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于兄恐怕也知道,這些泰西人最喜我朝所產瓷器、生絲、綢緞、茶葉等物,一旦這些東西運回泰西之地,便可獲巨利! 所以紅毛人這些年來,一直都想在我朝沿海找一個立足之地,之前他們曾經想要奪占過佛郎機人的澳門,可是因為佛郎機人防范甚嚴,未能如愿,這才轉而到了澎湖。 紅毛人不過就是想要取得一立足之地,與我朝通商就可以了,可是澎湖乃是我朝之地,我們大明朝廷官府聞之,故不能準其久留不去! 這才使得紅毛人和我朝開戰!我等雖然也是我朝之人,但是卻行的是經商之事!跟誰做生意不是做?故此我們掌柜這才受邀前來澎湖,并非是要給紅毛人助戰,而是想要從中斡旋一番,最好能讓我朝官府和紅毛人談和最好! 不過眼下看來,恐怕是雙方很難再談和下去了!不知于當家知道不知道,年前的時候,新任福建巡撫的南大人設計抓起了一些紅毛人,還燒了紅毛人一條船,現如今又集結重兵,開始攻打澎湖紅毛城! 所以我們這些人也沒必要再留在澎湖了,故此在下奉掌柜之命,帶著船返回九州島!正好路過這里,撞到了于當家你們,這才有幸今日結識了于大當家! 于大當家如此對待我等,鄭某感激不盡,改天如果有空的話,鄭某定當登門拜謝!” 于孝天聽罷了鄭一官的話之后,對他所說的話將信將疑,鄭一官所說的事情,大部分應該不假,這和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也比較相符,但是于孝天可以保證,鄭一官說的話之中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其中他說的有關荷蘭人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真的,但是對于他此行的目的,于孝天卻認為不見得都是真的。 因為據他對鄭一官的所知,李旦和西班牙人是有過節的,這也是李旦為何棄馬尼拉前往日本九州島定居的原因。 李旦作為一個亦盜亦商的倭寇首領,干的也是海上貿易,他和西班牙人不對,那么現如今荷蘭人來了,他自然愿意和荷蘭人合作,對付西班牙人,這也是他愿意給荷蘭人幫忙的原因。 而荷蘭人占據澎湖列島,目的就是想要讓更多中國商人,放棄跟西班牙人做買賣,轉而到澎湖跟他們荷蘭人做買賣,單憑荷蘭人的能力,他們根本無法封鎖這么大的海域,迫使中國海商放棄前往馬尼拉跟西班牙人交易。 那么荷蘭人就需要有人給他們幫忙才行,而李旦表面上是來做斡旋之人的,實質上應該是和荷蘭人勾結在一起,替荷蘭人辦事的。 第六十一章 各懷鬼胎 近期于孝天有所耳聞,從去年冬天開始到現在,在臺灣海峽之中,已經多次出現有海盜劫掠過往的商船的,只是以前他沒有太過關注這個消息,因為這并未觸犯到他的實際利益,臺灣海峽很長,面積也很大,這些人并未踩在他控制的地盤上,所以他也沒有太過關注此事。 今天碰上了鄭一官之后,用他所說的話和這些事情印證一下,于孝天便基本上可以確定,鄭一官他們此行的目的不見得就是返回九州島,而他們實際的目的,保不準就是在這一帶游獵,堵截試圖前往馬尼拉跟西班牙人交易的中國海商。 據于孝天所知,在大明朝廷的壓力之下,這一次荷蘭人迫于無奈,雖然不見得明軍就能攻下他們在澎湖建立起來的堡壘,可是在明軍不斷的進攻sāo擾之下,他們留在澎湖列島,也已經沒有實際作用了。 在明軍水師的封鎖之下,任何海商都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到澎湖和荷蘭人交易,這恐怕才是荷蘭人最終放棄澎湖的原因,而不是明軍真的就打贏了澎湖之戰。 而李旦等這些和荷蘭人合作的海盜,在這一帶活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替荷蘭人堵截前往馬尼拉的中國商船,迫使其跟荷蘭人交易。 但是這一戰荷蘭人偏師遠征,肯定是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故此他們這才會接受李旦等人的建議,撤離澎湖這塊是非之地,轉移到了大員也就是臺南一帶,建起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最終使得荷蘭人徹底控制了整個臺灣很多年。 其實這種事如果放在后世的話,肯定有人會罵李旦是個漢jian,出賣民族利益,但是在這個時代,像他這樣的人,干的是亦盜亦商的買賣,不單單是他包括鄭一官在內,他們這種人都是只會以利益為出發點,至于什么民族大義,他們這種人才不會去管呢! 而李旦他們這種人游走于荷蘭人和大明官府之間,充當這樣的斡旋者的身份,可以說同時討好了兩方,一方面他們把現如今還算是一塊飛地的臺灣島,賣給了荷蘭人,一方面卻讓荷蘭人放棄了澎湖這塊大明的轄地,保全住了當今官府官員的臉面,甚至于是朝廷的顏面。 兩方最終都會對他們表示感激,使得以后他們可以兩頭獲利,這個買賣做的可以說真是相當劃算,趁機他們還能在給荷蘭人幫忙的時候,在這一帶劫獲一些過往商船,再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 可是于孝天有點好笑的是恐怕打死鄭一官,他自己都想不到,他的兒子在數十年之后,卻會繼承他的衣缽之后,在形勢所迫之下,帶兵將荷蘭人逐出了臺灣島,成了臺灣王! 所以說鄭一官不見得說的話全部都是實話,要知道他們在這一帶活動,已經踩到了于孝天的地盤邊緣,鄭一官肯定是不愿意告訴于孝天,他在這一帶是為了攔截通過臺灣海峽的商船,故此才會托詞說他這是要帶船返回九州島。 不過于孝天聽罷鄭一官的話之后,看破也不說破,他眼下并不想節外生枝,和李旦發生正面的沖突,既然他不想現在殺了鄭一官,那么也只有暫時買給李旦一個面子,結交一下鄭一官,以后真是再有什么事情的話,起碼李旦和鄭一官都要欠他一個人情。 于是于孝天點頭道:“原來如此,看來今天咱們真是有緣呀!可惜于某和那些紅毛人沒有什么交情,他們自然不會找我幫忙了!照鄭兄弟這么一說,你們這段日子倒是和這紅毛人處的不錯吧!” 鄭一官點頭道:“關系不錯不敢說,但是起碼在下給那些紅毛人當過通事,倒是在他們面前也有幾分薄面!怎么?于當家難道想要和這些紅毛人認識認識?如果有需要的話,鄭某倒是愿意給于當家引薦一下!” 于孝天靈機一動,眼下他雖然也在覬覦臺灣島,但是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荷蘭人抗衡,不讓荷蘭人染指臺灣島,那么既然如此,荷蘭人眼下正因為沒法打開和中國商人交易的局面,又被大明官軍搞得有點焦頭爛額,現如今他手頭倒是有不少的資源,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從荷蘭人那里賺一筆回來。 反正錢多不咬手,賺誰的錢都是賺,而且這些錢賺回來之后,他可以發展自己的實力,有朝一日使得自己獲得和荷蘭人正面相抗的能力,這又有何不可呢? 而且眼下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既然李旦這樣的人能趁機從中撈取實惠,那么他于孝天為何又不能從中獲取漁翁之利呢? 想到這里,于孝天點頭笑道:“如此甚好,只可惜現在紅毛人正在和官軍交戰,即便是我想要搭上他們,恐怕也沒這個機會,既然鄭兄弟和他們有交情,那么改日等局勢穩定下來之后,于某說不定還真是需要鄭兄弟從中引薦一下!” “好說好說,只要于當家用得著鄭某的地方,鄭某一定幫忙!對了,這段日子,鄭某來往于這一帶,倒是從未見過于當家你們在這一帶出現過,為何于當家突然間卻帶著弟兄們來了這一帶呢?”鄭一官點頭滿口答應著,忽然間話鋒一轉,問起了于孝天來這一帶的目的。 于孝天心中暗笑了一下,知道鄭一官這是想要打探他的事情了,于是大手一揮道:“也沒啥,本來近期我這邊倒是沒啥大事,可是前段時間我聽說有些同行在這邊一帶時不時的劫船,要知道這邊也算是我們海狼的地頭了,出這等事情,我免不了要過來看看,都是誰在這邊干的!這不剛過來,就碰上了鄭兄弟,要不然的話,恐怕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認識鄭兄弟你!” 于孝天給鄭一官的這個解釋,倒是讓鄭一官沒什么好說的,畢竟這段時間他們結伙在這一帶干的事情,雖然不至于說是踩到了海狼的地塊上,但是好歹也已經算是踩著人家的地頭了,人家帶人過來查看一下也不算為過,所以他多少有點尷尬,趕忙用喝酒掩飾了過去。 于孝天也沒有和鄭一官聊太長時間,大致上打聽了一些有關李旦的事情和鄭一官的經歷之后,和自己記憶中的信息比對了一下,雖然和他所知的事情有所偏差,但是偏差整體上來說,卻不算是很大。 而且他現在正急于前往臺灣島,辦他自己的事情,不想讓鄭一官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于是兩人喝了一場酒之后,于孝天大大方方的將鄭一官的船包括從他船上起出的貨都還給了他,趁夜便和鄭一官告別分手,看著鄭一官帶船駛入到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而鄭一官對于孝天如此給他面子,也非常滿意,告辭之前一再保證,一定會另行抽空前往南日島拜謝,這才帶船離開。 看著鄭一官的船離開的方向,于孝天更有一種急迫的感覺,因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荷蘭人最慢到下半年的時候,就會登陸臺南,開始在大員建立他的熱蘭遮城,之后以荷蘭人的胃口,他們肯定是要想方設法控制整個臺灣島。 而且于孝天還要面臨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西班牙人,在荷蘭人看上臺灣島的同時,西班牙人也意識到了荷蘭人控制臺灣,會對他們造成的威脅,所以西班牙人也會緊隨其后來到臺灣島搶地盤。 而他現在如果不趕緊下手的話,恐怕到時候根本就什么都輪不到他了,以他的實力,想要從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口中奪食,根本就是在與虎謀皮。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要先搶得一個先機,先控制住一個立足點,并且強勢守住這個果實,今后他才有可能在臺灣站穩腳跟。 他之所以將目標選定在了臺灣北部,而不去臺灣南部,并不是臺灣南部條件沒有臺灣北部好,恰恰相反,臺灣南部地區更適合拓荒開墾,后世也是臺灣的農業主產區,更符合他的要求。 可是他之所以不去臺南,就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下一步荷蘭人的選擇,荷蘭人受到李旦的指點,選擇了在臺南一帶登陸,建立他們的勢力。 這個時候他如果去臺南的話,立即就要和荷蘭人起正面的沖突,而他根本沒有一點勝算可言。 臺灣歷史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也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有著開臺王之稱的顏思齊,這個顏思齊其實也是在這一年帶著手下人等從日本逃到了臺灣,就選擇在了云林一帶登陸,開始在那一帶開拓,準備在那里建起他一番基業。 可是顏思齊運氣不好,剛在臺灣站住腳,就染病暴亡,他手下也被鄭一官所收攏,接管了他的遺產,可是鄭一官也沒能守住顏思齊留給他的地方,因為荷蘭人不許他們急需在臺灣發展,后來鄭一官才被迫無奈之下,棄了臺灣島,返回到泉州一帶沿海發展他的勢力。 所以提前知道這些事情,讓于孝天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如果想要也在臺灣占據一席之地,并且站穩腳跟,以后不被荷蘭人擠走的話,就要先在臺灣北部選擇一個立足點,先期加快發展自己的實力,等到荷蘭人趕他走之前,必須要獲得和荷蘭人對抗的能力,方能保住他的地盤。 第六十二章 村子 正因為以上的原因,于孝天在做出經營臺灣的決定之時,就已經將他要選擇的地點放在了臺灣北部一帶,而這一次他來之前,已經做出了最后的選擇,那就是將他登陸的地點,選在了雞籠灣,也就是后世的基隆港。 他之所以要選擇雞籠灣,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雞籠灣的地形和地勢,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在荷蘭人占領臺南之后,西班牙人也盯上了臺灣,而西拔牙人選擇的登陸地點也正是雞籠灣。 而雞籠灣是臺灣北部最重要也是最大最好的天然良港,雖然臺灣島在此之前始終沒有被納入中國版圖,可是這里卻在唐宋之后,歷朝歷代都是海商和海盜們作為停泊休息的地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他于孝天想要先在臺灣島打入一顆牢固的釘子的話,沒有其它地方比這里更合適了,他只要能把雞籠灣給控制在手中,并且守住這里,那么他就在臺灣北部獲得了堅固的前進基地,由東向南,就是臺灣的宜蘭平原,那里是非常好的一個可以作為農業耕種的地點,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只要將其懇拓出來,支撐他的糧食需求就沒有多大的問題。 由西向南,他可以在淡水河口進入臺灣腹地,經營淡水河沿岸水域,同樣也可以獲得一個大面積的墾殖之地。 而且占領雞籠灣,他又獲得了一個前出到琉球群島的前進基地,可以扼住由南向北前往日本的海上通道,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雞籠灣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所以這一次于孝天才會將手頭近三分之一的實力拿出來,帶來臺灣,目的就是要先趁著這段時間臺灣還是一個力量真空的時候,將雞籠灣控制在自己手中。 他前些天給劉老六說過,手快的打手慢的,他越早插足臺灣島,就越對他有利,但是同時這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后,最大的一場賭博,如果他能在臺灣站住腳,并且守住他的地盤的話,那么他就很可能會成為這個時代的開臺王,獲得一個廣闊的后方基地,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假如他沒有能守住自己的果實的話,那么這一賭,也會把他大半以上的身家給押上去,輸的精光,以后還被打回原形,灰溜溜的返回大陸沿海,干他的小海盜去。 可是這場豪賭可見的利益,卻使得于孝天不得不拿出本錢,參與進來,不管他最終成功與否,他都必須要加入到這場豪賭之中。 這也是他為何急不可耐的放下手頭所有重要的事情,帶著人跑來臺灣的原因。 可是他現在還猜不出,這個鄭一官今后會帶給他什么影響,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次放走鄭一官,做的是對是錯,但是有一點他認為,他于孝天就是他自己,他有他做人的原則,既然做了,他就沒啥好后悔的。 船隊在送走了鄭一官之后,再一次調整了航向,在舵工的cao作之下,以星光和羅盤作為導航的工具,朝著臺灣島駛去。 當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的時候,一條海岸線便出現在了船上眾人的眼中,于孝天幾個箭步走到了船首位置,舉目朝著遠處的海岸線望去,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忍不住想要高呼一聲“臺灣,我于孝天來了!” 根據黑頭第一次帶回去的地圖,再加上黑頭這次也在船隊之中,為船隊引路,他們并沒有費多大力氣,便抵達了臺灣島東岸,不過這個時候導航的水平還非常差,他們夜間航行,不能確保航向完全正確,所以他們并未能直接駛到那個黑頭他們發現的沿海村子,而是航向有些偏南了一些,再往南的話,就到了淡水河口。 于孝天在確定了他們所在位置之后,暫時放棄了去一觀淡水河口風景的念頭,下令船隊向北,沿著海岸線,先去找到那個黑頭他們發現的村落,然后再確定下一步的行動。 船隊立即沿著臺灣東岸開始轉向了北方,向北開始航行,有了地圖,加上黑頭他們第一批來這兒的人員帶路,沿途他們未做什么停留探查,便經過半天多的航行之后,于孝天一邊走,一邊在船上觀察海岸線的情況。 他命人在右舷處擺了一張桌子,將第一幅劉唐所繪制的那幅地圖,攤開在桌子上,又在旁邊放了一張紙,開始一邊觀察沿岸地形,一邊對第一幅劉唐所繪的地圖進行修正,把一些劉唐繪制不準確的地方,重新進行修正,繪制出新的地圖。 特別是有些地方未標出的高地和山坡位置,于孝天在地圖上都重新進行了大概的標注,起碼知道什么地方有山,大致多高,省的以后拿著地圖也找不到合適的參照物,這對于以后他手下來此辦事,就便利多了。 當他們抵達那個靠岸的漁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了,和上次一樣,村民老遠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立即開始鳴鑼,于孝天遠遠的就看到岸上有些人,像是受驚的兔子一般,紛紛逃回他們的巢xue之中,沒多會兒工夫,所有在村寨外面的村民,都飛也般的逃入了村子,一些人甚至連自己的小漁船都丟在了岸邊不管了,甚至于一些農具和兩頭耕牛,也被他們棄之不顧,丟在了寨子外面。 這樣的場景讓海狼部眾們不少人為之哈哈大笑了起來,覺得這個村子的村民也實在是太膽小了一些,他們這次又不是來打劫的,犯得著被嚇成這樣嗎? 但是于孝天從他們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來,這個漁村可能長期以來,因為靠近海邊,飽受出沒在這一帶的海盜們的侵擾,才會如此膽小,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許多移居到臺灣的平民,不愿意在靠近海邊的地方居住的原因,他們寧可深入到腹地之中,放棄海邊可以打漁補貼家用的優點,寧可只在內陸之中過艱苦的耕種生活的原因。 所以他沒有嘲笑這些村民,而是下令各船頭目整頓紀律,不得大聲喧嘩,尋找合適地點落帆停船,然后用小船開始擺渡登岸。 船隊緩緩的在漁村外的海面上停泊了下來,一條條舢板和拖在后面的小船這個時候起到了作用,大船上的水手和戰兵轉乘小船,開始一批批的登岸,并且在岸邊集合了起來。 于孝天下到了岸上,對李大嘴說道:“整頓你的部下,不得擅自行動,等候命令,我去見見村子里面的人,但是記住,要軍紀嚴肅一些,給我表現的威風一些!” “屬下遵命!請大當家放心!”李大嘴腆胸迭肚的并腿大聲應命道。 于孝天點點頭告知其他登岸的水手,也都各自集結,在岸邊列隊,保持他們的軍紀,不得擅動。 交代完這些之后,他才帶著親衛,緩步朝著那個村寨走了過去。 這個村寨并不大,外圍全部用原木一根根的豎立起來,加了橫撐固定住,深深的打入到地下,為小村豎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成為了村民們休息生活的地方。 村子外面東南部則是大片村民開墾出的農田,種植著各種糧食作物,有番薯、水稻、蔬菜等,面積大概有二百畝左右,在農田外面就是荒地和低矮的林子,屬于尚未被開拓出來的荒地。 可見的這些村民,在這里落腳,已經有些時日了,否則的話不可能開墾出這么多這么工整的農田。 另外岸邊的沙灘上零星還倒扣著幾條小舢板,肯定是這里的村民作為打漁或者交通的工具,不過他們來不及把這些舢板拖回到村子里面,只能任其丟在海邊的沙灘上。 而村子的規??梢钥闯?,這里最多不過有一百多人,撐天了也不會超過二百人,最多也就是二三十戶人家,確實屬于一個小村子。 走近村子之后,他看到村子的寨墻上這會兒已經露出了不少人的腦袋,探頭探腦的朝外張望,當看到于孝天帶著幾個親衛走向村子的時候,這些人便又都縮到了寨墻下面,不敢再露頭了。 于孝天在村子外面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站定了腳跟,看到沒有一個人冒頭,感到有點好氣又好笑,這幫村民這種表現,很有點像烏龜,遇上危險就把腦袋和四肢縮回到龜殼之中,這樣的表現實屬可笑。 于是他讓劉旺上前喊話,讓村子里管事之人出來答話。 劉旺上去大聲叫道:“村里面的人聽了,我們大當家又請你們管事的出來一敘!” 可是劉旺的叫聲落地之后,等了一會兒卻沒人露頭答話,村子里面靜悄悄的,于是劉旺有點生氣了,怒道:“里面有活的沒有?有喘氣的就出來個喘氣的說話!” 可是他的話音落地之后,卻還是沒有人說話,這一下劉旺的鼻子都氣歪了,扭頭對于孝天說道:“大當家,這里面的人他娘的都是聾子,居然沒人出來應聲!” 黑頭跟了過來,站在于孝天身后無奈的說道:“啟稟大當家,上次屬下過來的時候,他們也是這樣,怎么喊話他們都一聲不吭,最后喊的急了,他們就從寨子里面丟出來一些咸魚,幾包糧食,幾張鹿皮,就是不肯露頭!” 于孝天聽罷之后,也有點生氣了,這個村子的管事的即便是怕事之人,起碼也知道個起碼的禮節,現如今他這么大的排場過來了,居然連個頭都不冒一個,這不是太不把他朝眼里放了嗎? 他扭頭對身邊的人吩咐了一聲,趙四點點頭立即轉身跑回了海灘,不多會兒工夫,李大嘴便喊著口令,帶著百余人的戰兵隊列隊開了過來,整齊的排列在了村子外面,過了一會兒水手們又抬過來了兩門虎蹲炮,也擺在了村子外面,炮口對準了村子。 第六十三章 示之以好 “里面的村民們聽了,本人姓于,人送外號海狼!此次前來,于某對爾等并無惡意,只是想要跟你們打聽一些事情罷了,你們不必害怕! 但是你們卻如此不識時務,根本不通禮數,將我等視為無物,這就是你們的不對了!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如果你們再沒有人出來答話的話,那么我于某人自問也不是善人,到時候我會用我的辦法,把你們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