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她讓皇帝相信,就算公子寶死了,也不會影響他和靜嫻公主之間現有的關系。 不得不說,皇后李氏是真得有手段。 而這一次,李氏隱忍數十載,終于到了要利用周璨這把利刃的時候了。她要為自己的養子周斐琦某得帝位,她要親眼看著周璨在周珧那顆冷硬的心上捅上一刀,給他一擊斃命! 因為只有皇帝周珧死了,她的人生和周璨的人生才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而后,她將涅槃重生,再無陰影。 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將建立在寶國公的鮮血之上。 寶國公之死的第二箭,也就是皇后李氏一箭三雕的最后一雕,便是要借清除反賊的名義,為周斐琦登基掃除異己勢力,蕩清一切障礙??! 這是李氏的劇本,看起來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如此復雜又層層遞進,將人心玩弄得透徹淋漓,甚至李氏做到了將她自己的感情都剝離在外,在這個計劃中,她的眼里只有她的目的,冷漠、冷酷、無情至極。這不要說是一個女人,就算是男子都少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 可世間慧者何其多? 這一局,盡管精妙絕倫,卻還存在一個漏洞,就是靜嫻公主的恨意指向??闯鲞@一點是人,是當時只有十三歲的周斐琦。他那個時候可以說什么都聽太后的,沒有人知道他的靈魂是一個有著現代知識的成年人。因此,周斐琦看出了這點,并沒有直接找到太后說明,而是在背地里默默地推了一把—— 要讓靜嫻公主恨先皇,而忽略李氏,那么寶國公死后的最大收益者絕對不能是李家的勢力,那個人必須得是皇帝嫡系,是皇親國戚最好。 因此那時候,外人眼里的半大小子,便偷偷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大皇子,以至于后來寶國公抄家滅門的直接cao作者就成了劉妃的人,劉氏的娘家勢力也是借著那個案子因立功被封賞,這才在周珧當政期間一躍成為整個平京城風頭無二的權貴。 事實證明,周斐琦這步棋動得很有先見之明。 …… 那一年的五月,周斐琦被封為太子,入主東宮。在他晉封大典舉行的前一天晚上,還有言官在御書房長跪,企圖規勸皇帝收回成命,再緩一緩冊立東宮。然而,皇帝心意已決,聽了兩句就讓侍衛將那言官給趕出了皇宮。 晉封大典的第二天晚上,周珧收到了一個錦盒,錦盒里是一面折扇。沒有題字,但周珧拿著這面扇子的手卻在抖,因為這扇子是從梨園送來的,雖然一句話沒有,但其中含義卻非凡。 扇者,善也。亦有美、好之意。 周璨是想告訴他,封了周斐琦為太子這件事他辦得很好?;蛘呔拖窕屎罄钍现敖o皇帝分析的那樣,周璨覺得周珧這次采納了寶國公的提議,不計較周斐琦是否為哥兒,力排眾議,封了他為太子這件事,辦得很好。 因此,他贈扇與他,言外之意:此事,甚好。 換到現代的大白話,就是周璨跟周珧說:這件事,你干得還挺漂亮! 二十幾年沒怎么搭理他的弟弟,終于主動搭理了他一回兒,周珧能不激動么?他簡直快高興瘋了!當晚,便拿著那扇子跑去找皇后李氏,分享小秘密去了。 這件事,是皇后給他出得注意,如今效果顯著,皇帝高興,自然是要賞太后的。不過,他們倆這幾十年相處下來,這關系比起夫妻,反而更像君臣。因此,皇帝其實都不知道皇后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所以這個賞賜也就無非還是那些金銀珠寶之類的。 李氏對此并不在意,反而又給皇帝出了個主意,道:“陛下正該趁此機會,給公主回禮,以表關心?!?/br> “對對對,讓朕想想送什么好……” 周珧蹙眉思索,思著思著目光就落到了李氏臉上,忽道:“皇后可有主張?” 皇后李氏道:“臣妾只懂些花草,于送禮之道并不精通?!?/br> “哦?”皇帝站起身來,對李氏道:“那你帶朕去見識見識你的花草吧?!?/br> 皇后垂眸,蓋住眼中情緒,她帶著皇帝往她的偏殿花房走,邊想,我和你夫妻一場,半生之緣,臨到盡頭,你才知道我這個愛好,這還真是悲也哀也,也罷,反正你也時日無多,便帶你見識見識好了! 那個時候皇后李氏的花房沒有現在永壽宮里的大,畢竟永和宮是她跟著周珧以來就一直住的宮殿,當然現在她當了太后,永和宮就給她的侄女淑貴妃住了,不過,前朝時,永和宮的偏殿也曾是個花房。 這個花房生機盎然,皇帝周珧一進來只覺得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倍感舒適。他當即便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隨即回頭沖李氏道:“皇后有這么個好地方,卻瞞了朕半輩子?!?/br> 李氏只笑了笑,開始一一為皇帝介紹起花草來,每說一種還連帶說一說其間含義?;实鄣哪抗庠诒姸嗷ú萆弦灰粧哌^,突然看到窗畔的小幾上放著一盆清水泡的‘蒜’,便指著問:“那是什么?” 李氏道:“花中雅客盼團圓,乃是水仙?!?/br> 說水仙花,皇帝就知道了,而且這花的寓意好,他忙問李氏:“皇后可舍得割愛?” 李氏再次垂眸,笑道:“陛下喜歡,臣妾自當奉上?!闭f完,便著人將那花根從盆里拿出來,又取出一個雕刻精美的盒子,把那水仙花根裝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