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邊境驚變 帝王心思
深秋,邊境的早晨,一片祥和,雞鳴聲陣陣,勤快的母親,開始給全家做飯,調皮的頑童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想知道早上有什么好吃的,然后又在被發現之前,趕緊縮了回去,佯裝去睡覺。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慘叫聲撕裂了所有的平靜,睡夢中的人們,紛紛驚起。然而,來不及了,那些往日只會遙遙相望的游牧民族們,此時卻跨過了邊境,對著他們舉起了屠刀,毀了他們的家園與『性』命。 大難臨頭,有逃難的,也有奮起反抗的,奮戰的父親,絕望的母親,哭泣的孩子,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慘劇。 李勇是家中次子,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尤其去年,家中還多了個小侄子,給這個家庭增加了更多的歡樂。然而,不過一個瞬間,什么都沒了,兄長出門查看情況時,不過一個措不及防,死于非命,而他,則被父母推出后門外,一聲聲地急迫地催促著他,“快逃,快逃?!?/br> 他不過剛跑出來,就聽到父母的慘叫聲,他張皇地回頭望了一眼,赤紅了雙眼,“啊,我要報仇,我一定要報仇!”他知道親人已然遇難,此時飛速地逃離,他要加入軍隊,他要殺光這些畜生! 邊疆的變化,那些朝中的大臣們此時還一無所知,這會他們還在討伐威武侯的次子魏杰,強搶民女的案子。魏杰是個紈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的,也不知怎么地就鬧出了強搶民女的事情來,雖然他自己還在叫冤枉,可人贓并獲的事情,實在沒有多少辯駁的余地。 文臣們總是熱衷于給武將找事,尤其這回是武將這邊理虧,他們就更是熱火朝天了,聽得威武侯幾次都想動手,就在他快忍不下去的時候,大殿上突然接到了八百里緊急戰報邊城淪陷了。 全場啞然,搶占民女重要嗎,或許重要吧,但跟邊城的無辜慘死的眾多百姓相比,立馬就無足輕重了。于是,朝上討論的話題,瞬間就變了,文臣們從對方的茹『毛』飲血,到寡廉鮮恥,到忘恩負義地罵了個遍,隨后一片主戰之聲,而武將們更是摩拳擦掌地打算大干一場,對于他們來說,這是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 然而前頭說得一片和諧,最后卻在領兵大將的人選上,有了分歧,鬧鬧哄哄地爭執不下,眾臣的吵嚷讓皇上頭疼,他干脆就宣布先退朝了。 不想他離開的時候,居然被人阻了,而這人正是耿御史,也就是剛才討伐魏杰的人。這世上總有幾個追求真理跟正義的人在,而耿御史就是這么一個人,這會,他攔住皇上,就是為了問,這強搶民女的案子要怎么處理。 要是平日,鴻昊帝對他還是有耐心的,畢竟這家國天下,還是很需要像耿御史這樣的人替他多盯著點的,必要時,還可以替他背鍋,以成全他君臣相得的美名??涩F在都是什么時候了,這人真是太不長眼『色』了,別說那民女沒死,就是死了,一條命跟幾千條,甚至幾萬條人命比起來,有可比『性』嗎? 這么想著,他口氣中就帶了幾分不耐煩,“讓魏武侯次子,即刻趕赴邊疆,將功贖罪吧?!边@話一出,倒是誰也沒話說了,將門虎子,哪怕這是個紈绔子,這會說是去戰場立功,就是他的家人也無話可說,而對耿御史來說,此時趕赴邊疆,跟充軍也沒多大差別,他也就覺得滿意了。 處理完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后,皇上就甩袖離開了。 這些大老粗只知道爭功,卻半點都不考慮問題的嚴重『性』,只以為那些軍功是唾手可得的,也不用腦子想想,上次大規模跟他們打仗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這次這么突然地打過來了,這當中還不知道有什么蹊蹺呢。 對境外的那些民族,他也是常年監控的,當然因為多年沒有大的沖突,監控不如當初嚴密了,但是他好歹還是知道一些消息的,前段時間就有消息傳來,說是草原上異動頻頻。誰知還沒打探到進一步的消息,人家就沖著他們來了,真是晦氣。 而當下,他最頭疼的是領兵將領的人選,因為近些年,沒什么大的戰爭,以至于一些軍方新秀的戰斗經驗都不夠豐富,而老將們的年齡又不小了,這點讓他相當撓頭。 大炎朝在先皇的時候,原本是有三股大的兵力,劉家,周家,以及簡家,三足鼎立,是個相當穩定的局面。然而,劉家突然就陷入了叛『亂』中,雖說有些將信將疑,可帝王的疑心是不能被挑戰的,最后劉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了。多年后,等終于有人翻案時,劉家雖說沒有絕嗣,可也是子嗣凋零,再也撐不起當初的門楣,之后,朝中就只剩兩大武將勢力,其余則是散兵。 對于帝王來說,他其實更喜歡這些散兵勢力,畢竟他們沒有根基,對國家會更加效忠。只是,要打仗,尤其是大戰的時候,他還是更樂意讓武將家族效力,畢竟他們的默契與向心力更強,而不像其他人還需要一團散沙地去磨合。 而在周家跟簡家中,他更樂意給周家賦權,哪怕大伙看來,簡家跟他應該更親近一點,那是豫王的外家。然而,他相當忌憚簡家,因為劉家當年的叛『亂』,極有可能是被簡家陷害的,而事后,也是簡家最得利,從軍方三大勢力中的最小的勢力,一舉躍升成為最大的一個。 可惜,當大伙反應過來的時候,簡家大勢已成,而大炎朝再也經不起動『蕩』,只能默認了。那會,他已經娶了簡家女為側妃,還曾因此為簡家提心吊膽一回,當然那時他更擔心的,是被簡家的事牽連。 不過,自他成功上位后,心態就變了,很多事開始變得刺眼,覺得簡家太無法無天了。然后,有些事情總是開始不自覺地懷疑簡家,比如,他那位悄無聲息死在后院的正妃,這些事都成了他的心結。 出于對簡家的忌憚,哪怕他登基時,簡側妃是最有資格成為皇后的,他仍然沒有扶她上位,反倒是以帝王之身,聘了當朝大學士的女兒白蘭為后。而自嫡長子出生,并立為太子后,朝中一直就很熱鬧,他忌憚簡家,對豫王母子卻是有感情的,這讓他經常兩邊搖擺。 之后的這些年,他開始不動聲『色』地滲透軍方勢力,提拔年輕將領,讓簡家的勢力慢慢分化消弱??上?,簡家的勢力還沒有消減到讓他滿意的程度,豫王就長大了,且跟太子分庭抗禮,簡家借此,聲勢反而又盛了。 別看剛才朝上不少人在爭執,可其實不過是太子一脈的人,不愿意讓豫王占便宜罷了,而作為另一個武將世家的周家,本身卻沒有多大的欲望,要跟簡家一決高下。 周家作為武將世家,卻有家規,從不與皇家聯姻,也是因此,他們從來只忠于皇上。雖說,這樣的周家,會讓身為帝王的他更為滿意,可就當下來說,論聲名顯赫,它就不及如日中天的簡家了。 正當他思索著怎么不動聲『色』地把統帥之職交給周家,又不引起簡家反彈的時候,終于收到了來自草原地消息外邦一統了。他跟草原上的人,打交道很久了,自然知道部族一統的厲害,這場戰斗很可能會變得曠日持久。 他神『色』大變,這會也不動什么歪腦筋了,直接就決定讓簡家打頭陣了,好歹還能消減一點簡家的勢力。這倒不是說,他把個人喜怒凌駕于國事之上,而是既然必須要有所犧牲,他還是更樂意讓他最看不順眼的簡家上。 不過,國之大事,他還是很慎重的,前腳定了簡家長子為將后,后腳就指了周家的長子周韋為副將。周韋也是個有為的將軍,哪怕這些年來,一直滯留京城,可也自有他自己的一班人馬,這點就足以對簡家轄制一二,不至于讓軍隊真成了簡家的一言堂。 將領定了后,其他的就好辦了,從兵馬到糧草,一項項都有條不紊地安排了下去,怎么也要盡最大的努力打贏這場戰爭。 他已經老了,如今更在意身后名,若是能夠把外族打殘了,立下不世之功,他就能在史書上留下鮮明地一筆,那他也就不枉此生了??扇绻髷√澼?,指不定就會讓后世唾罵,他可接受不了。 這么想著,就暗罵那些野蠻人不是東西,憑空地讓他承擔風險,若是沒有這場戰爭,那他治下的幾十年就稱得上是太平盛世,一代明君了。為著這份不忿,他難得地在大軍出發時,親自送行,又慷慨激昂地鼓勵了一通,直聽得眾將領們激動莫名,心中直感慨,皇上終于知道武將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