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得知經過之后,賈敬當日就來了林家。當初臨行前,賈敬和張彥曾來過一回林家,定下幾個計劃,如今依計行事,果然京營和禮部都收獲頗豐,賈敬此來,一來是致謝,二來也是來問問林如海,在鞏固勝利果實上有無良策。 這回林如海直接叫上了黛玉。黛玉都不曾向史鼎隱瞞本事,那么也沒比較瞞著賈敬。 甚至林如海直言,這次南下的計策,主要是黛玉定的,自己只不過是替黛玉傳話,惹得賈敬一番驚嘆。 黛玉便笑:“我何曾出了什么好主意,不過是建議南下諸位大人遇到什么狀況,暫緩將消息傳入京城,瞧瞧有些人能不能露出狐貍尾巴罷了。到底試航路途遙遠,途中諸多狀況難以預料,諸位大人能夠克服困難順利返京,乃是諸位大人的本事。另外,恭喜敬舅父,京營官兵此行立功不小,敬舅父可抓住時機上一道奏折?!?/br> 黛玉之前的計策賈敬是嘆服的,更嘆服的是人家這一番不居功的淡定。見黛玉有新的建議,便一挑眉,做一個詢問的表情。 黛玉也沒賣關子,接著道:“敬舅父可上奏請在澎湖駐軍?!?/br> 這次試航順利,那么海貿專營的事眼看著從試行要轉為正式施行,那么興建水師的事緊接著便要提上日程?,F在據張彥一行傳回的消息,粵海兵強馬壯,治安極好,日后的水師,史鼎必占一席之地。 但是閩地作為海貿航線的要道,又作為沿海的重要省份,京營嫡系在閩地水師上先占起手也是不錯的。 賈敬就瞧著林如海道:“如海妹夫,你這些年辦的幾樁大事算無遺策,其中只怕也有外甥女的功勞吧?”說完,也不等林如?;卮?,便對黛玉道:“玉兒這主意不錯,舅舅謝過玉兒?!?/br> 黛玉也沒謙虛,只道:“祝敬舅父馬到成功?!?/br> 再過數日,張彥一行回京。頭一樁事便是入宮面圣。這次不但試航順利,還相當于將全國的海疆都巡視了一遍,哪里治安好,哪里官員不得力,張彥再清楚不過。 太宗皇帝自有許多關于海疆的問題要問張彥,有時候也會宣文丞相旁聽。張彥連續入宮兩日,才將這次試航的事情大致說了。然后,太宗皇帝又召馮景入宮匯報金門、澎湖海戰的情況。 聽聞朝廷打造的海船不但遭遇風浪并未受損,還發現了一員猛將,一次試航順便剿滅了盤踞在澎湖的海匪,太宗皇帝大喜過望。 第84章 張彥和馮景都面圣…… 張彥和馮景都面圣之后, 此行試航隊伍遲遲未歸的原因真相大白。而且,海貿專營的事幾乎也已經掃除了所有障礙。 至于張彥、馮景,并遠在松江的賀文實、柳征;這回隨船試航的其他兵士、儀仗隊伍、松江守備兵等人, 全都有功勞,自會論功行賞。 因為太宗皇帝對海貿專營的重視, 連提出海貿專營的林如海、舉薦張彥的周尚書、舉薦馮景的賈敬, 在朝會上也都得到一番嘉獎。 當然, 好幾百人的嘉獎輪不到在朝會上討論,不過是讓賈敬、周尚書二人自己擬了自己部院出這趟遠差的諸人賞賜等級, 交給禮部討論, 然后太宗皇帝奏折批示便算通過了。 討論完其他大事,太宗皇帝打了個手勢,戴權便高宣:“有事啟奏, 無事退朝?!?/br> 本來近日朝中也沒什么大事,主要是大事都叫太宗皇帝雷厲風行的定奪了, 根本沒在朝會上討論,沒給各派系拉鋸的機會。譬如革職了欽天監許多官員,明年重新選拔的事;譬如賞賜海貿專營相關官吏的事。 當然, 還有個原因是這些時日言官們也大多不敢搞事情。之前南下試航隊伍生死未卜的時候, 許多言官可沒明里暗里挑東宮一系的不是, 特別是林如海被各種話術否定了好幾輪,現在言官們正臉疼呢。 也就是御史臺聞風奏事,就算奏錯了也不會因言獲罪, 否則這批言官都要和欽天監那些人一樣被革職不用了。但是就算言官因其職責特殊性, 不會被治罪,也沒人嫌前途太好,繼續胡說八道啊。該謹慎的時候還是要謹慎。 正這時, 賈敬走出班列道:“起奏皇上,臣有要事稟奏?!?/br> 太宗皇帝現在看和試航相關的官員都順眼,便道:“準奏?!?/br> 賈敬才道:“啟奏皇上,臣以為金門、澎湖一場海戰朝廷大獲全勝,這次參與試航的諸位大人自然勞苦功高,但是澎湖遠離內陸,孤懸海上,朝廷若不趁此鞏固勝勢,派遣駐軍,恐日后又生匪患。因此,臣請在澎湖駐軍,cao練水師。一來,改善當地治安,二來,也為日后海貿船隊護航?!闭f完,從袖中取出連夜寫好的奏折道:“臣草擬奏折一本詳述此事,請皇上過目?!?/br> 太宗皇帝依舊是打了個手勢,戴權走下來接過賈敬遞上的奏折,雙手捧給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接過奏本都沒翻看,賈敬接手京營不過年余,cao練兵馬十分勤勉,馮景帶隊南下,就算以前并不擅長的海戰也打得有聲有色,就賈敬這般本事,太宗皇帝對他遞上的奏折所諫言的事是有信心的。于是,太宗皇帝直接問:“眾卿家以為如何?” 文丞相就站出來道:“臣附議?!?/br> 文丞相一附議,史鼐馬上就跟著附議了。這個諫言本身也于當地百姓、于海貿生意皆有好處,于是附議者眾。 兵部尚書嚴博天聽到這里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