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彭影兒常在城東望春門外的朱家橋瓦子作場,離得不遠,墨兒便驅驢先去了那里。 比起中瓦、里瓦等大瓦子,朱家橋瓦子只能算二等,但也有十來座勾欄,遠遠望過去,彩繪木欄圍出一塊二十多畝地的寬闊場地,四面都架著高大歡門,彩幡花錦簇繞。墨兒從東邊歡門進去,雖然還未張燈,已有許多人進進出出。進到里面,仍是用彩繪木欄分隔出一座座勾欄,勾欄內是高闊的瓦棚,棚里擺滿桌椅,有的將臺子立在中央,有的則搭在最靠里。 雖然沒到最熱鬧的時候,但這些勾欄中大半也已經坐滿了人,臺子上有說的、唱的、彈的、相撲角力的、舞刀弄棒的、弄傀儡的……各種聲響動靜,江海暴雨一般喧震沸鬧。 墨兒記得彭影兒是在西南角上那座勾欄作場,便快步穿過去,見這里人還不多,只坐了半場子,臺子上一個赤膊的人正在踢弄彩球。墨兒掃了一圈,見勾欄角上有個老者正蹲在一個小爐子邊看著燒水,知道是常日在這里點茶賣湯水的,便走過去問道:“老人家?!?/br> 老者回頭望了一眼,問道:“這位公子要茶么?” 墨兒笑著說:“不是,我是想打問一件事?!?/br> “什么事?” “演影戲的那個彭影兒去哪里了?” “說是有人辦大宴請他去作場了?!?/br> “什么時候?” “清明那天。怪的是,這幾天了,至今不見他回來?!?/br> “嗯?不是寒食嗎?” “清明前一天他還在這里作場?!?/br> “老人家沒記錯?” “這個我可記得準哩,老彭演影戲要潤嗓子,每回都要我替他熬梨湯,寒食不能動火,頭一天我就給他熬了三天的量,那三天人多,他早中晚各演了一場,清明前一天半夜演完了口渴,還問我要梨湯喝哩……” 第九章 沙場恨 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塾夯氐郊液?,墨兒又忙和哥哥趙不尤商討起來:“哥哥,我始終猜不透綁走康潛妻兒的究竟是誰。彭家兄弟似乎嫌疑更大,尤其是彭家老大彭影兒,清明那天他忽然回鄉,他妻子曹氏和三弟彭針兒卻說他寒食就走了,他們為何要在這上面說謊?” “他家人在日期上說謊,反倒證明他并不是綁匪?!?/br> “嗯?為何?” “康潛妻兒是寒食前一天被劫,彭影兒若是綁匪,他家妻弟要替他遮掩,就該把日子往前說,而不是往后?!?/br> “哦……對。我總覺得他們在這日期上說謊,一定有什么隱情,陷到里面,倒忘了寒食前一天,彭影兒在朱家橋瓦子作場。這么說,彭家三兄弟都沒有嫌疑。老二彭嘴兒我記得很清,那天他在咱們書攤對面說書,老三彭針兒看口氣,應該不知情。那綁匪應該是武家兄弟,不過武家兩兄弟看著又不像……” 趙不尤想了想:“門關著,那對母子卻不見了。綁匪未必非得是男子?!?/br> “嗯?哦!對了!我怎么沒想到?這件劫案并不是強行綁架,應該是熟人騙走,女人更容易得手!不過……康潛的妻子春惜當時正在洗澡,一定會把門閂好,就算綁匪是鄰居熟人,不論武家妯娌,還是彭家曹氏,敲門開門,自然會說話,康潛在前面就能聽到,但康潛只聽見他妻子和兒子的嬉笑聲,并沒有聽到敲門聲和外人說話聲?!?/br> “這是關鍵,再仔細想想,什么情形之下,并沒有人敲門,卻去開門?” “倒水?” “除了開門,還有綁架?!?/br> “春惜開門去倒洗澡水,鄰家的某個婦人等在后門外,招呼她……把她騙進自己家?還有康潛的兒子棟兒——棟兒也跟了出去,隨著他娘一起被騙進鄰居家?不對,康潛后來去廚房看,洗澡盆在地上,洗澡水也并沒有倒掉?!?/br> “未必非要倒洗澡水,康潛的妻子主動開門才是關鍵。無論為何,她是自己開的門。否則,那門不可能被打開。另外,她并不知道自己會被綁架,否則稍一叫喊,都會被發覺?!?/br> “那天她和武家二嫂柳氏約好去燒香,柳氏在前面喚她,康潛這才發覺妻兒不見了??禎撟笥亦従佑腥齻€婦人,至少柳氏沒有嫌疑?!?/br> “未必?!?/br> “哥哥是說柳氏是為了避開嫌疑,才故意到前門去喚?” “有這可能。她到前門來喚時,康潛妻兒已經被綁走了。另外,還有一個疑點——綁匪綁架康潛妻兒,是想脅迫他去取那對耳朵和珠子。其實只需在母子中綁架一個,就能迫使康潛聽命。而且,綁架一個人要輕易得多,尤其是幼兒,熟人隨便就能騙走。為何要綁架母子兩個?似乎不合情理?!?/br> “嗯……這的確有些怪。綁匪像是在自找麻煩……” “不合情理處往往藏著深一層的情理。就如一個人說謊,破綻處才是真相。不能順著看,要逆著想?!?/br> “逆著想……順著看是綁匪綁架了春惜母子,逆著想,那就是……綁匪并沒有綁架春惜母子?” 趙不尤笑了笑:“春惜母子不見蹤影,又有那封要挾密信,這劫案是一定有的。要逆著想的不是劫案,而是綁匪為何要綁架母子兩個人?” “綁匪本來只想綁架棟兒,但春惜主動讓綁匪把自己也綁走?這更不合情理?!?/br> “要綁架母子兩個,稍有不慎,母子中的一個喊叫起來,就會被人察覺。但這樁劫案無聲無息,這更像是悄悄逃走,而非被劫走?;蛟S是陰差陽錯,逃到了劫匪手中?!?/br> “春惜逃走?這……據康游和武家妯娌說,這幾個月康潛和妻子春惜爭吵多了起來,但就算爭吵得再兇,也不至于逃走啊。春惜若不高興,回娘家住一陣子就是了,我看康潛為人,也不至于攔著不讓走。逃,一定是因為怕,春惜怕的是什么呢?” “你再仔細想想,看看還有什么疏忽了沒有?” 第二天,墨兒租了驢,又趕往小橫橋。 康潛之死和顧震委托,讓他再無猶豫退縮之心,他暗暗定下心意,無論多難,都要查清此案,一定。 他自幼父母雙亡,雖然義父和義兄待他勝過骨rou,但他心底始終有些欠缺,因此,事事都有些畏懦,不敢自強。就像“一定”這個詞,就極少說出口,甚至都難得出現于心念中,但今天,他卻覺得敢確定無疑地說出這個詞。 哥哥趙不尤的一番話提醒了他??禎撈迌菏谴蟀滋毂蝗私僮?,竟能無聲無息,實在是離奇難解。因此這一項他才始終想不明白,劫匪是如何穿門進去?若是康潛妻子春惜自己要逃走,這事就立即清楚了。 但春惜為何要逃走?而且還帶著兒子棟兒? 昨夜一場春雨將四野洗得分外鮮亮,他望向遠處的田野,見幾個農人已經在田里干活,其中一個驅著一頭牛在犁地,那牛遠遠傳來一聲哞叫,聽到這聲音,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天他去尋康潛,康潛正在和人做交易,是用自家的兩頭牛換那人的古玩,一只羽觴、一枚玉扣。墨兒到古董店門邊時,兩人正在談價,康潛說:“母換羽觴,子換扣”,當時墨兒偶然聽到,還有些納悶,后來看他們簽契約,才明白母是母牛,子是子牛。兩人為方便,才省了牛字。 想到這事,墨兒心里一動:我當時聽著就有些納悶,春惜是不是也誤會了? 看康潛的脾性,談生意時自然不會讓春惜插手插嘴,他們夫妻那幾天又正在生氣,春惜更不會到前面去看丈夫談生意。她在后面聽到“母換羽觴,子換扣”,會不會疑心丈夫要賣了自己母子?若真是這樣,她自然要設法逃走! 不過康潛家雖不是大富,但也是中產之家,衣食自足。春惜一般絕不會亂想丈夫會賣她們母子,何況一只羽觴、一枚玉扣,這賣價也未免太低。 除非——他們夫妻間有了深仇惡恨。 據武家妯娌和康游講,康潛夫妻近來雖然有些不合,但應該未到要賣掉她的地步。 不!墨兒想起了康游講起這事時的神情,極不自在,似乎有些愧疚。他為何要愧疚?難道他和自己的嫂子發生了什么不該的事情? 對了,康潛提起春惜時,擔憂之外也有些回避,一直不愿多提妻子。說起弟弟康游,神色語氣也是如此??涤魏痛合迳﹥蓚€若真有什么不妥,必然會激怒康潛,就算他并沒有賣妻的意思,但春惜心虛,恐怕不由自主便會往這里想! 想到這里,墨兒忙催動驢子,加快前行。 他邊趕路邊繼續想,春惜若是要逃走,應該是悄悄離開,結果卻被人綁架,如哥哥所言,綁架者和逃離者撞了個正巧。也許春惜求助于人,所求之人正是要綁架她的人。那么這個人會是誰? 應該是信得過的人。 據諸人講,康潛夫妻和武家很親熟,和彭家卻沒有什么交情。那么綁架之人應該是武家的人。 墨兒忽又想起康潛那樁古董生意是武家老三武翹牽線,難道這樁生意也是預謀? 對!武翹一定是設法探聽出康潛沒有余錢,家里有頭母牛剛產了子,又知道康潛夫妻不合,因此才特地促成那樁生意。雙方談價時,他在中間圓場,有意誘使雙方省略“?!弊?,只說母子,以此來驚嚇春惜,促使春惜求助,從而配合他輕輕松松完成綁架! 墨兒被自己的推斷驚到,越發急切地趕往小橫橋。 來到康潛家,前門卻關著。墨兒繞到后面,后門也關著,上了鎖。 墨兒下了驢,在門邊等著,猜想康游應該是入殮去了。他站了一會兒,聽見左邊宅子的后門吱呀一聲打開,走出來一個人,是彭嘴兒。 彭嘴兒一見墨兒,馬上笑著問道:“哦?趙兄弟?” 墨兒笑著點了點頭:“彭二哥?!?/br> “聽說你是受了官府之托來查案子的,莫非康大郎的妻兒真的出了事?” “抱歉,暫時不方便說?!?/br> “哈哈,明白??刀梢辉绻土塑囁退绺绲氖砣シ倩毫?,這會兒也差不多該回來了?!?/br> “彭影兒大哥還沒回來?” “他?還得些日子?!?/br> 墨兒發覺彭嘴兒雖然笑著,但眼神一閃,似乎藏了什么??磥硭拈L兄彭影兒的確有些古怪。不過眼下顧不到這些,他便沒有繼續探問。 彭嘴兒忽然道:“前面門開了,康二郎回來了!我去買些紙錢,鄰居一場,得盡點心?!?/br> 彭嘴兒轉身走了,墨兒側耳一聽,前面果然有響動,他便伸手叩門,良久,才有人到后邊來開門,是康游。頭上扎了條白麻巾,身上罩著白麻孝服,雙眼通紅,神色悲戚。 “康二哥,實在抱歉,有件事還得再問問?!?/br> “請進來說話?!?/br> 墨兒隨著康游進到中間小廳,見桌上供著康潛靈牌,擺著香燭供果,他便先站到靈牌前,躬身致禮,心里默語:康大哥,我一定查出綁匪,救回你的妻兒。 康游等他拜罷,問道:“什么事?” 墨兒略一躊躇,才慢慢道:“這件事很難啟齒,不過又是查出綁匪的關鍵,只好斗膽相問,還請康二哥不要動怒?!?/br> “你盡管問?!?/br> 墨兒小心問道:“康大嫂被劫走之前,他們夫妻在生氣,是否與康二哥有關?” 康游臉色頓變,鼻翼急劇抽動,瞪著墨兒,滿眼羞憤,但隨即,目光暗了下去,變作羞慚痛悔,低下頭黯然點了點。 康游一直拼命想忘掉那件事,但越想忘掉,就越忘不掉。 尤其哥哥康潛這一死,那件事如刺字一般刻在心底,永難抹掉。 哥哥大他五歲,雖然常冷著臉,不愛言語,但從小就事事都想著他,讓著他,哪怕吃一個果子,娘要給他們一人一半平均分開,哥哥卻知道他食量大,都要自己動手,故意分得不均,把大的一半留給他。這些事,哥哥只是做,從來不說。他卻都記在心里。尤其是爹娘辭世后,哥哥對他更是加倍愛護。平日哥哥自己吃穿都節儉,他回來時,必定要買些魚rou,加兩三個菜。娶了嫂嫂之后,仍是這樣。 可是,他卻和嫂嫂春惜發生了那樣的事—— 嫂嫂和他同歲,性情和哥哥有些像,也安靜少語,不過待他十分親善。起初他只是覺著長嫂如母,對嫂嫂親里帶著敬。而且嫂嫂進門沒多久,他就應募從軍,去了西北邊地。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幾年戍守苦戰,每天所見,不是孤壘黃沙,便是軍士武夫,身心都焦渴之極。后來終于回到京城,猛地見到嫂嫂,纖秀清婉,微微含笑,就如沙漠之中忽而見到一株青草一般,心里竟萌生一種說不出的歡悅。 嫂嫂不再是嫂嫂,而是一個女子,一個面容姣好、性情柔靜的女子。 這心思讓他害怕,卻又壓不住,更忘不掉,只要見到嫂嫂,不由自主就會心跳氣促。不過,他始終知道:這女子是你的嫂嫂。因此,他并不敢有任何妄念,最多只是偷偷多望兩眼。 可是事情終于還是沒能遮掩住—— 那天他又回到哥哥家,先在前店和哥哥聊了幾句,又陪著侄子棟兒玩耍了一會兒,心里卻一直念著嫂嫂,便借故去后面廚房,見嫂嫂正提著一桶水回來,他忙迎出門,伸手要去接,嫂嫂卻說不打緊,他也并沒有多想,仍舊執意去抓桶桿兒,卻不小心按到了嫂嫂的手。偏巧這時哥哥恰好也走到后面來,一眼看到。他慌忙收回了手,嫂嫂竟也松開了手,水桶頓時翻到在地上——那天他原本是要住在哥哥家,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他既羞又愧,不敢再見哥哥和嫂嫂,抓起木桶去井邊重新打了一桶水回來后,便匆匆向哥哥告別,哥哥連一眼都沒看他,也沒有應聲,冷青著臉坐在店鋪角落那張椅子上,裝作翻看賬簿。 他再不敢回哥哥家,但拖了一陣,又覺得不對,便硬著頭皮去了,見到哥哥,他裝作沒事問候,哥哥卻仍冷青著臉不看他,只勉強點了點頭。他不敢去后面,便坐在店里沒話找話,哥哥始終不看他,只是偶爾含糊應一聲。嫂嫂聽見聲音,走了出來,他忙站起身,叫了聲嫂嫂,偷偷望了一眼,嫂嫂卻像原先一樣,淡淡笑了笑,輕聲問了句“叔叔來了”,隨后就轉身去后面了。 四個人吃飯時,只有棟兒不時說些話,嫂嫂低聲應著,他和哥哥則都低頭默默吃著。吃過飯,他又匆匆告別,逃跑一般離了哥哥家。 那以后,隔很久他才回去一次,嫂嫂一直還是那樣清清淡淡,他卻早已不敢再有任何念頭。哥哥則始終冷青著臉,他們兄弟之間像被什么看不見的東西扭著,始終尷尷尬尬,再也回不到原先那般親近和樂。這讓他無比痛悔,卻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贖回這罪過,他甚至想,如果能以一死換回往日兄弟之情,他也情愿。但是就算他死了,哥哥這心病恐怕也終難根除。 寒食前一天,嫂嫂和棟兒被人綁架后,哥哥才主動去縣衙找到他,他自然義不容辭,替哥哥去做那密信上要挾的事情。雖然他也為嫂嫂和侄兒焦慮擔憂,但能為哥哥做些事情,讓他心里多少有了一些慰藉。 臨行前,他鄭重跪在哥哥面前,將心中郁積的話說了出來:“哥哥,我起先的確對嫂嫂生出一些違背人倫、萬萬不該之心。但我對天發誓,除了那天搶水桶無意中碰到了嫂嫂的手,再沒有對嫂嫂有過絲毫非分之舉,那之后也不敢再有任何茍且之心。這次若順利救回嫂嫂和棟兒,我從此再不看嫂嫂一眼,若要看一眼,我就挖出這雙眼珠子來謝罪!” 哥哥康潛聽了,深嘆了一口氣,沉聲說:“我知道了,你起來吧——” 現在哥哥突然亡故,嫂嫂和侄兒卻仍舊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哥哥是帶著那心病辭世,此生此世,他康游再也無望贖回自己的罪過。一想到此,眼淚又從眼眶里涌出……墨兒聽后,心中一陣惻然,想勸慰,卻不知該說什么。 倒是康游,用手背擦掉淚水,長舒了口氣,勉強笑了笑,問道:“這事就是這樣,趙兄弟還有什么要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