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李鴻過笑嘻嘻地說道:“大姐,現在是七月,那有冷?” 然后姐弟二人說說笑笑就往屋里走了,趙慶誠笑瞇瞇地跟在后來。他也從來沒有見到過自己那個少年老成的小舅子露出過如此的笑容。 還未進二門,李妍就跳出來摟著李徽笑鬧一番,甚至都沒能給跟在后面的趙慶誠一個眼神。隨后姐弟三人剛進了外門,就看到了李蔡氏早已急不可耐地站在廳堂門口翹首以盼了。 李徽此時眼睛一紅,乳燕投林一般撲進李蔡氏的懷中,說道:“娘,女兒回來啦!”李蔡氏也是忍不住眼圈泛紅,輕拍著她的背,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趙慶誠趕緊也加快了腳步,走到李蔡氏身邊作揖,說道:“岳母大人久等了?!?/br> 李蔡氏笑著說道:“哪里久等了,你們過來得可早了,現在天都還沒有完全亮呢,是我老婆子心急!”隨后她拉著李徽急匆匆地走進了廳堂之中,李家四口說笑一番,趙慶誠也在一旁時不時插口,五人氣氛和樂,滿堂溫馨。 待聽完李徽和趙慶誠二人昨日里向趙志剛夫婦敬茶的經過后,李徽才說道:“母親,我們都忘了,我和松林還沒有給您敬茶呢!快快,小圓去端茶來!” 李蔡氏笑瞇瞇地說道:“嗨,咱們哪有這么大的規矩,還要磕頭認親,你在永平見過那個人家弄那些虛禮?”然后她從自己懷中小心翼翼也掏出了幾件首飾,說道:“你那些陪嫁的地契多是你弟弟給你買的,這些是娘以前的嫁妝,現在給你了,以后你和誠哥兒可要和和□□的!” 李徽含笑看了趙慶誠一眼,說道:“母親,我們會好好過的?!?/br> 趙慶誠卻笑著對李蔡氏跪了下來,說道:“岳母大人,入鄉就要隨俗,小婿在此有禮了!”然后就恭恭敬敬磕了一個頭。 李蔡氏連忙站起來沖到他面前拉住他,說道:“好孩子,知道你孝順,快起來,快起來?!?/br> 李徽卻也跪下對李蔡氏磕了一個頭,說道:“母親,感謝您這么多年的養育之恩,您永遠是徽姐兒最敬仰的人。您放心,徽姐兒會過好自己的日子的?!?/br> 李蔡氏站著在那里抹淚,說道:“好,好,都好!” 李妍和李鴻過趕緊過去扶住李蔡氏,讓她坐在座位上,然后接過李徽和趙慶誠手中敬的茶,一一喝了。 吃酒的時候自然要去方家邀請方常慶和方寶英過來。方常慶、李鴻過在前院里和趙慶誠一起喝酒,李蔡氏母女三人則是在后院里和方寶英一起聊天。 此時沒有了趙慶誠,李徽自然會和她們說一些心里話,雖然李妍和方寶英還未成婚,但是她們也都是快嫁人的大姑娘了,因此很多內容李徽也不瞞著她們,當著她們就說了。 李徽拉著李蔡氏的手說道:“母親,你不用擔心,松林和我說了,鴻哥兒在成親之前就找他談過,讓他發誓三年之內不納妾!松林也答應了。這三年之內,我必然會好好和松林相處,爭取早日生下大胖小子?!?/br> 李蔡氏欣喜地摸著李徽的手,說道:“我就知道姑爺是個好的!”隨即也笑瞇瞇地拉著方寶英的手說道:“寶英啊,我們鴻哥兒也是個好的,他既然讓姑爺那么做,日后你們成親以后,他只有做得更好!” 方寶英卻羞紅了臉,說道:“李嬸子,你又打趣我!” 幾人又是一陣笑鬧,但是有了李徽的那一句話,她們對李徽日后的生活確是放心了一大半。 李徽說道:“現在我嫁妝里有些宅子,松林又給了我一些鋪子,我想著妍兒和寶英手中也有些莊子和鋪子,不如我們幾個好好琢磨琢磨做生意!日后也好有些收入,給妍兒和寶英都添點兒嫁妝!” 李妍自是拍手贊同,她平日里最不耐和jiejie、弟弟一起讀書學詩,最喜歡鉆研這些賺錢的營生,以前小的時候就知道去接一些繡活兒貼補家用,現在有機會大展身手了,自然躍躍欲試。 方寶英卻猶豫了一陣,說道:“徽jiejie,鴻哥兒過幾天就要回永平縣讀書去了,我和父親也要一起去永平縣里,恐怕不能和你們一起做生意了。不過我手中的鋪子和莊子倒是可以交給你和妍jiejie打理,日后等我回來京城再好好和你們學學做生意?!?/br> 李徽一愣,心中也明白自然不能耽誤了鴻哥兒的學業,因此拉住方寶英的手說道:“寶英,你放心,你的鋪子和莊子我幫你打理三年。松林和我說過,三年后等鴻哥兒考中秀才,公公就會舉薦他進入趙氏族學里面念書,到時候我們就都在京城里了!” 李蔡氏也拉住方寶英的手說道:“寶英,我這個老婆子就不和你們一起回永平縣城里了。我還是在京城里看顧著徽姐兒和妍姐兒比較放心,免得她們的生意賠了!你在永平可要好好看顧鴻哥兒,別讓他貪玩,要讓他好好念書!” 方寶英臉上一紅,說道:“李嬸子,你說的是什么話,我父親自然會看顧好鴻哥兒的,我哪里能插手他的事情?” 李蔡氏和徽姐兒妍姐兒都紛紛打趣起了方寶英,雖然方寶英還沒有進門,但是她們早已把方寶英看成了自家人!如果不是李妍還未出閣,李蔡氏早就想讓李鴻過和方寶英完婚了! 第33章 皇帝駕崩 第三十三章皇帝駕崩 李鴻過照例跟著趙志剛一塊兒回永平縣里去了,趙志剛作為一個縣的學正大人,也不能脫離崗位太久。只不過他的夫人趙季氏這一次沒有跟著他回去,而是留在家中好好滴和兒子、媳婦兒磨合磨合,最好再給新兒媳蔣琬調養一下身體,讓她早日懷孕才是正經事。 同時,方常慶和方寶英也跟著他們一同回去了。不過方常慶已經和自己的上司談過了,等到李鴻過和方寶英成親、定居京城之后,他也會辭退永平縣學里面夫子的職務,到京城謀生。 趙志剛自然是準了,不過他認為這已經是三年后李鴻過考上秀才以后的事情了,到時候他自己也要離開永平縣學,不知道去哪里赴任,在離任前準了這個要求也不是什么麻煩事情,不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 他們本來就是優哉游哉地在八月初回永平縣城的,大家都心情愉快,且沒有什么要緊的事情,一路上游山玩水緩緩前行,倒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特別是李鴻過和方寶英這一對小兒女,自然是在路途之中少不了接觸,時常我帶你去看看山花爛漫,然后給你編個花環戴在頭上,抑或是我給你繡個帕子、補補衣服,總之感情有了長足的進展。 鑒于他們未婚夫妻的身份,大人們便也沒有怎么管他們,他們這樣的身份在永平縣里即便是單獨出門游玩也沒有什么值得避諱的,反正又不是在京城那個規矩大的地方,也懶得拘束他們了。 只是他們這一行人一回到永平縣城以后,就聽到了一個大大的噩耗——皇帝駕崩了! 當今皇帝在位時間不長,只有20多年,也沒有很大的文治武功,就連荻郡這個最后歸附于大秦的郡也是先皇打下來的。不過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他還是表現得不錯的,因為他性子平和,嚴格遵循祖宗家法,朝中沒有黨政,也沒有出現什么人神共憤的大jian臣。沒有特別寵愛哪個女人,導致朝中外戚做大。也沒有動搖自己嫡長子太子的地位,特別寵愛哪個小一點兒的兒子,因此也沒有繼承人的紛爭。 在百姓眼中,他也算是一個帶給了大家平和富足生活的好皇帝,簡言之——是個靠譜的好皇帝!所以他的去世給大家帶來的悲痛是巨大的,生后富裕的民眾們哭喊連天,鋪天蓋地都是給他戴孝的人,真是怕接下來即位的是一個不靠譜的皇帝??! 趙志剛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不停地說著皇帝如何如何好,對他如何如何恩重如山。但是據李鴻過所知,趙志剛連見皇帝一面的資格都沒有。但是這卻并未阻擋他覺得受到了皇帝各種恩惠。 全國各地各種準備議親的、成親的人們都消停了,全都給皇帝守孝再說吧! 遠在京城的李蔡氏和李徽心中不禁暗暗后怕——幸好將徽姐的婚事放在了七月,如果遇到了八月這個事情——那等到可以成親的時候,徽姐不就過了十八了?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她們卻不知道,李鴻過早早的就想到了此節,已經暗暗地把這個事情避過去了。 三個月后,也就是11月份,以前的太子登基了,給先皇擬了一個平實的謚號——守元帝。然后,就正式君臨天下,同時開始登上自己的政治舞臺了。 不過大秦朝的皇帝們沒有自己登基就改元的習慣,他們不像前朝的皇帝一樣用“年號”,而是遵從著太祖的先例,依舊用著大秦歷,而新皇登基這一年,已經是大秦歷389年了。 而新皇登基之后,大家最為期盼的就是看他會如何處理這一屆的科考了,畢竟十一月可是進士科考試的季節啊,如果新皇不再繼續進行進士科的考試,那么天底下的讀書人可是會失望不已的!可是再進行舉行了半截的科考?似乎也不是新氣象的感覺??? 新皇做太子的時候名聲不顯,誰都不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性情,誰知道他會怎么做呢?可不就人人眼巴巴地盯著他嘛! 新皇卻是做出了讓他們想不到的決定,他依舊廢除了當年的進士科考試,可是卻并沒有讓大家感到不滿,他決定重開恩科,而且時間安排得比較密集。 11月中的時候童生、秀才同時開考,成績11月底就要出來,12月初考舉人,成績12月中就要出來,12月中舉人名次出來三天后考進士,成績明年大年初一之前就要出來,而明年大年初一的時候,他要在太和殿之中為考上舉人的士子門進行殿試,欽點狀元! 這個消息一出,天下人都沸騰了,特別是待考的士子們,這么密集又強度大的考試,他們可是從來沒有遇到過!不過對于今年童生、秀才、舉人試落榜的人來說,他們的機會又多了一個!所以大家都沒有什么別的心思,紛紛閉門苦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