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李治一嘆:“那我便陪你去瞧一瞧罷?!?/br> 雍州府衙前,烏壓壓的一群人擠在張貼榜文的墻壁邊,或喃喃自語,或大聲念誦,或默然不語。約有一半人已經羞慚得掩面離去;另有些人是崔淵腦殘粉,慕名而來,看得如癡如醉;還有些黑仍舊很是不甘心,各種挑剔,各種夸口。隱藏在人群中的某些人挑撥了幾句話,腦殘粉和黑們差點打了起來。不過,府衙的軍士可不是擺設,火眼金睛地挑出了一些人,直接押進了大牢,府衙前頓時便清凈了不少。 崔淵到的時候,人群已經漸漸疏散了。他吩咐部曲們在地上鋪好了葦席、茵褥,擺上書案、筆墨紙硯、煎茶器具等,與李治一左一右坐下來。他們不聲不響地公然坐在府衙前,逐漸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那不是崔淵崔子竟么?” “沒錯,就是他!” “他來這里作甚?” 仿佛聽見周圍人的議論聲,正優雅地煎茶的崔淵抬起首,將茶盞推給李治,笑著答道:“聽說有人覺得我名不符實,因此,我特地趕來這里,會一會那些自認為才華超過我之人。書畫詩賦策論,誰若覺得比我更出眾,便當場與我比上一比。命題便由晉王出就是了。至于點評,便請晉王出面,交由朝中諸公罷?!?/br> 他瞇了瞇眼,環視旁邊鴉雀無聲的眾人:“如何?誰敢上前挑戰?”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波又起 不知不覺間,雍州府衙前再度聚起一群文士。然而,這數百人卻全然不似上午那般滿腹憤懣不平、喧鬧不堪,反倒大都席地而坐,寧靜以對,仿佛他們正在參加某個文會一般。被他們簇擁在中間的兩個年輕人時而煎茶慢飲,時而對弈沉思,時而舉筆勾寫,舉手投足泰然自若。就像是他們并非在大庭廣眾之下,而是身處家中書房似的。 偶爾便會有人起身行禮問:“可否一觀二位的棋局?” 或:“在下仰慕崔子竟已久,可否一觀閣下方才寫的字?” 李治、崔淵也只淡淡地瞥一眼,頷首默許。 逐漸地,他們便不僅僅只是文士們圍觀的對象,反倒像是成了文會中萬眾矚目的中心。不但引起了一陣陣贊嘆與評論之聲,更有些文士忍不住就近買了筆墨紙硯,也寫起了字、畫起了畫,再請他們評點一二。 一時之間,連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們也嘖嘖稱奇,那些個心懷不軌的人更不敢隨便煽動,只得悻悻然地躲藏在人群里繼續尋找合適的時機。雍州府衙的軍士原本打起了精神防范,見狀難免也放松了些。功曹立在門邊看了許久,微笑著搖首回去繼續處理公務,又遣差人去給被圣人召見的雍州刺史杜淮報信。 府衙不遠處的某間食肆里,王玫推開窗戶,笑盈盈地眺望著。她也未曾想到,崔淵的應對之法竟然是如此光明正大的陽謀。比起崔泌暗地里使的陰毒詭計,他的回擊直接得令人汗顏。不滿?不忿?覺得這解頭來路不正?那便光明正大地比上一比就是了。他就等在這府衙前,若有勇氣非凡者、自負才華者,盡管去挑戰便是。贏得光明磊落,輸得也心服口服。這等做派不知比那些暗地里放冷箭的人高了多少層,一舉便扭轉了四處飛散的流言。到目前為止,連一個挑戰者也不曾出現,不但那些有心人覺得在情理之中,圍觀群眾們心里也都明白過來了。 崔泌恐怕又要嘔得吐血了罷,抹黑之計再一次促成了崔淵刷聲望之舉,連帶著毫無存在感的晉王李治也又一次成功地在文人士子中獲得了公平淡然的好形象。 “母親,阿爺……真厲害?!贝藓喌蓤A了眼睛,忽然道。他尚且年幼,并不清楚一日之間都發生了些什么事,只知道阿爺成了解頭,卻有人暗中為難造謠,使得家中長輩們從喜悅瞬間便變得憂慮起來。而后,阿爺邀著晉王在雍州府衙前一坐,情勢便扭轉過來,長輩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此時此刻,成為眾人矚目焦點的阿爺卻仍舊像往常那般,慢悠悠地弈棋,間或品一品茶,或拿過旁人遞過來的字看幾眼——所有一切都似乎與平時并沒有任何區別。是的,自家阿爺好似從來都不會焦躁不安,從來都不會憂慮不平。除了為書畫如癡如醉的那些時日,他總是時時刻刻胸有成竹,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讓人覺得無比可靠。 “我也要像阿爺一樣?!毙〖一镟氐?。 “一定會的?!蓖趺蹬牧伺乃匀恢赡鄣募绨?。 宮中自然很快便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圣人正在聽房玄齡詢問那個上折子的監察御史,聽得宦官們的稟報之后,也不由得放聲大笑起來:“行得正、坐得端,便無畏無懼。子竟這種狂士之性,真是養得越發有趣了!以正破邪,以陽謀破詭道,做得好??!不過,他倒是習慣坐在人群中央了,恐怕稚奴卻有些難熬不慣罷!待他們那頭結束了,趕緊讓稚奴來見朕。朕可得好好問一問今日的事?!?/br> 崔敦、崔斂皆暗暗地松了口氣,而后又審視著那個梗著脖子堅持自己只是風聞奏事的監察御史。房玄齡不緊不慢地問了幾句話,那御史還不知自己的車轱轆話里已經顛三倒四露出了漏洞,仍是不愿承認錯誤。 長孫無忌默然聽了半晌,此時忽地道:“臣先前也覺得晉王的性情有些內向,但今日方知,晉王不愧為陛下之子,大場面中也很能鎮得住場?;蛟S陛下作為阿爺,以前都只當晉王還是個孩童,其實他早便已經長大了,能夠獨當一面了?!?/br> 聞言,圣人垂目想了想,頷首道:“輔機(長孫無忌)說得是,轉眼稚奴也要大婚了。如今他的身子骨也強健了些,或許多少能讓他參預些政務,幫朕分憂了。旁的不說,朕看這一回摹本之事,他與子竟便都做得很好?!闭f到這里,他便眉飛色舞起來:“子竟最近在倒騰甚么雕版印刷,稚奴夸了好多回,聽說這兩日便能印刷出來給朕瞧了。輔機你聽說過這雕版印刷么?” 長孫無忌搖了搖首,看向崔敦與崔斂。 圣人也跟著看過去:“禮之(崔敦)、守之(崔斂)你們可聽說了?” 崔敦、崔斂兄弟倆對視一眼,滿臉無奈地搖了搖首。 圣人對他們一問三不知的表現十分不滿:“虧你們還是長輩,怎地連子竟在做什么都不知道?天天都見面,居然還不如朕知道得多?!闭f到此,他又忍不住笑了,話中多少帶了些自得的意思:“還是稚奴貼心,什么話都和耶耶說?!?/br> “……”幾位重臣默默地聽著圣人炫耀兒子,已經十分習慣這種情形了。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自家的父子關系,就是為了襯托圣人與太子、圣人與魏王、圣人與晉王之間無可匹敵的父子之情而存在的。有些時候,他們聽著其實也有些羨慕。畢竟,毫無原則地寵溺兒女所得來的滿足感,其實也十分難得。而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嚴父,并非慈父,也很難擁有那種與兒女親密無間的體驗。當然,更多的時候他們都覺得十分無奈。這般嬌養女兒也就罷了,兒子哪有這種養法?只是,連長孫皇后都拗不過圣人,他們一再納諫圣人也權當成耳旁風——當臣子的還有什么法子呢? 有了對比參照,圣人心情十分愉快,揮了揮手,很是大度地道:“也罷,既然你們都這么孤陋寡聞,待雉奴和子竟將摹本呈給朕看的時候,就都過來過一過眼。免得這雕版印刷的事成了,朕的心腹愛卿們居然都不知曉?!?/br> 房玄齡、長孫無忌、崔敦、崔斂自是只能行禮謝恩。 圣人又點了幾個人名:“玄成(魏征)、登善(褚遂良)、舅父(高士廉)若無事,也都來瞧一瞧。若是歐陽公(歐陽詢)還在便好了……” 于是,在李治和崔淵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圣人又半是炫耀半是欣慰地給他們倆宣傳了一番。待他們第二日捧著裝訂好的經折裝《蘭亭序》摹本過來求見時,兩儀殿中已經坐滿了當朝重臣: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尚書右仆射高士廉、中書令楊師道、左侍中魏征、司徒長孫無忌、諫議大夫褚遂良、兵部尚書崔敦、光祿寺少卿崔斂。 沒想到當朝四位宰相都在,正目光炯炯地看過來——踏入兩儀殿的那一瞬間,滿臉喜色的李治怔了怔,突然壓力倍增。崔淵跟在他身后,不著痕跡地望了他一眼。李治心中一凜,回過神來,向諸臣頷首見禮,又格外與舅祖父高士廉、舅父長孫無忌行了禮,這才朝圣人拜下:“原以為阿爺這里沒有人,想不到諸公都在,倒教孩兒嚇了一跳?!?/br> 圣人將他方才的舉止看在眼里,越看越是歡喜,又因愛子成長而頗有幾分感慨:“正是因他們都幾乎不曾見過你幾面,阿爺才特地讓他們過來。不過,雉奴,你也越發穩重了,阿爺總算是放心了?!?/br> 李治笑道:“阿爺覺得,孩兒方才沒有呆怔在原地便算是穩重了?孩兒卻覺得還差得遠呢,只能幫著做些小事,尚不能為阿爺分憂?!?/br> “阿爺再好好教一教你,過兩年你便能參預朝政了?!笔ト穗y掩笑意,接過他遞上來的經折裝《蘭亭序》摹本,“且你與子竟這一回做的事,何嘗不是為阿爺分憂呢?”經折裝確實十分少見,他好奇地打開摹本:“如此裝幀,確實比卷軸更容易放置?!?/br> “也更容易看,更容易書寫,不必手持卷軸懸筆寫字了?!崩钪螠惖剿韨?,比劃了幾下。 崔淵在下頭接道:“這雕版刻好了,便可印刷出成百上千份,比抄寫更便宜,節省了不少時間,也可令這名家真跡摹本更快流傳到大唐的每一個角落。臣想著,不僅可做名家真跡摹本,《千字文》《急救篇》等各種啟蒙之書,甚至于十三經等,皆可印刷出來?!?/br> “不錯。讀書之人越多,朕能用之才也就越多?!笔ト诵Φ?,將那摹本仔細看了又看,“若不是你們說這是雕版印刷出來的,恐怕朕真以為是子竟又臨摹了一份!很好!這摹本,確實將近九分神韻了!你們都曾見過王右軍的真跡,也過來看看!” 眾臣便都圍了過去,傳看著這份經折裝摹本。 諸臣之中,以褚遂良書道造詣最高。他抬首看了崔淵一眼,雙目中略有些復雜之意:“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褚公過譽了,不過是沾了能將真跡借出來,每日潛心揣摩的光罷了?!贝逌Y回道,“大王也曾提過,若能再求圣人多寬限幾日,請褚公過來指點,說不得便能見到更出彩的摹本了?!边@話他與李治二人確實私下議論過。然而,褚遂良是圣人的心腹重臣,恐怕也沒有多少時間用在參悟《蘭亭序》上。 褚遂良笑了起來,想了想,便道:“平日恐怕也不得空閑。待下回休沐之日,若能再去瞻仰一回真跡便足夠了?!?/br> “晚輩必當掃榻以待?!贝逌Y躬身行禮。 圣人聽了,忍不住大笑道:“子竟,你居然公然拿朕的《蘭亭序》做起了人情!” 崔淵依舊臉不紅氣不喘地回道:“眼見著兩月之期便要到了,能讓更多人見一見王右軍的真跡,大家也必會更感念圣人的惠澤?!?/br> “你若是打著耍賴不還的主意,那可是想錯了!” “圣人放心,臣一定會如期奉還?!?/br> 眾人正其樂融融地評著這份摹本,推想著雕版印刷的用途,一位宮人滿面緊張地奔了進來。在圣人身邊貼身服侍的宦官聽了她的低語,神色微微一變,立即快步走到圣人身邊耳語了幾句。圣人慢慢地收了笑容,面無表情的臉上多了幾分不怒而威之色。 “諸位愛卿,你們且回去處理公務。雉奴、子竟,去偏殿等一等?!彼愿赖?。大家都感覺到了浮動在殿內的壓抑氣氛,于是紛紛告退。李治、崔淵走在最后,尚來不及推測什么,便隱約聽見圣人冷道:“將那伶人帶過來!” “伶人”?崔淵想起了王玫曾經提過的美少年“稱心”,也知道此事發生之后,太子的行為可能會更加不堪。他一向不將禮教放在眼中,也并不覺得太子鐘愛一位少年與鐘愛一位宮女有任何區別。只是,當這種鐘愛成了各種隨心所欲、胡作非為的借口,那便是過錯,也會給受鐘愛者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與威脅。 ☆、第一百六十章 人心浮動 卻說宮人將李治、崔淵引到偏殿中,給他們煎了茶,又上了些時令鮮果與見風消、rou脯等煎炸零嘴等物。她們俱是訓練有素,行云流水般將諸事做完之后,便靜靜退到一旁,再也悄無聲息。李治微微皺起眉,掃了她們一眼,又看了看兩儀殿的方向。 崔淵啜了一口茶,心里替圣人感到惋惜??蓱z天下父母心,圣人以為處置了稱心便能將太子引回正途,卻不愿意想太子早便踏入了歧途,往后更可能會越走越遠??v使圣人這般的千古明君,也免不了和天下間諸多父母那般偏心——將所有的錯失都推給旁人,堅持認為愛子本性赤誠,只是被人教唆了。不愿去想癥結,又如何能解決問題?也難怪最終太子會走到那一步了。 片刻之后,他們忽然聽見一聲驚懼交加的哀嚎。兩人一怔,充滿疑慮地互相看了看,立即站了起來。李治本能地走了好幾步才停下,崔淵卻是十分冷靜地看著他,安慰道:“大王,千牛備身們都守在陛下身邊,想來定是無礙?!?/br> 李治有些遲疑:“方才那聲哀嚎……也不知殿中是否出了什么變故?!辈贿^,他心里也很清楚,阿爺既然將他遣開,便必定是不想讓他目睹此事。他若是貿然趕過去,說不得反倒會讓阿爺失望。 他的話音方落,關上的殿門便被推開了。身著千牛備身細鱗甲、手握腰際橫刀柄的崔澹、王方翼匆匆走了進來,行禮道:“微臣奉陛下口諭,送大王回禁苑探望皇后殿下,并請大王與兩位貴主安置禁苑諸事?!?/br> 聞言,李治越發憂心忡忡起來:“阿爺沒事罷?” “大王放心,陛下安好,方才只是在處置宮人而已?!蓖醴揭泶鸬?。他雖然年紀輕輕,但看起來便顯得十分穩重可靠。見他神色一如往常,李治也松了口氣。 崔澹則給崔淵使了個眼色,壓低聲音:“趕緊家去?!?/br> 崔淵點了點頭。是非之地,確實不能多待。畢竟處置的是太子的禁臠嬖寵,就算是晉王在這里聽見了始末也很不合適。于是,他便勸道:“大王,聽圣人的口諭,似乎是擔心皇后殿下那頭……”他說得十分直接,李治立即回過神來,急道:“也不知是什么人冒犯了阿娘……趕緊走罷!” 崔淵心中又是一嘆。此事很可能是先捅到了長孫皇后跟前。畢竟,太子的禁臠嬖寵不論是男是女,都屬于宮廷內務,太子妃無法干預,也只能由皇后處理。只是,皇后身在禁苑,鞭長莫及,只能遣人告知圣人了。也不知此事會不會影響皇后的病情。若刺激得皇后病情惡化,太子便是大不孝,位置亦很難保得住。他并不相信,魏王會想出這種大不敬的計謀。畢竟,他與太子的孝心都并沒有多少假意??峙?,這又是崔泌欺上瞞下做下的罷。此人心性狠毒,毫無孝悌仁義之念,什么法子都想得出來。 一行四人匆忙離開的時候,正撞見太子李承乾揮著馬鞭,催著抬步輿的宮人加快腳步趕往兩儀殿。他們退到路旁見禮,李治還喚了聲“太子阿兄”。李承乾面上卻交錯著焦躁暴戾與失魂落魄,仿佛根本看不見他們。李治抬眼望著他的背影,皺起了眉頭,依舊一語不發地往外走。 一路出了虔化門、永春門,路過東宮的時候,里頭依稀傳來痛哭、慘叫與喧嘩之聲。李治握緊馬韁,蒼白的臉上流露出了凝重。不過,他并未在東宮附近停留,便催馬出了宮城之東的延喜門,趕往曲江池附近的禁苑。 崔淵在勝業坊前辭別了他們,回到崔府之后,便見王玫聞訊迎了過來。 “四郎,方才堂嫂使人來報信,說皇后殿下召見叔母去了禁苑??雌饋砟菐讉€宮人有些行色匆匆,叔母的神色也不似尋常。莫非,宮中出了什么要緊的事?” 崔淵頷首,直到兩人回到點睛堂正房里,才壓低聲音回道:“東宮嬖寵事發。圣人或許有心悄悄處理此事,但東宮里頭已經鬧得不像,太子妃完全轄制不住。想來,該知道的人都已經得了消息?!?/br> 王玫先前也猜應該是稱心之事,卻未料到長孫皇后會將真定長公主叫過去。不過,說來雖是皇室家事,真定長公主作為姑母也說得上幾句話。只是不知,長孫皇后到底想讓她做什么。若是保太子,崔家上上下下恐怕都不會答應。 “放心,叔母不會隨意牽涉奪嫡之事。便是皇后殿下再如何焦急,應該也不會強求?!贝逌Y道。他一向覺得,長孫皇后比圣人更清楚該如何教子。太子的品性如何,當不當得起太子之位,她比任何人都看得更明白些。只是,畢竟是嫡親的阿娘,才不忍開口奪去他立身的唯一憑仗罷了。太子是嫡長,一旦失去了這個位置,心性又偏狹,將來說不得會落到什么境地。 王玫禁不住又一嘆:“明日便是阿實生辰,原本我還想為他辦一場家宴。茶鋪也定在明天開張,好讓他去看一看熱鬧。不過,眼下的時機,卻像是不太合適?!?/br> “怎么不合適?再合適不過?!贝逌Y笑道,“便權當作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阿實的生辰也不宜大辦,畢竟他年紀小。只將他的兄弟姊妹們邀過來,一起替他賀一賀也就是了?!?/br> 王玫便盤算起來:“大郎、二郎、三郎須進學,恐怕白日不得空,就定在晚上罷。正好,中午我給阿實做一碗壽面?!彪m說她做的壽面未必比廚娘做出的味道好,但勝在心意。而且,這個時代過生辰,似乎也并沒有這樣的講究。 “壽面?” “便是湯餅。過生辰不是稱作過壽么?所以有了壽面一說?!?/br> “我過生辰的時候,你可別忘了?!?/br> “放心,自然不會落下你?!?/br> 當夜,真定長公主并未回公主府,而是歇在了禁苑中。崔敦、崔斂回家后聽聞此事,便將子侄輩及媳婦們都喚到了鄭夫人所在的正院內堂里。另外,年紀漸長的崔篤、崔敏也一起旁聽。待侍婢、仆從都退下去,一列列部曲悄無聲息地守衛在內堂外之后,崔敦方放下手中的茶盞,巡脧著底下子侄們的神色。 “今天,圣人嚴厲地斥責了太子。據說,是因一個嬖寵。子放,你當時在場,覺得如何?” 崔澹搖搖首:“阿爺,我只看見宦官押來一個少年。圣人問了他幾句話,便有些厭煩了,命人將他拖下去杖責。而后,圣人便使我和仲翔去偏殿里傳口諭,護送晉王去禁苑探望皇后殿下。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也并不清楚?!?/br> 崔敦又看了一眼崔澄、崔滔:“你們二人可聽得什么消息?” 崔澄、崔滔皆搖了搖首,他們一個忙于公務,一個清閑得很,竟是都不曾聽說什么。 “我們離開大內時,正好遇見太子趕去兩儀殿?!贝逌Y回道,“想是太子為那嬖寵說話,觸怒了圣人?阿爺、叔父,以圣人的性情,盛怒之下必不能再容那嬖寵活下去。太子一時傷心,恐怕是出言無狀,才得了這番斥責?!钡擦私馓永畛星?,就知道他沖動暴躁的時候是毫無理智可言的。昔日便有鞭打身邊宮人致死的傳聞,如今氣怒傷心之下,出言頂撞圣人也不無可能。否則,一向疼愛太子不舍得責罵一句半句的圣人,又如何會嚴厲斥責他? 崔敦瞇了瞇眼:“想不到,旦夕之間竟然就發生這種事。不少人都將此視為太子位置不穩的征兆,人心難免浮動起來?!?/br> 崔斂皺起眉,接道:“雖說我們崔家只奉圣人之命,但……阿兄,太子若為新君,絕非社稷之福。他雖聰慧過人,但品性顯然并不足以承接國祚。若是期盼他能夠如楚莊王那般一鳴驚人,恐怕日后我們都會失望?!?/br> “難不成,阿爺覺得魏王不錯?”崔滔問。 崔斂猶豫片刻,嘆道:“從眼下來看,至少比太子好些。太子沉迷聲色,不事實務,除了占據嫡長的禮法之勢外,一無所有。魏王精通書畫,素有文名,先前修《括地志》也很得了一番聲望?!?/br> “嫡長兄尚在,便急著積累名望、拉攏群臣,不臣之心未免也太過明顯了?!贝逌Y忽地笑了起來,“有人彈劾他逾制,他視如不見,直到圣人親自為他改了用度,可見心中早已生了他志;群臣對他稍有微辭,他便去找圣人哭訴,使圣人怒而斥責眾臣。呵,這般吃相難看又驕橫,比之太子也不過爾爾。若魏王登基,說不得又是一個前朝煬帝呢。不,他還不如煬帝。至少,煬帝在登基之前,偽裝得幾乎無懈可擊。而他,卻連偽裝都不會,渾身都是破綻?!币仓挥惺ト?,才當魏王是個友愛兄弟之人罷。朝中許多臣子,早便已經將他看穿了。至于皇后,或許也不愿意相信兩個兒子奪嫡,竟然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只是,若是眼下不加以控制,數個月之后,恐怕便會落入生死相爭的境地了。 崔敦目光微沉:“如此說來,你更看好晉王?” 崔淵挑眉:“晉王的心性不錯,也足夠聰明,只是欠缺了歷練而已。且不說其他,如此擅忍之人,比之他人便高了一籌?!?/br> 崔敦、崔斂均若有所思地望向他。太子與魏王年長,且爭奪激烈無比,令滿朝文武都似乎有些忽略了晉王。這位也是嫡幼子,雖然年紀尚幼,但可能確實是更好的選擇。說不得,他便是最終得利的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