 有一套很完整的采訪手段。 所以他已經了解到了更多的情況。 大部分家長,并不想讓孩子回老家。 不想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因為留守兒童會有很多的問題。 …… 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呵護,一般都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 又大多都是在經濟不那么發達的地區。 所以留守兒童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經濟的壓力。 生活條件的匱乏。 還有情感的缺失。 以及教育的落后。 此外,還有人身安全的問題。 會不會學壞的問題。 這些問題聚集在一起,讓越來越多的打工人,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到身邊。 但孩子不能不上學啊。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那些學歷高的人,才格外重視子女的教育。 但事實上,很多沒什么文化,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人,也很重視教育。 因為他們自己就吃了沒文化的虧。 沒文憑,就沒資格找太好的工作。 還經常被人坑。 連個用工合同都看不懂。 于是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文化。 能比自己強。 就像是老海對小海希望的那樣。 所以他們真的很需要打工子弟學校這樣的地方。 在我和溫紹年了解情況的時候。 一個在附近鞋廠工作的女工。 居然把溫紹年認了出來。 “溫記者,這是溫記者!這是幫我們主持正義的溫記者!他來幫我們了!” 她這么一喊,很多人都湊了上來。 …… 在來的路上,溫紹年告訴我。 他之前來過這里。 是因為接到了很多工人的投訴。 說這里一家鞋廠的老板,是個老賴。 欠了工人的工錢接近一年也不發。 去要,就兩手一攤,說生意不好,自己沒錢。 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丑惡嘴臉。 有工人急得都要喝農藥自殺。 但這個老賴廠長也是絲毫無動于衷。 一副你愛死不死,與我無關的囂張模樣。 后來溫紹年知道了這事,過來采訪。 那老賴廠長也是耍賴,耍橫,丑態百出。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大耍潑皮。 拒絕接受采訪。 拒絕解決問題。 廠長的老婆更是披頭散發出來鬧事。 見攝像師對著他們拍。 居然想出了脫褲子的招數。 袒胸露背地滿地打滾。 嘴里祖宗奶奶的罵。 攝像師當然不能拍了。 但溫紹年沒有被這兩個無賴的招數給難住。 他不但找了律師。 還通過調查,知道了這對夫妻把拖欠的工資都拿去炒股了的事實。 居然還賺了不少? 真是沒天理了。 但人就是這樣,貪得無厭。 明明廠長賺的錢在付清農民工的工資后,還有不少呢。 但是他不舍得套現。 還想賺的更多。 溫紹年找到了勞動仲裁部門,通過凍結賬戶、強制執行等手段。 把那些工人的工資都給還上了。 還罰了款。 那老賴廠長一氣之下,索性把工廠賣了。 職業炒股去了。 還據說,那老賴廠長炒股的時候。 開始是遇到了牛市。 有那么一句話,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同理,在牛市里面,弱智都能掙錢。 但是他不知道這是股市的大風向,還以為自己是股市奇才呢。 于是把之前炒股的收益,賣掉工廠的全部所得,都拿去炒股了。 然后遇到了熊市。 大熊市。 當然是一片慘綠。 血本無歸。 虧得都要賣褲衩了。 好像最后還去過之前賣掉的鞋廠鬧事。 當然是被打跑了。 …… 因為這件事,溫紹年在這一帶還是很有威信的。 這些打工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好記者。 關心他們這些弱勢群體。 所以都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學校的事。 鞋廠大姐抹著眼淚:“溫記者,俺家小草在這里上了三年學了,俺們也知道這打工子弟學校條件差,老師很多都是業余的,和城里的那些大學校沒法比。咱也不指望孩子能上那樣的好學校,但能學點文化,識文斷字的就行???以后哪怕去個超市當收銀員,都得要會cao作電腦的。但這學校說關就關了,讓孩子去哪上學呢?要說回老家,咱就不說鄉里的學校離家十幾里了,她一個女娃自己留在家里面,我和娃她爹都在外面,俺們也不放心啊?!?/br> 她這么一說。 那些工人們一個個七嘴八舌地都說了起來。 碼頭上的大老張說,自己走的時候孩子剛會喊爹,在外面待了一年回去。 孩子已經不認識自己這個爹了。 紡織廠的王哥說,孩子在家沒什么親戚,要是送回去都不知道應該讓誰照顧。 電子廠的劉姐道,就算是有親戚,但要是遇到那種見利忘義的,還不如沒有呢。 孩子之前就是放在他姑姑家的。 說的可好聽了,替我們照顧。 我們感激了,每個月都給500塊錢生活費。 平時也都不少給老家寄東西。 一買衣服,就是姑姑全家人都帶上了。 那次姑姑他們全家來省城玩,連吃帶住,都是自己負擔的,花了3000多呢。 但結果是什么? 結果是去年過年,自己早回去了幾天。 沒提前說。 本想給孩子一個驚喜的。 哪知道看到了自己孩子大冬天就穿著一件單衣服,凍得鼻涕一大把。 都到飯點了。 人家姑姑一家人都好吃好喝。 自己孩子連個叫的都沒有。 在外面敲門,姑姑都不給開門。 當時自己的眼淚就下來了。 在冰天雪地里面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當時自己已經沒有心思再和姑姑一家說道了。 想的就是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說什么也不能再受人家的氣了。 他們都在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人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