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為了怕楊鐵柱不會cao作,她也跟了去。 楊鐵柱雖然不懂媳婦為什么這么做,不過他想她肯定是有自己的道理,便老老實實的點火開始煮水。小盆子里放的水并不多,所以大火煮了一會兒就干了,然后鍋底出現了一層粉末狀的結晶體。 結晶體的樣子和夏大成給她的硝石是一樣的,只是這些要細碎一點。 林青婉這才放下心來,讓他把結晶體刮下來,又把小盆里裝上水,換了一個水罐裝水放進去,然后把刮下來的結晶體又放進小盆。 硝石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就是需要蒸餾法把其中的水分蒸干,然后把結晶體刮下來再次使用。當然不是可以無窮盡使用的,每次都會損耗一些,但是微乎其微。 直到第二次制冰成功,林青婉才完完全全放下心來,讓楊鐵柱去通知夏大成過來。 夏大成剛回到屋里躺下,就被楊鐵柱叫起來了。但是看他表弟那個興奮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是有啥事。 路上楊鐵柱小聲把他媳婦做出冰來的事告訴了夏大成,這下夏大成直接開始飛奔起來。 來到楊鐵柱家里,林青婉還坐在桌子邊等他們呢,桌上放著那個小水盆和水盆里水罐。 夏大成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冰了,激動的用手摸了摸。 真的是冰!天哪! 夏大成穩住激動的心緒,在桌子旁坐下。 “弟妹找我是來說冰的事兒嗎?”口氣都有些不穩了。 林青婉點點頭,眼神還是有點恍惚,他們進來之前她一直在想問題,這時候都還有點沒回過神來。 她用指尖敲敲自己的額頭,開口問了一句,“大成哥這些硝石是從哪里買到的?好買到嗎?所費貴嗎?” 聰明人在一起說話就是省事,夏大成馬上就明白林青婉的意思了。 他在大腦里想了想,然后緩緩開口回答:“這些地霜是我在縣里的一家大藥店里買到的,不是醫館,就是那種給各大醫館供應藥草的地方。也多虧我一個朋友,我才能在那里買到這東西,因為別人不對外零賣的。也不貴,這些一共花了差不多二兩銀子,至于好不好買到,我也問過藥店里的掌柜了,據說這東西用量不多,所以存貨很少很少,我拿回來的這些幾乎是他們藥店所有的存貨了。所以——” 所以,想用制冰來賺錢的這個法子并不可取。即使夏大成話沒說完,林青婉也懂了他的意思。 她微微的嘆了口氣,又說道:“沒事的,經過這次教訓,咱們冬天的時候就挖冰窖來存儲冰吧,以備來年之用,這個法子也只能拿來應應急?!?/br> 夏大成點點頭,他也有這個想法。 但是—— “那弟妹,這冰能支撐我們存儲臘味鮮嗎?”說這話的時候,夏大成心砰砰直跳。 他怎么忘了,存儲臘味鮮要大量的冰,這么一小瓦罐能干什么。 林青婉為難的瞄了那水罐一眼,點點頭。 “應該勉強能夠,我再想想法子?!?/br> 夏大成放下心后,才又回去了。 林青婉說自己累了,要去躺一會兒,又交代楊鐵柱去崔木匠那里做幾個木頭箱子出來,不用好看,只要結實有蓋子密封好就可以了,讓他盡快做出來。 楊鐵柱把媳婦扶進去躺下后,又出門去找崔木匠去了。 …… 崔木匠倒也手快,聽了楊鐵柱的說法,第二天就趕了兩個木頭箱子出來。連漆都沒刷,就一個四四方方的箱子,上面有蓋子有環扣。 楊鐵柱拿回來給林青婉看,林青婉看了非常滿意。 又拿出幾床她給娃兒做的小包被出來,小包被小,一床放進去剛好墊了一層。她索性又放了兩床進去,然后又把她早上做的幾碗冰,連碗帶冰整個放進箱子里。放進去后,不放心,上面又蒙了兩床小包被。 還好當初她手腳不閑,總覺得給孩子做的東西不夠,包被做了5、6床,這下派上大用場了吧。 林青婉把箱子蓋上就不管了,看楊鐵柱好奇的樣子,還交代他不要動這個。等中午的時候,她再來看一下。 楊鐵柱雖然好奇,但也聽媳婦的話,也沒有干偷著看的事兒。 中午吃罷飯,林青婉打開箱子看了一下。 箱子給力,包被也給力,里面的冰更給力,居然都沒有化的痕跡。 她把包被放好,又把箱子蓋住。在旁邊看的楊鐵柱都驚呆了,但是也知道這是關乎臘味鮮保存的事情,沒有好奇的過來一會兒揭一下什么的。 等到下午的時候,林青婉又過來看了一下,這個時候冰才有化的跡象,碗上面化了一層很薄的水,但是冰還是很多。 等到晚上的時候,她又來看,箱子里的冰仍然沒有大幅度融化的跡象,她這才真真正正把心放下來。 楊鐵柱也在旁邊。 中午那會兒他只是猜測,但是他想了半天都沒有結論,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媳婦兒的意思。 “媳婦兒,你是怎么知道放在箱子里用被子捂著,可以延緩冰融化的速度?”楊鐵柱這會兒激動死了,覺得這一切都好神奇哦。不應該是越捂越熱,化的越快嗎? 林青婉心里翻了一個白眼,她能告訴他小時候看人賣冰棍的就是用木頭箱子里面放著棉被用來保溫的嗎?后來有了泡沫箱子,就把這種老式的取代了。不過再后來冰箱冰柜大幅度推廣,成為廉價物品,然后連泡沫箱子都淘汰了。 保溫不光可以保持高溫,也可以保持低溫。這里沒有泡沫箱子,但是原理還是差不多的吧?不外乎密封和保溫。 不能告訴自己男人事實真相,只能告訴他她以前呆的那戶大戶人家這么做過。然后就裝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催促他趕緊讓崔木匠趕木頭箱子出來,然后讓家里的會針線活兒的婦人們都趕緊拿些棉花布料做些小被子出來。 她娃娃的包被只是拿出來試驗,可沒有貢獻出來的打算。畢竟這些布料都是好料子,做用來保溫的小被子用些差布料就好了。 楊鐵柱一邊搔著頭,心想婉婉以前呆的那戶人家好厲害,什么都會,一邊腳下不停忙去了。 家里的幾個女人,一下午加一晚上緊趕慢趕趕出了一堆小被子出來。中間楊鐵柱還跑到鎮上去買了一堆粗布和棉花回來,這里就不一一敘述了。 楊鐵柱忙了外面,又跑回來忙著做冰塊。林青婉把中間的步驟都跟他講清楚了,所以他弄起來也滿順溜的。 現在工具簡單,家里盛水的盆子太小,他只能一次做幾碗冰塊出來。 這次沒有讓林青婉提醒,他就差不多開竅了,他決定等崔木匠木箱子做完以后,讓他做幾個大一些的木盆子出來,不用太深,淺一些就可以,只要面積夠大能多放一些冰碗就行了。但是想到這里他又覺得用碗凍冰也不好…… 想著想著他就去拿了林青婉給他做的那個‘練字板’出來,自己找了一根木炭在上面畫著。 林青婉在屋里睡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男人怎么還沒回來睡,看到堂屋那邊有光亮,就起身走了過去。遠遠的就看到楊鐵柱一副很認真的小摸樣,拿著板子在寫寫畫畫。 她好奇的湊近一看,才發現楊鐵柱在板子上花了幾個圖案。一個是四四方方大框子框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小框子,另外一個是一個大圓形框了一個小圓形。他的筆畫很生疏,畫出來的形狀也歪歪扭扭的,但是林青婉還是看的出來他畫的大概的形狀。 林青婉在旁邊站了好一會兒,楊鐵柱才反應過來。 “咦,媳婦兒,你怎么沒睡呀,站在這里干嘛?”楊鐵柱放下手里的板子和木炭,一看自己手上黑乎乎的,趕緊拿起旁邊的布擦了擦。 “我看你也沒回來睡,就在想你在干什么?你這是在畫什么???”林青婉沖那板子揚揚下巴。 楊鐵柱臉紅紅的搔著頭嘿嘿笑了,“我覺得,我們那個凍冰的盆子和碗都不方便,就想找崔木匠重新做幾個出來。但是,你不和別人說樣子,他怎么知道做什么樣的呢?” 林青婉點點頭,眼中帶著笑意。 好小子,懂得發明工具了。 “那你繼續想吧,我先去睡了,你不要耽誤太晚了?!闭f完,就挺著肚子轉身回屋。 男人嘛,你還是不要太打擊他,雖說她腦子里已經有了物體大概的形象。但是,既然他那么努力的想動腦子自己想,那就讓他想唄,總不能她個當人媳婦兒的,事事都跑在前面,那不是太打擊男人的自尊心了?!腦子還是多動動的好,多動動以后就會更加靈活。 楊鐵柱直到聽到那屋媳婦兒上炕躺下的動靜后,才摸摸頭又埋頭苦想去了。 第89章 第二天一大早,林青婉醒來,看看自己身邊,發現昨晚沒有人睡過的痕跡。正想著怎么說他,楊鐵柱從外面跑了進來,臉上欣喜滿臉笑容。 “媳婦兒你醒啦?你看我畫出來了?!?/br> 男人這么興奮高興,林青婉也不好潑他冷水,埋怨他為什么一晚上都不睡覺。 她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才扭頭去看板子上的圖案。 比起昨天晚上歪歪扭扭的筆畫,現在練字板上的圖案整體多了??梢钥闯鍪且粋€大的四四方方的框子里面套了一個小框子,旁邊似乎還標了尺寸。自己男人的字寫的不好,林青婉是知道的,畢竟楊鐵柱才學了多久啊。但是還是看的出上面寫著外面的框子要做多高多寬,里面的框子要做多高多寬,外面的框子要比里面的矮上一些。 “你看這樣可以嗎?里面是一個小木盒子,可以裝水,外面是一個大木盒子用來放地霜凍冰。然后我尺寸是根據崔木匠做的木箱子來的,到時候小木盒子的冰一凍出來,就直接倒出來放進木箱子里,即省事又方便。當然,這些木盒子一定要不漏水才行?!?/br> 林青婉點點頭,跟她設想的差不多。 行呀,她男人腦袋瓜子不差嘛,對于一個沒有經過21世紀各式各樣容器熏陶過的古代男人,能想的這么具體很不錯了。沒看到上面,還設計的有標準有尺寸,而且尺寸看起來很合理? “相公,你真厲害,你怎么想出來的?”崇拜的小眼神兒加驚訝的口氣,完全滿足了楊鐵柱屬于男人的虛榮心。 只見他搔搔腦袋,又覺得這個動作降低了自己的氣勢,趕緊拍拍胸口。 “你相公我一向都很聰明的!” 林青婉點點頭,表示也贊同。 楊鐵柱獻完寶了,連早飯都顧不得吃就去找崔木匠了。 林青婉壞心眼的想,估計崔木匠這些日子都被她男人煩死了。 崔木匠怎么可能會煩死呢? 那是賺錢的好不好!這段時間接了楊鐵柱家那么多活計,賺錢賺得崔木匠是見牙不見眼。 不就是把圓形的木盆子,改成方的,然后讓它不漏水就行了?! 沒事!包在他身上。 崔木匠拍拍胸口把楊鐵柱送走,然后開始和兒子忙活起來。 ******** 保質臘味鮮的事情終于解決了,楊鐵柱平時制冰的時候觀察過,夏大成買的那些地霜差不多可以支撐一個夏天。 當然,如果實在不夠,也可以再去尋一些。頂多就是有點不好弄到這東西罷了,費點功夫,還是應該還可以弄到一點的。 楊鐵柱也記住了媳婦兒說的,到了冬天要開始挖冰窖,到時候冬天存些冰起來,夏天的時候就不用發愁臘味鮮的保鮮了。 有了冰的支撐,臘味鮮的保鮮要容易多了。林青婉讓崔木匠做出來的箱子很好用,把臘味鮮放在冰上面,上面隔層油紙,然后用被子保溫關上木箱子,臘味鮮差不多可以放兩三天都不會壞。 當然,要記著換冰就好。 楊鐵柱他們送貨要容易了不少,也不用天天急急忙忙跑來跑去還怕東西壞掉了。這些日子,所有人都愜意了不少,至少不用覺得火燒眉毛那么趕了。 臘味鮮的小作坊也從楊氏家后院,搬到了楊鐵柱家后院專門圍的那個院子里去。 楊鐵柱平時制冰還有那些保溫的箱子都是在放在小作坊里,再拿到楊氏那里太過于麻煩。而且作坊院子里還有一個專門放騾子車的棚子,到時候臘味鮮做出來蒸好后,就可以直接上車運走。 是的,林青婉他們的臘味鮮已經從剛開始讓酒樓自己蒸改變成了他們直接蒸好送貨,一來方便酒樓,二來便于保鮮,三就是蒸熟的分量要比沒蒸的分量重上不少。更別提比林青婉他們剛做臘味鮮的時候,還風干幾日耽誤的那會兒時間了。 每每想到這,林青婉就扼腕不已。她那時候怎么就沒想到,臘腸做出來可以直接蒸了再賣呢,還想著要風干耽誤了那么多時間? 不過林青婉也沒有太過于責怪自己,畢竟她也是陷入了慣性思維。 以前只是自己吃的時候,當然會覺得臘腸就是臘月做出來自家吃的。等到自己賣出去賺錢的時候,就會慢慢從自己吃轉化為鹵菜店的思想了,為什么一定要看季節?只要是能吃的,味道好的,都能拿出來賣! 為此,林青婉又‘發明’了鹵其他豬身上的東西。 她交代楊鐵柱去給送豬rou的屠戶打聲招呼,下次送貨的時候帶幾副豬大腸、舌頭、尾巴還有豬臉和豬耳朵過來,每個殺豬賣豬的那里都會有這些豬身上的零件。當然也不會太多,畢竟一頭豬就那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