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他們這一行只帶了一副地圖,就在太子營帳里面,寧云晉指著墻上的地圖道,“通常去歸化有兩條路,為了方便一般會選擇經過涼城縣直抵歸化。若是騎行,則是先繞道烏蘭察 布,再到歸化?!?/br> 乍從得知手中的軍報,鴻明就一直在琢磨著地圖。不用看他都知道涼城縣四面環山,地形復雜,雖然從地圖上看是直線距離,但直要是走起來,不一定會比繞道烏蘭察布快,畢竟他們帶了這多么輜重。 他們的原說計劃是從涼城走,畢竟比起人煙稀少的烏蘭察布,在涼城更方便招民夫。 “你的意思是我們改走烏蘭察布?” 寧云晉搖了搖頭道,“不,微臣的意思是收起太子儀仗兵分兩路。這樣一來對方摸不清虛實,即使要伏擊也要再次分兵?!?/br> 鴻明頓時猶豫了,“我們原本就有五千兵馬,若還分兵,真的遇到大商的騎兵又怎么對付得了?” “太子殿下,打仗的時候不能這樣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以少勝多的戰事呢!”寧云晉指著地圖上的涼城縣道,“這這里四面環山,我們可以沿著山道走,雖然行進速度會慢一些,但是卻也將對方騎兵的優勢給襒除了。我們有輜重他們沒有,一旦相遇只要依險固守、點起狼煙便可以等到救援?!?/br> 他一說完鴻明就皺起來了眉頭,鴻明雖然沒打過仗,卻也是習過兵法的,這樣的方法聽起來不錯,但是若是救援不及或者守不住陣地就會成為被圍困的孤軍,怎么都覺得這是無奈之舉。 寧云晉瞥了一眼他的神情,心中暗笑,接著又指著烏蘭察布的位置道,“若是繞道于此,便可以與這里駐軍匯合,請他們協助將軍糧押送到歸化。這樣一來有大軍護送,量大商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br> 聽寧云晉分析完之后,鴻明陷入了沉思,他又問了幾句“該如何分兵”“又該如何掩藏自己的行蹤”,接著便道,“孤要好好想想?!?/br> 寧云晉出了營帳,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就不相信鴻明能想出更好的辦法,若是想完成這個任務最后多半是要分兵的。時間緊迫,他便直接前往穆丹書的營賬,去商量分兵的事情了。 太子出行自然不可能一個謀士都不帶,他走后鴻明便將高可將沈呂功叫了進來。 沈呂功雖然受到當初陳立言事情的影響,但是他跟隨太子多年,沒有功勞也沒苦勞,沈家也算是受害者,因此并沒有失去寵信。 沈家也是跟著太祖打江山的,雖然沈呂功這一代的人并沒有上過戰場,但該懂的也都懂。他聽完太子的陳述之后,沉吟了片刻,便道,“太子殿下,不得不說寧大人這個辦法是最好的!除非放棄這趟差事,否則無論如何都是要往歸化走一遭析!“ “怎么可能放棄."鴻明生氣地一拍桌子,“多雙眼睛盯著的,放棄的話孤的顏面要往哪里放?!?/br> 沈呂功自然也是支持他繼續完成這次的差事,他眼睛珠子一轉,“要微臣說,寧大人其他的點子都不錯,但是收起太子儀仗這點不妥?!?/br> 他頓了頓,說道,“畢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趟運糧是太子殿下您 做監軍,或是將大子儀仗收起來反倒像是怕了大商似的。不如索性將儀仗也一分為二,您與寧大人年紀相仿、身材相仿,如果讓他份作您,不是親近之人絕對發現不了,這樣便可以掩人耳目?!?/br> “讓他假扮孤……”鴻明有些遲疑。 沈呂功忙道,“特殊時期自然要有特殊做法,即使是皇上也會諒解的。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正合兵法之道?!?/br> 這廂他們兩主仆才剛剛商量完,寧云晉與穆丹書那連連兵馬如何分配都已經快研究好了。 走涼城的一路,分五百騎兵,兩千步兵,走烏蘭察布的一路則分一千五騎兵和一千步兵。輜重糧草則三分之二交由涼城一路,畢竟他們的速度慢,萬一遇險也可以靠著這些物資固守。另外三分之一則分給另一路,他們行動速度快,帶多了輜重反倒成為了拖累。 不出寧云晉所料,鴻明果然選擇了走烏蘭察布這一咱,畢竟只要趕到那邊就在軍想到這一點,聽起來都要安全得多。太子有自己的親兵首領,自然不愁人帶兵,于是他與穆丹書則只有選擇走涼城這邊。 隔日 ,他們這一行人從大同整裝待發,等到行處十里之后,大軍一分為二,每邊都一副太子儀仗,朝著不同的方便各自前進。 這次出行一切從簡,鴻明本來就沒有帶全所有儀仗。不過華蓋、傳教幡、告止幡、信幡絳引幡、五色龍幟等卻一樣不秒,而且還有都有備用的,正好拿出來就是一套。 唯 有太子的車駕是特殊定做的,要想一晚上復制出來很難。最后只好將這輛車放在大同,然后緊急從大同守備那里征來兩輛華貴的馬車,然后再進行改造。 輪內車心加個抹金銅 蓮花瓣輪盤,軸首左右各用鐵轄拴以抹金銅 龍頭管心裝訂,咋一看到也是以假亂真,不是熟悉禮制的人一下子根本分辨不出來。 寧云晉躺在蓮花墜石軟座上,望著馬車內的那些秋香色帷?;蛘呱€,聞著醉人的熏香,雖然是坐在山寨的太子車駕上,也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原本這便當太子的感覺呀!” 穆丹書跟他同坐一車,正要商量迎敵的鸮,忍不住朝他翻了個白眼,“你倒是慎言一點!” “這不是只有你在嗎?”寧云晉嘻嘻笑道,“難道你還會去像皇上告發我不成?!?/br> “我到是不用去告發你?!蹦碌鴽]好氣地道,“我只怕你沒命回京呢!大同那邊故意有人傳出消息,說是太子從涼山走了。咱們這么慢的速度,東西又多,遇敵的可能性最大?!?/br> “切,能不能先讓我好好享受一會兒,別提這糟心的事情?!睂幵茣x無奈地道,“你可真是沒趣?!?/br> “我這不是急么!"穆丹書對他毫不緊張的德行實在覺得無語。 “急就去上茅房,我又沒攔著你?!睂幵茣x瞇著眼睛愜意地道,“再說了,要是那蒙或敢來,咱們就想辦法將人吃下。辛辛苦苦跑這一遭,我可不想只是壓趟糧食,總要帶點戰功走的?!?/br> 被他調侃了一通穆丹書也不生氣,他同樣是個不怕事的,瞪大了眼睛,驚道,“你居然還有這個心思,快說說該 怎么辦國!”他猛地一拍大腿道,“那干嘛還將太子支走,弄得咱們要被迫分兵?!?/br> 寧云晉嘴角色起一抹壞笑,“只要一想到咱們不用拼死保護太子,我就神清氣爽了?!?/br> “夠jian詐!”穆丹書頓時悟了。畢竟毛鄧 了糧草不會掉腦袋,但是弄丟了太子那可就是死定咯! 第111章 由于現在正處在戰時,前方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專人寫成戰報呈到皇宮來。不過在沒有緊急軍情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四百里和六百里加急,雖然不斷傳來糧庫與村野百姓家被燒搶的情況,卻一直沒有大規模的交戰。 文禛總覺得有些不安,既然蒙或敢率領五萬人對著大商宣戰,總不可能在占據了一個地方之后,就再也沒有動靜,這根本不符合奉武族的習性。何況他們正是缺糧的時候,更需要速戰速決,搶奪到足夠的糧草才能避免后繼無力。 他的預感很快就成為了現實,二月十八日剛剛落衙,緊閉的宮門門口就迎來了一匹飛馳而來的駿馬。這份從歸化傳來的八百里加急戰報,以最短的時間傳到了文禛手中。 文禛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驚得猛地朝著桌子一拍,怒道,“豈有此理,豎子囂張?!?/br> 以李大總管這些年的修煉見到文禛的怒容之后小心肝也撲通亂跳,那種風雨欲來下掩藏著的萬頃雷霆怒火,自從皇上親掌大權后就再也沒見他露出來過,李德明瞟了一眼桌上的戰報,連大氣都不敢出。 文禛冷著臉,扭頭望向他,“宣眾閣老、六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br> “嗻?!崩畹旅鲬轮?,動作麻利地出去使喚人去傳話了。 直到眾人到齊之后,李德明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首輔左師衡最近身體不好,加之兒子出事,更是好像衰老了許多,很多事都有些力不從心,戰報便被交給少正行讀了出來。 “二月十一日涼城一路壓糧隊在山腳遇襲。寧大人擺鹿角營寨,以糧車為屏障,殺敵一千退至陰山。蒙或親率一萬兵馬進山追擊,目前已經失去其蹤跡。十三日穆丹書帶五百騎兵突圍至歸化求援,并進行示警。歸化駐兵尚未出城探子便得附近有大批大商騎兵游弋,且太子壓糧將至,只得回城加強戒備。十五日大商三萬騎兵突襲烏蘭察布,劫糧草無數,太子退至歸化?!?/br> 這份戰報的重點明顯就在最后一句!即使李德明不懂用兵,只聽這戰報也能看得出來,大商的人占據了烏蘭察布,明顯就是劍指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