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宣制官這極響亮的一聲唱喏將洛箏的思緒從回憶里拉回到眼前。 盡管發生了魏王的作亂,但因為極快的便壓了下去,并沒有耽誤到吉時,秦恒在被太醫匆匆包扎了背上的傷口后換了一身禮服便攜了洛箏的手一道前往奉天殿去聽永定帝宣讀立儲的策書。 在策書中竟然還有這么一句話,“齊王秦恒,乃朕之嫡子,宜立為儲君,正位東宮?!?/br> 秦恒沒有騙她,永定帝詔告群臣,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冊立秦恒為他的皇太子,理由只是因為他是嫡子,是他發妻所生的嫡子。 是因為他一早就知道這個結果,所以這一世才沒有安排那么多的人手,全然的相信他的父皇會正大光明的把太子之位交到他的手上,畢竟得永定帝認可的太子之位總比搶來的名正言順。 太子冊禮已成,這時宣制官已經開始宣讀冊太子妃的策書。 前世洛箏這個太子妃因為箭傷外加小產在病榻上纏綿了三個月之久,并沒有正經行過冊妃大禮,只不過下了一道詔書冊封了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所以這一世,完全沒經見過這冊妃之禮的洛箏頓時就有些反應不過來,不由得怔在原地。 還不等宮中執禮的女官上前提醒,新冊立的太子秦恒就已經步下丹陛,走到洛箏身前,親自攜著她的手,走到丹陛之前,跪拜謝恩,引領著她完成冊妃之禮。 冊封大典儀禮已成,皇太子和太子妃在百官迎送下登上輦車,前往太廟,拜遏祭祀、敬告祖宗。 輦車里,洛箏端然而坐,目不斜視,可是她再坐得緊挨著車壁,想和某人保持距離,也架不住人家硬要往她身上蹭。 秦恒的身子已經又往她身上靠過來,洛箏終于忍無可忍,一把將他推開,壓低聲音怒道:“你就不能自己坐好嗎?已經是太子了,還這么沒正形?” 回答她的卻是一句透著些虛弱的,“阿箏,別鬧,我傷口痛,你讓我靠一下好不好?”到了最末幾個字又透著些許祈求。 “不好!”對于新任太子殿下這份難得一見的脆弱,洛箏卻是拒絕的干脆利落,轉頭喊道:“王福貴,你進來!” 洛箏早就發現了,但凡他二人在一起時,所有的侍女內侍統統是躲到一邊,絕不近前的,就連洛箏身邊的阿花和阿春,秦恒也總能找出些法子來把她二人支開。 至于王福貴,那簡直就是秦恒一條最忠心的狗,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雖然面上對她這個秦恒正妻始終是畢恭畢敬,但是眼睛里就只有秦恒一個主人。 果然聽到她的吩咐,王福貴并沒有立刻從命,而是又在外面問了一句,“太子殿下?” 也不怪他要再請示一下秦恒,實在是他太明白他家殿下的心意了,像這種和太子妃獨處一室的情景,是最討厭有人去打擾的,怎么可能還會喚他進去? 王福貴不給洛箏面子,但是秦恒卻很給她面子,立刻不悅道:“太子妃命你進來,沒聽到嗎?” 嚇得王福貴趕緊就滾了進來,問兩位殿下有什么吩咐。 洛箏也懶得跟他計較,直接道:“你家太子殿下傷口痛得坐不住,想找個人靠一靠,煩勞王公公去給你家殿下當下靠枕吧!” “殿下的傷處不要緊吧,”王福貴一聽太子殿下傷口痛得都坐不住了,臉色都給嚇白了,“太醫就跟在后頭,奴婢這就去傳——” “不用了,咳咳……”秦恒咳嗽兩聲,“也并不大要緊的,不過想靠一靠罷了?!?/br> 王福貴到底是在他身邊侍候了多年的,一見他這神色就明白了,便想趕緊找個借口退出去。 可洛箏也是眼明心亮的,哪會給他這個機會,立刻接口道:“太子殿下都這樣跟你說了,你還不快去讓太子殿下靠著歇一會兒?” “這——”王福貴面有難色,“老奴骨頭硬,只怕反倒硌得殿下不舒服,若是娘娘能受累則個,只怕殿下立時便連那傷處都不覺得痛了?!?/br> 這一席話聽得秦恒暗暗點頭,匆忙丟了個贊賞的眼色給王福貴,便一臉渴盼的看向洛箏,口中還喚道:“阿箏!” 洛箏卻不吃他這一套,“少來,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裝的,不過那么一點點小傷,哪里就會痛成這樣?” 這話王福貴可不愛聽了,“娘娘,太子殿下可是因為您才會受的傷,若不是——” 洛箏以為他要說的是秦恒將那件金絲軟甲讓給她穿這才會受傷,不等他說完便道:“那件金絲軟甲我本是想讓他穿的,是他硬要讓我穿,還說他另有軟甲護身,我又怎知他那件軟甲擋不住那支利箭,這樣也能賴到我身上?” “這金絲軟甲普天下只此一件至寶,旁的軟甲哪能再做到刀槍不入?殿下明知今日兇險,卻還是將這件至寶給了娘娘護身?!蓖醺YF繼續在為他家太子殿下鳴不平。 “甚至明知娘娘身上已經穿了這件寶衣,還生怕那支流箭會傷到娘娘,奮不顧身的躍到娘娘身邊替您擋下那支射向背后的流箭,若不是為了替娘娘您擋箭,殿下他自己又怎么會中了另一支流箭?” 一想到他家殿下為了這位太子妃娘娘各種掏心掏肺的付出,結果連命都險些搭進去了,卻換不來人家的丁點兒領情和感激,王福貴捂著胸口替他家殿下深感委屈和不值。 “你說什么?他是為了替我擋箭?這怎么可能,明明是我——”接下來的話卻再也說不出口,這一世她并沒有替他擋箭,可是為什么這個太監卻說是他在替她擋箭? “奴婢當時躲在一邊,看得清清楚楚,有一支流箭從娘娘后邊射過來,您自然是看不到的,當時殿下本來在離您五步遠的地方,一瞥眼看到了,急忙就沖過去揮劍替您擋開了……” 王福貴還在念叨著什么,洛箏卻已經充耳不聞,她在心里反復回想的是當時的情景。 不錯,當時秦恒確是突然一下縱躍到了她的身邊,然后她聽到身后“錚”的一聲,接著就見到一支利箭破空而來,直指秦恒的背心。 難道當時真的也有一支流箭射向她的后心,而身后那“錚”的一聲,就是秦恒在替她擋箭時,劍身與箭身相撞發出的聲音? 如果當真是這樣的話…… 那么,前世呢? 作者有話要說:不是我開始洗白秦渣,而是他本來就是白的 ☆、第45章 那又怎樣 洛箏開始拼命回想前世那一瞬的情景,前世的記憶和剛剛發生在眼前的一幕一幕漸漸重疊…… 秦恒的飛身而來,身后那“錚”的一聲,飛射而來的流箭……,今日那一瞬所發生的情景完全和前世一模一樣,難道說,前世的秦恒突然沖到她的身邊,也是為了替她擋箭? 王福貴那尖細的嗓音仍然縈繞在她耳邊,她忽然想起來,前世的時候,當她在病榻上熬了三個月,終于有力氣離開病床,沖到秦恒面前質問他為何這三個月連面都不露,就是這樣對待替他擋箭的結發妻子時,王福貴似乎替秦恒辯解了一句,他說的是什么來著…… 洛箏竭力在腦中回想,他當時說了一句什么? “娘娘您誤會殿下了,其實殿下他是為了——” 為了什么呢? 可惜他并沒有把這句話說完,因為秦恒的一句極其嚴厲的“閉嘴!”,讓洛箏永遠不知道王福貴,這個秦恒身邊最貼身的內侍,當時想要替他的主人分辯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當日秦恒讓他把話說完,她聽到的會不會是,“其實殿下他是為了替娘娘您擋那一箭……” 她一直以為前世是她替他擋了致命的一箭,卻原來,還有另一種可能,如果不是為了救她,他根本就不會被那一箭射中。 可是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么前世他要讓王福貴閉嘴,而這一世他卻任由王福貴替他打抱不平呢?而他又到底為什么會替自己擋箭呢? 無數的疑問盤旋在洛箏心頭,卻找不到一個答案。前世的秦恒什么都不愿告訴她,讓她整日猜來猜去也猜不到他的心事,而這一世,秦恒什么都會主動告訴她,可為什么她卻依然有一種霧里看花,還是猜不透這人心思的感覺。 洛箏看向秦恒,他也正自凝視著她,不同于前世那雙總是冷冰冰透著疏離漠然的眼神,現在這雙鳳目里流露出的只有濃的化不開的愛意以及關切。 “阿箏,你怎么了,臉色怎么這么難看,是不舒服嗎?”秦恒趕緊就要過來扶她,卻被她極其粗暴的一把推開。 “別碰我!讓我一個人靜一會兒!”洛箏終于吼了出來,她確實需要好好靜一靜,理一理自己現下有些紛亂的思緒。 秦恒伸出的手僵在半空,他看著那個已然背過身去的窈窕背影,也是心亂如麻,忐忑不已,深長的幾下呼吸后,強逼自己穩下心神,終于還是收回了停在半空的那只手,默默的坐在另一邊。 而王福貴何等體貼他的心意,不等他示意,早就已經悄悄溜了出去,此刻這間并不大的輦車里便又只剩下他們夫妻二人。 他們坐在同一張座椅上,但卻一個在這端,一個在那端,他和妻子明明離得是那樣近,可是她的心,卻是離得那樣遠。 而前世,至少在開始的時候她的心是不停的想要靠近自己的,卻是自己自母親死后已然封閉的太久,久到害怕這種兩顆心的貼近,一次又一次有意無意的把她推開…… 所以王福貴自以為旁觀者清在那里替他覺得委屈不值,他卻覺得這一切都是他活該應受的報應,誰讓他當時身在福中的時候不好好惜福,不去學會珍惜。 而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便再也無法追回,他固然可以傾盡一切讓她重新再活一世,可是在她心中已然湮滅了的對他的情意呢?也能再起死回生再重來一次嗎? 現在在阿箏的心中已然將他當做是前世殺父殺兄的仇人,半點情意也無。 當那一支流箭刺入他的背心時,盡管他心中早有準備,知道阿箏多半是不會再像前世一樣替他擋下這一箭的,他也是不舍得她再拿身體替他擋箭的??墒钱斃企w而入的那一剎那,他卻還是痛得無法呼吸,不是來自后背的傷處,而是來自心底深處。 那有形的一箭不過只傷到了他的寸許肌膚,但那無形的一箭卻穩準狠的直刺入他的心口最脆弱的地方——原來他的阿箏真的已經對他半分情意也沒有了! “秦永之,我告訴你,我再喜歡你,也只會喜歡你這一次。我現在是喜歡你,喜歡你到可以為你去死,可是你再這樣對我,一旦傷透了我的心,那我就再也不會喜歡你了,就是你死在我面前我都不會再看你一眼!” 當洛箏陷入前世的回憶拼命想要理清思緒時,卻不知道此時秦恒的心里也正在反復回味著前世她曾說過的這段話。 秦恒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妻子的身影,他看著洛箏耳畔微微晃動的翡翠耳墜,心里反復咀嚼著前世洛箏說的這一段話,只覺得苦澀無比。他的阿箏,果然說到做到呢!當愛則愛,當恨則恨,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就算這一世他可以改天換地,成就不世之功業,光耀后世之千秋,成為千古一帝??墒撬俜譃樵?,覆手為雨,功蓋三皇,德配五帝,又拿什么才能拯救他的愛情呢? 秦恒在這邊愁眉苦臉、絞盡腦汁的想著要再怎么做才能拯救他早已逝去的愛情,重新追回妻子的心。而洛箏這邊卻已經理清了思緒,特別是今后該如何對待她名義上的夫君,太子殿下。 她并沒有糾結太長的時間。不過是乍然發現原來前世秦恒居然有可能是她的救命恩人,震驚之余不免糾結了那么一小會兒,但她很快就做出了決斷。 前世秦恒到底替沒替她擋箭不過只是一種猜測,做不得準,就算前世秦恒當真替她擋了箭,那又如何,她也替他擋了一箭還了他這份情。 便是前世他替她擋箭的原因如同今世他所言的一樣,是因為自己是他的心上之人,那又怎樣? 在他害死父兄的血海深仇面前,就算前世的他對自己情深似海又算得了什么,只會讓自己更為痛恨他。 所以,只要他毒害了她父兄這一事實沒有改變,那么無論他心中是對自己有情也罷,無情也罷,又有什么分別,一樣都是仇人。 永定帝和韓皇后再鶼鰈情深,可一旦永定帝害死了他的老丈人,韓皇后還不是立刻就拋下了夫妻之情,自盡而死。男女之間再怎么你儂我儂、山盟海誓又怎么比得過至親之間的骨rou親情? 洛箏的心只是在某一個剎那有過那么瞬間的動搖,但很快她的心就重新堅硬起來,之前打算怎么對待秦恒,今后也依然如此,別說他今日替自己擋了一箭,就是他再替自己擋了十箭,他依然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指望能感動自己和他從此恩恩愛愛、比翼雙飛,做夢! 所以當晚上回到東宮,太子殿下想要和太子妃同床共枕時,再一次遭到太子妃娘娘的無情拒絕,被拒之門外。 而且這一拒就拒了五個月之久,每晚被妻子拒之門外的秦恒自然心情不佳,終日神情郁郁。于是看在一眾大臣眼中,有人就不免覺得有些奇怪,怎的都被立為太子了可這臉上卻一點喜色都沒有,這位殿下可真沉得住氣。也有大臣覺得這位太子殿下性情穩重,不以己身榮登儲君之位而喜,倒是已經開始為國事而憂,真乃社稷之福也! 到了十月,永定帝詔告天下,禪位給太子,秦恒登基為帝,第二日就行了冊后大典。 不管洛箏怎么冰冷相待,卻只換來秦恒加倍的溫柔體貼,熱情如火。平日里但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必定第一時間送到洛箏跟前,更何況是這冊后大典,更是辦得風光無比。 全部儀禮完成之后,秦恒還親自陪著她到了皇城東門的五鳳樓上,讓京城的百姓一睹國母的風采。 燕王妃許如瑾立在城樓之下,仰望著樓上那頭戴鳳冠,身著五色袆衣的身影,一口銀牙咬得生疼。只差一步,若是燕王奪得了太子之位,那么今日這頭戴鳳冠,被百官朝賀,為萬民爭睹的一國之母便會是她。 可是現在,她卻再一次的被洛箏踩在腳下,她如今是皇后,母儀天下,高高的如在云端,而自己卻只能立在這平地上,仰著脖子仰望著她。 這一刻,許如瑾簡直是連她的夫君燕王都恨上了,為什么自己的夫君就沒能搶到這太子寶座呢,枉自己為了給他奪嫡增添助力,強忍著心中酸澀給他娶了一堆子妾室,可是得到的卻是什么? 不過,許如瑾看著那個和當今天子并肩而立的身影,忽然又有一絲快慰地想到,不過洛箏這一人獨寵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她的夫君如今可是一國之君,再不是什么齊王,這一國之君的后宮又怎么可能只有皇后一人,便是這圣上自已愿意,只怕匡正署的大人們也不答應??! 這一次,許如瑾確實是料事如神,秦恒不過登基才四個月,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永昌元年的二月,一連三封奏請選秀納妃、充實后宮、廣延子嗣的上書擺在了秦恒的案頭。 ☆、第46章 憐貧惜(上) 秦恒看著擺在他面前的那幾份請他選秀的上書,一份是匡正署的,還有兩份則是來自其他朝臣。 他已經記不清上一世大臣們是什么時候請他廣納后宮的了。因為上一世,在阿箏死后,他又獨自一人活了很多年,在那些孤寂而漫長的歲月里,除了和阿箏在一起的那些記憶歷久彌新,其他的人和事,他已經都忘得差不多了。 他能記得的是上一世他確實采選秀女,充實后宮,納了一個又一個妃子。因為在那時的他看來,這不過是再平常的事,古來帝王哪個不是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何況還有那道□□秘詔,反正納了再多的后宮,也不過是擺設罷了,他的妻子始終只有一個。 可是在他看來再正常不過的事,阿箏的反應卻很激烈,和他大吵了一架不說,足足有三個月沒有理他,讓他煩悶不已??墒撬麉s不能妥協,一來是面子問題,二來,若是當真六宮無妃,只怕匡正署的矛頭會更多的落在阿箏身上,會說她無德善妒,不配立為中宮。 那時候的他是一個極為少言寡語的人,尤其是面對阿箏的時候。雖然他也動過解釋幾句的念頭,但卻始終覺得要將自己的心事說給另一個人聽,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他從來都不善長言說,而是直接用行動去暗示,阿箏不理他的那三個月,他每晚在“臨幸”了那些所謂的妃嬪后都會去她的德方殿,結果自然是被拒之門外。 可是阿箏不知道,他所謂的“臨幸”不過是讓那些妃子們在他面前跪上一刻鐘罷了,至于為什么當時要讓她們跪著,現在想來多半是拿她們當了撒氣的沙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