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節
事實上并不是如此,聽到皇帝提到元華時紅鸞在心中就是一嘆,知道太后定會站到皇帝這一邊了;當初太子在娶妻之時就料到了今日之變嗎?紅鸞不得不承認,所有皇子中最可怕的并不是只有一個福王,皇帝能順利靈前即位——只怕也不是表面上所見的那般容易;但,到目前為止,事事都是皇帝占了上風。 436章 辯忠jian 遠遠跟著的就是皇帝的兄弟們,他們雖然沒有怎么說話,不過彼此間的目光不時交錯而過,大多數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五皇子的身上;福王的目光卻沒有離開過皇帝,偶爾的分神也只是在紅鸞的身上一轉。 康王的目光最隨便,四處看來看去,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目光掠過黃匣子時也沒有停留或是生出變化來;終于行到孟統領附近,他招手叫過來人道:“鬧什么夭蛾子呢,我就知道有人不會讓父皇平平靜靜走——就真得不能多等上兩天?那匣子是你找到的嗎,我要是你就……,絕不會有什么禍根了。你啊,和皇帝兄長一樣,死腦筋?!?/br> 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可還是把孟統領聽出了一額頭的汗水來;他一面用手擦頭上的汗一面回道:“王爺,是四殿下身邊的總管太監找到的?!辈桓艺f得太多,但是卻答了康王所有的問話。 康王的眉頭一皺,目光掃過去就看到了秦公公:“還讓他人模狗樣的站著?去,本王賞了他十個耳光,讓他自己打;一會兒完事本王會親驗的。他如果不能體會本王疼惜他的心,本王到時候定會再多多的厚賞于他?!?/br> 他很不痛快,因為皇帝死的時候他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在他的相助、他二哥最后推了一把的情形,讓太子在靈前順利即位——他是不知道京城內外的兵馬,那時除了太子之外誰也調不動了;想著能讓父皇安安心心去皇陵就寢,沒有想到今天就有人跳了出來;在康王看來,你就是鬧也要等老父下葬后吧?真是大大的不孝。 可是粗枝大葉的康王卻沒有去細想,如果先帝入土為安后,那他的兄弟們再鬧騰不就是找死嗎?而且那個時候再鬧也太晚了,為了那把天下最大的椅子,什么孝道不孝道的當然是被扔到了九天云外。 倒是太后因為經歷過,所以心傷兒子之死卻并沒有意外,如果此時沒有人折騰倒還真是奇怪了。 魏統領看看秦公公點頭:“遵王命?!彼軜芬獍?,反正到時候就算皇帝和太后問罪,也有康王頂著。 康王拍拍魏統領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是個好樣的,改天我向皇帝請求把你要來,我們天天去打個獵什么的,不比悶在這宮里強?去吧,回頭我再找你,給你留了些好東西呢,如果不是父皇大行,早就給你了?!?/br> 他緊走幾步跟了上去,行到五皇子身邊時他咧咧嘴:“父皇八成會想你,因為你不在靈棚的時日太久了,小心今天晚上父皇找你聊天?!闭f完也不看五皇子的臉,自追上四皇子走到了他前面,站到了福王的身后。 福王回頭看看他,再看看那邊自己掌嘴的秦公公,瞪康王一眼目光又落到御書房的廊前:那里立著的人正是紅鸞。 御書房里現在只有兩個人,是太后和皇帝。誰也不知道那祖孫二人進了御書房,為什么不立時叫大臣和皇子們進去;這個時候,他們有什么好談的? 終于紅鸞抬起頭來:“太后有旨,請各位殿下、閣老們覲見?!?/br> 由福王帶領眾人魚貫進入御書房,在經過紅鸞身邊時福王垂下的寬袖中落下一個小物見,正正就落在了紅鸞的腳下;因為眾人的心思都在御書房內或是在五皇子的手上,沒有人注意到福王的小動作。 人都進去后,紅鸞又把太后傳六部尚書的話吩咐下去,才看向落在腳面又彈跳到腳邊、被隱在裙中的小東西:原來是個打著精致絡子的玉環,就算加上絡子東西也不大。 她沒有揀起來,這個時候不是自己的東西不碰要好得多,天知道福王是在打什么主意;她用腳輕輕的撥了撥玉環,使它滾到了自己腳后。 御書房里,太后和皇帝正襟危坐,正在議遺詔之事。 閣老們依然堅持由皇帝自己打開遺詔看就可以,而康王附合、福王沒有說話,四皇子顯然不同意只是并沒有說出口來,只是說如此對先皇不敬云云;五皇子沉默,六皇子、七皇子半懂不懂,左右看看他們母妃不在根本不知道拿什么主意為好。 而更小的皇子們根本不懂在吵些什么,陪靈又極為辛苦此時只想能回去洗個澡睡覺,對于坐在這里爭什么先皇的遺詔宣還是不宣,生出極大的不滿來,不時就有人偷偷打個哈欠。 六部的尚書們到了,他們聽完之后大眼瞪小眼,不明白先帝這是什么意思:你不打算傳位于太子就廢了他啊,你臨死的時候廢也來得及??;你打算傳位于太子,還留下遺詔做什么?這不明擺著給大伙兒找事兒嘛。 現在,要怎么做才好?遺詔按理說還是按禮說,都應該宣的,可是宣完是另外傳位于其它皇子,豈不是讓他們這些大臣左右為難:你擁護哪個好?現在已經有了皇帝啊不宣吧,對先帝又有不敬,且六個人的心思不像閣老們那么單純,自然意見就不統一了。 兵部尚書斬釘截鐵:“先帝傳位于皇上,現在的遺詔當然是給皇上的,當然不必宣于臣下等人知道?!彼窃镜奶右稽h。 禮部尚書有些遲疑:“依禮法而言……,請太后明示?!彼故钦l也不想得罪。 工部尚書很不耐煩,認為此事要多無聊就有多聊:“現在國有君,先帝遺詔是國事自然也由皇上決定,如果皇家私事,皇上是先帝長子也應全權處置;皇上,陰雨不斷此事壓后再議也成,先帝的陵寢已經沒有問題?!?nbsp;他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秋天了,夏天決過堤的大江大河現在正是要好好治理的時候,而且田地水利等等一腦門子的官司:哪一件不比現在什么遺詔要緊?可是先帝一日不進寢陵他一日不能奏事——對他來說,有個皇帝只要不昏庸就成。 接著戶部尚書開口,他和禮部尚書意見一樣,不過話說得還要明白些;吏部尚書看看刑部尚書,也站到戶部尚書那邊,至于刑部尚書卻是和兵部尚書言辭一致。 皇帝聽著六部的尚書爭論,抬手壓了壓:“你們出去問問百官的意見,擬個名單呈于朕吧;朕剛即位,此事朕真得很為難啊,不如就依臣民之見免得他日有人對朕非議?!?/br> 繼續求各種票,求各種鼓勵 正文 437章 市井之態438章 意外決定 437章 市井之態438章 意外決定 紅鸞站在殿外無聊的很,不過也不敢隨意亂動;忽然看到里面有個小太監出來叫自己進去伺候:她開始后悔剛剛的無聊了,在殿外多安全啊。不過看到大殿之上只有尚儀和幾個宮人伺候,才知道的確是人手不足——此時太后和皇帝不會隨便叫人進來伺候的,她在心里伸伸舌頭,要不要偷偷高興成為太后和皇帝信得過的人呢? 她被尚儀叫到太后和皇帝身后立著,悄聲交待她應該注意的事情后就急急離開,看來是有其它的事情要做;而紅鸞便低頭立在那里,注意著太后和皇帝的茶水是不是要更換,當然她的耳朵也立了起來,眼角也開始辯認屋里的大臣們。 不熟悉朝臣如何查訪仇人?而且仇人的仇人可能就會是朋友,所以她很留意朝臣們的話,以此來猜測他們之間誰和誰親近、誰和誰不和等等。 六部尚書很快回來,不過并沒有帶回名單來,一會兒自有人會呈進來;但是他們這次回來后爭論的更加激烈,彼此之前的對立也更加的明顯;其中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大有挽袖之勢,而吏部和禮部的尚書口才卻是極好的,看得紅鸞大開眼界——這就是高高在上的尚書大人們嗎? 在她看來和菜市場里賣魚的為了一單生意大吵大鬧不休,很有些相似;不同的只是賣魚人粗布衣衫,出口成臟,而這些朝廷的大臣們衣衫光鮮,說話更是文雅的多,雖然話中的惡毒之言較之出口成臟更加傷人,但就算是說話最不好聽的兵部尚書也沒有說出什么不能入耳的話來。 太后和皇帝只是看著,并沒有太過在意大臣們的爭吵,仿佛是司空見慣一般。這是紅鸞沒有見過朝堂上的樣子,爭執到厲害處大臣們真有動手的,揪胡子、脫靴子打人等等,那招術也是層出不窮的。 此時因為有太后在,所以眾臣還很克制的;卻已經讓紅鸞看得目瞪口呆,隨著她給皇帝換茶水,六部尚書是越吵越兇,終于兵部尚書挽起了袖子,而吏部尚書最先出手揪住了兵總尚書的胡子——紅鸞的眼珠子差點掉地上,她不自覺看向皇帝。 這還有尊卑上下嗎?不是說朝臣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怎么所為好像市井之人。但是她發現皇帝完全沒有怒容,正伸手去取瓜子來吃,仿佛他正在看大戲。 紅鸞把目光移到太后臉上,發現太后居然睡著了她有些頭暈了,不清楚眼下倒底是個什么情形,再看向眾皇子時,發現他們彼此間也開始爭執,只不過聲音并不大,又因為六部尚書太過吸引她,到此時才發現。 皇子們當中嗓門最高的人居然不是康王,而是幾個五六歲的皇子們,他們個個臉面興奮,比手劃腳的看著六部尚書,不時的叫一聲“用力,出腳” 紅鸞下意識的撫額,先帝還在靈棚之中,御書房里大臣們就打作一團:這肯定是她在做夢,不然也太過兒戲了吧? 福王看向紅鸞,見她的目光過來輕輕的搖了搖頭,然后繼續安靜的坐在那里聽兄弟們爭吵,看大臣們大打出手;就連那三個閣老也吹胡子瞪眼,指著吏部幾人罵得歡實,看他們的樣子如果不是年紀太大,早就動上手了。 好吧,看皇家人不驚不氣的樣子看來這就是外廷的常態了,紅鸞長吸一口氣垂下頭不再多想;只是對大臣們的敬畏、對大臣們學識的崇拜霎間就消失不見。 皇帝終于開口,他看向福王:“皇弟們是不是統一了意見?父皇的遺詔,宣還是不宣?” 福王拱手:“全憑皇上做主?!彼麤]有說出他自己的意見來。 康王卻大聲道:“皇上自己看就成,父皇給你的遺詔不用宣讀給臣弟們知道?!?/br> 安皇子立時反對:“三皇兄,你怎么確定那不是父皇給我們所有兄弟的遺詔?父皇尸骨未寒,我們就如此對他老人家不敬,是最大的不孝?!彼K于開口直接說出了本意。 五皇子捧著黃匣子苦著臉:“皇上做主就好。還有,臣弟想把遺詔奉到香案上,可好?”不重的東西捧得久了也累人,何況那匣子似輕實重,他實在是想放下歇一歇。 大臣們在皇帝開口后終于各整衣冠重新坐好,不過彼此間的目光仍在交戰,絕不肯放過對方。正好百官的名單送了上來,除了少數人表示由皇上過目就可以外,還有少數人表示應該宣讀,更多的則是表示由皇上自己做主——先帝的遺詔是給皇上的,這樣的私事皇上不必問臣下的。 兵部和刑部、工部的尚書樂了,他們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原本以為又像原來一樣朝臣分成兩派,不吵幾個時辰是拿不出主意來的。 紅鸞卻看到皇帝的唇角閃過一絲笑,并不是計策得逞的笑而是欣慰;看來皇帝并沒有在此事上動手腳,那就表示皇帝把遺詔當成了試金石。 皇帝的目光投向福王,兩人的目光相撞后福王先避開了,繼而看向安皇子,安皇子此時卻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根本沒有看皇帝;倒是五皇子的目光和皇帝遙遙對視,帶著幾分恭順的意思。 幾大世家是堅定的抱團,力求皇帝宣讀遺詔:那是他們的機會;就算最后不是他們所擁護的皇子,也比現在強些;近幾十年來這是世家第一次沒有意見相左。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就算是世家反對皇帝現在也完全可以獨自看遺詔;除非是太后阻止。 太后此時睜開眼睛:“哀家乏了,朝中之事哀家也沒有說話的地方,皇帝自己看著來就成?!彼尤环鲋鴮m人的手走了。 安皇子的臉色灰敗,沒有想到連番的算計在皇帝面前卻如同兒戲一般;再看到皇帝身后的紅鸞,他的心更加的不舒服:好多事兒就毀在小宮奴的手上,此時他恨極了紅鸞。 他把所有的錯都歸咎在紅鸞身上,如果不是紅鸞相攔早在昨天他就拿到了遺詔:那個時候拿到,就算先帝不是皇位傳給他又如何?到時候大家看到的遺招當然是傳位于他的。卻毀在紅鸞的手上。 438章 意外決定 紅鸞忽然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她微抬頭就看到了安皇子,看到他恨恨的目光自然明白他在想什么;不過安皇子眼下顯然是大勢已去,有什么好懼的?原本就不怕安皇子,現在自然更不怕。 看看左右發現沒有人注意到自己,她迎著安皇子的目光對他吐了吐舌頭,然后微垂頭站好動也不動。卻把安皇子氣得連喘幾口大氣,恨不得上前就掌紅鸞的臉幾下,看他還敢不敢如此欺辱于他,要知道他可是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