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說不過你?!蹦碌葘幵仆み€討厭看書,從小就是提起讀書就頭疼的性子,連忙擺手道:“你覺得行就依你的?!?/br> 兩人商定之后,便將議定好的行軍方案拿給鴻明過目。 鴻明哪知道這些,他雖然覺得這個速度慢了點,但是見這兩人都同意這個方案,便 點頭同意了。他雖然不懂的事情很多,卻牢記著文禛跟他說過的,身為上位者最重要的是知人善用,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裝懂,所以并不胡亂插手。 事實證明寧云晉的這個方案很不錯,日行二十公里雖然行程緊張了一些,但卻并不是沒辦法達成。有太子這尊吉祥物在,他們盡管每隔一兩天就換一批民夫,但是所過之處的官員都十分配合,甚至有機靈的已經打聽好他們的路線,往往是借人的命令一到,民夫就已經準備好,直接就能帶著上路。 一路急行軍趕到大同之后,寧云晉才安排所有人原地休息半天,畢竟這樣的行程,除了那些騎兵稍微輕松一點,所有的人都累到不行。 掐指一算他們已經出來了足足半個月,寧云晉在這天終于接到了第一封家書。 信是搭著傳送前方戰報的士兵一起來的,那士兵將一厚一薄兩個信封拿給他的時候曖昧的笑了笑。 寧云晉滿頭霧水的看著那兩個信封,厚的那疊他只是掃上一眼就認出那是父親的字體,不用說是家里寄來的。 等到拿起薄的那個信封,他頓時黑線了。 原來那信封并不是紙,而是白色的絲綢,即使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奔波,還帶著淡淡的香薰氣味。 寧云晉看著手上這信封,真是如同燙手山芋似的,難怪那士兵會笑得那么曖昧。 這樣的寄信方式來自與族中的一個典故,曾經有一對相戀的男女,由于女子不會寫情詩,就打人寄了一方潔白的絲綢素帕給自己的人情人。她的情人拿到那方素帕之后,便疲乏,橫看是絲,直看也是絲。之后這故事就被編成了山歌,歌日,橫也絲(思)來豎也絲(思),這般心事有誰知? 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之后,族中便有不少姑娘小伙子用這種隱晦的辦法訴說相思。 寧云晉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是誰寄過來的,雖然心里如同有十只貓在撓著,很想知道那人寫了什么內容,但是還是囧著臉將之放在一邊,先拆開了寧家那封。 寧家的信之所以厚是因為哥哥jiejie老太太、甚至連寧巧萍都各寫了幾張紙,雖然不外乎是問候他的身體可安好 、傷勢完全恢復沒有,但家人們的關懷還是讓寧云晉十分開心。 而寧敬賢的那封自然是最厚的,除了那些關心的話,還告訴他了一些京里的動態。信上寫得并不是很詳細,只是粗略的提到了一些,但是僅僅是那么幾句話,就為寧云晉勾勒出了京城官場如今的局勢。 如同寧敬賢猜測的那樣,文禛確實是同時對左師家和安平家下手了,這一次他針對的人分別是左師平林和安平百川。事情的起因是安平百川手下一御史參左師平林收受江南鹽商賄賂十萬兩,同里還參他截留崇文門稅金近二十萬兩。 左師平林身為國丈又為戶部尚書,還有一當內閣首輔的爹,從來都不缺人的孝敬,再加上他也不是低調的性子,實際上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肯定不止收了那么點銀子。 這事情奇在就奇在一個小小的御史怎么敢公開參他一本! 不過參人的這個御史的簡歷一調 出來,眾人就悟了!這人是安平百川一手提拔上來的,一直當做得利心腹培養。既然是兩個前國丈之間的問題,雖然引起了不少注目,但卻沒人會覺得左師平林會被這樣的事情扳倒。 可對左師平林來說這確實面子的問題,不出三天他就反參了安平百川一本。 安平家在五大家中算是比較低調的,特別是安平百川這個家主自從坐穩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這一位置之后,更是行事格外謹慎,按理說是很難找到他的紕漏。 便是左師平林卻參的是他給少正其和和李連珠送重禮,并且連禮品是什么都寫了出來。 這便牽涉到了當年讓文禛惱火的一樁案子!他的兩次繼后都是由少正期和李連珠負責卜算的,安平百川為什么給這兩人送過重禮,只要發散聯想一下就能猜到其中的緣由。 見著兩前國丈的事情越鬧越大,甚至還牽連到了自己身上,于是文禛借著惱怒,對兩人各打五十大板,同時將他們削爵一級,官降三級留用。 寧敬賢并沒有對這件事情做任何分析,寧云晉卻從中看出來其中必定有著文禛的手筆,畢竟只要看看這事最后誰的利益最大就知道誰是幕后之人,不用說,只有文禛。 隨著太子與二皇子的年歲漸長,置疑在兩人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身為皇子出宮不易,他們在外面的代言人自然就是這兩人。這幾年他們已經發展了不少親信,讓太子黨和二皇子黨漸漸壯大起來,隱隱形成一股勢力,在朝中相互打對臺。 寧云晉對于文禛會選擇在大戰開始前對兩人給予警告并不覺得意外,如果換成自己在那個位置上的放在,明明還不到而立這年,而且年輕體壯,就已經有人替兒子惦記自己的位置,只怕早就心里又不爽了。 如果換成平時,可能還會讓他們繼續折騰下來,當做磨煉兒子的磨刀石,可是文禛馬上就要御駕親征,如果不殺一下他們的氣焰,哪里敢輕易離京??? 看成完父親的信后之,寧云晉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拆開了文禛寄來的那封。信中只有兩頁紙,一頁是用朱筆畫的幾個虛實箭頭,每個箭頭的起點分別寫一個地名,最中間的那個實心箭頭恰好是歸化。 雖然文禛沒有寫明內容,但是寧云晉立刻明白這才是真正的出兵圖。除了最中間的歸化,左邊的箭頭實心為寧夏,虛線為西安,左邊的箭頭實心為寧古塔,虛線為盛京。 還真是大膽,難道不擔心這信件被人截獲???寧云晉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然后打燃火折子,將這張紙燒掉。 處理完那張紙之后,寧云晉才去看另外那頁寫著字的,上面的內容并不多,文禛寫到下月底他便將會親征,并且提到前一批運糧隊在阿拉善附近遇襲損失慘重,大商現在缺糧嚴重肯定會打這批糧食的準備,讓他多注意安全。 寧云晉望著那張紙愣愣的出神,文禛知道自己的本事,即使遇到危險,他若是存心想跑也不是跑不掉的,自己需要注意安全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要拼死保護太子的時候。 他們 這一批運糧隊比之前的護衛多了一倍,而且又有太子同行,必定是備受關注的。若是大商的人真的要來,出兵必定不會少。 而太子畢竟是的主群,自己是臣,真要出事了首要的是誓死保護鴻明。文禛讓自己多注意安全,豈不是將太子的安危放在了自己的手時在。 他舔了舔嘴唇,眼眸微暗,還真是信任自己呀!居然不怕自己趁機弄死太子??? 剛剛將那封信收好,營賬外就傳來了秦明的聲音,“公子,高總管來了?!?/br> 來的人是高可,太子這次出門只帶了他這一個貼身太監。他一見到寧云晉,便著急地道,“寧大人,太子殿下豆腐腦您過去一趟,有事相議?!?/br> 寧云晉瞥了他一眼,見他的神色有些惶惶不安,頓時心中便明白了一二,既然自己都收到了這些內容,鴻明那里自然也不會少,先別說左師平林出事的消息會讓自己那太子弟弟 心里怎么想,光是即將面臨的危機只怕就要讓他心中擔憂不止了! 他跟著高可走進了太子的營帳的時候,鴻明正捏著一張紙焦急地來回踱步。 “寧云晉你來了?快快,你倒是說說看,咱們該怎么辦是好?“鴻明說著將手中的紙塞到了他手里。 寧云晉不急不緩地展開那張紙,發現上面居然是緊急軍報。上面寫到在烏蘭察和包頭附近都曾經看到了大商騎兵的蹤跡,更提到蒙或放出豪言說要擒獲大夏太子。 軍報上詳細的寫出了如今蒙或的兵力分布,他們已經占據了烏拉特旗,五萬大軍除了有一萬駐扎在那里,剩下的一分為二,隱匿了行蹤。按照他們的行軍路線,猜測可能一部分準備攻打五原縣,一部分準備攻打固陽縣。 固陽縣距離歸化非常近,快馬奔襲只要一天不到的時間。若是他們存心想要伏擊這支行動緩慢的運糧隊,并不是沒有機會 。 從出了大同之后一直到歸化這段距離沒有像樣的城池,也沒有關口可以抵御騎兵,這就意味著離開了大同,寧云晉他們就會曝露在危險之中。 鴻明虎著臉,強作鎮定道:”你怎么看?“ 寧云晉瞥了一眼這個裝模作樣的弟弟,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到底還是沒經歷過戰火的小孩,聽說可能要面對兩萬大軍心里就慌了。 “太子殿下,微臣倒是有一個主意?!?/br> 鴻明忙道,“說來聽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