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那時候她還很小,大約幾歲不記得了,因為她那個時候還沒有記事兒,只知道她從記事開始自己就是一個小乞丐流浪兒,成天糊得臟兮兮的跟一群流浪兒小乞丐到處找東西吃…… 刨過垃圾箱,撿過夜市攤上別人吃剩的剩飯,后來又大了一點,不知怎么的就被政府人員送到了福利院…… 在福利院一直呆到了考上大學,大學學費是助學貸款,生活費是半工半讀。別人上大學是去享受生活,是去談戀愛去的。她則是一天到晚忙得連軸轉,忙著賺自己生活費,忙著賺錢還助學貸款…… 畢業后,因為窮怕了干著兩份工作。白天在一個小公司做企劃,晚上則是在一個網站當美編。她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忙碌忙碌再忙碌,至于為什么忙碌,到最后連她自己也不知道了…… 平時沒有朋友,沒有親戚,能說的上話的就是公司的同事,或者網絡上認識的一些陌生人。而最大的快樂就是閑暇的時候買上一些好吃的,然后回家自己琢磨著給自己做著吃,忙得時候就是泡面盒飯將就著解決。 有些孤兒在長大以后都會去找自己的生父生母,哪怕找不到也會做些努力。唯獨,林青婉跟人不一樣,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過。 她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孤兒吧,又或者就是一個別人都不需要的人,要不然她怎么會那么小就成為一個流浪兒呢? 在她記憶最深處的最深處,對于家的記憶,就是一個面孔模糊的女人,邊做飯邊笑著夾一塊rou喂她…… 這是她最早最早的記憶,那人是誰長的啥樣已經不記得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塊rou,那塊應該非常美味的rou…… 林青婉已經記不清那是什么味道了,但是這個東西成了她上輩子最深刻的執念,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尋找自己父母,卻對記憶深處的這個東西很是執著。 她剛開始并不知道那是塊什么吃食的,一直到有次在福利院吃到一位南方的善心人士捐贈的年貨,才知道原來那片rou是臘腸。 用傳統手法灌制出來的臘腸。 后來長大一些以后,才得知過年前吃這種傳統手藝灌制的臘腸,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是一種習俗。 只是福利院在北方,很少能夠吃的到,才覺得這東西稀奇罷了。 臘腸……傳統手藝灌制的……南方過年前的一種習俗…… 不知道怎么就記住了這個東西,甚至成了一種執念。小時候吃不到,等長大后自己有一些能力,每年過年之前都會買上一些回來吃,再后來嫌外面賣的不夠好吃正宗,又學會自己灌制…… 考大學她考的南方的大學,畢業以后就留在了南方那邊…… 等出去工作了自己有了能力了,每年過年的時候林青婉就會抽空在臘月的時候辦上一些年貨,然后大年三十晚上自己一個人吃著好吃的菜看著年年播出的春節晚會…… 一個年就這樣過去了…… 對于年這個東西,她總是有一種反感而又期待的執拗……討厭一個人過年的清冷,卻有總是很矛盾的辦上許多的年貨來告訴自己—— 于子曼,要過年了……其實沒有人陪著,你也可以過得很好…… 像此時,林青婉從鼻尖冰冷的空氣中,就嗅到了年的味道,甚至嗅到了臘腸的味道…… 突然,就有種饞涎欲滴的感覺,撓心撓肺的想吃…… 林青婉回屋去問了楊鐵柱又問了姚氏,問來問去這邊居然根本不知道啥是臘腸。她形容比劃了半天,兩人都不知道這種東西。 可是林青婉就是想吃,想得不得了的那種。 姚氏笑說孕婦就這樣,會莫名其妙的嘴饞。她那時候也是,懷著三妞的時候想吃花生想的不得了,但是婆婆管得緊,花生又是精貴東西,總是吃不上嘴,然后還是她男人心疼她自己出去扛了一天的包換了銀錢,給她買了一些吃才解饞。 林青婉也不清楚她這種嘴饞到底是不是因為懷孕的緣故,反正就是想得不得了。 心里動了心思,林青婉就坐不住了,跟姚氏商量著想去一趟鎮上。 姚氏不讓她去,說她頭三個月還是注意點。剛好楊氏給他們送吃食來說也要去趟鎮里,姚氏便和楊氏一起去,說林青婉要買什么她幫她代買。 林青婉便列了些東西讓姚氏買回來,并給了她一兩銀子。尤其是豬小腸,再三交代要買上整副的,越完整越好。 這里是有人吃豬大腸的,但是小腸這東西一般都是扔了或者喂貓狗。姚氏很疑惑林青婉為什么要這種東西,但是看她態度堅決,便沒再說其他。 姚氏回來的時候楊鐵根陪著一起回來的,林青婉問過之后,才知道楊鐵根是回來拿衣服的,等會還要去鎮上。 楊鐵根昨天在外面接了一個短期的短工,是包住的地方的,所以這些天晚上都是不回來的。眼看外面天越來越冷,他走的時候沒有帶棉衣,就想著回來拿衣服。 姚氏含著眼淚把楊鐵根送走,林青婉有點疑惑姚氏的態度,又不是生死離別干嘛哭。 聽姚氏說過之后,才知道她是心疼自己男人。原來所謂的去打零工,其實挺苦的。 村里的人平時要在田里種地,出去做工只能找零工打??墒橇愎つ睦镉心敲春谜业?,大部分就是給人扛貨,工錢是按件數來的。有時候有這種活計,有時候沒有,很多時候都需要等。 鄉下人出門在外都是能省則省,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等活兒的時候就是找個角落一蹲,吃飯也是買個饅頭隨便啃啃。 怪不得林青婉看楊鐵根這次回來瘦了一圈,她又去問楊鐵柱以前打零工是不是也這樣。 楊鐵柱是實話實說,說的確很辛苦也很累,但他以前情愿出去打零工,也不愿被何氏催著上山。林青婉問他為什么,他自己都說不上來,覺得可能是一種逆反心理吧…… 林青婉聽完以后沉默了,摸了摸這個可憐小孩兒的頭。 楊鐵柱瞬間被治愈,只差吐著舌頭搖尾巴了。 林青婉安撫完楊鐵柱就去洗豬小腸了,以前上輩子傳統的菜市場都有賣灌臘腸時用的腸衣,但這里沒有,就只有自己動手了。 姚氏不知道她想干什么,但是看她要去洗豬小腸便要幫她弄,林青婉沒有答應。她洗豬小腸不是為了用來吃的,而是用來剝腸衣的,姚氏根本不知道啥是腸衣,只有她自己動手。 林青婉讓姚氏找來一根筷子用來翻豬小腸,這里沒有水龍頭方便的沖洗,只能把外面洗干凈后,然后自己一點點翻過來清洗里面。 林青婉翻的很仔細,生怕把小腸戳破。 把小腸翻過來,她用雜面米分混著鹽巴,搓揉翻過來的豬小腸。細細的搓了半天,然后才拿到井邊用水洗干凈。 洗好后端回屋里,然后就是用竹片把小腸上面的黏膜和脂肪刮干凈了。要一點點的慢慢的刮,免得不小心把腸衣刮破了。 林青婉上輩子自己灌制臘腸的時候,都是去菜市場買那種處理好的腸衣的。因為上網查了不少自己灌制臘腸的資料,連帶著對剝制腸衣她也是看過不少帖子的。只是這邊的很多東西都沒有,只能簡易的自己慢慢處理。 林青婉讓姚氏買腸衣的時候,帶了不少豬rou還有佐料回來。豬rou姚氏已經洗干凈瀝水,林青婉處理好腸衣就去看了下姚氏洗好的豬rou。 灌臘腸用的豬rou最好是有肥有瘦,最好是肥三瘦七,這樣灌制出來的臘腸不會因為瘦rou太多變得很硬很柴。林青婉上輩子最愛吃的是廣式臘腸,當然川味的她也很喜歡。 林青婉指揮著姚氏把豬rou切成粒狀,然后自己跑到外屋拿出她曾經借著給楊鐵柱抓藥時在藥鋪買的一些藥材。 ‘十三香’這是上輩子國人都知道的一種調味料,林青婉上輩子用這種調味料燉菜或者腌rou的時候還曾經專門在網上查看了一下配法。 配方網上有很多,只是肯定不可能和‘十三香’配比方法一樣了,但是也大同小異,有區別的就是配比不一樣。 所謂的十三香,就是用十三種中草藥物制成的。配料包括紫蔻、砂仁、rou蔻、rou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配法也很簡單,就是花椒、八角各五份,rou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兩份,混合起來研磨成米分。 ☆、第54章 做臘腸 把要用的藥材磨成米分狀,林青婉便拿來一只小勺子和一只碗開始調配十三香了。 按著配比一樣挖了一些,林青婉把它混著一起攪拌均勻。 看顏色差不多攪拌均勻了,便用筷子沾了一點,放在舌尖上嘗了一嘗。 感覺相差不大,又舔了一下嘗嘗,順便還帶咂咂嘴。 林青婉上輩子開始學做飯的時候,第一次用十三香因為不知道里面有沒有放鹽,特地嘗過的。只是她當初就嘗出來一股調料味,倒也沒覺得其他,只是知道這東西里面沒有放鹽罷了。 這次嘗一嘗感覺相差不大,但又說不出來到底對不對,還是去試試算了。 她沉思片刻,便去小隔間把灶點了。抓了一些姚氏切成條還沒來得及切成粒的rou,在鍋里炸了蔥姜蒜便把rou放了進去,像以往那樣炒制,最后放了一些她研磨好的十三香。 讓rou在鍋里燉了小半響,林青婉裝盤盛了出來。 抽了筷子,夾起一塊喂了姚氏,并自己嘗了一塊兒。 姚氏正在切rou,看林青婉夾東西喂她,就反射性張口吃了下去。 一吃下去,才發現這東西的不同尋常。怎么說呢?倒沒有說好吃的可以把舌頭吞進去的感覺,就是覺得這rou很好吃很香,有一種平時吃菜吃不出來的味道。 林青婉嘗了一下也覺得很滿意,看來她沒有白費功夫。 心里頓時激動起來,還有些雀躍,端了盤子又去喂楊鐵柱讓他嘗嘗。 楊鐵柱當然說很好吃啦,就算林青婉喂他塊兒泥巴,他也會面不改色的吞下去然后說好吃,更何況本來這燉rou就做的好吃。 他對著林青婉就是一番夸獎,林青婉笑得很開心,但也沒有跟他黏糊,把盤子塞進他手里讓他吃完,便又去興致高昂的去磨藥材去了。 她剛才只是嘗試的磨了一點藥材出來,既然沒配錯,她肯定要把剩下的藥材都磨出來了。 林青婉的心情很激動,也許姚氏和楊鐵柱只看出了她的高興,但她自己心里清楚,她的心現在究竟有多雀躍。 她上輩子會的東西在這里百無一用,唯一能夠賺錢的手藝還是原主留給她的繡藝?,F在陰錯陽差因為自己當初開火做飯,學來的一些東西竟然可以實用,這不得不讓她心情激動雀雀欲試。 也許,這點東西也能賺些銀錢呢?!畢竟十三香的用處可是很廣的,腌rou、餃子餡、做臘腸之類的都可以用。 林青婉手里現在雖說有一百多兩的積蓄,但是二房三房現在的日子并不好過?,F在過得還行,不過是仗著她手里賣了繡品攢下的銀子。 銀子總有用完的一天,雙面繡一年只能賣不超過三幅,家里的地只有兩畝,楊鐵柱以后她也不想讓他上山了,那以后的日子該怎么辦?而且她肚子里現在還有了寶寶。 這些都不得不讓林青婉心里產生出一種危機感,沒人不希望自己的日子過得困窘過得潦倒,她也一樣! 所以她不放過任何機會的,給自己給家里多找條謀生的路子。 現實很困難,就只能自己多動動腦子了。 不過現在說賺錢還是有些早了,她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把臘腸灌制出來。 一想到臘腸,林青婉又覺得自己開始饞涎欲滴了…… 姚氏已經把所有rou都切好,林青婉開始腌制灌臘腸的rou。 把所有rou放在一個干凈大盆子里,加了醬油、鹽、白糖、姜汁、十三香等還有一些專門買回來的酒,用筷子使勁攪拌均勻,然后放一盞茶的時間。 等rou腌好,林青婉開始灌臘腸。 把腸衣套在小漏斗的下面,漏斗是林青婉讓姚氏買的,平時賣油的用來打油的漏斗。把腸衣下面用棉線系緊打結,下面用個干凈的盆子接著,便把rou從漏斗往腸衣里面塞,覺得rou不好進去可以用筷子搗搗,不時用手把rou往下面擼一下。灌個一尺來長,就讓姚氏在旁邊用事先準備好的棉線從中間系一下。 林青婉以前自己灌過,所以手法很熟練。不一會兒,盆子里就多出許多節灌好的臘腸。 姚氏覺得很這種做法很新奇,便問林青婉是什么。 林青婉笑著對她說,這是在做一種叫臘腸的吃食。 姚氏咂咂嘴,覺得這種吃食太奢侈了。用了那么多rou,還浪費這么半天功夫。 不過看林青婉興致勃勃,她也沒說什么。她知道二嫂三五不時就喜歡搗鼓出一些吃食來,又想著 二嫂現在有身子了,孕婦都是嘴饞的,總喜歡吃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姚氏買了差不多二十斤的rou,所以臘腸灌了不少,恰恰裝了一盆子。 灌好后,林青婉拿了根針,在每一節上面戳上一些小孔,便找地方懸掛起來。 這里是沒有衣架這種東西的,林青婉便讓姚氏找了一根竹竿,把臘腸都懸掛到竹竿上,擱在房梁上面。 臘腸是灌制好了,林青婉的心也掛在上面了。因為灌好的香腸要風干幾天才可以吃,最少也得3、5天等外面的腸衣皮干了才可以吃,所以林青婉只能對著懸在頭頂的香腸饞涎三尺。 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兩眼,吃飯的時候也看兩眼,睡覺的時候更要看兩眼。 林青婉覺得自己都看憂愁了,為什么臘腸不能灌好就可以吃呢,非要等上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