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夏莊
書迷正在閱讀:花醉錦官、蟲圖騰(1-5出書版)、靈魂侵襲[重生]、[綜]喜歡我的人都有病、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重生再為君婦、楚氏昭華、摯愛圈套、惹我、冷艷俏妻
夏莊。 夏莊在省城的東南。 在省城,夏莊還是很出名的。 在地理位置上,這屬于城郊。 同時,又距離高速公路路口,火車站和沿江碼頭都很近。 附近是很大一片的倉儲區。 近些年,因為優越的交通條件,逐漸成了省城的一個物流中心。 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快遞公司、貨運公司有上百家。 同時,依托物流,附近也有很多的工廠和工地。 所以這里就成了外來務工人員很是聚集的一個場所。 在人員結構上,和我租住的城中村很相似。 但也有不同。 我住的城中村里面,外地人以做生意的居多。 不管是大生意。 小生意。 還是上不得臺面的生意。 在夏莊這里,則是以在工廠打工的居多。 所以這里也是省城最大的勞務市場。 因此每天早上,都會看到幾百人舉著各種牌子。 “屋頂漏水?!?/br> “瓦工?!?/br> “電焊工?!?/br> “家政?!?/br> 在路口等活。 …… 除了有最大的勞務市場。 這里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地方,就是夏莊打工子弟小學。 算起來,這個學校,已經有接近20年的歷史。 是省城辦校最早,規模最大,在校人數最多的打工子弟學校。 曾經被新聞媒體當做正面例子報道過。 …… 顧名思義,打工子弟學校,就是專門招收那些打工人子女的學校。 打工人在城里打工。 子女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大問題。 最開始,這些打工人自顧不暇。 在城里有上頓、沒下頓的。 可能一個月都要換好幾份工作。 還經常遇到欠薪的黑心老板。 所以自然是沒法把子女帶到身邊。 于是子女只能留在了老家,成為了留守兒童。 打工人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兒女成為留守兒童。 所以只要是條件稍微好點,都希望能把子女帶出來。 哪怕累點,辛苦點,但也能一家人團圓。 可這些子女到了城里,卻哪里上學呢? 公立的學校要求戶籍,要求房產。 有很嚴格的條件。 根本進不去。 私立的學校倒是不要求戶籍和房產了。 但是一年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學費,又哪是這些外地打工人能承擔的? 所以就出現了專門招收這些子女的學校。 很多最開始都是自發形成的。 當然是設施簡陋,師資不足,手續不規范。 但真的解決了很多打工人的實際困難。 就像是這個夏莊打工子弟小學。 最開始就是幾個賣菜的攤販弄起來的。 第一任校長是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文盲。 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不再當文盲。 于是從一個倉庫開始。 從一個學習班開始。 慢慢的發展,到后來,已經成為能容納幾百個學生的學校了。 有小學部和初中部。 老師幾十名。 大部分都是兼職的。 有教師資格證的,不到10個。 其中一多半,還都是一些已經退休的老教師。 主動來做公益,當志愿者的。 但今天,這個學校要被關門了。 …… 我和溫紹年站在了校門口。 這個學校也是和很多打工子弟小學一樣,是用廢舊的廠房改造的。 之前雖然寒酸。 但也能聽到郎朗的讀書聲。 能看到孩子純真的笑臉。 但現在,讀書聲不再。 笑臉變成了無奈。 門口,一把大鎖冷漠地拒絕著訪客。 在我們前面。 一個背著嶄新書包,梳著兩只羊角辮的女孩。 抬頭問著身邊的婦女。 “mama,我的學校去哪了?” 她mama無法回答。 …… 我們在附近走了一圈。 就已經明白了這所學校的現狀。 學校被關停了。 不允許再招生和教學了。 這個場地,也有了其他的用途。 不能怪那些職責部門心狠。 不是他們欺負人。 不是他們故意毀了打工子女的上學夢。 而是夏莊打工子弟小學和很多打工子弟學校一樣。 存在著太多的問題。 比如沒有辦學許可證。 比如場地的安全問題。 比如學校食堂的衛生問題。 比如沒有通過消防驗收。 比如很多老師都不具備上崗資格。 更可怕的是,一個學校的門衛,居然還是一個隱藏的逃犯? 所以有1000個理由,要把學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