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
鄭芝龍首先得試探林純鴻的底線,經過細細思索后,鄭芝龍選擇了釜山碼頭作為??奎c,而且僅僅只攜帶了茶葉、絲綢、工藝品等非戰略物質。 釜山之行,鄭芝龍獲利甚豐,狂喜之余,鄭芝龍緊張不安地看著荊州,看林純鴻會有何反應。若林純鴻置之不理,下次就前往大同江;若再不理會,下次就攜帶糧食,然后再攜帶鋼鐵……就這樣一步步地加深與滿清的合作。 正當鄭芝龍試探林純鴻的容忍底線時,忽然從荊州、江南爆出了遼東南芬發現大規模露天鐵礦的消息,而且鄭芝龍的商船隊還發現,龍虎軍團在上海乘船,往濟州島方向調動。 鄭芝龍立即意識到,開采南芬鐵礦,既可以謀取暴利,又可以增強在遼東的影響力。更為關鍵的是,鋼鐵乃僅次于糧食的戰略物質,其價值非表面的價格那么簡單。 鄭芝龍見無數的商家派人至南芬探測,再也坐不住了,也派出探測隊,混雜在其他商家中間,前往南芬探測。 探測結果表明,南芬的鐵礦僅次于瓊州府,遠比大冶的條件要好。 鄭芝龍狂喜。南芬位于滿清腹心之地,林純鴻想要在南芬開礦,首先得把滿清逐出沈陽,這必然是個漫長的過程,而鄭芝龍與滿清的合作則有著良好的開端,在南芬開礦有著林純鴻不可比擬的優勢。 鄭芝龍越想越興奮,正待派人與范文程聯絡、提出開采南芬鐵礦之際,忽然接到了荊州外聯司陸敏成的拜帖。 陸敏成?沒聽說過!鄭芝龍心里非常不爽,林純鴻居然派一個小吏前來聯絡,也太不他放在眼里了。 雖如此,鄭芝龍正迫切想知道林純鴻的底線,遂令麾下一個小助手接待陸敏成。 小助手與陸敏成的談話非常簡短,僅僅半個時辰,鄭芝龍就接到了小助手的匯報: 陸敏成嚴正指出,鄭芝龍不得擅自與滿清、朝鮮保持往來,所有的往來必須在荊州構建的框架下進行。 在荊州構建的框架下進行?這不是仗勢欺人嘛! 鄭芝龍大怒,差點下令將陸敏成亂棍打出。鄭鴻逵、鄭彩正好在身邊,及時勸住了鄭芝龍。鄭鴻逵勸解道,除了日本,無論在東海、南洋、西洋,還是在江南,鄭氏集團都在按照林純鴻制定的規矩動作,既然在如此廣闊的空間內,都在守林純鴻的規矩,為何到了遼東,就不能容忍呢? 鄭芝龍郁悶難以排揎,向鄭鴻逵、鄭彩詳細講述了他的打算,一再強調陸上基地的重要性。 鄭芝龍從未向旁人講過自己的長遠計劃,鄭鴻逵及鄭彩不得不承認,鄭芝龍的眼光非他們所能及,找到一塊穩固的陸上基地,是保持鄭氏集團獨立性的必要條件。 鄭彩細細思索良久,忽然道:“說到長遠規劃,我倒有一些想法。日本人口將近千萬,土地面積也不少,不如以日本作為穩固基地,保持在江南、福建的影響力,以孫蘭洲為拓展方向,著力增強商船實力,謀取財貨,招募大明人至日本、臺灣、棉蘭老島、孫蘭洲。若孫蘭洲、日本能聚集數百萬明人,則不亞于在大陸獲取了穩固基地?!?/br> 鄭芝龍砰然心動,熱血急劇上涌。鄭鴻逵更不堪,臉色潮紅,居然喘出了粗氣。 鄭芝龍何等人物,稍稍冷靜片刻,搖頭嘆道:“非百年功夫,難以看到顯著成效,恐怕我們都看不到了。而且,林純鴻會給我們一百年的時間么?” 鄭彩被潑了冷水,急道:“有方向,總好過什么事情都不做。趁著林純鴻容忍我們在江南、福建留存影響,為我們留一條穩固的后路!” 鄭芝龍苦笑道:“臺灣、棉蘭老島已經在這么做,不用費多大力。至于日本、孫蘭洲,嘿嘿……日本現在雖然允許我們至長崎貿易,一旦我們想掌控日本,必然與強大的幕府發生沖突,那時候,林純鴻會不會趁火打劫,還在兩可之間!孫蘭洲倒是一塊好地方,西南方非常適合耕種,面積不亞于大明,我們需要運送多少人口,方才能達到臺灣島的開發程度?而且,我們在孫蘭洲擴張,林純鴻十有八九會插一手,最終會不會為人做嫁衣?” 鄭彩、鄭鴻逵默然,顯然,鄭芝龍說得在理。 鄭芝龍皺眉思索良久,點頭道:“不過,你說的也是一條退路,我們目前可以向這個方向努力,正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看不到那一天,就算為子孫后代留一條路吧?!?/br> 鄭芝龍頓了頓,忽然咬牙道:“海上漢子,講究一個自由自在,快意恩仇,就算要退,也得轟轟烈烈搏一場。留給我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這次,我們一定要抓??!” 第六百二十一章 使團歸來 “算這廝識相,知道做人比做狗好?!?/br> 上海新城內,江陵侯臨時駐邸內,聽完陸敏成的匯報后,林純鴻發出一陣暢快笑聲。 自上次林純鴻秘密來到上海后,林純鴻就覺得上海遠比荊州方便,不僅能快速獲取遼東、江南、廣東等地的情報,而且能以更快的速度將指令下達至各處。 相比較上海、荊州,南京顯然更適合當政治中心。 林純鴻甚至動了將中心遷至南京的念頭,不過,考慮到荊州方面的核心依然在湖廣,南京城內江南地方勢力及朝廷勢力還相當強大,方按捺住這股沖動。最終,他決定每年在上海居留更長的時間??紤]到周鳳在荊州有要務,陳天瑤在沁水、朔州一線樂不思蜀,唯有崔玉兒調動比較方便,林純鴻遂調動崔玉兒的工作,將其安排在自己身邊。 “啟稟都督,鄭芝龍雖然同意在荊州方面設定的框架內活動,但提出了一點要求,希望能在南芬鐵礦開采中享有優先權?!?/br> “優先權?”林純鴻頓了頓,笑道:“鄭芝龍到底無法舍棄拓展遼東影響力的誘惑?!?/br> “這就要看鄭芝龍能捐出多少軍費了。你回復他,在開采南芬鐵礦上,荊州方面不會給他設置任何障礙。至于如何開發南芬鐵礦,荊州方面自然有一套規矩,只要鄭芝龍按照規矩來,就是他全部吞下鐵礦開采權,也未嘗不可?!?/br> 陸敏成大聲地應道:“諾!” 林純鴻心情甚好,接著問道:“與葡萄牙果阿當局的交涉結果如何?” 陸敏成的表情變得有點忐忑不安,小心地答道:“果阿當局就是不松口,堅決拒絕金票流通?!?/br> “就連丟掉馬六甲也在所不惜?” 陸敏成點頭道:“的確如此?!?/br> “嘿嘿……葡萄牙人倒是敏銳,知道金票這玩意兒對他們來說就是惡魔撒旦?!绷旨凐櫟纳裆浅]p松,讓陸敏成暗松了一口氣,且聽林純鴻繼續說道:“你通知葡萄牙人,阻止金票流通就既往不咎了,至于華幣,若再阻擾,我們就不客氣了?!?/br> “看來,馬六甲城在葡萄牙人眼中已經?已經變成了雞肋,分量不夠。這樣吧,再加上禁止葡萄牙人通過馬六甲海峽?!?/br> 陸敏成吃了一驚,一時忘了接口。 禁止葡萄牙人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禁令,實質上意味著林純鴻準備與葡萄牙人爭奪印度。畢竟,西洋艦隊在印度東岸、斯里蘭卡島上建立了一些據點,西洋艦隊禁止葡萄牙人通過馬六甲海峽,葡萄牙必然憑借局部優勢武力進行報復,禁止大明商船前往印度。 若真如此,大規模海戰將無法避免,屆時,荷蘭人、鄭芝龍會不會卷入,都是未知數。 作為外交人員,陸敏成反感戰爭。因為戰爭的爆發,意味著外交斡旋的失敗,意味著他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這無關個人情感,純粹屬于屁股決定腦袋。 陸敏成就職于外聯司,當然會力爭用外交解決一切問題。 陸敏成愣了片刻,小心地措辭道:“都督曾言,戰爭是解決問題的最后手段。屬下請求,能否給外聯司更多的自由度,讓外聯司與果阿方面的接觸時手段更為靈活?” 林純鴻明白陸敏成的意思,當即笑道:“只要能讓華夏幣在葡萄牙控制的地盤上自由流通,其他方面多做些讓步,又有何妨?” 得到林純鴻的首肯,陸敏成松了口氣。 林純鴻又問道:“姜淑讓一行現在到哪里了?” “五天前得到消息,姜總管已經離開廣州。應該就在這幾天到達上海?!?/br> 林純鴻大喜,站起身來說道:“本督可是期待已久了。你這幾天哪里也別去了,就留在上海,與本督一道迎接你的頂頭上司吧……” …… 西洋一詞,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如:《西山雜記》記載,五代時泉州蒲有良到占城,出任西洋轉運使。到了明朝時,人們將太平洋稱為東洋,南中國海稱為南洋,而將印度洋稱為西洋,所以,鄭和遠航至印度洋,被稱為鄭和下西洋。 后來,隨著世界輿圖由歐洲傳至大明,人們得知,西洋之西邊,還有廣闊的海洋,因此,將那一片海域稱為大西洋。 姜淑讓率領艦隊遠航,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到達傳說中的泰西,超越了當年鄭和的壯舉,開創了時代,理所當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西北之耀武功,始于漢,故稱中國為漢人;嶺南之聚番舶,始于唐,故稱中國人為唐人……成祖時,鄭和下西洋,揚威于海外,萬邦來朝,其盛況空前,實乃我大明海洋勢力之鼎盛時期……” 這幾日,各大報紙如同瘋了一般,瘋狂轉載林純鴻當年在海商大會上說過的話,把百姓的熱情推至頂點。 更那堪,報紙極力宣傳姜淑讓之壯舉,宣稱漢人已經超越了古人,到達了古人從未到過的地方,將華夏文明之光在泰西點燃。 首先瘋狂的,是全國各地的傳教士,他們聽聞姜淑讓從歐洲返回上海的消息后,義無反顧地前往上海,迎接姜淑讓的歸來。 緊接著,士子們熱情高漲,相繼跑到上海,以觀看姜淑讓回國的盛況;附近的百姓也扶老攜幼,趕往上海新城,翹首企盼,迎接遠航的勇士。 …… “來了……” 高高的桅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人群徹底沸騰了,歡呼聲震蕩天際。 近了,近了,將近半個時辰的等待,人群的熱情絲毫未減,更見熱烈。待到姜淑讓率領勇士登岸,鑼鼓齊鳴,鞭炮震天,氣氛之熱烈,幾乎將空氣引爆。 姜淑讓沿著長長的紅地毯,終于行至樓臺之前,向林純鴻行過禮,林純鴻回過禮后,司樂跪請奏凱樂,協律郎舉麾,鼓吹振作,編奏樂曲…… 一應禮儀,皆如大將凱旋,說不盡的喜悅,說不盡的隆重。 最后,輪到林純鴻致辭,林純鴻極力贊美姜淑讓功勞,宣揚此行之意義,最后,林純鴻吼道:“漢有張謇通西域,晉有法顯泛舟西洋,今有姜淑讓仗炮行大西洋,華夏之血性,華夏之進取,華夏之開拓,永不止歇!” 人群徹底被引爆…… 奉林純鴻之命,姜淑讓一行將出使的重點放在了荷蘭、英國,至于葡萄牙、西班牙,衰弱之勢已經非常明顯,僅僅在南洋交戰中就能看出,因此并未列為重點。 至于法蘭西,姜淑讓倒想去,只是苦于沒什么交集,否則,也可以作為出使的目的地之一。 據姜淑讓匯報,威德爾、姜淑讓一行人從淡馬錫出發,直航斯里蘭卡島,在科倫坡稍作停留,等待返回歐洲的葡萄牙艦隊匯集。 之所以要等葡萄牙艦隊,緣于威德爾的提議。 威德爾認為,好望角處于荷蘭的控制之下,英國與荷蘭之間明爭暗斗,更是剛被大明擊敗,很有可能在開普敦實施報復,吸收葡萄牙艦隊后,會讓荷蘭更為顧忌。 姜淑讓表示贊同,足足等了半月之后,三國在科倫坡組成龐大艦隊,護送著十余艘超級商船,往馬林迪航行。 航至馬林迪后,三國艦隊分別在馬林迪進行貿易,停留月余。姜淑讓則率領精干力量對東非進行考察。 讓姜淑讓激動莫名的是,他們居然在馬林迪附近發現了數百大明人后裔! 這可是在數萬里之外的東非,而且是極難被同化,對故土深深眷戀的華夏民族!雙方極為激動,幾欲瘋狂。 據馬林迪明人所說,幾乎與鄭和下西洋同時,一艘商船在拉穆群島附近的海域觸礁沉沒,幾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陸,后來遷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 足足兩百年,游子的面貌已經發生了變化,甚至連語言溝通都有點不暢,但游子們始終牢記著自己是明人,并將此作為了祖訓! 當即,就有十余人露出搭乘戰艦返回大明的意愿,姜淑讓滿口答應,并親口承諾,不出五年,必然有更多的大明人抵達馬林迪。 這一切,引起了葡萄牙人的警惕。 葡萄牙人本來就日薄西山,東非、印度遭到了荷蘭的威脅,現在又擠入一個實力遠非荷蘭所能比的大明,而且大明人還在東非有后裔,葡萄牙人要是沒有什么表示,那簡直在侮辱殖民者的智商。 葡萄牙人拒絕與威德爾、姜淑讓繼續組成聯合艦隊返回歐洲,一直拖著不。姜淑讓耽誤了月余,心里越來越急躁,不停地催促威德爾。 沒有葡萄牙艦隊加入,威德爾對好望角附近的安全沒有底,陷入了糾結之中。 他知道,英荷之間雖然勾心斗角,但遠未達到戰爭的地步,自己單獨穿過好望角,要比聯合姜淑讓一同起程安全得多。 只是,若真拋棄姜淑讓,威德爾又有點不舍。這并非因為他對大明人感情深厚,而是因為沒有他的導航及提供水文資料,姜淑讓除了返航外,別無選擇,如此一來,他將失去一次建功立業的絕好機會,更會讓英國失去一次與東方直接聯系的機會。 出于對功名利祿的狂熱追求,威德爾最終咬牙,與姜淑讓一道從馬林迪出發,準備在索法拉補給后,快速穿過好望角海域。 第六百二十二章 歐洲之行(一) 姜淑讓和威德爾的擔心變成了事實,在開普敦附近,聯合艦隊遭到了荷蘭優勢兵力的攔截。 姜淑讓所率領的船隊,僅僅只有四艘兩層甲板戰艦,威德爾亦只有六艘戰艦,其噸位、火力皆不及荷蘭人的艦隊。一番苦戰之后,姜淑讓與威德爾各損失一條戰艦,方才擺脫荷蘭人。 歷經七個月的遠航,經歷了海盜襲擾、暴風雨襲擊、荷蘭人攔截等諸多困難,姜淑讓損失了一條戰艦、兩艘商船,最終抵達里斯本。 整個里斯本,陷入了狂熱之中。 中國與歐洲直接往來的歷史,要追溯至東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到東漢。到了奧斯曼土耳其興起,整個歐洲籠罩在奧斯曼的威脅之下,自然而然地想與東邊的中國一起對抗奧斯曼。 這時,馬可波羅游記適時地出現,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后來,西班牙、葡萄牙興起,西班牙與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連番大戰,最終解除了土耳其的威脅。中國熱才慢慢消退。 當葡萄牙率先來到東南亞,歐洲人與中國人的交流才正式多起來,中國精美的瓷器、華美的絲綢、茶葉成為身份的象征,得到了歐洲達官貴人的熱烈追捧,中國熱再一次發酵。 再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在東南亞進行轉口貿易,賺取暴利,中國被視為富饒、文明、強大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