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除了那叫雙福的丫頭,二門上的婆子也被打了板子,還有那個里應外合的小廝,他更是被打的鮮血淋淋,畢竟外書房是很重要的地方,可是這個小廝卻被人利用,實在是不可饒恕。 而之后,雙福這丫頭就被人牙子給領走了,而二門上的那個婆子一家子也都被發賣了,畢竟是因為貪小便宜,出了大事兒,這樣的奴才,如果不懲罰,以后不定把什么人都給放進來呢。 還有幾個相關聯的下人,也被處置了,這下子,府里的下人都不再跟過去一樣,那么的松懈了,原來主子們不是不會懲罰人,只不過是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前提下,才會不管大家,可是如果你真的是以為一點兒小事,沒有什么問題,那么到時候真的出了問題,可不就是拿那么點東西就能抵消的。 這二門上的婆子還不是覺得拿了雙福的一點兒東西,只是讓人方便一下,既能自己得到好處,又能方便了別人,看著是一點兒小事,可是因為這點兒小事,而釀成的大事兒,結果真的是讓人不能接受。 趙家這府上上下一清,就比以前好多了。 倒也不是李梨花管束下人不好,以前也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事情,作為下人,犯錯時難免的。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挺好,只是日子過的悠閑了,這警惕性就小了,所以容易讓人鉆了空子。 知春管著這些下人,是管事娘子,可是卻卻在她眼皮子底下發生了這個事兒,她覺得自己太沒有本事了。 李梨花看著跪著的知春,說道:“這事兒也不怪你,連我自己都有責任?!?/br> 實際上雙福這樣的人,做那種事兒,成功的機會幾乎沒有。畢竟她和趙水生都是從宮里出來的人,對于茶水這一方面,尤其的謹慎,如果憑著收買一個小廝,就能把藥下進去,那么他們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況且,外書房可不只有那一個小廝,跟在趙水生身邊的哦長隨都有好幾個,從來不是單獨一個人在屋子里的。 雙福大概是不了解大戶人家的生活習慣,因為只要下了藥,然后進了房間,房間里只有男主子一個人,那么就能成事兒了。 實際上,哪里有那么簡單? 就是雙福最后和那小廝成了事兒,也不過是他們順勢而為,讓這個雙福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而且通過這件事,李梨花也想讓府里的下人知道,并不是一直都是太太平平的,有這么多人在打主意呢,大家都打起精神來,別放松了警惕。 從知道雙福跟二門上的婆子套近乎后,李梨花就已經知道雙福這個丫頭不是那種安分的丫頭。這府里,能成為男主子的人,除了趙青木,也就是自己的丈夫了。 兩個兒子都還小呢,趙青木又是住在那邊的小院子里,他不去堵趙青木,反而也自己的丈夫來個偶遇,她要是再不知道這雙福打的是什么主意,也枉費了自己活了這么多年了。 李梨花知道,除了雙福這個丫頭,府上肯定還有跟雙福這丫頭一樣心思的人。向往富貴,能夠拜托奴才的身份,只要能巴上男主子,這么簡單方便的一個方法,不去想才怪。 所以這次的事兒,也讓那些人趕緊打消念頭,別到時候跟雙福這樣一個下場。 她可是從來對這種事兒不心軟的。逮著了就會狠罰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醒悟 而劉氏呢,也希望她通過這件事,不再鉆牛角尖了,和趙青木好好的過下去。 孩子的事兒,他們要夫妻兩個有商有量的,到底該怎么辦,不是她一個人隨便想一想就能成了的。 對于她帶來了雙福,李梨花不會主動說什么的,畢竟現在劉氏也肯定是愧疚的不得了。 李梨花還真是猜對了,因為出了雙福這個事兒,又是她從娘家帶來的丫鬟,上上下下的府里人都知道雙福做了那種事兒,她真是無顏見李梨花他們。 這么幾年,府里都風平浪靜的,一點兒事都沒有。 偏偏她帶回來一個丫頭,就出了這么個事兒,她的臉都沒有地方放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她管家不利,是不合格的一個妻子。 還連累的丈夫在族叔面前沒有臉。 劉氏哭著對趙青木說道:“你休了我吧,出了這種事兒,我也沒有臉在這里呆下去了,都是我的不是,我跟嬸子他們說清楚,你根本就不同意帶那丫頭過來,是我,是我自己心里有愧,還怕你家里人不要我,我才弄了這么亂七八糟的事兒的?!?/br> 看著妻子哭的這么傷心,趙青木滿腔的怒火,就快沒有了,說來說去,還是因為沒有孩子的事兒,而自己又沒有說清楚,所以她才很惶恐,如果自己早點跟她說明白,她也就不會從娘家帶來丫鬟,然后事情也不會發生了。 趙青木安慰劉氏,“你不要哭,這事兒,我也有責任,我明知道你有心我們孩子的事兒,可是卻沒有跟你明確的說出來,是我不對。咱們夫妻這么多年,難道就沒有感情?我是那種,為了孩子,就什么也不管不顧的人嗎? 也就是我們現在過的好一些了,所以才有了那種想法,對于子嗣,說心里話,不想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你沒有,我也不會勉強,這都是老天爺決定的,咱們好好的接受,再有,大夫也只是說難有,可是并沒有說的絕對,咱們的年紀不算大,就是用個五六年治病又如何呢?這邊不行,咱們去京城找大夫,最后不能成,那就是我們的命,畢竟我們努力過了,到最后就算結果不好,我也不會后悔!我身上的這點家產,又算什么呢? 如果不是水生叔的提攜,我還是鄉下的窮小子,所以子孫后代有沒有,我只看天意,咱們跟著水生叔這么多年,難道還沒有看清楚嗎?那些大戶人家里,倒是嫡庶都有,可是哪一家有咱們這府上的日子過的好?過的舒心?我真的要有庶出的孩子,你看著不舒服,我又想著這是我的骨血,咱們的關系還能跟以前一樣好嗎?不可能吧,” 這些年,因為嫡庶的事情,鬧出了矛盾的,他們跟著也看了不少了。遠的不說,就說那王家,還都是嫡出了,不過一個是原配所出,一個是繼室所出,就這樣的,也爭得你死我活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家以后變成那樣糟心。 劉氏說道:“可是咱們家不同,我是不能生的,哪里有什么嫡出?” “可是,你能肯定你一定不能生嗎?萬一在以后的日子里,你生了呢?我肯定更看中嫡出,可是前面的庶出,已經疼了這么多年了,突然見不疼了,他會不會心里不舒坦?進而有了什么不好的想法?那樣,家里還能叫家嗎?”趙青木說道。 劉氏也不能說,她以后就不能生了?!澳?,總不能讓你沒有了香火?!?/br> “所謂的香火,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香火什么的,又有什么用呢?咱們只要過好當前就好了,我這次回老家,也和祖父說過這個事兒,祖父的意思是,如果實在是不成,咱們就過繼一個過來,我哥哥們的兒子,也是我的親侄子,他不會不養我們的。你啊,別擔心這些事兒了,一切順其自然?!?/br> 劉氏放聲大哭,她沒有想到,婆家的人這么通情達理,竟然沒有怪自己不能生孩子,而是想要過繼。 要知道,男人對子嗣多么的看重,可是自己的丈夫為了自己,連過繼的事情都考慮了! 而自己呢,什么都悶在心里,不敢說,反而和丈夫差點離了心。 自己底氣不足,所以回了娘家,娘家的人一勸,她就心里有了想法。她嫂子還說,青木經常在外面應酬,如果真的看中可別的女人,那個女人又能生孩子,還是青木自己看上的,以后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 她就是個自私鬼,為了自己所謂的地位,就這樣的忽視丈夫的看法和想法,難怪連雙福那丫頭都看不起自己呢? 自己果然是個笨蛋! “對不起,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有這么好的丈夫,她都在折騰個什么勁兒啊。哪怕丈夫以后真的看上了別人,把人家納回家來,那又如何呢? 至少現在,丈夫對自己是實心實意,她要配得起這番心意。 兩口子說開了,這心結就打開了,劉氏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場,心情好多了。 可是,她帶來的丫鬟弄出了這么個事兒,嬸子那邊還要賠禮道歉呢,不然她真的不能厚著臉皮呆下去。 “我得給嬸子他們賠不是去,哪怕把我罵一頓,我也心甘情愿?!?/br> 確實是因為她的緣故,家里出了這么個事兒,就是被人私底下說些風言風語,她也不會覺得委屈,她真的做錯了。 “嬸子他們那邊是該好好的賠罪?!壁w青木說道。 事實上,就是嬸子那邊帶了話給他,讓他好好的跟妻子談一談,才有了今天的這個事兒。 原來他以為,即使自己不說,妻子也該知道自己的心思,可是結果證明,原來自己的妻子的心思重重,都是他沒有說開的原因。 現在自己和妻子開誠布公,就感覺妻子一下子就想開了。他要是早知道這樣有用,肯定是早就說了。 劉氏見到李梨花,就給李梨花跪下來了,“嬸子,我實在是沒有臉見您,可是做錯了就是做錯了,是我自己的錯,要不是我自己猶猶豫豫的,也不會出現這種事兒,差點害了嬸子你們。我沒有別的賠罪方式,只能先給嬸子您磕三個頭,嬸子您想怎么罰我都行?!?/br> 劉氏說完,就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李梨花讓知春把劉氏趕緊給扶了起來,說道:“既然你已經給我賠罪了,以前的事兒就不用再提了?!?/br> 劉氏沒有想到嬸子這么容易就原諒了自己。她真是百感交集,她都做了什么事兒啊。 自己不能生,是嬸子請的大夫,可是自己帶來的丫鬟,卻差點壞了事兒。這份恩情,她一定要時時刻刻的記著,哪怕這輩子還不了,那就下輩子繼續還。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你以后想明白就成,和青木好好的過日子,我知道你心里著急孩子的事兒,我已經給京城那邊打聽去了,京城里有名的大夫多,到時候尋著了,咱們就好好看,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兒,和青木兩個人有商有量的,那樣日子才能過的和和美、美的?!?/br> 劉氏點頭,“嗯,我都聽嬸子的,青木也和我說了,實在不行,以后就從他哥哥那邊過繼一個人來。我也想開了,青木能這樣對我,我還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以前,覺得娘家人都是一心一意的為自己的,現在卻發現,一心一意為自己的,還是自己的丈夫。 而原來的娘家,卻是生怕自己被休回家了,所以才送了雙福這個丫頭吧。 如果自己告訴他們,雙福那丫頭被自己給賣了,他們會是什么表情呢? 會不會來信責怪自己,說自己不聽他們的話,以后肯定會后悔莫及? 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嗎?以前沒有錢的時候,娘家也不至于這樣,可是現在仔細一想,她回了娘家,除了關心自己的肚子,問的最多的就是這邊的情況吧。 因為自己帶回去的東西多又好,所以才被娘家人那么重視吧。 如果自己被休回了娘家,他們會怎么對待自己呢? 劉氏突然覺得有些害怕,為啥娘家人都變得面目全非了?真的是因為銀錢的關系嗎? 李梨花并沒有把責任全怪到劉氏身上,劉氏從小又沒有受過那種教導,對自己的下人,也是很好說話的,弄得下人覺得她沒有什么威懾性,于是才會陽奉陰違。 她現在能想開,以后和趙青木兩口子好好過日子就成。 一味的怪劉氏,那只是柿子揀軟的捏。 她還不屑于做這樣的事兒,看劉氏這個樣子,雙福的事情,給她打擊都挺大的。她娘家是個什么態度,想來她應該也清楚了。 不是說娘家不好,而是在和兒子相比較,當然是兒子更重要,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主動給姑爺送伺候的女人,這得是多么的不想失去這個姑爺才能做出的事兒。 而趙青木不過是在趙水生這個族叔身邊打點,就讓劉氏的娘家人巴住不放,有這個功夫,還不如用趙青木給他們的本錢自己做生意賺錢。相信這幾年,趙青木給他老丈人家也送了不少東西了,那東西在鄉下絕對不會被人小看了。 可是這樣的他們都不做,反而想著一切靠著趙青木,這樣的人,又有誰看得起呢。 府上再次風平浪靜,只是這天來了一封信,李梨花打開一看,竟然是自己那個大姑姐的消息,她再次成了寡婦了。 是張蕓兒給她來的信,因為那位大姑姐再嫁的人,還是張蕓兒的娘家堂叔,她最早知道消息,也沒有什么奇怪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 執拗 趙春花這次的丈夫是生病去世的。 這兩口子自從成親后,就沒有消停過一天,趙春花因為被趙家除了族,所以根本沒有從趙家家里得到什么好處。 只是她這次又死了丈夫,就沒有在張家呆著,而是死皮賴臉的回去找她兒子何壯,非要何壯養活她不可。 因為不管怎么說,趙春花就生了何壯,憑著這個理由,趙春花賴在了何壯的家里。 何壯自從何蓮嫁給了趙琪之后,就回了老家,奉養起了自己的祖父母,他自己在學堂里讀過幾年書,頭腦還是比較靈活的,所以自己開了一個賣南北貨的鋪子,生意漸漸的好起來,把祖父母也接到縣里去住去了。 何壯的祖父母,前十來年,還是比較硬氣的,脾氣也不算好,當初跟親家老趙頭和趙婆子他們關系也不好,兩家之間還打過架。 不過,現在人老了老了,倒是看得開了。 因為趙家撫養了他們的孫子和孫女,現在又把孫子放回來撫養他們,所以逢人就說趙家厚道。 尤其是在原來的兒媳婦趙春花的問題上,更是做到了讓人大快人心,何壯祖父母就更沒有什么不好的話說了。 讓那趙春花自己去作死吧,他們老兩口跟著孫子,不知道過的有多好。 但是這個趙春花的臉皮也太厚了,在第二任丈夫死了之后,竟然賴在自己家里不走了。 說什么要是何壯不養活她,她就要告何壯,畢竟她是何壯的親娘。 因為在張家,那個繼子,和繼子媳婦一看老爹死了,立馬把趙春花給趕出了家門。 當初就是因為看著趙春花是趙水生的親jiejie,所以才讓他爹娶了趙春花,本來以為以后有無盡的富貴的,誰知道趙春花竟然被趙家的人出族了。什么好處都沒有撈著,還被人指指點點的。 這些年也只是因為自家爹還想著要個老婆,所以才沒有趕走趙春花,現在自家爹已經死了,還留著這個白吃飯的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