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賀明道:“咳,我來看看你背的如何了?!?/br> 一提到背書,林孝澤小臉又垮了下來道:“這刑法實在難背的緊,睿兒讓我一日背誦十頁??晌疫B半頁還沒背全?!闭f著自己敲了敲腦袋,一臉惱怒。 賀明道:“你若實在不愿背就別強迫自己了,就算你背下來,將來也用不上,不是白費力氣?!?/br> 林孝澤嘆了口氣道:“可我不想讓睿兒對我失望,我來時就跟他說好的,到了通州他讓我做什么便做什么?!?/br> 賀明見他這副小模樣忍不住心生憐惜,伸手揉揉他腦袋道:“不要太為難自己,你本來就是熱鬧的性子,強迫你沉靜下來看這種書實在太為難,你若喜歡其他的用功也是一樣的,睿兒不過是看你每日游手好閑,才讓你背誦這律法的?!?/br> 林孝澤道:“是這樣嗎?若是我學別的他也會同意?” 賀明道:“自然?!?/br> 林孝澤撓撓腦袋笑道:“可別的我好想也沒什么好學的?!?/br> 賀明:“慢慢想想不要著急,只有你愛這件事才能事半功倍的學好?!?/br> 林孝澤道:“那你學醫也是喜歡嗎?” 賀明一怔,坐在旁邊的道:“還是第一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自幼便在醫藥世家長大,耳濡目染從小接觸的除了病人便是草藥,我和meimei跟著父親一顆一顆草藥辨認,到自己可以配藥救人,自然而然就從醫了?!?/br> 林孝澤點點頭雙手支著下巴道:“唉,我啊,我從小就被我娘和兄長寵慣了,去了學府也沒認真學過,每日只是混日子想想我這十多年真是白活了?!?/br> 賀明:“現在學也不晚,只要不是這樣三心二意便好?!绷中赡樢患t,點點頭。 *** 四月中旬,知府府邸已經修繕好,這幾日天氣不錯,張睿選了個日子從客棧搬了出來。剛到府上時幾個匠人正在拿鋸子拉后院的那棵老槐樹。 張睿走過去一看,那老槐樹雖說被燒了半面,另半面卻已經冒出新芽,急忙勸止二人道:“這棵樹經歷這樣的災難還能不死也算是有福氣的,留著吧?!蹦莻z匠人忙叩頭退了下去。 通州知府府邸還算比較大,四進的院子,三十多間房子,除了被燒的主宅,前廳損毀的并不嚴重,稍微修繕看著就如新建的一般。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能工巧匠,幾日功夫仿佛把后院翻新了一樣,燒的的最厲害的幾間屋子已經拆了,改成幾個花園,把后面的正房改成張睿的主臥,屋內裝飾的精巧。其他的房間也看著變了樣子,幾乎一點都看不出曾經遭遇過大火的模樣。 古人迷信,像這種出過命案的宅子一般都叫兇宅,很少有人愿意住進來??蓮堫J乾F代人,本身對這么沒什么顧忌,況且要另辟府邸花不少銀子不說,時間還長。他不能放任通州再繼續這樣下去了。 通州本是商路重地,雖說路況不好走,卻是通往邊關的最短的必經之路。如今這條管路徹底荒廢,不少路上都長了灌木,若長久下來,這條路沒準都找不到了!這說出去誰敢信?簡直就跟笑話似的。 搬到府邸,那些下官,以及各地的知縣紛紛過來拜見,算是走個過場認認臉。通州下屬幾個縣的縣令帶著縣丞匆匆來到通州府。十多個人中張睿只認得那個油光滿面的秋禾縣令。 那秋禾縣令從進門時腿就沒停止過抖動,汗把官服都塌濕了,旁邊的一個臨縣的照水縣令跟他相熟悄悄道:“馮大人,您這是怎么了?” 秋禾縣令馮寶搖搖頭,拿袖子擦擦額頭的汗道:“無……無事……我是第第一次見知府,有些……激動,激動?!?/br> 照水縣令道:“聽說那新來的知府是個小娃娃,不知道為何派到咱們這來……” 馮寶苦笑兩聲,小娃娃?如今自己有把柄在知府手里,量他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放肆啊。 不一會張睿從后堂走出來,頭戴官帽,身著緋紅五品朝服,前襟繡著云紋,腰間束著黑色嵌玉革帶,左配玉劍,右配魚袋,腳穿白綾襪黑皮履。小小年紀竟把這身衣服穿出周身正氣來。 眾縣令跪地道:“下官拜見知府大人?!?/br> 張睿擺手道:“不必多禮,都就坐吧?!钡厣系娜酥x過起身,紛紛退回到兩側的座位上。 “想必各位已經知道我,我也就不介紹了,今日叫各位大人來道這也是想認識一下各位大人,那你們就一一介紹一下自己的管轄地和近幾年的狀況吧?!?/br> 最先起身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這人還略有些名氣,是隆興九年的兩榜進士,只是為人太過迂腐不知變通,最后被貶到這通州這窮苦地方當了七品的縣令。 這人起身朝張睿拱拱手道:“下官姓王單名鄖,是長興縣縣令??h里匪寇泛濫,雖然常剿,卻不凈,歸根結底是太窮的緣故,百姓們過不下去才不得已才劫持來往的客商?!?/br> 張睿點點頭道:“通州匪患自古有之,是民情所至。不是一時三刻便能解決的,本官會稟告圣上,適當減少稅收,保證百姓的基本生活?!?/br> 幾個人都起身道:“大人英明?!?/br> 接下來兩個縣令一個姓龔是照水縣令,一個姓劉是鹿臺縣令,說的與王鄖說的十之八九差不多,最后輪到秋禾縣令。 馮寶起身擦擦臉頰的汗道:“大大大……大人,小的是秋禾縣……縣令?!?/br> 張睿道:“本官路過秋禾縣曾與馮大人見過面?!?/br> 馮寶顫聲道:“是……是,大人,下官……下官?!闭f著撲通跪在地上道:“下官冒犯大人,請大人恕罪!”說著磕起頭來。 張睿冷笑一聲道:“哦?馮大人何罪之有???是買官還是強搶少年,是剝削民脂民膏還是花錢買賣死囚?!” 馮寶一聽頓時嚇得面無血色,喘著粗氣像一條瀕死的魚。 張睿道:“來人??!把這馮寶的官帽給我摘了,今日本官就要為民除害!”說著兩個衙役走進來架住馮寶,把他頭上的官帽和腰上的革帶摘了。其他三個縣令嚇得大氣不敢喘,眼睜睜的看著馮寶被押了下去。 “秋禾縣縣丞可在?” 站在一旁的縣丞急忙跪地道:“下官在?!鼻锖炭h縣丞姓高是本地人,舉人出身,提拔他做縣令也算擔當的起。 張睿:“即日起,本官任命你為秋禾縣令,你記住,萬萬不可在走馮寶之路,否則本官定嚴懲不貸!” 那縣丞急忙叩頭,心中又驚又喜,沒想到這么大個便宜居然落到自己頭上。心神一穩暗道自己可不能像馮寶那般,不然最后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處理了馮寶,下首的幾個縣令對張睿頓時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小知府小小年紀做起事來手段老辣,雷厲風行,一點都沒有生澀的模樣。不知不覺都收起輕視之心。 中午張睿留他們在府衙吃了頓飯,這頓飯可算是他們幾個人吃的最憋屈的一頓飯,大氣不敢喘不說,還不敢說錯半個字,飯菜夾在嘴中如同嚼蠟,嘗不出半點滋味。哪個縣令沒有點齷蹉事,更何況是這種地方,若真指著那五十石的俸祿,連平日的府衙花銷都不夠用! 張睿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今日不過是殺雞儆猴,給他們打打預防針,小言不去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了,做的別太過了,超過底線那就別怪他鐵面無情了。 下午幾個縣紛紛告退,秋禾縣令被打入大牢,擇日向朝廷上折子,秋后問斬。 林孝澤見那幾個縣令一副膽戰心驚的模樣覺得好笑,等他們走后才跟張睿道:“睿兒你太厲害了!我見你這副模樣嚇的腿都軟了,簡直比我爹爹還要有……官威?!?/br> 張睿無奈笑道:“我本就年幼,若不這般,還不被這些人吃的死死的?!?/br> 段簫白道:“大人做的不錯,想要在通州站穩腳跟,光跟他們說好的不行,恩威并施才能讓他們敬怕大人?!?/br> 張睿:“臨走前張大人與我說了這許多的為官之道,如今倒是都用上了,也不知他在京中如何了?!?/br> 段簫白:“大人若是知道你現在這般肯定會高興?!?/br> 張睿心底暗嘆:張大人于他如恩師,待三年后回歸故里再去拜見他,只愿他老人家能身體康健…… ☆、第55章 張睿這幾日也快被許朝的案子愁的頭疼。許朝祖籍是崇州人,在通州并無親人,只有他這一脈的一家老小跟著他搬到任上來。如今他帶來的這些人全部慘死,沒有留下一個活口,讓張睿想了解這人都無從下手。 今日一早張睿梳洗完,換了一身常服帶著林孝澤和兩個侍衛去街上轉轉,順便體察民風。通州地界跟前世的西北地區差不多深居內陸,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 ,土地多貧瘠,山上多石頭,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生長,夏季還多干旱,除了常種的麥子,大多以養羊為生。古代的養殖業不提也罷,死亡率占百分之六七十以上,若是發生瘟疫,死的更多。這才造成通州一直貧窮的原因。 張睿想起,前世跟幾個朋友去過西北,有的地方大面積種植棉花和馬鈴薯這兩種抗旱的作物,想必這兩種作物通州應該也能種植,而這兩種作物在大周朝都有,只是在通州種植的頗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引進到這里來。 正想,前面突然傳來嘈雜聲,張睿舉步走了過去。 原來是兩個人正在爭搶一吊大錢。其中一個長相兇惡,手中拿著一把柴刀指著拿錢的人道:“這明明是俺賣柴得來的,不小心掉在地上被你撿去的,你怎么說這錢是你的?!” 另一個中等身材,背著一個一個竹樓,竹樓里還有幾條賣剩下的小魚。這男子道:“這吊錢明明是我賣魚得來的,你看那錢上還有魚鱗,你這般強行霸道,我要告你去官府!” 張睿走上前去一看,果然拿拿著柴刀漢子手里的那吊錢還沾著魚鱗。那漢子怒道:“這是俺的錢!俺還要拿這錢給老母買藥,你休得胡說八道!” 兩人爭執起來,拿著柴刀的漢子一揮刀道:“今日這吊錢俺是非要拿走了!你若敢再胡攪蠻纏,俺就一刀砍死你!” 賣魚的漁夫小販嚇了一跳,氣的大叫:“你這是威脅我?我要報官把你抓進大牢里!” 那大漢嗤笑一聲把錢收進懷里拎著柴刀便要走。 張睿轉頭朝身后的林孝澤道:“你看看這吊錢應該是誰的?” 林孝澤皺眉道:“我覺得應該是那賣魚的,你看人都說相由心生,這砍柴的漢子長的一副兇狠的模樣,況且那吊錢上確實有魚鱗?!?/br> 張睿搖頭笑道:“再看看?!?/br> 背著魚簍的男子看著錢被大漢收進懷里氣的直跺腳坐地上道:“光天化日之下搶錢啦!活不下去了!天沒天理,人沒人性啊~”四周圍觀的群眾紛紛指責那漢子,居然明目張膽的搶劫。 張睿:“這位兄臺且留步?!?/br> 那漢子轉身見張睿道:“你干啥!老子說了這吊錢是俺娘的救命錢,誰都別想訛去!” 張睿道:“兄臺既然認定這吊錢是你的,而地上的這位兄臺又認定這吊錢是他的,本官不才,幫你二人分辨下如何?” 那漢子半信半疑道:“你是官家?那好,你就幫我分辨分辨?!闭f罷把那吊錢從衣襟里掏了出來遞給張睿。 張睿接過錢細細看了看,又朝地上的男子道:“你說這吊錢是你的,我且問問你,你這一條魚有幾斤,一條買多少錢。 地上的男子急忙起身道:“草民在街上賣魚來往的人都認識,大的賣十文,有五六斤重,小的賣五文,也有二三斤重。 張睿道:“哦?這么說,今日你賣了十多條魚?” 那人一愣道:“這……小的沒數,大概差不多?!?/br> 張睿道:“我且問問你,你賣的是活魚還是死魚?” 賣魚的小販急忙道:“都是昨日捕的活魚,新鮮著呢?!睆堫PπΣ徽Z。 張睿又朝那拿著柴刀的漢子問:“你這一捆柴買多少錢?” 那漢子把刀收到腰間道:“我這一捆柴是六文,今日是劉員外專門要的柴,比往常多出一文,總共是十六困,是一百一十二枚大錢,大人不妨數一數?!?/br> 張睿點點頭把那大錢遞給漢子道:“這錢是你的沒錯?!?/br> 周圍圍觀的百姓道:“你怎知道這是他的,莫不是你與他是一伙的?” 張睿笑道:“我與大家一說便明白了,先說這大錢,雖然上面粘了魚鱗,可錢幣之間卻是異常干凈,說明這魚鱗是后沾上的。假如這串大錢是賣魚的,那他賣掉一條魚,收回來的大錢難免都會多多少少帶些臟污。其次,這漁夫背的魚簍上并無蓋子,本官看不出這么淺的竹簍能裝十多條活蹦亂跳的大魚啊?!?/br> 周圍的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這賣魚的才是訛人錢財的壞人。 背著魚簍的男子一聽臉色漲紅急忙跪地求饒道:“是我財迷了心竅,見那漢子掉了大錢撿來藏在魚簍里,沒想到被他發現?!?/br> 那漢子接過銀錢朝張睿跪地磕頭道:“今日多謝大人還小人清白?!?/br> 張睿扶起他道:“不必多禮,這錢財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本官定然不會讓壞人得逞了去,也不會讓好人平白受冤。還有你這漁夫,訛人錢財,造謠生事,且去府衙自己領三十大板以此為戒?!?/br> 那漁夫聽完急忙磕頭求饒,一個侍衛壓著他回了府衙。剩下的人見事情解決了,也沒了看熱鬧的心,各自散開,只有一人站在原地躊躇的不走。這人躬著身子,披著厚厚的斗篷,微微抬起頭看著張睿。 張睿余光看了一眼,只覺得這人似乎有話要說,便叫旁邊的侍衛上前去問問,侍衛還沒走到這人身邊,這人就嚇得拼命的跑。這人肯定不同尋常,張睿急忙朝侍衛喊:“追上他!” 那人一條腿有點跛,跑的速度并不快,可他對著附近的路特別熟悉,左拐右拐,拐進一條巷子里,再一轉眼就不見了。 兩個侍衛無功而返,朝張睿告罪。 林孝澤:“這人腿有問題跑步遠,應該是藏在附近了?!?/br> 張睿朝巷子里看了看點點頭道:“既然沒追上,我們先回去吧?!睅讉€人朝府衙走去。 胡同盡頭的拐角處那人微微探出頭來,拍著胸口嘆了口氣。裹緊身上的斗篷一瘸一拐的朝另一條路走去。 回到府邸,張??傆X得那人有問題,一副想說什么又怕說什么的模樣。突然想到這人會不會跟許朝這宗案子有關?!雖說仵作驗尸時是三十七具尸體,但被火燒過,面目無法辨認,根本就分不出哪個是哪個,萬一有一個人湊巧逃生呢?多出的那具尸體就是別人的……會不會是兇手的?……應該不會是,兇手一定會把自己同伴的尸體帶走,不會留下一絲把柄,那么這具尸體很可能是無辜的路人,或者……乞丐?! 這么一想突然所有線索都連貫在一起,要是他推理的沒錯,當日一定有一個漏網之魚沒被殺死從府邸逃了出去,為了掩埋自己身份找了一具乞丐的尸體托進火里……最后造成三十七人無一生還的假象好讓兇手放松警惕。如今他為何又偷偷出來,難道是有什么跟自己說的,或者他知道兇手是誰!可要怎么才能找到這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