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
竇石溫本能地覺得,蓋州此城筑城,足以成為遼東戰略形勢的轉折點。不過,竇石溫哪會這么痛快地承認這點,不由得撇嘴說道:“紙上談兵而已,何足道哉?豈不聞朝鮮對韃子唯命是從,萬一韃子經由朝鮮,由東溝進攻遼東半島,蓋州還是沒用!” 陳煥呵呵笑道:“朝鮮和遼東之間,隔著長白山,沿途山路長達兩三百里,補給線拉長,路又難行,要是韃子真選擇這條路,咱們就來個迎頭痛擊,你不會被韃子嚇破了膽,連這點膽略都沒有吧?” 說竇石溫沒有膽略,比殺了他還難受,因此,竇石溫不再在東溝一線上糾纏,反而指著蓋州說道:“此處距離沈陽僅僅只有三百多里,一旦我們在這里筑城,韃子必然傾力來攻,恐怕城還未筑成,就被韃子攻得七零八落!” 陳煥哈哈大笑:“竇大哥啊……竇大哥!你這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對于我軍的優勢,你比我了解得多!我們控著海路,想在蓋州登陸,自然易如反掌,而且補給可以源源不斷地送至蓋州,后路無虞。更關鍵的是,我軍優勢在于陣列而后戰,巴不得韃子拼命進攻一點。而韃子的優勢在于大范圍機動作戰,真要猛攻我軍陣地,豈不是郁悶死?” 竇石溫狡辯道:“沒有個五萬的軍隊,想做成此事,那是休想!而且,這還有可能演變成荊州和韃子之間的一場決戰,五萬軍隊很可能還遠遠不夠!荊州現在哪有錢糧去打這場戰爭?” 陳煥笑道:“那是都督cao心的事,不用我去想。只要蓋州城筑成,便可白白得到良田萬頃,最為關鍵的是,得到都督夢寐以求的養馬之所!都督在河南方城、在濟州島養馬,地方狹小,連萬把多騎兵都難以供應,要是有了遼東半島,嘿嘿……那時,很可能金吾軍也會擁有好幾千的騎兵!” 言畢,陳煥帶著勝利者的笑容,問道:“我說的,你服還是不服?” 竇石溫恨恨地喘了一口粗氣,甩手道:“算你說得有理!若輸給你金手腕,能換來一場大戰,也值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馬(一) 且說鄭福林聽取了陳煥的意見,請求周林佬的北上艦隊協同作戰。 周林佬欣然應命,將駐扎在濟州島的六艘巨型戰艦,十多艘運輸船全部派往金州地峽,開始架設棧橋,擺出一副大規模登陸的架勢。 果然,鰲拜聽到探馬匯報后,立即如屁股著了火一般,退往復州,并將戰況匯報至皇太極處。 皇太極雖不相信龍虎軍團駐扎在濟州島,但終不敢拿著六千余精銳騎兵冒險,下令鰲拜返回沈陽。 勞師遠征,卻一無所獲,這讓皇太極惱火不已。形勢對滿清而言,越來越不妙。 皇太極滿心期待,林純鴻會與明廷大打出手,也期待李自成會趁勢而起,結果,令他極度失望的是,明廷與林純鴻之間波瀾不驚,朱由檢甚至還封林純鴻為江陵侯,而李自成似乎也沒有想象的那么有能耐,在洪承疇和孫傳庭離開陜西后,一直被劉國能限制得死死的,還在秦嶺中輾轉徘徊,見不到一點撬動局勢的可能性。 而且,聽聞滿清入侵中原全軍覆沒后,朝鮮國內暗流涌動,一股勢力蠢蠢欲動,試圖將滿清勢力逐出朝鮮半島。另外,靠近宣大一帶的蒙古人,與漢人打得火熱,據聞,蒙古人將手頭的羊毛賣與宣府和大同里的商人,換取茶磚、絲綢及鐵鍋等物。 最讓皇太極無法容忍的是,一些部落為了爭取足夠多的羊毛份額,居然不惜出售母馬與漢人! 這簡直丟盡了游牧民族的臉! 事實上,無論什么朝代,游牧民族都有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即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出售戰馬與漢人,尤其是母馬。如,在宋代時,漢人失去了養馬之地,無論是西夏,還是契丹,包括后來的金,都嚴格限制戰馬貿易。 皇太極異常焦躁,將濟爾哈朗、多爾袞等人叫來商議。整個女真一族中,也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有點政治頭腦,甚得皇太極看重。即便多爾袞率軍遭遇慘敗,皇太極也不以為念,反而頗多安慰。 濟爾哈朗將皇太極的焦灼看在眼里,安慰道:“區區一旅順堡,濟得何事?自保有余,進取不足,充其量只能算作一只蒼蠅,雖煩人,但絕無可能讓我們傷筋動骨。我倒希望林小三能將龍虎軍團全部留在旅順,耗盡他的財力?!?/br> 濟爾哈朗說的倒是實情,卻絲毫不能減輕皇太極的焦慮。 皇太極嘆道:“林純鴻可懼之處就在此。本以為他會野心膨脹,取明廷而代之,結果他量力而行,不見絲毫動心的跡象。另外,為了減輕財政壓力,還撤走了龍虎軍團。如此能屈能伸,不使用蠻力的對手,才最為可懼。一旦林純鴻專注內政,整合了江南、鄭芝龍、四川的力量,到了那時,必然對遼東大規模用兵?!?/br> 濟爾哈朗默然。明廷目前膘肥而體不壯,滿清壯實而體型過小,而林純鴻就如一頭正在快速成長的老虎,體型大過滿清而力量強于明廷。 這樣的一個對手,還真是頭疼。 且聽皇太極接著說道:“遼東之民,業已超過兩百萬,還是人口太少啊。不用說大明,就連林純鴻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就是這兩百萬人口,僅靠遼東之地亦難以供養。以往,靠著進入大明劫掠,人口急劇增長,錢糧無虞,但是現在……” 皇太極頓住了話頭,沉默下來,陷入了深思之中。 多爾袞自從回到遼東之后,一直閉門謝客,面壁思過。即便一些禮儀不得不參加,也是沉默寡言,甚少開口。清廷內部,多有揣測多爾袞失勢者,一時之間,多爾袞門前冷落車馬稀,甚少有拜訪者。 但是,令清廷諸多大佬大跌眼鏡的是,皇太極對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兄弟信任猶有過之,一旦有難決軍機要事,均找多爾袞商議。 此中緣由,多數人揣測不透,還以為皇太極心胸開闊,知人善用。唯有多爾袞明白其中的苦楚:此戰,主要以鑲白旗、正白旗為主力出戰,兩旗的實力急劇削弱,對皇太極的威脅降至歷史最低點,皇太極當然放心大膽地使用他。 多爾袞所不知道的是,范文程、寧完我等一幫漢臣也心知肚明,只是沒說出口而已。 多爾袞多日面壁,倒不是一無所成,他見皇太極彷徨無計,開口言道:“遼東的人口,雖只有兩百萬,但朝鮮人口超過五百萬,外加將近兩百萬的蒙古人,人口并不少于林純鴻?!?/br> 多爾袞的話,讓皇太極靈光一現,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整合蒙古和朝鮮之力?” 問完,不待多爾袞回話,皇太極搖頭道:“談何容易?朝鮮表面稱臣納貢,但大多臣民依然心向明廷。至于蒙古,完全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如何信得過?” 多爾袞道:“與其派遣重軍監視蒙古和朝鮮,還不如征召壯丁進入大明劫掠,劫掠之財貨,分一部分給蒙古人和朝鮮人。蒙古和朝鮮能從中獲利,自然不會生出異心!” 濟爾哈朗嚇了一大跳,大聲道:“剛從大明慘敗而歸,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女真的巴魯圖,再也損耗不起了!” 濟爾哈朗的話還未說完,皇太極卻眼睛一亮,示意濟爾哈朗住嘴,對多爾袞說道:“你繼續說?!?/br> 多爾袞道:“我所說的劫掠大明,并不是如以前一般,動輒出動幾萬大軍,而是分成數股,在宣大一線毀邊墻劫掠大明。每股兵力,以朝鮮、蒙古人為主力,僅派千余八旗兵力監視即可。所獲財貨,按軍功,分一半與朝鮮人和蒙古人,又有何妨?” “這么做,好處有三,一則收攏蒙古和朝鮮人之心,即便蒙古和朝鮮生出反叛之心,也因為精銳在外,而無力反抗;二則,遼東的錢糧無虞;三則,借邊境緊張氣氛,阻止林小三從蒙古買馬!” 皇太極越聽越喜,拍案而起,欣喜道:“你說得有理!” 多爾袞得到皇太極的贊賞,信心更足,順口說道:“另外,我認為,我女真一族一直苦于壯丁不足,不如吸收蒙古人和朝鮮人中作戰勇猛,又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勇士加入女真八旗,享受八旗的待遇,鼓勵其與女真通婚,壯大女真八旗的實力?!?/br> 這個顯然比皇太極成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更進一步,直接跨入融合漢人、朝鮮人和蒙古人的程度。尤其是對朝鮮,皇太極一直采用的是羈絆政策,將朝鮮作為滿清的藩屬,而多爾袞則力主將朝鮮人與漢人、蒙古人一視同仁,取消朝鮮的政府狀態。 朝鮮人會不會拼死反對,以至于兵連禍結? 皇太極拿捏不定,對二人說道:“此事容日后再議,至于多批次、多地劫掠一策,可馬上行之?!?/br> …… 濟爾哈朗和多爾袞離開后,皇太極想來想去,覺得多爾袞之策對壯其身、穩其翼好處多多,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多爾袞。尤其讓皇太極感到欣慰的是,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實力受損嚴重,自己大可用其策,而無令多爾袞坐大之憂。 不過,皇太極本能地覺得,林純鴻才是女真一族最大的敵人,多爾袞之策顯然還未涉及到林純鴻,這讓皇太極依然苦惱萬分。 皇太極將范文程喚來,說起變羈絆朝鮮為直接管轄朝鮮之事,范文程沉思片刻,便即說道:“朝鮮地大,人口多,若真能直接管轄朝鮮,實乃天大之喜事!” 皇太極正聽得高興,哪想到范文程話鋒突然一轉,說道:“若策略對路,徐徐圖之,十年數十年,能全盡其功?!?/br> 皇太極大跌眼鏡,管轄朝鮮,所為的就是壯大實力,與林純鴻相抗,若真給林純鴻十年、數十年時間,林純鴻早已把女真吞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皇太極強壓著心里的不滿,問道:“以何策圖之?” 事實上,范文程本能地反對直接管轄朝鮮。朝鮮若是那么容易征服,當年的隋煬帝、唐太宗會傾舉國之力來攻?大明太祖會把朝鮮列為不征之國?以大漢民族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尚且未把朝鮮變為府縣,區區一蠻族,如何做得到這點? 估計還未將朝鮮變為直轄,整個女真一族反倒被朝鮮給同化了! 于是,范文程小心地組織語句,說道:“可征召朝鮮精銳,協同我軍作戰,逐步派遣大清官員至朝鮮任職,允許優秀的朝鮮人至我朝任職……” 范文程的話并無什么新意,皇太極終于明白了范文程反對變羈絆為直轄的意見?;侍珮O不耐煩地揮手打斷范文程的話,道:“范章京不用多說了,朕已明白你的意思?!?/br> 范文程面不改色心不跳,磕頭道:“皇上英明?!?/br> 君臣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過了半晌,皇太極又問道:“林純鴻能屈能伸,朕恐怕其聚斂數年后,便大規模用兵遼東。我大清雖不懼林純鴻來攻,但終究是個麻煩,范章京有何策避免這點?” 范文程的眉頭跳了跳,道:“斬斷林純鴻戰馬的來源!” 第五百五十八章 戰馬(二) 范文程說斬斷林純鴻的戰馬來源,就足以制止荊州圖謀遼東,這點讓皇太極大為吃驚,愣了愣,問道:“這是何理?” 范文程回道:“皇上,奴才先做個假設,如果林純鴻擁有戰馬三十萬匹以上,明廷、大清和荊州,將發生什么變化?” 三十萬匹戰馬?足足十五萬以上的如驃騎軍和龍武軍般的精銳騎兵? 皇太極想想就頭腦發麻,出于本能,皇太極覺得這不可能,脫口道:“林純鴻怎么可能養得起十多萬騎兵?” 范文程肯定地答道:“皇上,林純鴻養得起!” 皇太極用疑惑地眼神看著范文程,不知道范文程為何突然轉了性,居然直言己非。 且聽范文程接著說道:“在我大清,養兵,最為昂貴者乃重甲;在明廷,養兵最為昂貴者,錢糧;而在林純鴻處,最為昂貴者,卻是軍餉!據奴才所知,荊州軍中,一月軍餉,平均下來,一人幾乎高過五圓!也就是說,一個月,林純鴻支付的軍餉,就遠遠超過一百五十萬,一年將近兩千萬!相比較軍餉開支,什么糧草、什么鎧甲,皆是細枝末節!” 一個月軍餉就超過五個大圓? 皇太極忘卻了人君風范,張大了嘴巴,幾乎合不攏。 范文程不敢看皇太極的眼睛,自顧自地繼續說道:“因此,相比較軍餉,區區養馬的費用,也是細節末節!所以,奴才認為,林純鴻絕對養得起三十萬匹戰馬!” 皇太極默然半晌,方慢慢地說道:“就當林純鴻養得起吧?!?/br> 范文程道:“林純鴻有了十多萬精銳騎兵,我大清大規模機動作戰的優勢喪失殆盡,恐怕在遼東也難以立足,非得被逐進深山老林不可!” 皇太極點頭表示贊同這個假設。 范文程受到鼓舞,慨然道:“所以,奴才認為,僅從軍事而論,林純鴻當前最大的困境在于戰馬不足!奴才所知,林純鴻在河南南陽有個養馬基地,后又在濟州島建了個養馬基地,兩地地方都過于狹小,所出產的戰馬尚不足以彌補兩個騎兵軍的消耗!據王登庫傳來的情報,龍虎軍和驃騎軍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補足戰馬!” 皇太極的心一下子熱切起來,換了個姿勢,對范文程說道:“你站起來說話吧!” 范文程誠惶誠恐,扣頭道:“奴才不敢!” 皇太極怒道:“要你站起來,就站起來!” 范文程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哽咽道:“謝皇上恩典?!?/br> 皇太極不耐煩地說道:“你接著說?!?/br> 范文程趕緊說道:“而且,這還是林純鴻能夠通過宣大一線獲取戰馬的情況下!所以,奴才認為,只要阻止蒙古人繼續售賣戰馬與林純鴻,奴才估計,恐怕到年底,林純鴻的兩個騎兵軍也無法補足足夠的戰馬!” 皇太極心里大呼痛快,自己苦苦思索數日的難題,居然被范文程一語道破。 皇太極贊賞道:“誠如范章京所言,只要斬斷林純鴻獲取戰馬的來源,林純鴻就不大可能在遼東展開大規模行動。即便強行展開,也非得被我大清精騎拖死不可!” 皇太極情知范文程乃想十句說一句的主,下意識地問道:“范章京有何策阻止蒙古人售賣戰馬與林純鴻?” 范文程道:“據奴才所知,賣戰馬與林純鴻的,有敖漢、奈曼、蘇尼特、烏珠穆沁四部,皆察哈爾部余孽。這四部不僅售賣戰馬與林純鴻,還大肆售賣羊毛與關內商人,財貨聚斂頗為可觀,實力壯大非???,其他蒙古各部,盡皆眼紅,頗為嫉恨,不如聯合蒙古各部,共同進攻敖漢等部,所劫掠之財貨,可補我大清之不足,又足以斬斷林純鴻戰馬的來源,還可以消弭蒙古方向的不穩定因素!” 皇太極大喜過望,站起身來,攜著范文程的手,贊道:“此乃謀國之言!” 范文程涕淚皆流,哽咽道:“奴才駑鈍,不敢當皇上之贊?!?/br> 皇太極哈哈大笑:“你什么都好,就是有點扭扭捏捏!朕再給你的方略加上一條,聯絡李自成,將大明攪個天翻地覆!” 范文程愕然,皇太極冷笑道:“據報,河南、陜西今春幾無雨,屆時必然餓殍遍地。李自成就是一把火,走到哪里,就會點燃一片!有了李自成興風作浪,估計明廷和林純鴻都會焦頭爛額,顧不得與我們作對?!?/br> 范文程驚問道:“但是李自成目前還隱藏在秦嶺之中,入陜之路被劉國能堵得死死的,連找到他都不大可能,更別談支助了!” 皇太極道:“我們自然找不到,那幫商人卻是無孔不入,定能完成我們所托!” 說著說著,皇太極的臉色變得陰沉無比,用冰一樣的語氣冷冷道:“李自成就是撬動時局的杠桿,我們就是撬的人,李自成需要什么,我們都竭力滿足,直到關內大亂為止!” 言畢,皇太極下旨道:“令范永斗、王登庫即刻至沈陽!” …… 與滿清來往密切的晉商,共有八大家,其中以范永斗和王登庫實力最為雄厚,也最得皇太極看重。平日,皇太極也是將范永斗和王登庫作為晉商的代表,分派任務后,再由范永斗和王登庫與其余六家協調。 皇太極的命令下達之后,不到十日,王登庫滾爬至皇太極面前,范永斗卻不見人影。 皇太極問何故,左右答道:“范老板說生意繁忙,抽不開手!” 皇太極大驚,立即令人查探范永斗在遼東的產業。不到一天,左右匯報:“范永斗在兩月之前已經偷偷將產業轉移一空,目前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及幾個什么都不知道的伙計!” 同時,索尼的匯報也緊跟而上:“已經有三個月未見范家的貨物進入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