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你……你說什么?!崔子謙你這個混賬東西!算是我們家瞎了眼!” 對罵吵鬧之聲不絕于耳,崔淵有些不耐地抬起眉:“真是晦氣得緊,他們怎么被關在園子里了?”本來好好地只想和愛妻逛一逛園子,尋一尋作畫的靈感,聽著這些紛雜,什么靈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原本是關在三房那間收拾得妥妥當當的大院子里,但用午食的時候,他們試圖買通奴婢送信給崔泌,被大管事抓個正著。阿家就把他們挪到了這個偏僻的小院落里,院門都鎖了起來,又讓幾十名部曲仔細看著?!蓖趺祷氐?。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就是如此了。 崔淵忽地想到崔泌落在他手里的一封封信,笑得很是愉快。他之前怎么從未想過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不得他模仿崔泌那一手字,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當然,他也用不著栽贓陷害誰,耍那些上不得臺面的陰謀詭計,只需將證據放在該放的地方就是了。 王玫見他笑得如此開懷,自然知道他心中又有什么疑難已經解開了,微微勾起嘴角:“就算是有種種紛雜,也不該掃了咱們的雅興才是。難得這般好雪景,在園子里看確實不錯,在點睛堂里看也別有風味。崔郎,可愿與我一同煮酒賞雪?” “某之幸也?!贝逌Y一雙桃花眼眼尾挑了挑,應聲中更是情意萬千。 確實,無論有什么紛擾,又干他們何事?該做的都做了,便盡管過他們的小日子就是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王大婚 不過短短兩三日之內,崔游與李氏便無聲無息地在崔府中消失了。他們大張旗鼓回到長安的時日實在太短,崔泌根本不曾察覺出任何不對勁,就徹底失去了他們的影蹤。三房的突然出現與消失,仿佛不曾給勝業坊崔府帶來任何影響。偌大的府邸仍然像往常那樣平靜安然,偶爾因教養孩子而有些不平順,也很快就過去了。 而后,崔淵帶著王玫去了一趟范陽郡公府。作為姻親,他拜訪范陽郡公自然不需要什么多余的理由。便是有人多想了幾分,也只能想到他為了來年的省試,與作為吏部考功員外郎的范陽郡公盧承慶敘一敘兩家交情也很是理所應當。旁的舉子若想拜訪省試主試官,恐怕還不得其門而入呢。盧承慶也向來以眼光獨到且公正無私著稱,一向只欣賞自己慧眼取中的人才,毫不理會各種勢力的施壓。太子一派、魏王一派對他也多有拉攏,他都完全不放在心上。崔淵若能得到他的肯定,來年的狀頭想必也幾乎毫無疑問地收入囊中了。 或許是崔淵作為解頭的身份太過引人矚目,幾乎沒有人想到,這吏部考功員外郎同時也負責外官的考課。只需拿出足夠的證據,以清理門戶的態度懇請盧承慶出手,無疑便徹徹底底地斷掉了崔游的仕途。 “不愧是博陵崔氏?!北R承慶看著手中那些確鑿的證據,長嘆一聲,“如此雷厲風行,才能保證家風之傳承。將心比心,若是事關自家,老夫卻可能做不到如此干脆利落。盧家各房的陰私之事也很不少,隨便查一查或許都不比這些罪證輕,老夫卻一直不曾動手?!?/br> “家大業大,難免有所顧忌,也需有所權衡?!贝逌Y回道,“我們家人丁稀薄,阿爺、叔父也一向謹慎。以庶兄的心性能力,實在不適合走仕途。如今鬧出來的事,他尚可借著阿爺之名抹去,日后若是更膽大妄為,說不得便要牽累全族了。阿爺亦是不得已而為之?!?/br> “你阿爺想得不錯?!北R承慶頷首道。如他這般的老狐貍,自然也清楚事實未必只是如此。不然,崔家又何必趕在這個眼見著就要風起云涌的時候,匆匆將此事了結?不過,他也并未問其他事,便轉了話題:“十一娘的好日子定下了,她阿兄會在下個月末到長安。子竟與他久未見面,不妨帶著阿實去見一見?!彪m然是姻親,又有崔簡這個兩家血緣的延續,也還須得走動得更勤快一些,才能維系這層親戚關系。 “這也是理所應當的?!贝逌Y回道,“總該讓阿實認一認親戚?!北R家畢竟是崔簡的母族,就算除了盧十一娘之外,他們都尚未給過他多少疼愛,將來也脫離不開。他也是時候教教崔簡,對待不同的親戚該用什么樣的態度最合適了。 三房之事至此便告一段落,崔淵、王玫私下也不再討論此事。雖說時不時還能見到小四郎崔希、二娘崔芙娘,王玫偶爾也會對他們生出些許憐惜之意,但她心里更清楚,崔家容不得出現任何意外。如同真定長公主所言,如今的崔家并不缺這幾個人。這兩個孩子若是始終掰不回來,等待他們的必定是送去真定莊子上的結局。那或許是作為母親的李氏最不愿意見到的結局。崔希、崔芙娘能想到這一點當然最好,若是想不到,那也許便是屬于他們的命運。 如此,很快便到了晉王大婚的日子。 嫡幼子成婚,圣人與長孫皇后都十分高興。便是諸臣數度進諫不可過于靡費,晉王的親迎禮仍然盛大而又豪華得令人大開眼界。整座長安城幾乎都像過年過節那般熱鬧,圍觀群眾們紛紛涌出里坊,聚集在皇城前與朱雀大道上,津津有味地談論著晉王與即將成為晉王妃的杜氏。早上剛落過新雪,皇城門前與朱雀大道便打掃得干干凈凈,青石鋪就雕著吉祥獸紋的御道上,鋪起了火紅色的地衣,一直延伸到道德坊的京兆杜氏別宅。而整座道德坊內都掛滿了燈籠,樹上纏著紅綢花,顯得格外喜慶熱鬧。 雖說親王婚禮大都不必新郎親自相迎,但黃昏時分,李治仍然親自點了幾位儐相,陪著他直奔京兆杜氏的別宅而去。 崔淵便是儐相之一,他御馬走在李治身后,有些感慨地望著那個仍然纖瘦的少年的背影。 數個月前,他們在馬球場相遇的時候,李治看起來不過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少年。身為圣人與長孫皇后所出的幼子,他的性情異常溫和,也似乎沒有什么值得注意之處。這讓他輕而易舉地就被淹沒在了眾位兄長當中,存在感十分稀薄。如今,他似乎也沒有什么改變,仍舊是那個蒼白瘦弱平和的少年。不論兩位嫡出兄長之間如何風起云涌、如何龍爭虎斗,也好像與他毫無干系。 也只有與李治朝夕相處的人才知道,短短數個月之內,這位虛歲僅十五歲的晉王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雖說這些變化不過是在一件件事中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起來的。然而,當這些點點滴滴匯聚在一起的時候,卻足以逐漸轉變一個人的眼界,乃至于最根本的心性。 崔淵正是這些變化的見證者。他比任何人都期待李治的蛻變,比任何人都期待大唐再度迎來一位多情而不乏殘酷,理智且不乏溫和,胸懷寬廣卻不乏殺伐果斷的君王。與李治結交本是無心插柳,卻讓他越發能夠理解那些追隨在圣人身后的賢臣們的心思。都道君臣相得乃傳世佳話,但良臣難得,明君豈不是更難得。尋找到一位值得效忠的主君,值得傾盡一切的主君,比什么都重要。若是一腔忠心錯付,再有才華,再有抱負,也不過是過往云煙而已。 而今,這一位仍在積累,仍在蟄伏。但當屬于他的時機到來,想必他一定能牢牢地把握住,也一定會給圣人、皇后殿下、諸位重臣一個驚喜。有時候,愈是精心栽培的名貴花朵,愈容易遭蟲咬病變凋謝;愈是受人忽略的花花草草,反倒愈容易扛住風吹雨打。當然,李治一向頗為受寵。但這種近乎憐惜的寵愛,與對太子的滿懷期待,對魏王的愛護驕傲,完全不同。正是這種不同,也造就了太子、魏王、晉王相差迥異的脾性。 他出神間,李治沒有受任何刁難,便已經順利地迎得了新娘,帶著婚車趕回宮城內。原本他的婚禮應該在保寧坊的晉王府舉行,但圣人不愿意錯過愛子人生大事的每一個細節,便做主讓他在宮中成婚,過些日子再遷回晉王府居住。長孫皇后本便日漸憐愛幼子,左思右想之下也答應了。 如今早已經入夜,冰雪覆蓋的皇城前卻豎起了幾座燈樓,將附近映得亮如白晝。晉王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穿過燈樓,在圍觀群眾們的驚嘆聲中進了皇城,再進宮城,而后新郎新婦便開始行各種各樣的繁復禮節。 幾位臨時充作儐相的郎君旁觀完宮城內肅穆有余、熱鬧不足的婚禮,目送李治與晉王妃杜氏步入武德殿旁邊設立的青帳里,心中自是各有想法。崔淵正想著什么時候將他們已經印好的行書摹本冊奉給圣人過目,旁邊的漢王李元昌笑著道:“這回來朝見,也算是來得很巧,竟然趕上了雉奴大婚,還當了一回儐相?!?/br> “大王若能一直留在長安住著,恐怕還能趕上不少盛事?!贝逌Y看了一眼這位風流俊雅的閑王,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并沒有多少真意,卻也沒有多少敷衍,十分平常。雖說李元昌擅長書畫之道,與李治也頗為投契,但崔淵表面上與他談書論畫很是愜意,其實卻對他并無任何好感。他在外游歷多年,自是知道這位漢王可并不是什么善人。他在封地里也頗做了些讓人家破人亡的不法事,數度招致圣人手敕責備。這回主動到長安朝見,也指不定心里有什么盤算。 “不錯,封地固然好,卻比不得長安繁華?!崩钤雌鹱旖?,仿佛想到了什么,“便是風流人物,也多有不及。尋遍封地,也不見幾個能與我說一說書畫的。好不容易編了畫譜,可惜也無人能欣賞?!?/br> 漢王李元昌主持搜集了各種名家畫作,匯集為畫譜,亦是前幾年震動書畫大家們的一件大事。只可惜,教他搜集完之后,流落民間的大家畫作便更為難得一見了,都成了他的收藏。若有機會,崔淵倒也想賞鑒一番?!扒靶┤兆?,某也聽晉王提過大王的畫譜。聽說大王這回帶了十幾卷,改日若是有機會,某也想隨著晉王見識一番?!?/br> “子竟也不必尋雉奴一起,若哪天生了興致,盡管來漢王府便是?!崩钤芩斓卮饝?。 兩人說著話,不多時便來到婚宴所在的殿堂之中。正殿內坐著圣人、朝中重臣與皇親國戚們,殿外烏壓壓的一群人便是各式各樣的京官,為了考績回京湊熱鬧的外官,以及一些尚未入仕的世家子弟。崔淵與李元昌顯然不可能一同坐,便暫時辭別對方,各自尋了合適的位置坐下了。 與婚禮相比,宴席倒是更熱鬧了。圣人一時高興,便領頭起舞。除了太子之外,諸皇子也跟著下了場,一眾臣子無論年老年輕更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一時間鼓樂不休、君臣同樂、歡笑陣陣。 與此同時,招待內命婦、外命婦的宴席也在長孫皇后的主持下開始了。雖說經過幾個月的休養,她的身體已經好多了,但畢竟仍帶著陳年痼疾,也不宜太過疲憊。幸得有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協助,她也并不必費太多心思。推杯換盞之中,隨處都響著賀喜之言,人人面上都帶著nongnong的喜意,仿佛辦喜事的是自家似的。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衡山公主也笑得比長孫皇后更燦爛幾分。 酒宴行至半途,長孫皇后便難掩疲憊之色,挺直的背脊也晃了晃。真定長公主發覺了,便與丹陽長公主一同陪她去附近的殿閣中歇息。見狀,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衡山公主都匆匆趕了過來,卻被她們趕了回去:“宴席尚未結束,你們留在那里,也不會讓旁人胡亂猜度阿嫂的病情?!?/br> 長樂公主想起方才長孫皇后離席時,眾人追隨過來的目光,想了想,頷首道:“阿娘安心歇息,婚宴一定會順順利利結束?!毕雭?,也沒有人會冒著觸怒皇家的危險做出什么不得體的事情來。 長孫皇后垂目想了想,吩咐道:“若有什么事,可請韋貴妃、燕賢妃做主?!彼∏榧又刂?,韋貴妃、燕賢妃便協理了后宮事務,素來也辦得十分妥當,很是得她的信任。 待幾位公主離開后,真定長公主便寬慰道:“如今雉奴也已經大婚了,阿嫂往后便安心養病就是了?!?/br> 丹陽長公主卻抿嘴笑道:“轉眼間兕子、幼娘也到年紀了,挑駙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br> 長孫皇后搖了搖首:“她們倆我想留得久一點,萬萬不能像她們兩個阿姊那樣早早地便嫁作他人婦。便是圣人有看中的駙馬,也至少須得留到及笄的時候再讓她們出嫁?!?/br> 不過,眼見著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即將長成,長安城內也很有不少人家已經開始盤算了。從長樂公主、城陽公主的品性來看,這兩位年少嬌美的貴主性情也不會太差。用一個嫡次子或嫡幼子來尚嫡出公主,不少高門世家都覺得很合算。當然,這其中并不包括五姓之家的嫡支嫡脈。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友婚事 晉王李治大婚之后又一個月,便禮聘了武氏、楊氏入晉王府,皆封為孺子。因他新婚,正是蜜里調油的時候,崔淵便將摹本之事都接了過來。幸而行書分冊已經都印好了,不但當作禮物送出了不少,也引起了解送到長安的各州舉子們的注意。一面品茶,一面賞鑒這些名家真跡摹本,一時間成了長安城文人士子們人人競相效仿的風潮。見此盛況,參與摹本之事的文士們信心倍增。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楷書分冊也順利地進入了雕版的階段。不過,沒等忙過幾日,眾人便都停了手頭的活兒。原因無他,崔泓與王十七娘的婚期已經到了。 十一月末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三九寒冬,北風蕭蕭。屋外冰天雪地,凍得結結實實,屋內卻因生了火盆的緣故而溫暖如春。王玫與盧十一娘一左一右,細心為王十七娘插戴華勝、博鬢。滿頭珠玉瑩然生光,卻都不及新婦含羞帶喜的臉龐更引人矚目。 “這妝粉濃得都要撲簌簌往下掉了?!蓖跏吣锿~鏡里盛裝打扮的自己,忽然伸出纖纖手指戳了戳自己的臉頰。眼見著她指尖下帶起了一片細膩的脂粉,王玫不禁失笑,又取出粉盒給她補妝容:“哪家的新婦不是這般裝扮的?”她當初成婚的時候,心里也覺得經過這么恐怖的大濃妝,新婦無論本身樣貌如何,恐怕在燈光下看起來都是一般模樣?;蛟S,這也能最大程度降低新郎的期待罷。免得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盧十一娘仔細地替她點了眉間的花鈿,一朵紅梅栩栩如生地綻放,顯得格外漂亮。 王十七娘與王玫都一陣驚嘆,忍不住端詳了許久。盧十一娘見她們睜著雙眸望著自己,彎了彎嘴角,替王玫也描了一朵梅花,用的是胭脂紅。而后,她也替自己描了一朵緋色梅花。三張花容月貌的臉龐映在銅鏡中,眉間都是紅梅花鈿,令人望之便再難移開目光。 “十七娘,覺得緊張么?”王玫忽然問。 王十七娘輕輕搖了搖首,眉眼間仿佛灼燒起來,雙眸熠熠生輝:“這一天,我已經等得太久了。雖說心里也舍不得阿娘,掛念家中的阿爺、阿兄,但一想到就要成為八郎的娘子,我就覺得很喜悅,一刻都不愿意再等下去?!?/br> 含羞帶怯什么的,果然不適合十七娘。王玫想著,抿嘴笑起來,斜睨著她:“原來你早便等不及了,不過,我可沒忘記當初你拿著木棒出去打新郎時的威風凜凜呢。以前你敲了四郎多少下,今天我便須得一下不少地敲回來?!?/br> 王十七娘眨了眨眼,嗔道:“橫豎九娘姊姊也沒什么氣力,敲不壞他?!?/br> “你倒是一點也不心疼?!蓖趺的罅四笏氖?,又對盧十一娘笑道,“十一娘也隨著我一同去罷?咱們倆不必跟著一擁而上,瞅著空隙打幾下就是了。若是不打,倒是顯得咱們沒有給十七娘撐腰似的?!?/br> 盧十一娘從未見過棒殺新郎的架勢,心里也頗有幾分好奇,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不多時,外頭傳來沸騰的人聲,王旼、崔簡滿頭大汗地奔進來:“新郎到了!”兩個小家伙也不知在外面跑了多久,小腦袋上都冒著白氣。王玫將兩人攬到懷里,吩咐丹娘與青娘給他們擦掉汗,換身衣衫?!澳赣H,阿爺和仲翔叔父都當了儐相!”“好多人把大門圍住了,都不認識?!?/br> “不管認不認識,殺過去便是了?!?/br> “外頭正冷著呢,多打幾下活動活動手腳,也覺得熱乎些?!?/br> 房內那些王氏旁支的婦人們聞言,都嘻嘻笑了起來。眼見著她們拿了棍棒便一擁而出,王玫和盧十一娘也取了木棒跟了上去。崔簡、王旼互相瞧了瞧,也興奮地拿著棍子去湊熱鬧:母親(姑姑)打誰,他們就跟著打誰! 崔泓成婚,那群一同參與摹本之事的文士自然不會錯過。除了崔淵、王方翼之外,還有幾人自告奮勇地當了他的儐相,替他吟詩作賦。崔淵與王方翼反倒是笑吟吟的,一言不發地在旁邊看他們對著一道一道大門吟詩,企圖用花團錦簇的詩賦將王家的門砸開。門確實開了,涌出來的不是笑盈盈的仆婢,而是殺氣騰騰的婦人們。不過片刻之間,連新郎帶儐相們,都被亂棒打了出去。 崔淵、王方翼只受了幾下,便各自讓開來。崔泓的儐相實在太多,也不必他們倆掩護。不過,當他們瞧見王玫帶著一位戴帷帽的小娘子興沖沖的奔出來時,不由自主地怔了怔,腳步迅速移動,湊上前去。 王玫趁亂也打了崔泓幾下,不過看他左右支拙狼狽不堪,便不忍心再打了?;厥滓姶逌Y與王方翼迎了過來,想起他們倆也是儐相,于是似笑非笑地迎上去各敲了幾下。盧十一娘紅著臉,也跟著輕輕打了兩下,卻軟綿綿的根本沒使什么氣力。 “你們倆的脾性到底不如十七娘干脆?!贝逌Y挑眉,“她當時敲得可毫不留情。別看八郎被打得推來讓去,其實卻遠不如我當初受的罪。趁他如今正顧不上頭尾,再去打幾下如何?” 崔泓亂中聽見他的話,忍不住喊道:“子竟阿兄!你到底還是不是我的儐相?!哪有你這樣當儐相的?不給我擋著不說,反倒還替我招打!當初我當你的儐相時,多盡心盡力!你也不想著報答一二么?!便是想哄阿嫂歡喜,也沒有將兄弟推出去受累的道理!還有仲翔!過兩天你給我等著??!” 崔淵撣了撣袖子,泰然自若道:“七八個儐相,少我一個也不打緊。就當我是十七娘的娘家人便是了。怎么說,她還須叫我一聲姊夫呢。你今日太順利了,就缺一位舅兄為難,我便勉為其難地代行兄職就是?!彼@個姓崔的竟然說是王十七娘的娘家人,讓后頭的迎親隊伍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只顧著看熱鬧的崔澹、崔滔也唯恐天下不亂地喊了起來:“就是!就是!決不能讓八郎這么輕易就迎到了新婦??!” 崔泓險些沒有被這些幫倒忙的族兄弟氣樂了,怒掃了他們一眼。還未待他再說話,那群婦人打得更是用勁了,嘴里還道:“新郎居然還有空閑計較這些!想是我們不曾使全力的緣故!想娶咱們王家娘子,哪是那般容易的事!”“是??!打得他分不出心神才好!” “子竟兄!仲翔??!”崔泓求救的聲音淹沒在了棍棒的海洋里,最后只能咬牙切齒地丟下一句:“仲翔!你親迎那天給我等著??!” 王方翼聽了,神色也沒什么變化,笑著道:“子竟兄所言,我難以茍同。若說代行兄職,也該由我來才更名正言順些。好歹我們祁縣王氏出自太原王氏,十七娘也須喚我一聲族兄。而且,八郎,不就是多打幾下么?咱們都皮糙rou厚的,再多受幾百棍也使得。你若是不甘心……就教十七娘那天給你出氣就是了?!北R十一娘聞言,抬首看了他一眼,帷帽下的粉面已經羞得雙頰微紅。 這時候,崔簡和王旼從門后伸出小腦袋。方才他們倆見王玫與盧十一娘打的是自家阿爺(姑父),猶豫了許久,終究還是沒有沖上去。此時見她們又放下棍棒笑吟吟地旁觀門前的一團混亂,兩個小家伙縮回頭,決定還是去頑爆竹。打來打去還笑成一團,婚禮簡直又混亂又教人難以理解。他們還是折騰些自己喜歡的游戲更有意思。 直到徹底折騰夠了,兩邊的人都出了一身熱汗,王家的婦人仆婢們才放過了新郎與儐相。崔泓又過三關斬六將,終于迎得了新婦上車,一路笑著回了永崇坊。 幾日之后,又下了一場鵝毛大雪。銀裝素裹之中,王方翼與盧十一娘的親迎禮也到了日子。因盧十一娘與范陽郡公夫人相處得很融洽,情同母女,便在郡公夫人的堅持下,從范陽郡公府出嫁。她大兄只知道婚禮的禮節,對這些庶務一竅不通,也暗自松了口氣。幸得郡公夫人盡心盡力cao持,這場由皇后殿下做媒的婚事才沒有出一絲紕漏。 王玫與王十七娘到的時候,盧十一娘已經裝扮好了。她微微垂著螓首,露出一截線條優美的白皙頸項,安安靜靜地坐在談笑自若的盧氏小娘子們旁邊。那些小娘子時不時瞥她一眼,既有羨慕者,也有嫉妒者,更有蔑視者。但她仿佛什么也不曾察覺,只沉浸在屬于自己的喜悅當中。 “十一娘?!蓖趺瞪锨拔兆∷氖?,王十七娘也握了上去。三人的手搭在一處,溫熱無比,一瞬間她們的心底都涌出了無限的暖意。盧十一娘抬首望著她們,淺淺地笑起來,眉目生動無比。范陽郡公府再好,她心中也一直覺得不安穩。直到如今,她終于要擁有自己的夫婿,擁有自己的家,終于能離開險些讓她窒息的樊籠,終于不必擔憂阿爺主宰自己的人生,她滿心滿眼都只有愉悅。 盧家小娘子們好奇地端詳著王玫。不少人都知道她是崔淵的續弦,卻不知她與盧十一娘竟然頗有交情。誰不知道崔淵?誰又不知道盧十一娘當初來長安為的是什么?如今兩人相處得如同密友一般,可不是令人覺得稀奇么?以她們的教養,自然不會隨意出聲說些什么,目光卻是怎么收斂也收斂不住的。 “你呀,如今也只知道笑了?!蓖跏吣镏蛔鞑辉l覺她們的異樣,仍如往常那般笑道,“恐怕一點也不留戀罷?!?/br> 盧十一娘垂眸,輕聲道:“哪里會不留戀呢?只是如你當初所言,更期待罷了?!?/br> 王玫知道這么多人在,她也不能說什么真心話,便笑道:“方才一路進來,十七娘還纏著我問,他們大婚的時候四郎和仲翔是不是在旁邊瞧熱鬧。想是八郎與她說了,她要替八郎出氣呢!” 王十七娘輕嗔:“九娘姊姊當初自己不忍心下手,可不能怨我。我可是大大方方讓你們隨便打的——只是不知,十一娘如今是不是也這般大方?” 盧十一娘低聲道:“你隨意就是了。他堂堂千牛備身,便是被人多打幾下,也定是不妨事?!?/br> 王十七娘便露出一付磨刀霍霍的笑容來:“既然你都這么說了,可不許臨來心疼!九娘姊姊到底還是不夠膽氣,待會兒便隨著我出去!這一次總算不必戴著帷帽了,說不得打起來也更順手些呢!” 等到為難新郎的時候,王十七娘一棒殺出,確實也讓迎親隊的郎君們大開眼界。范陽盧氏這邊的婦人都不像王氏旁支婦人們那般性情爽朗,舉著棍棒也就是做做樣子罷了。真正能掄起棍棒打下去的,只有那些范陽郡公府的仆婢。但是,她們面對的是王方翼以及他從千牛備身中請的儐相。這群武將出身的郎君們,個個虎背蜂腰,宛如出鞘的橫刀一般鋒銳無匹。尋常仆婦光是看著他們便有些膽戰心驚了,哪里敢當真打下去? 直到王十七娘出現,毫不留情地將新郎、儐相們打了個遍,王玫也趁亂敲了幾下,這群千牛備身都遲遲未能回過神來。同為儐相卻再度成為圍觀群眾的崔淵、崔泓幾人不由得失笑,各自將自家娘子護在身后。 王方翼見他們果然不將自己當成儐相,只能拉著崔沛去幫他吟詩作賦。幸而大家都知道他是武將,也不會在催妝詩上要求過高。待他好不容易自己想出了三四首詩,便放他過去了。他也成功地迎到了自己的新婦,回了靖安坊的宅子里。 崔淵本想隨著迎親隊一同回去,卻因那位盧氏舅兄盛情相邀的緣故,不得不留在范陽郡公府參加婚宴。王玫也只能帶著崔簡留了下來。雖說崔簡身上有盧氏血脈,但畢竟很少走動。對于四周的視線與那些竊竊私語,他很敏感地覺得不舒服,吃得也很少。 然而,今天畢竟是盧十一娘大喜的日子。小家伙臉上也不曾露出什么形跡,俊俏的小臉一直帶著笑容,惹得盧氏那些婦人們都喜歡得緊。范陽郡公夫人更是越看他越歡喜,連連讓王玫多帶著他到郡公府走一走,這才依依不舍地將他放了回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盧氏之念 兩位閨中密友相繼大婚,與心系之人喜結良緣,擺脫了曾經籠罩在她們身上的陰影,王玫與她們一樣高興。畢竟,對于此時的女子而言,婚姻便宛如第二次投胎,而且通常不由自己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卻未必時時都靠譜。能得一位一心人,相互扶持、相依相伴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王玫已經與王十七娘、盧十一娘說好了,隔兩日便相約去茶肆小聚。三人皆已經成婚,夫婿是親戚兄弟、至交好友,阿家又都是知情達理之人,出門拜訪做客倒是比過去更加自由許多。不過,畢竟已經快要進入臘月了,各種事情都接踵而來。雖說王玫不需要像小鄭氏那般執掌崔府內務,準備臘日祭祀以及相繼而來的祭灶、除夕、元日、上元等節慶,但她也須得查看自己那些嫁妝的出息。不論是莊子、店鋪或是宅子,都需要她仔細盤一盤帳,算算收支情況。另外,茶園、茶肆單獨做賬,年底也該給真定長公主、鄭夫人、李氏、崔氏分利。隨著飲茶之風流傳得越來越廣,她也很該早些準備派人前往益州等地開辟新茶園、研制新茶葉了。 如此忙了幾天,王玫看著賬本上那些繁體數字都有些頭昏眼花了,索性便決定給自己放兩日假。她剛取出梅香撲鼻的箋紙,正欲給王十七娘、盧十一娘寫兩張帖子,便見丹娘捧著一張精美的帖子走進書房里。 “哪家的帖子?”王玫隨口問道。 “盧家給郎君的帖子?!钡つ锘氐?,“因約得急,就在明日,所以大管事便使人送了過來,免得耽誤了?!北R家與崔家來往并不勤快,只是送一送節禮的情誼罷了。便是崔敦與范陽郡公惺惺相惜而交好,面上的交情仍然不過爾爾。而今會給崔淵送這種急帖子的,除了盧十一娘的大兄,崔簡的大舅父之外,大概也不會有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