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溫宥娘在一邊道:“不知山中可有大蟲?” 余慶年道:“大蟲與花豹都有?!?/br> 因此上山搜人,也要三四人在一起方行,且要隨身攜帶武器。還必須得是壯漢,遇著了大蟲花豹一類也好自衛。 幾人商議完不到片刻,溫余卿與張昀良便攜手而來。 溫宥娘便問:“你們之前上哪去了?” 張昀良笑嘻嘻道:“去看孟世子去了?!?/br> 臉上幸災樂禍的神情實在是太過明顯得讓人皺眉,溫宥娘還沒開口,上位的溫家四爺就已經黑臉了,“高興呢?” 張昀良頓時不笑了,忙道:“四叔不知道,不是世子不肯說么,咱們兄弟磨了他半天?!?/br> “說了?”溫宥娘挑眉。 張昀良的臉頓時垮了,十分不痛快的搖了頭。 余慶年聞言,就起身道:“不若我去問問世子。還有上山搜人,也要先叫些人來了?!?/br> 張家四爺道:“那就勞煩先生了?!?/br> 余慶年客套了一句,就走了,隨后又丫鬟進門來續茶。 等丫鬟出去了,溫宥娘才道:“舅舅,不如讓余卿跟昀良兩人前去母親的莊子上看一看,順便讓余卿跟那些佃農們把契約給簽了?” 張家四爺聞言,想了想,有些猶豫道:“怕是鎮不住?!?/br> 溫宥娘笑著道:“有什么鎮不住的,契約上本就該他簽字。就按著頭兩日那章程來,當是沒問題?” 后面那句問的是溫余卿,溫余卿雖才十一二歲,然而既然考中了小三元,溫宥娘也沒有讓他繼續天天關著門讀書的意思,還是想讓他知道民生疾苦。 總不能養出個只會讀書,什么都不懂的書呆子出來。讀書好壞不要緊,要緊的是得會過日子。 溫宥娘這么一問,溫余卿就對張家四爺道:“舅舅,不如讓侄兒們去試一試?” 張昀良也在一邊雀雀欲試,到底是第一次經手莊子上的事宜,恨不得立馬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干。 張家四爺見兩人都有那意思,心下暗忖一番后便道:“那就帶著張行一起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做不了主的,便讓家丁回來報給我們知曉?!?/br> 溫余卿與張昀良連連答應,隨后又將張行叫進屋來聽張家四爺幾句敲打之后,便一起離了余府。 張行乃是一直跟著張家四爺的人,于田地一事極為了解,因此跟去與溫余卿兩兄弟有用。 ☆、第081章 余慶年家世 溫余卿與張昀良表兄弟前去樂湖村尋村長交接田土事宜,張家四爺要親自挑人帶人上山搜山,剩下溫宥娘一個人倒是有空去見孟世子。 因著郎中還沒來,孟世子被移到了余府外院的客房中的床上躺著,一個勁兒的哎喲哎喲叫。 溫宥娘走進去,正看見有丫鬟正端著水往孟世子嘴里湊。 可惜孟世子因傷了胸骨,沒敢給他弄個枕頭,因此平躺在床上,竟是只能拿著瓷勺一點一點的灌,還稍微不注意就被灑在了脖子上,或者從嘴角漏了出來,看著著實可憐。 給孟世子喂水的丫鬟見有人進屋,將碗擱在旁邊的桌上,趕緊起來行禮。 溫宥娘擺手道:“jiejie莫要客氣,你便自己忙去吧。這里有我呢?!?/br> 小丫鬟,其實從穿著上看也不似余府的下人,不是穿得好而是那行禮的姿態與隨意的穿著,都沒有一般婢女身上的特點。 丫鬟一聽溫宥娘這么說,也知道她與孟世子是相識的,便放心的離開了。 留下孟世子又開始眼淚汪汪的看著溫宥娘。 溫宥娘往旁邊椅子上坐著,拿著果籃里的小刀子,開始削水果。 沒看出來余府也是有錢的,竟是連紅果都有。 大隆的紅果只四五月間產出,物以稀為貴,倒是江南一帶的特產,看起來約莫跟現代的蘋果差不多,然而卻要小且酸甜,極為解渴。 果rou脆果皮紅如血染,皮內的果rou卻是由紅漸白,又被稱為赤丹。因產量少,且江南府常當作貢品送往京中,因此在民間,倒是十分少有。 余府竟然這般大方的擺在這讓孟世子吃,溫宥娘想了呢想,道:“你們怎叫余慶年為先生?” 孟世子在床上躺著哼哼,見溫宥娘問有些不想答,然而又不知想到什么了,臉上頓時便秘了,說道:“誰叫姓余的先生了?” 不過才十九歲,叫先生也不怕被閃了腰。 溫宥娘把果子削了皮,才將刀子擱在一邊,提起果子轉了一圈,發現沒有遺漏,半點皮沒有,才起身走向孟世子,在床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 孟世子盯著溫宥娘手里提著的赤丹,下意識的吞了吞口水。 叫喚了半天,伺候的丫鬟才喂了兩口水,溫宥娘又跑了來。真是渴死個人了。 溫宥娘看了眼盯著赤丹的孟世子,將視線移到了自己手中,拿起赤丹,直接往嘴里一塞。 ‘卡擦’—— 酸甜酸甜的果汁從舌尖滲到了喉嚨,那味道別提多好。 溫宥娘又嚼了嚼,將果rou中的果汁吸取光,才順勢將果rou吞了下去,無視孟世子瞪得老大的眼,贊嘆道:“不愧是果中佳品?!?/br> 說完這話,溫宥娘又咬了一口,聲響嘎嘣脆,在整個有些空蕩的屋子里顯得十分聲大。 孟世子盯著溫宥娘將一枚赤丹吃完,喉嚨上下滾動了半天,直到眼睛都鼓疼了才說:“張大郎君,給我削一個?!?/br> 溫宥娘沒搭理他的請求,只問:“你不是跟鄭家的一起尋壽禮,怎的一個人跑到江南城外的山里去了?我就說跟著你那個你母親奶嬤嬤的孫子靠不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 “不是!”孟世子大喝著打斷溫宥娘的話,只聲音太大,扯動了心肺,牽扯著胸骨上的傷口,疼得倒吸了兩口氣。 溫宥娘見孟世子那激動模樣,連眼眶都有些紅了,便道:“那就是跟你一起去的?你不愿意說,那就是出事了?” 孟世子抿著嘴不說話,還把頭給偏進了床里面。 “你不說,我也猜得出?!睖劐赌锏?。 孟世子依舊不說話,不過可惜被自己靈活的耳朵給出賣了。 溫宥娘看著孟世子微微動著的耳朵,隨口道:“被人騙出了城下黑手了吧?奶嬤嬤的孫子也折了??偛荒苤荒銈儍蓚€一起出的城,再怎么也該帶有七八個人才是。全蝕了,還是有了內鬼?” 孟世子的腦袋終于轉了回來,盯著溫宥娘的眼眶比之前更紅了,本之前就哭了一場,那眼睛腫得還真是有些難看。 “本世子要吃赤丹!”孟世子叫道。 溫宥娘開價,“先生!” 孟世子只瞪著溫宥娘,最后焉了氣,頗為委屈的點了點頭。 見溫宥娘起身去拿了赤丹在手里削了起來,才慢吞吞的將余府的事情說了一遍。 江南城余府其實名聲并不小,只是溫宥娘一向只關注自己相關之事,又久居京中與江南城相距甚遠,且因余府人十分低調,又未曾有過出仕之人,因此才不知余府底細。 余府自百年前才從別處搬到的樂湖村,在樂湖邊上建個莊子,同時又在江南城一帶購買了千畝良田。 如此延綿四代,代代單傳,到如今僅剩余慶年一人。 然而余府出名,并非因其富庶,而在于其幾代當家人都行善積德,樂于施舍。 不論是落魄的世家,還是貧寒的學子,只要路過江南城,遇得余府中人,便能借得一筆路資。 便是江南城外四個書院,余府每年亦資助不少銀兩,用于維持書院經營。 更別說干旱水澇年間,余府更是施粥贈藥,救人與水火。 因此余府在江南城亦算是聲名顯赫,江州歷任刺史與江南城縣令,都會給余家幾分薄面。甚至連江南城一帶的盜匪亦因曾有人受恩于余府,放言與余府交好,綠林繞道。 而先生之名的由來,只因余家不僅樂善好施,且代代傳人皆為博學之士。卻又從不參入仕,不能以官銜稱,便被人以先生崇之。 即便是余慶年還不曾是秀才、舉子之時,亦被人稱為先生。 溫宥娘聽完,也就懂了。有了錢自然就能買到地位,像余家這一種也算是功成名就。拿錢買平安,拿錢買擁戴,拿錢買名譽。 “那余家祖籍是?”溫宥娘將赤丹劃成四瓣,丟了一瓣進孟世子的嘴里問。 孟世子幾口將果子吞進喉嚨,這才覺得稍微有點解渴,就道:“不知道?!?/br> 溫宥娘聞言將本遞在孟世子嘴前的手收了回來,不信道:“不知道?” 孟世子眼睜睜地看著快吃到嘴里的果子沒了,哼唧了兩聲,繼續說:“你去問他不就成了?反正我是不知道,也知道許多人不知道?!?/br> 溫宥娘將剩下的果子全塞孟世子嘴里了,差點把人吞噎著,慢吞吞的問:“那再來說你的事兒。怎的跑山上去了?” 孟世子頓時啞巴了。 溫宥娘也沒指望一問,孟世子就能說,只道:“那你自己慢慢養傷,我們還得下常州,也就這一兩日便要離開。有什么要說的,給趕緊,不然過了這村就沒那店了?!?/br> 孟世子一聽溫宥娘要離開,忙道:“要不帶我一起去?” 溫宥娘上下掃視了孟世子全身一眼,雖然隔著被子,也讓孟世子覺得那眼神簡直跟冰凌子似地,看到哪冷到哪。 “你不要命了?”溫宥娘挑眉問。 孟世子苦著臉道:“這日子沒法過了?!?/br> 張家要是有誰跟孟世子這樣作天作地,溫宥娘才覺得這日子沒法過了。 就孟世子這家世,還是能作一作的。估摸著祖墳也埋得好,所以子孫福澤還算深厚,遇難成祥,這會兒還能跟人耍嘴皮子。 “聽說斷了骨頭不躺著幾個月等它養好,四處亂動骨頭就會長不好,長歪了也有可能。你這腿,要長不好,那就是瘸子了?!睖劐赌锿φ嬲\的道。 所以您還是先顧忌著自個兒的身體吧,別指望著四處蹦達作死了。 孟世子這人,最不驚得嚇,也是以前再折騰也沒折騰斷過骨頭,聽溫宥娘這么一說,就忙問:“你別哄我!” 溫宥娘差點翻白眼,“我要哄了孟世子,今天能多吃兩碗飯?” 孟世子道:“指不定你在心里高興著呢,多吃一碗飯算什么?” 倒也說到溫宥娘心坎兒上了,見孟世子倒霉,她還真有點高興。頗有種老天爺都替我報了仇的感覺。 不過這話溫宥娘決計不會說出來,只道:“傷筋動骨一百天。這話世子總該聽過吧?一百天不是三個月?三個月不就跟幾個月沒差了?” 孟世子不跟溫宥娘扯嘴皮子,頗有些好奇的道:“其實你們姐弟也是出來避風頭的吧?” 就京中那些事兒,光聽風言風語就夠人受的了,去常州移墳恐怕也只是個借口。不然只讓張府四爺一人去不就行了,何必那么麻煩。 “所以?”溫宥娘反問道。 孟世子脖子往溫宥娘的方向伸了伸,跟烏龜殼子里冒出了烏龜腦袋那般形態,道:“說說唄。你們姐弟小時候是怎的在溫家活下來的?!?/br> 溫宥娘扯了扯嘴角,“孟世子好奇心還挺重的?知不知道有句話叫做好奇害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