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傳教士們相繼來到大明,介紹大明的各種筆記、書籍開始流入平常百姓家,幾乎所有的歐洲都對大明充滿了好奇,充滿了熱情。 現在,大明艦隊一行七百多人,居然活生生地出現在他們眼前,里斯本百姓的熱情一下子被引爆,每日至港口觀看中國人的百姓不計其數。 在英國人的牽線搭橋下,布拉甘薩公爵以貴賓之禮招待姜淑讓一行,允許大明船隊在里斯本銷售貨物。 貨物一經展示,熱情的里斯本百姓徹底被驚呆了。直到此時,他們方才意識到,足足一個多世紀,他們完全被jian商蒙騙了。相比較姜淑讓攜帶至里斯本的瓷器、絲綢和茶葉,以前jian商販運的貨物??貨物都是垃圾! 姜淑讓攜帶的貨物,的確是高品質貨物。相比較后世的中國而言,大明百姓的消費能力算得上全球之冠,因此,最精美、最昂貴的貨物都留在了大明,與后世中國將質量最好的貨物銷往國外完全不同。 而且,僅僅七八年以前,歐洲商人所能獲取到的絲綢等物,一般都通過走私等非正常渠道得到,其品質哪能與姜淑讓攜帶的貨物相比? 于是,甚囂塵上的中國熱,出現在里斯本,就成了必然。 姜淑讓繁忙無比,日程排得滿滿的,與里斯本的貴族們打成一片。不過,姜淑讓始終牢記身上的重任,他找到恰當的機會,向布拉甘薩公爵提出,共同構建海上自由貿易秩序,聯合打擊海盜及其他威脅海路安全的勢力。 說穿了,就是讓葡萄牙與大明一道,保護來往西洋、大西洋的商旅。也不知道布拉甘薩公爵對葡萄牙的實力缺乏信心,還是看穿了大明的圖謀,與或是正忙著造反,根本無暇他顧,布拉甘薩公爵對此反應冷淡,沒有實質性的舉措。 鑒于葡萄牙人沒有進一步合作的意向,再加上姜淑讓切身體會到葡萄牙暮氣沉沉,于是,姜淑讓一行在葡萄牙停留兩月之后,由里斯本起程,前往倫敦。 如果說葡萄牙對大明艦隊的來訪,有點被動接受的話,那么英國則全然不同,至始至終對大明艦隊的來訪充滿了期待。 一則,威德爾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充分調動自己的故交,到處宣傳大明是何等文明、何等富饒、何等強大,與大明直接交流將給英國帶來無法估量的利益,直接激起了倫敦人對大明的熱情;二則,國王查理為了統一蘇格蘭、英格蘭的宗教活動,正籌備打第二次主教戰爭,但是議會拒絕撥款,不得已之下,查理典賣妻子的嫁妝,為戰爭籌款。查理窘迫至斯,威德爾將大明船隊帶至他的面前,他理所當然地想通過擴大與大明的貿易,為戰爭籌款。因此,查理日夜期盼大明使團的到來。 三則,無論是英國的貴族,還是新興工坊主,都非常清晰地知道,英國的殖民勢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的新英格蘭、弗吉尼亞等地,至于印度洋、南洋,基本上算是空白。若能與大明搭上關系,可以趁機將英國的勢力伸展至印度洋。 多方面因素之下,倫敦上自國王、下至黎民百姓,對大明使團的到來,規格空前,創造了歷史。 姜淑讓一行,得到了國王查理的熱情接待,并且前后三次設宴款待遠方使團。查理還召見姜淑讓,詳細了解大明之風土人情,并探討雙方可能合作的范圍。 姜淑讓趁機拋出了海上自由貿易的提議,查理非常感興趣。 查理不可能不感興趣,畢竟,所謂的海上自由貿易,其目標就在于打破東西方航線由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控制的現狀。無論是大明,還是英國,都迫切希望改變受制于人的現狀。 與查理搞好關系的同時,姜淑讓還把目標瞄準了上下議院。 下議院多由新興工坊主、冒險家、商人組成,不用姜淑讓主動接觸,他們就如鯊魚嗅到了血味一般,圍攏上來,試圖在姜淑讓身上找到新的發財路子。 相比較下議院的熱情,上議院反應顯得有點冷淡,不過,也無人反對與大明發展新的關系。 至于倫敦的黎民百姓,首先如里斯本百姓一般,被精美的貨物吸引,旋即,他們對大明人的衣著、烹飪瘋狂追捧,直接掀起了一股潮流。街頭巷尾,皆在議論大明人的習俗,尤其是年輕人,對大明人束發的習慣非常著迷,以至于倫敦街頭出現了束發的英國人。 頻臨階層分裂的英國,在對大明使團的態度上,居然莫名地達成了一致,堪稱近十多年來的奇跡。 當然,姜淑讓除了完成經濟與政治任務外,令麾下大肆收集英國及歐洲的情報,收羅各類書籍…… 提出海上自由貿易,合作打擊海盜及維護航線安全的理念,乃林純鴻試著改變歐洲局勢的第一次試水。 姜淑讓出使之前,林純鴻將張道涵、周望、張兆及他召集在一起,詳細商討過這個問題。 若歐洲和大明真能實現海上自由貿易、共同維護海上安全,顯然對荊州有利,對整個華夏文明有利。畢竟,大明人口超過遠超過一億,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擁有遼闊的疆域、豐富的物產,再加上蓬勃發展的棉、毛、絲織業、瓷器業、鋼鐵業、造船業,大明必然處于貿易的優勢地位。利用這種優勢地位,大明人將逐步分布至世界每個角落,讓華夏文明拓展至全世界。 事實上,在大明周邊海域、南洋,林純鴻建立的海上規矩,就是自由貿易、維護海上安全。不過,當林純鴻想在西洋(印度洋)立下這個規矩時,遭到了葡萄牙果阿當局及荷蘭的強烈反對,葡萄牙堅決拒絕金票在印度流通,就是明證。 林純鴻、張道涵等人一致認為,當前,最有可能支持西洋自由貿易政策的,就是英國、法蘭西。因為,當前西洋為葡萄牙、荷蘭所控制,英國和法蘭西屬于后起之秀,要在西洋活動,得看葡萄牙和荷蘭的臉色。自由貿易政策,無異于向英國和法蘭西打開了一個口子,為兩國在西洋拓展勢力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林純鴻令姜淑讓在英國提出海上自由貿易政策,用意非常簡單,就是想提前激化英國、荷蘭之間的矛盾,讓荷蘭趁著英國革命時,趁火打劫。荷蘭與英國國力差不多,誰也無法吞掉對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戰爭曠日持久,給大明充足的時間經營西洋乃至大西洋。 姜淑讓從抵達歐洲的第一天開始,就在努力踐行海上自由貿易的計劃,現在勢也造了,該拉的關系也拉了,就看英國是否上鉤。 東方人并不比西方人聰明,在理性思維上,東方人甚至還有所不如。姜淑讓在里斯本及倫敦多次提出海上自由貿易政策,引起了荷蘭人的警惕。荷蘭的共和派約翰德維特,看穿了林純鴻的圖謀,并提醒了荷蘭議會大議長。大議長向英國就在好望角海域襲擊威德爾一事表示歉意,并主動賠償損失,同時,還就海上自由貿易一事提出了嚴厲警告。 警告本身,英國人并不放在眼里,只是,維特的一句話,讓英國人悚然一驚:大明人口足足有萬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士準備拿出多少人口參與海洋自由貿易? 一句反問,徹底驚醒了做著美夢的英國人,英國朝野猶豫了,開始冷靜地思索海上自由貿易的利弊得失。 最終,國王查理及下議院大多新興貴族皆認為,支持海上自由貿易,英國所獲之利遠小于大明,甚至還有可能面臨著被大明擠出印度洋的風險。 也就是說,英國支持海上自由貿易,很可能會為大明做嫁衣。 姜淑讓并不知道荷蘭與英國之間的互動,當他再次提到海上自由貿易政策時,查理及一些貴族皆有意無意地避開這個話題。 姜淑讓明白,林純鴻試圖影響歐洲局勢的努力,遭到了失敗。 不過,林純鴻對此事抱著試水的態度,并不特別在意是否成功。畢竟,歐洲相距大明數萬里,往返一次足足需要年余,要影響歐洲的局勢,談何容易? 姜淑讓不再提此事,而是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至收集情報、收羅各類書籍上。 他萬萬想不到,瑞典人會送給他一份意外之喜。 第六百二十三章 歐洲之行(二) 正當使團忙碌不堪時,姜淑讓忽然收到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邀請,為了防止荷蘭人從中作梗,克里斯蒂娜提出,由瑞典派出艦隊,為使團船隊護航。.. 克里斯蒂娜乃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方陣的創立者)的女兒,其父崇禎五年(1632年)陣亡時,年僅六歲,被最高總理大臣奧克森謝納扶上王位?,F在克里斯蒂娜才十三歲,顯然,邀請的人實質上是最高總理大臣奧克森謝納。 瑞典雖位于北方苦寒之地,卻在古斯塔夫二世的統治之下,實力日趨壯大,并且在三十年戰爭中嶄露頭角,成了歐洲的新貴之一,實力雖然不及英、荷、西、葡及法蘭西,但也踏上海外殖民的道路,在北美、非洲擁有了殖民地。 姜淑讓一行在里斯本、倫敦鬧出偌大聲勢,成為歐洲貴族關注的焦點,最高總理大臣奧克森謝納當然知曉得一清二楚。對姜淑讓提出的海上自由貿易,奧克森謝納舉雙手贊成。 之所以如此,無他,利益爾。 瑞典實力比不過其他歐洲國家,只擁有幾塊小得可憐的殖民地,擔憂大明人蜂擁而至瑞典屬殖民地,怎么看都有點杞人憂天的意思。至于大明人滲透至歐洲本土,更是無稽之談,大明人要滲透,也應該先至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怎么看得上瑞典這塊酷寒的地方? 既然什么擔憂都沒有,奧克森謝納自然想借海上自由貿易謀取巨額利潤。 因此,奧克森謝納向大明使團發出了邀請。 姜淑讓通過輿圖,知道有瑞典這個國家,對瑞典的了解并不多。接到克里斯蒂娜的邀請后,姜淑讓大喜,欣然接受了女王的邀請,率領艦隊在瑞典艦隊的護航之下,穿過北海,繞過丹麥,進入波羅的海,抵達斯德哥爾摩。 姜淑讓一行,受到了女王及最高總理大臣的熱情款待。 雙方在極為友好的氣氛中,探討海上自由貿易之光輝前景。雙方迅速達成一致,簽訂協議: 首先,兩國秉承海上自由貿易之理念,鼓勵本國商人至對方境內進行貿易,對方商人在本國境內,享受與本國商人同等之待遇;鑒于兩國相距遙遠,雙方決定在對方境內互設領事,以協調貿易、合作事宜。 其次,兩國共同維護航線安全,當一國船隊遇到其他艦隊襲擊時,另外一國有義務進行支援。 最后,兩國決定,在木材加工、造船技術方面展開合作,瑞典允許大明在斯德哥爾摩成立錢莊,并允許錢莊開展票據業務。 前兩條,都是應有之意,達成一致,并不意外,關鍵是第三條。 瑞典的森林資源極為豐富,受限于技術及人力,瑞典的造船業并不發達,每年向荷蘭、英國及西班牙出售大量的木材。最高總理大臣做夢都想讓瑞典擁有發達的造船業。 當姜淑讓一行抵達斯德哥爾摩之后,瑞典人迅速發現,大明的造船理念與歐洲大大不同,可取之處極多。采用軟硬結合的帆、v型底、平衡舵、分段船身等等方面,大明遠遠領先于歐洲。 若瑞典能掌握這些技術,必然在造船方面有獨到之處,推動整個瑞典造船業的發展。 而且,瑞典人還從帆船的制造工藝中發現,大明的木材處理也非常先進。 因此,瑞典人希望大明能向瑞典派出工匠,幫助瑞典發展造船業。 姜淑讓不知荊州方面會對此采取何種態度,又不好直接拒絕,想來想去,向瑞典方面提出,大明人安土重遷,恐怕難以招募到足夠的熟練工匠至瑞典,不如由瑞典方面直接派人至大明造船工坊進行合作交流。 最高總理大臣大喜,立即拍板認可,決定派兩百人隨姜淑讓一道返回大明。 另外,對大明希望在瑞典設立錢莊,開展票據業務,最高總理大臣倒是相當開明。事實上,瑞典已經出現了紙幣的雛形,而且即將由瑞典銀行正式發行紙幣,成為歐洲第一個使用紙幣的國家。票據比紙幣管理更為嚴格,自然在瑞典人的接受范圍之內。 姜淑讓在瑞典收獲滿滿,與瑞典一支由四艘戰艦、七艘大型商船組成的船隊一道,再一次來到了倫敦。這支船隊攜帶了海量的藥材、琥珀、皮毛、木材、硫磺等物,將在倫敦賣出貨物后,攜帶大量金銀前往大明進行貿易。 大明和瑞典,皆把合作當成劃時代之事。不過,此事落在英法荷西葡眼中,都覺得大明和瑞典有點小題大做,鬧得熱熱鬧鬧,卻無什么實質性作用。畢竟,大明與瑞典相距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瑞典的實力也太弱小了。 不過,英國上上下下,見姜淑讓與瑞典打得火熱,心里到底有點酸溜溜的。尤其是威德爾,為人做嫁衣的感覺異常強烈,到處上躥下跳,期望大明與英國的交往更為火爆。 姜淑讓很好地把握住大英帝國各階層的心態,就在他快要起程回國之前,英國人找到他,簽訂了一系列協議,無非是一些保證對方商人在本國境內的安全之類的無關痛癢的話,唯一有點進展的是,協議規定,雙方互設領事。 就這樣,姜淑讓與瑞典船隊一道,穿過多佛爾海峽,進入大西洋,開始了漫長的返程。 當聯合艦隊行進至佛得角時,瑞典在幾內亞灣內的殖民地當局傳來消息:荷蘭人被大明徹底逐出南洋,揚言攔截使團,進行報復。 姜淑讓及瑞典人極為緊張,就此在佛得角逗留,尋找解決辦法。 正當艦隊彷徨無策時,又從瑞典殖民地當局傳來消息,大明宣告,若荷蘭膽敢襲擊使團,大明艦隊將實施報復,進攻荷屬加爾各答,在西洋無差別攻擊所有荷蘭籍船只。 姜淑讓大為放心,與瑞典艦隊再次起程,望著好望角海域直航。 果然,聯合艦隊一路波瀾不驚,安全地經過了好望角海域。 瑞典人還未進入大明勢力范圍,就切身體會了一把大明的實力,不由得心頭竊喜,齊聲稱贊最高總理大臣眼光長遠。 抵達索法拉后,姜淑讓又聽聞葡萄牙果阿當局禁止金票流通,敏銳的姜淑讓擔心葡萄牙與荊州因此燃起戰火,遂不再停留,直接抵達馬林迪,再由馬林迪直航斯里蘭卡,最終抵達淡馬錫。 淡馬錫乃大明拓展西洋之基地,被當成國門經營,在這里,瑞典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明的實力。不用說他們從未見過的超大型棱堡,不用說棱堡上密密麻麻的重型火炮,也不用說如同城堡般的三層甲板戰艦,單單只看到淡馬錫繁榮的商貿、如麻的人群,就讓瑞典人驚得目瞪口呆。 大明實力之強,恐怕將歐洲全部聯合起來,都不是對手。 由大明本土、由南洋各處,香料、絲綢、茶葉、棉布、瓷器、工藝品匯集至淡馬錫,這些全是暴利之物。瑞典人徹底瘋狂了,僅僅只派了一艘最小的商船載著使者及兩百名工匠前往廣州,余者皆留在了淡馬錫。 瑞典人考慮到淡馬錫以東,大明人異?;钴S,壟斷了各類市場及貨物來源,因此,他們將目標瞄準了西洋。 瑞典人的決定,顯然是正確的。從抵達淡馬錫開始,瑞典人依托著大明與瑞典之間密切合作的關系,在轉口貿易上有著荷蘭、葡萄牙、英國及法蘭西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此后的十年內,通過轉口貿易,瑞典人迅速聚斂了大量財富,陸陸續續從廣州購買了將近十艘戰艦,數十艘商船,實力逐步壯大起來。伴隨著實力的壯大,瑞典人的心思活泛起來,開始籌劃在印度本地治里建立據點。 本地治里位于印度東部,緊靠著大明在印度建立的據點:馬蘇利帕特南。 此舉遭到了林純鴻的反對,林純鴻通過外聯司告知瑞典:鑒于大明與瑞典良好的關系,瑞典在整個南洋、西洋的安全與利潤皆能得到大明的保護,并且在大明控制的港口內享受與大明商人同等的待遇,與其花費金錢與時間在印度建立據點,不若將精力放在非洲西岸。 若瑞典能在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及好望角海域建立據點,不僅離瑞典更近,獲利更豐,而且還能維護雙方貿易線路的安全,對大明和瑞典都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瑞典最高總理大臣深以為然,把注意力重新轉向非洲西岸,開始拓展瑞典在非洲的勢力范圍。 此后,大明與瑞典密切合作,在大明實力尚不能越過好望角海域進入大西洋、瑞典實力尚不能進入印度洋時,彼此將對方當成自己的保護者及代言人,借此獲取影響力和謀取暴利。 更為關鍵的是,當俄羅斯興起后,與瑞典在波羅的海爆發了異常激烈的沖突,雙方在遏制俄羅斯上有著共同的目標,關系幾乎發展到戰略同盟的程度。 這些都是五六十年以后的事,暫且不提。.. 第六百二十四章 權宜之計(一) 聽聞姜淑讓與瑞典簽署了海上自由貿易協議,林純鴻大喜,令張兆將瑞典使團帶至上海,要親自召見。.. 原本,林純鴻拋出海上自由貿易政策,僅僅只是為了挑撥英國與荷蘭、葡萄牙的關系。若英國人識破了他的企圖,就當他從未說過這話;若英國人真同意海上自由貿易,那當然求之不得。 現在英國人不上當,瑞典人卻一頭猛扎進來。 瑞典國力雖不強,但大明完全可以借瑞典在歐洲獲取一個支點。有了支點,可玩的花樣就多了。 這絕對是意外之喜。更讓林純鴻驚喜的是,瑞典人允許大明人在斯德哥爾摩開設錢莊,并允許錢莊開展票據業務。 錢莊已設,華夏幣在瑞典乃至歐洲的流通只是時間問題,華夏幣十有八九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世界性貨幣。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瑞典的地理位置過偏,想通過瑞典輻射整個歐洲,還要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