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裴天舒猜測,程雪慧既有本事進了宮,也自然不會舊事重提。 這就好比寡婦再嫁,若想過好了以后的日子,前夫的事情鐵定是休要提起。 是以,裴天舒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只做從不曾見過程雪慧的樣子,道一聲:“慧真道長?!?/br> 然后,跟皇帝說了句:“臣告退?!本凸虬擦?。 裴天舒一回了長公主府,特地將七里和八駿叫道了書房里,先問七里:“你們的娘親從白華庵出來的事情,你二人可是知曉?” 沒有事前稟告已是不妥,如今七里再不敢隱瞞,“月前,靜閑道長突然要了我娘貼身伺候。靜閑道長下山之時,我娘便跟著下來了。后來靜閑道長過世,因著無人問起,我娘就一直滯留在成王府內?!?/br> “哦,你是說你娘親現在仍在成王府?”裴天舒故意問道。 “是啊?!边@一回,不止七里,就連八駿也是這么說的。 裴天舒真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表情告訴這哥倆,你們的娘給你們找了個很拉風的繼父,只能沉聲道:“皇帝從成王府里帶了名道姑回宮,想來你們并不曾聽說?!?/br> 七里和八駿對視一眼,面上的驚愕無以言表,兩人木訥地點了點頭。 雖已經有所推測,但因著實在不愿意相信,眼巴巴地等著裴天舒的下文,期待著他來告訴他們,推測并不是事實。 裴天舒卻是不肯言語了,還站起來,拍了拍兩兄弟的肩膀。如果可以,他其實想說一聲“節哀”??伤瘜崜?,這哥倆會承受不住如此打擊。 怎么說呢,寡婦再嫁,在他前世,真不是什么大事??傻搅诉@里,妥妥地就是天大的事啊,還是普通的女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先不討論他們娘是不是正經人,關鍵是,他們娘還不是正兒八經地再嫁,而是被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地收進了后宮,不是美人,不是嬪妃,還是道長。 那她到底是去給皇帝念經呢,還是陪睡呢,還是又念經又陪睡呢,這關乎了她個人的身份,也關乎了別人對待她的態度。 裴天舒想了又想,還是囑托他二人道:“若是有可能相見,記得叫她慧真道長。就是想叫娘了,也得多叫一聲,要叫娘娘?!逼渌木筒挥盟嗾f了,該怎么消化,誰也幫不了他們。 七里從裴天舒的書房出來,直接找到了裴金玉,問她上回他娘給她的信里究竟寫了什么東西。他怎么想也不明白,他娘怎么就突然進宮了呢? 不知是氣急,還是記住了裴天舒的話,七里跟裴金玉說的句句話里,沒有“娘”,只有“她”。 裴金玉一想就明白了,是她爹知道了慧真道長的事情,事情不好隱瞞,這就告訴了他們兩兄弟。 她自己一聽程雪慧的名字還是很心煩,遂冷著臉道:“你沒有看過嗎?” 七里一噎,不吭氣了。確實偷看了,可確實沒看懂啊。 裴金玉訓練的人通用好幾種傳遞信息的方式,那日她看在七里和八駿的面子上有所提點,遂教了她其中一種。 在不懂的人看來,程雪慧送來的不過就是白紙一張。 裴金玉看了七里一眼,又瞧了瞧旁邊漸漸靠攏過來的譚中秀幾人,滿臉的不明所以,卻又寫滿“發生了什么,我想知道”的表情,這才道:“別再同我說她的事情,我不曾指示她做什么,她也從不曾聽過我的命令。還有你……慎言?!睉岩伤龥]有關系,少在外面給她爹惹事去。 七里果然住了口,方才在裴天舒的面前還能強撐,如今是不由自主就紅了眼睛。 譚中秀和劉家兄弟倒抽一口氣,遂向七里圍攏過來。長公主又是小師妹自然是惹不起的,他們只好勸慰七里,堂堂男子漢的有淚不輕彈。 七里似乎不怎么領情,一抖小肩膀,抖掉了他們的手,頭也不回地往馬廄殺去。 才回過神的八駿,立時跟上。 劉家兄弟一看七里是要騎馬出門的架勢,也跟了上去。那什么,安慰同窗還能順便撒撒歡,去哪兒找這樣的好事去。 譚中秀沒去,勾著裴寶圍在代王的身邊,很小聲地問:“喂,喂,代王,你知道發生什么事了嗎?” 代王看他,表示沒聽懂。 譚中秀還是小聲道:“你沒看見長公主氣哭了七里嗎?知道是為何不?” 看見了,他眼睛又不瞎,并且還真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代王勾了勾手指,譚中秀立馬貼了上去,可是他聽見了什么? 我去,你叫我附耳來聽,干嘛還要說的那么大聲! 關鍵是,代王那個長公主奴說的是:“二哥他想哭才哭的,跟meimei無關?!?/br> 譚中秀死活不信。 天可憐見的,代王說的實在是實情。 作為一名爹掛了,始終不能正名的私生子,姓了裴是不錯,可到哪兒也就只能被人介紹“這是建信侯的大哥過繼的兒子”。 哪怕建信侯府是他親爹一手打下的基業,他也只能干看著卻繼承不了,本來就夠心塞的了。 又碰上他娘和皇帝勾搭在了一起,這就不止心塞了,幾乎被打垮了好嘛! 七里若是那種只一心往上攀的人還好,不在乎外人的眼光,盡管靠著他娘青云直上。 不過,瞧七里的反應在乎的何止一星半點。要是鬧不明白的話,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 代王并不著急,相信不用多久,七里就會來找他的。 ****** 裴金玉也猜到了七里和八駿得不到答案,一定不會甘心。 想要和宮里的人取得聯系,他們除了能找她爹,也就只有譚中秀和代王有用了。 譚中秀又是個刨根問底的性子,如此一來,七里和八駿會找的便就只有代王了。 為了保險起見,裴金玉還是暗中叫人看著七里和八駿,并且吩咐,若是他們暗中找了譚中秀,就阻止;若是找了代王,就由之。反正,代王犯了事,不用她爹兜底,也死不了。要是犯錯的是譚中秀,她爹就有的忙了。 這是要確保他們千萬別給她爹惹事,尤其是這種,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與后院“勾搭”之事。 果不其然,七里縱馬在城外瘋跑了一圈,就想到了接下來要該怎么辦。馬頭一轉,回了城。任劉家兄弟在后面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肯吐露一句。 卻在當夜,和八駿一起,成功摸進了代王府。 見著代王的第一句話就是“老三,你這府中的侍衛實在是不怎么地” 代王一如既往的是個好脾氣,只笑并不說話。 殿外梧桐樹上隱立的除夕,卻忍不住翻了翻眼睛。 ☆、第61章 七里、八駿和代王嘀咕了半夜,一直在說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讓代王帶他們進宮去。 代王想也沒想就應下了,然后也同他們嘀嘀咕咕了半夜,說的也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后娘娘不召見,他從不會踏入后宮半步的。 還真真是一根筋的人最難溝通。 本來就心情不好的七里毛了,無力地咆哮了一聲:“說了這么久,你怎么還是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說讓你帶我們進宮去?!?/br> 代王還是那樣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然后道:“好啊好啊??墒菦]有皇后娘娘的召見,我從不會到后宮去的,避嫌懂嗎?” 避……嫌,好吧,七里已陣亡。 八駿無奈道:“二哥的意思是讓三哥你想想辦法?!?/br> 代王撓了撓頭道:“想什么辦法呢?” 八駿就道:“你可以說想念皇后娘娘了,自動去慈惠宮請安不就好了?!倍嗪唵伟?,這理由還冠冕堂皇的很。 可是代王哼唧了許久,才如實道:“不敢去?!?/br> 為啥??? “皇后娘娘沒事兒就在召見各家的淑女,是給趙王哥哥相王妃不錯,可我要是一露面,一準兒也是跑不掉的?!?/br> 代王表示很為難。 七里表示很失望,有一種沒了親情又瞬間失了友情的天塌地陷的感覺。 八駿看了看七里灰敗的面色,不死心地問:“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法子了?”其實這句他是在自言自語,可不敢奢望代王會有什么好意見。 卻不曾想,代王答的很快:“有??!” “什么法子?”七里和八駿異口同了聲。 “我二伯,嗯,皇上不是要用比武奪魁的法子選出新的虎賁中郎將,你們參加比試吧?!比缓?,極具蠱惑地又道:“虎賁中郎將出入皇宮,易如反掌?!?/br> 就算名義上僅是前建信侯的繼子,可有忠義王裴天舒壓陣呢,想要參加比武,也并非不能。 代王為難了他們半夜,可不就是因為這個。 虎賁中郎將,他委實是不愿意做的??伤遣蛔?,他二伯委實是不敢相信別人的。他也就只有在裴天舒栽培的這幾人中打主意了,再加上他的舉薦,或許還是能成的。 除此之外,也沒其他的好主意了不是。 七里、八駿對視一眼,同意了。 緊接著表示,要是如此,裴天舒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的企圖,總歸是不好。 代王則說,這真不是什么事。 當即研磨,這就給他二伯寫了封信,哦不,是奏折。廢話也沒有多說,就是上表了武陵七子皆要參見比武,還誓要奪魁的決心。 寫完了奏折,讓內侍趕緊進宮交給趙王,讓趙王代為轉呈。 這種小事,趙王樂意為之。 是以,早朝之上,趙王呈上了代王的奏折,皇帝看了個開頭有點兒疑惑,還心想,啥時候出了個武陵七子,他怎么從來沒聽說過呢?看來他手下的探子又該換一撥了。 再往底下一看七子的名字,嘿,這不就是在武陵長公主府上進學的七個小子嘛!其中代王的名字赫赫然排在第三。 皇帝是一有代王萬事足,當下樂呵呵地稱贊了裴天舒,拽文的話一大堆,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他有大將之風,不僅個人為國盡心盡力,還不惜余力為國家培養新型人才,譬如武陵七子就很好嘛! 不止眾大臣,連裴天舒都有點兒犯迷糊。什么武陵七子? 他掰著手指頭認真地數了數,除了他女兒,在他府上上學的可不就是七個熊孩子。哦,不,熊孩子長大了,全特么的成了混小子。 可是最大的也才十五,做這虎賁中郎將真的好? 果然,就有人拿年紀做文章了。 不用他反駁,皇帝就說了“先帝十二歲就做了上卿”,說白了出名要趁早嘛。沒辦法,皇帝屬意的代王,不過才十三,他能不這樣說嘛。 至于身份,帶著武陵長公主府的帽子,哪怕其中的譚中秀不過是個尋常大夫的兒子,也沒人敢拿此做文章不是! 由皇帝親自保駕,武陵七子這組合正式掛牌成立,且名揚千里。 當然,揚的自然是好名了。 譬如,以前從不義診的譚中秀,如今是沒事兒走哪兒都帶著藥,哪怕路上碰見誰崴了下腳,也會奉上兩貼自制膏藥。人家感謝他,他會微微一笑:“不用客氣,武陵七子救死扶傷,實乃應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