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前世太子是被陷害的,承恩公府也參與了。但是太子畢竟是太宗皇帝培養了多年的儲君,雖被圈禁,并未被直接逐出宗室。且太子系的官員諸如賈敬等,雖然辭官的辭官、避禍的避禍,但是太宗皇帝可是把班底都給太子留著的,沒一個落罪問斬的。 甚至太子妻弟自己的父親還一直任著巡鹽御史的要職。 萬一哪天太宗皇帝查清真相,這些人隨時可以啟用,那些個和長康宮勾結的人家,都不知怎么死。 這種情況下,長康宮極有可能先下手為強,仗著一條船上的人手握兵權,直接逼宮的。 前世太宗皇帝退位那年黛玉十三歲,但是前世的榮國府地位十分邊緣化,加之賈府的姑娘們,連外出交際應酬的機會都沒有,黛玉實在得不到什么有效信息。別說黛玉了,連賈家也一樣沒什么朝堂上的消息。 黛玉猶記得前世元春封妃那一日,榮國府聽說宮里來了消息,上下老少都嚇得魂飛魄散。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無非是賈家消息閉塞,既不知道逼宮的結果,也不知道新帝對賈家的態度。 所以,即便重生一世,黛玉也不太清楚前世逼宮的過程和規模。但是今生提前卸了九皇子一系的兵權,總是沒錯的。 林如海在文臣之中,已經算做到極致。就算其地位還不如文丞相、吏部尚書等寥寥數人,但是林如海官拜尚書令短短幾月,做成的幾件大事就是文丞相也要自嘆弗如啊。 可是此刻,文官做到極致的林如海也被黛玉的想法震住了,文武官員乃是兩套不同的運行系統,作為戶部尚書的文官去卸武將的官職,林如海倒是從不曾想過:“玉兒,武將的任命,除了吏部和兵部,為父在朝上說不上話?!?/br> 這個道理黛玉自然明白,不過黛玉說的也不是這個:“我目前也沒看到具體的時機,但是我總覺得削九皇子臂膀的機會來了。今日圣上之所以會在朝會上故意模糊父親所遞奏折的重點,引導朝臣們暴露本心,證明圣上本就對如今的朝堂格局有所不滿。今日九皇子一系暴露良多,圣人必然警惕,那么兵權安排上會有所變動。父親只需留意這個,再因勢利導足矣?!?/br> 林如海皺眉思索黛玉所說的話,這個道理他自然明白,不過還有一個棘手之處,“玉兒所言雖然有理,但是畢竟所謂九皇子一系的兵權,表面上也是東宮一系的。山海關的東平王,西海沿子的南安王和粵海的史鼎,都是承恩公府的姻親。長康宮可以利用這一點,穩固兵權。畢竟在圣上眼里,維持承恩公府的權勢,也是鞏固儲君的地位?!?/br> 黛玉自然知道林如海之言也有道理,不過誰說太宗皇帝的看法不會變化呢?“東宮吃虧在元后早薨,后宮無人。不過自古以來,靠鬼蜮小道都難成事。九皇子依仗的,不過是承恩公府幾家姻親的兵權,只要將幾家王府逼到自保和支持九皇子只能二選一的局面,九皇子臂膀自斷。要成大事,從來不是靠別人扶著走的?!?/br> 林如海見黛玉神色堅定,成竹在胸的樣子,也頗受感染,雖然父女兩個都知道還需要靜候時機,但對于斗倒九皇子,也頗有信心。 朝堂上的事,因為龍顏震怒了一回,不管是各家王府還是文武百官,最近都極是安生,黛玉倒難得閑暇了幾日。 這日林家三口說完了要緊的話,黛玉便稟明了父母,想在家開一個小宴,只請幾家相熟的姑娘來玩。 林如海聽了這個,頗為玩味的瞧了一眼黛玉:這種小事實不必避著蘇嵐和英蓮,黛玉偏在一家三口議事的時候說,難道黛玉別有用意。 一般來說,黛玉想做的事總又她的道理,林如海夫妻都不會拘束她,但是作為長輩,請那些閨秀,賈敏還是要把關的。 見母親問,黛玉便直說了,擬請的名單有文丞相的幾位孫女、賈家幾位姑娘、柳家湘語和薛家寶釵。 其他倒沒什么,賈敏聽到寶釵的名字,皺眉道:“你請薛家那姑娘做什么?” 黛玉做事自然不會無的放矢,只聽黛玉道:“前兒薛家主來帖子說要拜會父親,我回絕了。同時薛姑娘也寫了封帖子說想來咱們家玩。我想著,左右不過舉手之勞,便應了。王家嫡親兄妹三個,王氏和王子騰都下了獄,但是薛太太卻還好端端的。也不知道王家的造船術,會不會落到薛太太手上?!?/br> 第61章 林如海夫妻盡皆一…… 林如海夫妻盡皆一愣, 閨女聰明通透,他們一直知道。但是黛玉的行事風格,向來是大道直行, 不流于算計。夫妻兩個總覺得閨女邀請薛家女的做法,和閨女向來的作風不符。 “玉兒是想先和薛姑娘做朋友, 再套出話來?”賈敏試探著問。不得不說, 即便是親閨女, 賈敏也不太喜歡如此作風。她出身國公府,林家是士族, 向來有自己的傲氣。 黛玉搖頭道:“我不會和薛姑娘做朋友, 我與她脾性不符。不過是薛姑娘要上進,想和咱們家攀交情,我不拿大棒子攆人罷了。一樣米養百樣人, 世上之人,得幾個脾性合的知己足矣, 譬如父親在戶部做尚書,難道戶部官吏都是合脾性的?父親也不會因此就將人革職?!?/br> 賈敏實在不喜歡寶釵,但凡是個面皮薄的姑娘, 便不會在林王兩家已經結仇的情況下, 還腆著臉巴結自家。聽到閨女不會和薛家女交朋友, 賈敏略放心些,道:“玉兒有把握王家的造船術在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