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歷史]快穿之皇后命格、我的乘客是睡神、我原來是個神經病、反派在線翻車[快穿]、神獸太美師父不敢看、烏夜啼(網絡版)、盛寵豪門之嬌妻養成、溺寵一品棄后、南方有喬木
第四十九章 齊人之福 “這就好,他們是官,我是賊,雖然明里官和賊勢不兩立,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官不見得就比賊強到哪兒去!官賊一家也不是只說笑的! 既然他們無意找我麻煩,那么我也不會給他們找太多麻煩!只是眼下南日島上,我還需要移民,李掌柜幫我留意一下,這方面的事情,如果有機會的話,拿出一些錢買也無妨,以添置家奴的名義,也可以給我多招一些人手。 這些人你也知道,我并非是讓他們都去當賊,島上眼下空地還很多,再容個幾千人也不是問題,總之人是多多益善,這么好的地方,不能就這么一直讓它荒著不是!”于孝天一邊享受著秀兒在一旁伺候他喝酒吃菜,一邊對李宜說道。 李宜聽罷之后嚇了一跳,于孝天胃口可真是夠大的,一開口就想要給南日島移民幾千人,這可不是個小事,別看現在他們偷偷摸摸的朝南日島移民,官府并不太過問此事,但是要是他們一下朝南日島弄去幾千人的話,那么官府想要不過問此事也難。 而且南日島就那么大的地方,雖然荒地不少,可是島上山地占了面積不小,根本用不了幾千人移民到島上開墾,仔細一想,他覺得于孝天這么做,恐怕另有用意,他要這么多人,恐怕不單單只是想要開墾南日島這么簡單,剛才他已經說過,為了防備今后官府對南日島動手,他已經另有打算,于孝天現在急于要人,搞不好就是為這件事在未雨綢繆。 想到這里,李宜不禁對于孝天更是佩服,他不怕于孝天心大,他就怕于孝天會像當初張虎那樣,滿足現狀,于孝天越是折騰,發展的越強,那么對他李家來說,就越是有好處,而現在看來,于孝天在這方面上,要比張虎強出百倍千倍,走一步看幾步,一副雄心勃勃的樣子,那么他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既然于孝天這么要求了,他只需要盡可能的幫他就是了,反正他們以前說過,不是屬于茂盛源必須的開支,都算在于孝天的頭上,他要買家奴,就給他買好了,這錢以后還是要于孝天腰包里面出的。 所以李宜便點頭答應了下來,兩個人繼續推杯換盞,聊起了其他事情,于孝天接著又提出來茂盛源要想辦法介入到藥材行業之中,原因很簡單,他們當海賊的整日間打打殺殺,免不了受傷。 而島上本來就缺乏郎中醫士,更是缺少藥材,只能每次都派人到陸上采辦一些成藥,費用相當高不說,有時還緩不救急。 于孝天讓茂盛源介入到藥材行業之中,其實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在源頭上解決他缺醫少藥的問題。 郎中他可以偷偷到陸上綁票,用強就能解決,可是藥材這東西,他還真是除了這個辦法之外,沒有更多的好辦法。 于是李宜再一次答應了下來,這種事對他來說,并不難般,只要他瞅準一家經營不善的藥鋪,然后連人帶鋪面都盤下來,以后就可以以此為基礎,公開放心大膽的到處采辦藥材,有海狼在后面撐著,藥鋪不賺錢也無妨,只需要顧住本錢就可以了,如果干的好的話,保不準又是一條賺錢的門路。 兩個人聊了很晚,拍定了幾件事情,于孝天這才酒足飯飽的回房休息,本來李宜給于孝天還安排有項目,想著于孝天這么來陸上一趟不容易,想要請他去福州城內最大的一個花樓舒服舒服。 于孝天聽罷之后,本來也心里面癢癢的,可是琢磨了一下之后,于孝天又回絕了李宜的這個好意,他雖非潔身自好,不貪戀花叢,可是這時代可沒有什么保險套讓他作為防護,piáo個娼萬一中標的話,到時候他哭都來不及,他可不想當什么花柳將軍。 更何況眼下他有秀兒這個小美女在旁伺候,用著也放心,加上他的身份,去花樓的話,萬一被人知道,雖然不至于一定會有危險,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留在這里更安全一些。 一夜無話,天亮之后于孝天通體舒坦的起床,在秀兒的伺候下洗漱了一番,也不多在這里盤桓,決定在福州城轉一下之后,就打道回府,返回南日島去。 李宜昨天晚上和于孝天聊了很久,該說的也已經都說了,他也急著于孝天趕緊回去,一是于孝天的身份畢竟見不得光,留在這里萬一出什么事情的話,不好辦,何況近期他也感覺到番子活動開始頻繁了起來,朝里面出了個魏忠賢魏大官,入主東廠,在當今圣上的寵信之下,搞得東廠再次猖獗了起來,這一點和當初于孝天告訴他的一樣,所以他不想于孝天在福州出什么意外。 而是他急著讓于孝天回去,還是想要于孝天盡快弄出那種琉璃鏡,如果于孝天真的搞出這樣的東西的話,那么茂盛源今后就有自己的拳頭產品了,以后再跟人談生意,就多了一些籌碼。 故此他也沒有多加挽留,派李管事繼續陪同于孝天,在城中轉一圈之后,將于孝天送上船,返回南日島。 而這一次于孝天沒有再把秀兒留在福州,而是欣然決定,將秀兒也帶回到南日島去,他馬上就要跟蘭兒成婚了,秀兒作為他的專屬女人,也不能總這么留在外面,雖然不能馬上給她一個身份,但是也已經可以讓她去南日島了。 蘭兒不是一個善妒的女人,雖然帶秀兒回去,可能會讓她不太高興,但是這個時代有點本事的男人,誰他娘的沒有個三妻四妾的,他于孝天自認為自己不是凡夫俗子,既然來這個時代了,就沒必要偷偷摸摸的搞地下活動,天天忙的要死,不趁機好好享受享受這個時代男人的優越待遇是一種嚴重的浪費,他不介意今后自己也搞個后宮出來,這個秀兒即便是暫時不給她名分,但是也可以讓她先當一個同方丫鬟。 秀兒當聽說于孝天這次要把她也帶回去之后,心中既高興又緊張,連忙對于孝天稱謝,雖然她也知道于孝天是做什么的,可是對于她這樣的女人,根本沒有為自己選擇男人的權力。 根深蒂固的思想讓她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這樣的女人,命中注定就不是有福之人,現如今能只讓她伺候于孝天這一個男人,她已經就很知足了,和她同來的一些女子,卻沒她好命,要像娼ji一般,不斷的伺候不同的男人。 而這次于孝天答應把她帶回去,就說明他已經決定給她一個未來,不用再像現在一樣,被人養著無事可做,也不知道下一次見到于孝天是什么時候,哪怕只是讓她去給于孝天當丫鬟使喚,她也愿意,所以她興高采烈的謝過于孝天和李宜之后,便趕緊收拾了一點自己私人的東西,跟著于孝天上了車。 蘭兒對于孝天給她買回來的這些禮物很是喜歡,最喜歡不過的還是那一面小玻璃鏡,這面小鏡子她還是第一次聽說,更是第一次見到。 從玻璃鏡之中,她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比起以前用的那面破銅鏡,可要清晰的太多了,所以她對此可以說是喜上眉梢,高興的不知道怎么好了,像是保護眼睛一般的,將這面小玻璃鏡收了起來。 后來聽說這面玻璃鏡居然價值一百多兩銀子,她更是驚訝不已,非常感動于孝天居然能為她買來這樣寶貝的東西。 只有一點讓蘭兒稍微有點不太舒服,那就是于孝天隨船帶回來了一個叫秀兒的女人,很顯然于孝天也收了這個秀兒,這次公開帶了回來。 這就意味著于孝天將不是她獨有的了,以后將會有女人來分享她的這個丈夫,雖然蘭兒不是善妒的女人,可是當知道有女人要分享她的丈夫的時候,也不會心里面很高興。 何況這個秀兒的長相也十分漂亮,性格也十分乖巧,看樣子就知道她很會討男人喜歡,這讓蘭兒頗有點壓力,生怕以后秀兒會取代了她的位置。 可是蘭兒轉念一想,她也沒敢生氣,因為她爹早就暗中提醒過她,像于孝天這樣的男人,是心很大的男人,不是蘭兒這種性格可以駕馭的,所以當他的女人,不能善妒,否則的話適得其反,只要蘭兒能當他的正妻,至于他多收幾個女人,不要在意。 蘭兒也知道于孝天本事很大,所以對她爹的話很在意,再加上劉老六已經隱約之間,透露給她一些消息,她多少也知道于孝天在大練島上有個女人,這也是她為啥急著還沒有成婚,就把身子交給于孝天的原因,就是怕于孝天憋壞了,身邊沒有女人伺候,以后會找更多的女人。 這個時代的女子對待自己的男人,大多數都是逆來順受的,女人社會地位很低,蘭兒除了接受這個現實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更何況蘭兒覺得,于孝天雖然收了這個秀兒,可是一直以來,卻沒有將秀兒帶回來,留在身邊用,已經很照顧她的面子了,一直到現在才把秀兒帶回來,這一點蘭兒就覺得很知足了。 所以當見到秀兒之后,秀兒也很乖巧的以主仆的禮節和她見禮,自稱奴婢,使得蘭兒還多少有點得意的感覺,所以想通之后,蘭兒打定主意,拉攏住這個秀兒,盡量滿足于孝天,省的于孝天以后繼續沾花惹草,收更多的女人。 女人心似海深,這句話真是說的不錯,一般情況下男人很難猜到女人在想什么,蘭兒別看城府不是很深,可是也有自己的一肚子小主意。 于是當見到秀兒之后,蘭兒沒有表現出對秀兒的不滿,而是對秀兒很親熱,甚至于主動和于孝天商議,收秀兒為妾。 于孝天怕傷了劉老六的面子,考慮了一下之后暫時沒有答應,只是說讓秀兒先給蘭兒做貼身丫鬟,當個通房丫鬟用就行了,以后等秀兒有了身孕再收她為妾也不遲。 蘭兒對于孝天這樣的安排更是滿意的不得了,當晚留在于孝天房中,極盡纏綿之事,好好的讓于孝天享受了一番。 眼瞅著就又到了春節,于孝天終于在選定的日子里在南日島和蘭兒成婚,大當家要娶妻,而且娶的還是刑堂堂主的女兒,這樣的喜事對海狼來說無疑是非常非常隆重的事情,所以島上不管是不是海狼部眾,都想方設法將這個婚禮搞得熱鬧一些。 于孝天被人收拾的渾身上下都披紅掛彩,又找了一匹賣相不錯的馬讓他騎上,敲鑼打鼓的到劉老六的家中迎親。 同時木匠更是專門為這次婚禮,給于孝天打造了一個八抬大轎,挑選了八個精壯漢子,喜氣洋洋的抬著跟在于孝天的馬后,將蘭兒迎娶到了于孝天的住所之中。 于孝天雖然身為大當家,本來不想太過鋪張招搖,可是耐不住手下們的起哄和勸說,最終不得已只得讓他們隨便折騰,本來嘛,這也是件好事,自從他入主南日島之后,島上的人們便在他的帶領下,一直過著比較緊張的生活。 他也可以理解,手下們想趁著這個機會放松放松,熱鬧一下,于是他只好吩咐王宏等人,讓他們可以放松一下,但是要做好必要的防范,以免在這個時候被人趁虛而入。 整個南日島因為于孝天大婚,部眾們被特準輪休三天,理事堂更是破例在島上大宴三天,招待海狼部眾以及前來道賀的人們。 包括周邊同行們,得知消息,也都紛紛籌備了重禮送了過來,為于孝天道賀,整個南日島空前的熱鬧了三天時間,才算是將于孝天的這場婚事給辦完。 劉老六看著披紅掛彩的于孝天終于將蘭兒迎娶進門,這心才算是徹底放到了肚子里面,高興的只剩下樂呵了,連著多少天都笑的見牙不見眼。 理事堂這段日子也高興的很,福州、興化府等地的海商們更是不吝趁著這個機會向于孝天示好,都給于孝天準備了一份厚禮,這場婚事辦下來之后,單是這些禮品,就又讓于孝天賺了個翻。 而于孝天在這幾天里,也忙的腳不沾地,天天單是和那些來道賀之人見面寒暄,就累的他腮幫疼,而且還要不停應付酒宴,更是讓他根本無暇分心干點其他事情。 唯一讓他覺得值得的就是晚上回到住處之后,現在他終于可以大大方方的享受這種齊人之福了,以前憋存的那種需求,這幾天終于得以暢暢快快的宣泄,甚至于折騰的蘭兒實在是招架不住,只得主動把秀兒叫來一起幫忙對付于孝天這個洪水猛獸。 夜擁雙美的生活換在以前的話,于孝天想都不敢想,當摟著蘭兒和秀兒兩具光滑細膩的軀體的時候,于孝天終于不再埋怨老天爺對他不公了。 (讓豬腳輕松一下吧!好久沒讓他爽一把了!呵呵!四千字大章奉上?。?/br> 第五十章 未雨綢繆 但是新婚大喜的日子,總是要過完的,而且于孝天始終都繃著一根弦,使得他即便是在大婚期間,也沒法徹底安心下來。 所以當婚事剛剛結束,他便著手開始安排了幾件事情,雖說眼瞅著還有半個月就要過節了,可是他還是令黑頭帶了兩條船,另外帶上一個小隊的戰兵,令其出海,前往南日島正東方向,直抵臺灣島,令其率人探查臺灣島北部的地形以及當地的情況。 同時于孝天從島上選出一個曾經干過畫工的人,對其進行了一番短訓,教他了一些繪制地圖的事情,令其跟隨黑頭一同前往臺灣島,根據他所見,繪制一些地圖和海圖,特別囑咐這家伙,讓他務必將沿岸的地形繪制清楚,如果干的好的話回來重重有賞。 臺灣島歷史上有很多稱謂,很早之前基本上都稱呼臺灣島為流求或者琉球,明初的時候,也稱呼其為東蕃,而有些海船在通過臺灣海峽的時候,以臺灣北部高山為辨別航向的標記,因其如同雞籠一般,所以便稱之為雞籠,這也是后來臺灣基隆得名的原因。 明中期的時候又有人稱呼臺灣為大灣、大員、臺員,但是到了萬歷年間之后,因為臺灣島“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臺”,所以漸漸的開始統一了臺灣島的名字,將其稱作了臺灣。 于孝天也是到了這里之后,才逐步弄清楚了這些,臺灣這個名字已經為世人所熟知,故此他也就不再多琢磨什么了,直接也稱其為臺灣島。 聽聞于孝天忽然間要派出這么多人到臺灣島探查地形,海狼內部的頭目們立即便感覺到于孝天又有新的想法了。 聰明點的人馬上就感覺到,于孝天這是瞅上了臺灣島,似乎有意思想要未來、經營臺灣島,于是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總之意見無法統一。 贊成的人眼光稍遠一些,覺得于孝天這是為以后海狼的未來進行鋪墊,這么做應該不是什么壞事。 反對的人認為臺灣島距離陸上有點遠,而且那里瘴氣橫生,蚊蟲肆虐,島上還有土著生番,不是個人待的好地方,他們眼下占了南日島這么好的地方,根本犯不著跑那么遠去,即便是以后跟官府翻臉,這海上的島多了去了,大不了他們換個地方,這么一來他們做事也方便一些。 對于他這個決定,于孝天堅持自己的意見,并且為了統一部下們的想法,他抽出一天的時間,在一塊黑木板上,用石灰畫了一幅福建沿海和臺灣的草圖,并且將部下們都召集到了議事堂之中。 于孝天嚴令與會之人把這次會議當成機密,未經準許之前,不得外泄這次會議的內容,暫時將這次他們商議的事情爛在肚子里面。 于孝天當眾說出了他對未來的擔憂,雖然很多人認為,南日島這個地方是個不錯的地方,現在他們也經營的很好,這一點于孝天認為不妥。 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南日島雖好,但是卻距離陸上太近,而且這里名義上還是大明轄地,只是因為官府疏于管理,才至其現如今是這樣的情況。 以前之所以官府會對鯊魚幫用兵,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實朝廷是不會坐視自己的轄地一直成為飛地,這次紅毛人占據澎湖,朝廷一意要將其逐離,不惜換將把南居益派來福建,主理驅逐紅毛人之事,其實就已經說明了朝廷的想法。 只是因為目前為止,他們海狼暫時還和地方官府維持了微妙的平衡關系,所以暫時兩下還相安無事,可是以后呢? 等朝廷對紅毛人用完了兵,一旦獲勝之后,說不定就會自信心膨脹,有些人就會挑事,要求收回南日島。 如此一來,除非他們有實力對抗洶涌而來的官軍,否則的話南日島終歸不會是一個久留之地。 所以于孝天以為,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迫不得已卷鋪蓋走人,倒還不如未雨綢繆,先給自己找個更合適的安身立命之所。 放眼福建廣東沿海一帶,雖然島嶼星羅棋布,數不勝數,可是真正適合他們待的島嶼并不是很多,太大的話招朝廷官府來剿,太小的話又格局太小,不適合他們發展實力。 而臺灣島情況則不同,雖然毗鄰大陸,可是卻一直以來沒有被大明正兒八經的納入到版圖之中,如果海狼能在臺灣島立足的話,那么臺灣島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發展,另外臺灣島木材資源非常大,還有土地也非常肥沃,另外還有數不清的野物,像鹿皮之類的東西,都是很不錯的商品。 所以說臺灣島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只要他們能在那里站穩腳跟,以后他們騰挪的空間也就變得非常之大了。 于孝天沒有說出今后大明的未來,大明到現在早已變成了一棟腐朽的大廈,已經到了風雨殘年的時候,用不了太久,大明就會在內外交困之中轟然坍塌,韃子將會入主中原,這件事也只有他這個穿越者才知道,即便是說出來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 總之于孝天從各個角度分析了他們海狼占據臺灣島的好處,又闡明了目前他們的處境,最終他丟下手中小木棒,對手下眾人說道:“諸位!我們要目光放得遠一點,雖說臺灣島上瘴氣橫生蚊蟲肆虐不假,可是一旦站住腳的話,好處之大,也不是你們可以想象的!所以不管你們高興也罷,反對也罷,這件事我要來一次獨斷專行,雖然現在我還沒打算馬上大舉移至臺灣,可是這先期的準備卻不能免! 黑頭,這件事我交給你來辦,希望你幫我辦好,記住,你們這次去那里,我不需要你們現在就去給我搶地盤,只要你們把臺灣島北部的情況給我打聽清楚,就是大功一件,具體到底我們去不去那里,等你們回來之后再說!” 聽完了于孝天這篇長篇大論之后,下手的那些頭領們也都沉默了下去,于孝天已經把話說的非常清楚了,好處壞處都已經擺明了,仔細想想他們也覺得于孝天的話說的很有道理,特別是跟著于孝天時間長的人,覺得于孝天應該沒有錯,如果不是于孝天總是喜歡做長遠打算的話,他們也不至于現在能壯大到如此程度。 所以說其中有大部分人在聽完了于孝天這番話之后,都轉變了態度,轉而覺得應該支持于孝天這個決定,只有少數人還是覺得于孝天有點危言聳聽了,這么做是窮折騰,實在是太不切實際了些。 而黑頭則屬于于孝天的鐵桿親信,于孝天的話對他來說,就是圣旨,天王老子也沒于孝天說話算數,既然于孝天讓他去,那么他屁都不會放一個,就算是沒法在家過節,也無所謂,屁顛屁顛的接令,然后從戰兵營點了一個小隊,分乘兩條船立即出海,朝著東面駛去。 第五十一章 銃管 于孝天給黑頭的時間是兩個月,在他出海的時候,給他船上補充了足夠的物資,還給戰兵隊配上了兩門虎蹲炮,加強了一下他們在陸地上的火力強度。 就在送走了黑頭之后沒兩天時間,于孝天接連得到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他派出前往廣東佛山的趙麻子的船隊趕在過節之前,返回了南日島,而且他們這趟南下廣東相當順利,路上雖然遇上了兩次海盜試圖劫船,但是當看到他們船隊都是一伙的,便都知難而退了。 帶去的幾船貨,也順利的在廣東出手,轉而找到馮家之后,從馮家手中一批就采購了兩萬多斤精鐵,馮家對這個生意很滿意,給的價錢也比較公道,并且告訴他們,只要海狼還要生鐵,大可繼續找他們馮家,不敢說他們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起碼一年給他們提供五十萬斤精鐵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如此一來南日島缺鐵的問題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鑄炮也不再缺原料用了,包括其他用鐵的項目,也都大大得到了緩解。 除了生鐵之外,他們還一并采購了數千斤熟鐵,同時大大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第二個好消息是張鐵匠給于孝天帶來的,張鐵匠自從到了南日島之后,就一直在潛心摸索銃管的打造。 這個張鐵匠可謂是個鐵癡,對打鐵這種事情非常喜歡鉆研,加之于孝天也不時的告訴他一些有關打造銃管的過程。 張鐵匠便根據現成的樣品,和于孝天告訴他的打造銃管的過程,開始不斷的摸索,于孝天也由著他折騰。 起初他打成的銃管質量都不成,但是隨著他不斷的努力,加之不斷的改造制作一些新的打造銃管的工裝,使得手藝越來越精,到了年前的時候,他終于成功的打造出了一根可用的銃管,并且裝了火藥進行了試驗。 于孝天聽聞這個消息,又是高興的差點沒樂暈過去,他眼下已經解決了火炮的問題,下一步只等大批量鑄造了,現如今又有人幫他解決了火槍的問題,那么以后他還真就基本上可以實現武器的自給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