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重生之千金歸來、重生之特種兵的呆萌妻、大至尊、天皇巨星養成系統、庶子歸來、滄界、控球女王、位面大穿越、死亡之舞、隔墻有餌(年下 出軌)
賀文麒一開始帶著何老回來的時候,看笑話的人不少,如今何老在造船局,卻是能被成為先生。 術業有專攻,這句話說得極是,何老頭識字都不多,但在造船上頭的天賦,就是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都是比不上的。 何老頭一輩子為了造船而研究著,如今有賀文麒的大力支持,真是恨不得一直住在造船局不離開了。 這么長時間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賀文麒怎么有時間去管選秀的事情,所以一直等到賀如蘭被選入宮的消息傳來,他才有些驚訝起來,再回頭一想,自己的這位侄女,確實是一副嬌滴滴的模樣,是男人會喜歡的樣子,心中倒是唾棄了一下,別管是多冷酷無情的男人,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子,都是男人永遠不會消失的共性。 除非是直接封立皇后,或者是家世貴重的貴妃級人物,不然別管你進宮的時候是什么等級,都得什么都不帶,直接留在宮中,賀文麒私下覺得,歷朝的皇帝,卻是并不重視后妃,瞧瞧先帝那時候多寵愛誠貴妃,最后還不是直接把人擼到底,又開始寵信新的女子。 賀如蘭不過是封了一個美人,自然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為此賀孟氏心中也是擔憂,當然,從送女兒進宮開始,她也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別,等賀如蘭真的入選,賀孟氏心中更是高興,雖然只是個美人,但誰都知道,當今是個不重女色的,這次選秀過后,宮內留下的也剛到十人罷了,大部分還都是有各種背景的。 也不怪賀孟氏感覺良好,賀如蘭被留牌子,就是皇后娘娘也覺得奇怪,跟著皇帝許多年,即使兩人并不親近,但徐皇后卻知道,皇帝對女人的要求是什么,越是乖巧懂事,本本分分的,越是容易讓皇帝放心,那些心思多的,恃寵而驕的,別管什么樣的娘家,最后都是落得冷宮的下場。 這一點,在皇子府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等進了宮,皇帝更加厭惡那些會玩花樣的妃子。跟著皇帝的老人幾乎都明白這一點,所以宮內才會這么的安靜,當然,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背地里會做什么,就是誰也說不準的。 留下艷麗的端妃,有可能是因為端妃的家世,但留下一個嬌滴滴,在選秀的時候還敢偷偷抬頭打量皇帝,甚至眉目傳情的賀如蘭,皇后怎么都想不到原因。最后一聽名字,她倒是恍然記起,賀如蘭,說起來跟賀大人豈不是本家,莫非皇帝留下這個人,是看在賀大人的面子,若是如此的話,這個賀如蘭倒是得小心一些,畢竟賀大人這般受皇帝信任,誰知道皇帝會不會愛屋及烏。 皇后心中擔心,等再看賀如蘭也不過是被封了一個美人,倒是安心了一些。過了幾日,外頭打聽消息的人傳過話來,徐皇后便知道,賀文麒與賀如蘭的本家,關系可并不怎么親密,據說當年忠勇伯還在的時候,李氏上門的時候沒少被奚落,這般一來,賀文麒并不大可能提攜這個侄女。 徐皇后看不懂皇后的心思,陸公公倒是能猜到一些,比起徐皇后,他才是陪伴黃帝最久的人,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帝這樣冷心冷肺的性子,偏偏對賀大人耐心的很,若說只是從小到大的情誼,未免也太多了一些,再說了,有時候皇上看賀大人的眼神,分明比看任何一位娘娘都要更加的柔和。 皇帝自己沒發現,陸公公也不會多說,對他而言,這兩人若是真的撕破了臉皮,對誰都沒有好處。 那日選秀,賀如蘭偷偷抬頭打量皇帝,眉眼間分明帶著幾分賀大人的感覺,皇上一個慌神,果然是把人留了下來。 當然,這些話陸公公只會讓他爛在肚子里,只是吩咐人對賀如蘭稍微照顧一些,免得皇帝那日里頭興起,這位得了寵愛。 只是這一日之后,皇帝似乎忘記了自己新冊封的美人,往后宮去的時間不少,但侍寢較多的,也是那幾個家世不錯的宮妃,倒是讓陸公公心中忐忑起來。 比起陸公公,還有一個人更加難過,那就是剛剛升級為美人的賀如蘭,她原以為,憑著自己的花容月貌,那日皇帝看向自己的時候,分明是帶著幾分驚艷的,就算礙于家世不是第一個侍寢,也該排在前幾位才是,誰知道皇帝就像是把她完全忘記了,一個月過去,還沒有絲毫召見她的意思。 相比于賀如蘭,如今宮內最受寵的是端妃,端妃出生大家,祖父曾經官拜宰相,父親以及他的幾個兄弟,都是朝中大員,又因為多年的姻親關系,與朝中大族走的很近,更重要的是,她家中是最早開始投靠皇帝,有著從龍之功的家族之一。 端妃一進宮就備受寵愛,直接被封為四妃之一,一個月里頭,皇帝倒是有大半的時間都是宿在她的宮中。端妃本人也是長得十分嬌艷,年紀比徐皇后小了整整十歲,每天大半的嬌艷萬分。 徐皇后面上和善,其實心中早已經忌憚萬分,端妃這樣的家世,這樣的品貌,又得到皇帝的寵愛,若是有朝一日生下王子,肯定不是前頭幾個王子可比的,會對自己的嫡子產生威脅。徐皇后想到自己所處的四皇子一直不受皇帝喜歡,心中更是警惕萬分,偏偏端妃看著是個胸大無腦的,卻將自己的宮殿收拾的妥妥當當,一時之間她居然無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動手。 這一次的選秀,直接讓朱成皓的后宮百花爭艷,徹底的熱鬧了起來,朱成皓對這些女人的手段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是對皇子們動手,他也是不管。即使是皇子,他也只護到五歲,進書房讀書之前,至于之后,若是還不能護住自己的性命,留下來也是給別人潤刀。 賀如蘭在后宮不好過,眼睜睜的看著身邊一個個被召侍寢,自己卻還是只能在偏殿里頭窩著,忍不住便想起賀文麒的好來,之前她見識短,不知道外臣對宮闈的重要性,如今想要借力,卻苦于沒辦法聯系外頭的人,只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聰明一些。 只可惜,賀孟氏是注定要讓賀如蘭失望了,在知道自家的女兒成為美人之后,賀孟氏恨不得將尾巴翹起來,甚至還在家里頭辦了一個宴會,施舍一般的讓人給李氏送了帖子,只可惜,李氏可不是那些想要攀附“寵妃”的夫人小姐,看了一眼,只讓人隨了一份薄禮過去,徹徹底底的打了賀孟氏的臉。 賀孟氏心中有氣,對李氏豈能有好的,雖然不至于上門找茬,但暗地里沒少唾罵。賀家族長夫人也是個秒人,兩邊討好,兩邊又分別說另一頭的壞話,在她看來,一個是賀家最出息的,賀文麒的老娘,一個是宮里頭娘娘的親娘,這兩人要是關系好了,哪里還有自己說話的份兒,她樂得他們兩人交惡。 李氏聽了族長夫人學來的那些話兒,心里頭也是氣了個夠嗆,雖然知道這位也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思,但那人說話確實難聽,尤其是罵道了賀文麒的頭上,甚至還說賀亦軒不知道能不能養大,一直拖著不續弦,誰知道是不是賀文麒身體有問題,將來會不會絕戶之類惡毒的詞,李氏哪里能咽下這口氣。 兒子和孫子,一直都是李氏的心頭rou,誰也不能說他們一句不好,等下一次賀孟氏再開宴會顯擺的時候,李氏不請自來,直接捅破了賀如蘭至今沒有侍寢,壓根不受寵愛的事實,既然人家不怕撕破臉皮,她何必要給他們面子。 這一來,兩個賀家更加交惡,李氏索性停了那邊的賀禮,說起來,賀孟氏不過是跟賀文麒同輩,雖然年紀大了一些,但如今他們家里頭老人都不在了,這邊卻又李氏坐鎮,就算是逢年過節不去拜會,也沒有人能挑出刺來。李氏不由感嘆,自家去世的相公輩分夠高,果然是件好事。 賀文麒并不知道兩個女人的交鋒,最近因為造船的時候,他再一次忙得團團轉,幾乎每天只有早飯的時候能見到李氏和賀亦軒一面,晚上他回來的遲,卻不許李氏他們熬著一起等,李氏也不和他說這些,生怕孩子聽了心中不高興。 等賀文麒拿著成績去拜見朱成皓的時候,已經又過去一個月,看見船只的模型,朱成皓果然龍顏大悅,笑著拍著賀文麒的肩頭說道:“不錯不錯,若是能造出這樣的寶船,將來害怕那些倭寇再犯?!?/br> 賀文麒心中也是高興,有大船代表著或許可以開海禁,能開海禁的話,稅收問題便能解決,更甚者,雖然冒險,但出海的人若是能順利歸來,說不定還能帶來他記憶之中那些高產而容易成活的糧種,對于歷朝來說實在是一件大好事兒。 “皇上,如今成船已經開始打造,只是還得等幾個月才能出來,到時候再請皇上親自上船,看看這艘船的實力?!辟R文麒笑著說道,似乎看到了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船只,大殺四方的畫面了。 看著他眉眼發亮的模樣,朱成皓忍不住勾起了嘴角,笑著說道:“等那一日,文麒想要什么獎賞?” 賀文麒挑了挑眉頭,倒是笑著說道:“微臣相信,皇上絕對不會虧待了微臣,不過真有那一日,還請皇上賞賜一番造船的工匠,說起來這些人地位低下,但這次卻是為歷朝,為百姓建了大功?!?/br> 朱成皓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工匠的地位也就比商人好一些,不過賀文麒開口,他歷來嫌少駁回的,便說道:“到時候朕定有賞賜,船的模型已經定了,你如今也該清閑一些了吧?!?/br> 賀文麒笑了笑,倒是不好意思的說道:“確實是,最近忙的昏天暗地的,都快要忘記家門朝哪邊了?!?/br> 朱成皓搖了搖頭,叮囑了幾句讓他好好照看自己的身體,旁邊的陸公公束手站著,暗道皇帝什么時候這般叮囑過別人,就算是如今最為受寵的端妃,在皇上的面前還不是規規矩矩的,可見人跟人到底是不能比的。 兩人說了一會兒閑話,朱成皓倒是忽然提起春闈的話茬子,算算時間,倒是快要開始了:“不如文麒也去當個主考官?” 皇帝狀似無意的一句話,倒是讓賀文麒頭疼起來,他一個戶部侍郎去造船,已經有人非議,再跨界愣是去監考,還不得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 一直以來,能夠主考春闈的,都是德高望重,浸yin官場多年的老人,雖然當主考官好處大大的,以后這一屆的考生都得稱他為先生,但風險也實在是不小,鬧得不好就是丟腦袋的事情。賀文麒連忙說道:“還是罷了吧,皇上就看不得微臣稍微過幾日清閑日子?!?/br> 皇帝也不過隨口一提,見賀文麒避之不及的模樣,倒是覺得好笑起來,主考春闈的好處,皇帝自然也十分清楚。還要再說,賀文麒已經說道:“再說今年,微臣的表弟也要參加科考,微臣怎么樣也得避諱才是?!?/br> 朱成皓倒是惋惜起來,主考科舉是累積人脈的好機會,雖然賀文麒有自己護著,但在朝中到底是太單薄了一些,他想了想,便笑著說道:“也是,等過幾年再說?!?/br> 驀地,朱成皓又問道:“蘭美人是文麒的侄女?” 賀文麒微微一愣,隨即才想到,蘭美人可不就是賀如蘭,自己的便宜侄女嗎,當下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誰知道皇帝倒像是聽見了有趣的事情,笑哈哈的說道:“這般說來,朕還得叫文麒一聲叔叔才是?!?/br> 賀文麒臉色頓時黑了,怎么都覺得這句話有些猥褻,但看朱成皓一副正直的模樣,似乎壓根不覺得哪里不對。 不是賀文麒多想,自古以來,極品的皇帝多了去了,宮里頭姐妹花,姑姑侄女什么的也不少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哈哈哈,蘭花妹子絕對不是皇帝的真愛~ ☆、第103章 又是一個科舉年 不說朱成皓的惡趣味兒,賀文麒是絕對不會為了宮中的侄女說話的,他一個外臣,干涉皇帝后宮的事情那不是找死嗎,即使關系好,家務事到底是家務事,這一點賀文麒十分明白。當然,朱成皓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對那位從未謀面的賀如蘭高看一眼,那就不是他要管的事情了。 選秀塵埃落定,后宮百花齊放,朱成皓上位之后,平靜了許久的宮廷再一次涌起波瀾,端妃出生大家,如今又是備受寵愛,似乎隱隱的與徐皇后形成水火不兩立的狀態,原本被徐皇后壓制的服服帖帖的,生育了皇子的那三位后妃,似乎也心動起來,巴不得她們鬧得越大越好。 朱成皓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他們不對沒到年紀的皇子下手,他一概不管。這段時間,后宮之中誰受寵了,誰被罰了,誰又出丑了,不可謂不熱鬧。就是前朝也隱隱聽到了風聲,當然,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似乎這般熱鬧的后宮才是正常的,原本徐皇后完全掌控宮闈的情況,才讓人覺得驚訝。 不少人隱隱覺得,這是皇上對皇后不滿,所以想要分走她的權利,但賀文麒旁觀著,倒是覺得并非如此。朱成皓或許對徐皇后沒有愛情,但在他的眼中,徐皇后確實是個睿智的人,只可惜,睿智的女人,教育出來的四皇子,不管是氣度還是遠見上頭都差了一些,賀文麒覺得,朱成皓遲遲不愿意立太子,跟這個不無關系。 賀文麒不知道自己還就是真相了,如果四皇子什么都好的話,朱成皓自然愿意當名正言順的嫡子繼承皇位,雖說現在他還年輕力壯,但并不妨礙他已經在相看幾個皇子。只可惜,四皇子仁厚有余,機靈不足,也不知道徐皇后是不是在這位面前太過于端莊和善,倒是讓這位皇子有著皇子不可能有的太真。 若是一般的百姓家中,天真并不是壞事兒,但在皇家,這樣的天真卻是會要了人命的。就如前頭的三個皇子,雖然母族不顯,但擋不住他們一個個都機靈過了頭,這還是被徐皇后壓著,若是沒有了徐皇后的壓制,四皇子哪里是那三個的對手。 賀文麒并未對后宮的事情多想,畢竟在他看來,朱成皓怎么樣都能安安穩穩的活個二十年,至于二十年之后,他肯定也有了自保之力,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輕易的將自己抹殺。到時候儲君之位如何,與他也沒有必然的關系。 造船局進行的如火如荼,而這一年的科舉也已經拉開了序幕,李察氏原本倒是信心滿滿的,這會兒卻焦慮起來,不但拜完了城里城外的寺廟,還上門好幾次,就想要從賀文麒口中獲得準確的信兒,但賀文麒哪里能給她這種保證,每次只好安慰一番。 李氏心中也有些不痛快,雖然一直以來,她跟這個弟妹的關系不錯,但也擋不住她幾次三番的踩自己的底線,不說文麒是戶部侍郎,跟科舉壓根就插不上手,就是可以,作為自家人,他們哪里能添亂,她算是看清楚了,李察氏或許對自己不錯,但這個不錯,是建立在自家文麒位高權重的基礎之上的。 也是李氏對唯一的外甥卻是喜愛,不然以李察氏的態度,她早就翻臉了。作為過來人,她其實也明白李察氏的擔心,但這并不代表她就可以給文麒招惹麻煩,要是被旁人聽了去那些話,還以為自家文麒徇私舞弊呢,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有些磕磕碰碰的,科舉到底是開始了,每三年這個時候,京城的大小客棧都住滿了外鄉來的學子,有些甚至年前的時候就早早的到了,就怕路上耽誤了,不得不說,地域優勢在任何時代都有,這要是住在京城附近的,進京趕考比遠在江南地區的,可要簡單許多,估計這要是為什么,江南地帶出才子,但每年中第的人,江南卻并不是最多的。 作為李知禮的表哥,賀文麒只是將自己的經驗全部傳授,給分析了一番幾位主考官的性格,剩下的,就要靠李知禮自己了。這個少年郎是個有主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李老太爺的睿智,隔了一代終于已傳到了自家孫子身上,比起毫無擔當的李大舅,和有些小家子氣的李察氏,李知禮確實出色許多。 李知禮身體不錯,但從考場里頭出來的時候,也著整個人精神萎靡,被下人抬進了李家,李氏聽了消息心中也是擔心,帶著賀文麒親自去看了一次,見他雖然瘦了許多,精神頭已經恢復過來,倒是安心下來,至于李孟氏在旁邊的酸言酸語,她權當是聽不見。 李知禮撐著身體,將考卷默寫出來,讓賀文麒看了一遍,賀文麒覺得文采倒是不錯,如他預料的那樣,稍微銳利了一些,但卻有些真材實料的,至少中舉是沒有問題,但還得看主考官的心思,若是看得好了,進一甲都沒有問題,若是覺得不成,說不定直接落到了同進士。 賀文麒嘆了口氣,其實考試之前,他也曾勸過李知禮再等一屆,等文筆再扎實一些,少年中第,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其實中進士的年紀太小,對個人發展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实塾萌?,大部分時候看重的不是文采,而是能力,這樣一來,年歲太小,總是有失穩重。 賀文麒至今都很感激,當初一個陰差陽錯,讓自己成了探花郎,這才能直接進了翰林院,真要在外頭蹉跎的話,如今還不知道被忘到哪里呢。 當年他急著考試,因為他們賀家,急需要一個功名來撐著臉面,才不至于被人欺負了去,而如今的李家,顯然沒有這般著急。 只可惜,道理李知禮也是懂,但就跟當年的賀文麒一樣,他也不想讓自己的母親吃苦頭,在李家長大的少年,比誰都清楚,自家奶奶是個苛責的性子,老爹又是個不著調的,即使有爺爺護著,母親又吃了多少苦頭,只有自己出息了,母親才能過上跟姑姑一樣的日子,對于這一點,是少年從小到大的執著。 賀文麒卻不知道,在李家人的心中也有一番考慮,李知禮如今十七歲,若是能中進士的話,對他的姻緣也有極大的好處,又有賀文麒在,幫助疏通一番,至少也能混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不用跟其他人似的閑在家中。 賀文麒并不打算插手科舉的事情,看過之后也并沒有去那幾個主考官家中走動,讓他慶幸的是,這次的主考官中,有一位便是黃立大人,是他的頂頭上司,也是在朝中僅有的幾個關系還算不錯的官員之一,這樣一來,至少不該可以壓下自家表弟的名次才是。 賀文麒不知道的是,在考卷上來的時候,幾位大人焦頭爛額的考試閱卷,已經沒少爭吵,其中便有因為李知禮的這一份卷子,因為是封了名字的,他們倒是并不知道這個人是賀文麒的表弟,但其中一些尖銳的話語,已經讓其中幾位大人極為不滿。 若是賀文麒知道,黃立也是極為不滿的其中一位,估計心中也會嘀咕一番。沒辦法,黃立跟賀文麒關系是不錯,但擋不住他是個謹小慎微的人,做事情都喜歡穩重,自然更加偏愛文采穩重的那一批,李知禮的文章倒是不錯,卻太過于激進了一些,到底是讓黃李不太喜歡。 幸好,主考官中意見對半,最后這一份的卷子,還是堪堪擠進了二甲的名次,排到了第二十名。等成績出來的時候,報喜的人幾乎踩爛了李家的們,李察氏滿臉喜色,甚至一直都喜歡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李孟氏,都舍得端出好東西來迎賓,甚至還想要賀文麒過去幫忙招待客人,直接讓李氏以兒子公務繁忙的借口給打發了。 過了會試,就是半個進士了,只要皇帝不是過分的厭惡一個人,幾乎不會在殿試里頭將他掃地出門,即使有變動,也是名次的變動罷了。李知禮倒是有些擔心自己會落到同進士里頭去,都說同進士如夫人,那就是一輩子都要矮人一層。 過了主考官這一層,賀文麒倒是不擔心了,以他對朱成皓的了解,自己還曾經提過這位小表弟的名字,怎么樣都不可能將人踢到同進士那一塊去。賀文麒自然也是希望自家表弟能夠出息,賀家族中,能夠與他相扶的人少,賀如蘭那就不能算,若是李知禮能夠入朝,將來也是一份助力。 果然,等殿試成績出來,李知禮不但沒有淪落到同進士,反倒是被往前提了一大截,成了第八名,這名次看著雖然不顯,比不得前三甲那么引人注意,但比起一開始的二十名,結結實實的進了十二名,朝中一想到這位跟賀文麒的關系,不由感嘆皇帝對賀家的圣眷。 心中不服的大有人在,但皇帝親筆提起來的名次,他們自然不敢當面反駁。再說至少不是一甲,可見皇帝還是有分寸的,他們何必在這個時候去擾了皇帝的興致。幾個主考官默默對視一眼,而其中的黃立,倒是多看了幾眼那份卷子,眼中不知道閃過了什么。 這些大臣們卻不知道,原本朱成皓朱筆一揮,想要給李知禮也一個探花郎,一門兩探花也是一項美名。但隨即想到,自己若是真的這般做,倒是將賀文麒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原本因為自己的寵信,就有些人在詆毀文麒,他卻不能做的這般明顯落人口舌。 朱成皓再看了一遍李知禮的文章,覺得比起當年的文麒確實是遠遠不如,帶著少年的銳氣尚要磨礪一番,便知提到了第八,名次不錯,但也不至于引人注意。果然,等名次出來,即使有人心中不服,看看不是前三甲,到底是沒有多說什么。 這個成績,出乎李知禮的預料,讓少年郎結結實實的興奮了一番,但卻在賀文麒的預料之中,他摸了摸鼻子,暗道自己應不應該進宮謝謝朱成皓,這位偏心起來的時候確實是沒邊了,也幸好關鍵時候沒抽風,直接拿著三甲尋開心。 比起自家表弟,賀文麒倒是對前三甲更加關心一些,這一屆的學子文采都十分不錯,其中狀元郎程允更是文采出眾。程允字飛時,是山東人,出自山東程家。說起來山東程家也是個奇葩的家族,讀書人向來多,中第的也不少,但每一個當不了多久的官就會惹上事兒,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不慍不火的。 程允一舉奪得狀元,不少人心中不服氣,但看到張貼出來的前三甲的文章之后,又是心服口服。比起其他人來,程允的文章確實是出色,言之有物,對民生的了解,似乎還超過了不少的朝廷命官,這也是為什么朱成皓一眼看中,直接將他從二甲提到了狀元的位置,當然,有這位在,李知禮才顯得更加不起眼起來。 就跟李知禮一樣,程允也是少年成才,如今才二十三歲,比起很多白發蒼蒼的進士,實在是算年少得志。他的文章也帶著幾分銳氣,不過銳利的方式,正好是朱成皓所喜歡的,也是他現在迫切需要的人才,這才大筆一揮,成就了這位狀元郎,也讓程家終于出了一名狀元及第的子孫。 當然,朱成皓看著喜歡,不一定大臣們都看著喜歡。程允出自大家,卻并不是那么會做人,為人處世也帶著幾分清傲,跟官場的老油子十分談不來。外加程允早早的成親生子,各家也沒有了聯姻拉攏的可能性,在瓊林宴上,程允這個狀元,居然還不如榜眼探花受歡迎,榜眼是個八面玲瓏的,探花卻是許多人瞄準的女婿人選呢。 賀文麒倒是對這位十分感興趣,在瓊林宴上,帶著李知禮走了一圈,便去跟這位狀元郎談話起來,無他,這位的文章里頭,許多先進的主意,倒是跟他的打算不謀而合,雖然以歷朝的現狀,想要一下子實施有困難,但能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實在是一件幸事。 ☆、第104章 姻緣 程允是個很有想法的人,這是賀文麒看過他的文章之后的感覺,但真正面對面交談之后,他心中倒是有些感慨起來,這個年紀不大的狀元郎,確實是有才學的,但性格里頭卻帶著幾分清傲的天真,不知道這是不是程家出來的人,永遠都當不了多久的官員的原因,這樣的性格,確實不適合陰暗的官場。 比起賀文麒這個半吊子,程允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并且以他幾千年后的眼光來看,也是極有遠見的,只是可惜的是,這個狀元郎似乎有些溝通障礙,說話做事的時候也帶著一種理想主義,并且,他的腦子里頭,恐怕沒有妥協兩字。 這樣的人,放到以后的世界,恐怕也是不受歡迎,會被人排擠的,在某些清水衙門當科學家倒是最好。賀文麒難得起了愛才之心,免不得提醒了幾句,只可惜程允看起來是有聽沒有懂,對他的暗示一點兒也不在意,只是覺得眼前的賀大人是自己的知己,也不管周圍的人,拉住他滔滔不絕起來。 相比于程允,其實文章都帶著少年傲氣,同樣年少成名的李知禮,其實更加圓滑一些。從小到大的家庭環境,注定了李知禮是個敏銳的人,而在賀文麒回來之前,李家更是在京城的底層,在書院讀書的時候,李知禮也沒少被人看不起,故而年紀不大,為人卻比一般的少年都圓滑許多。 對此,賀文麒自然樂見其成,說到底,當官跟讀書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自己不可能護著李知禮一輩子,若是真的不適合,找個地方遠遠的外放出去才是好事。但就現在看來,即使賀文麒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做不到李知禮這般隱忍,在一群比他大很多的官員之中,說不上左右逢源,也能兩不得罪。 就是因為如此,賀文麒才放心讓這位表弟自己獨當一面,當然,這些看見李知禮滿面笑容的官員,有多少真心是沖著他背后的賀文麒來的,李知禮心中也明白。不過他心中并不介意,用自家爺爺的話說,既然要借表哥的風,就不能恨這陣風帶來的壞處,無論如何,在場這么多人中,除了三甲,這些大人就對他最為客氣在意。 中了進士之后,李知禮的婚事果然也變得熱門起來,畢竟這位年紀夠輕,學識不錯,還有一個賀文麒在,即使不能跟前三甲似的,直接進了翰林院,但有賀文麒幫助疏通的話,總不至于閑置在家不是。 歷朝并不流行榜下捉婿,門第之間還是十分濃重,沒辦法,這個年代,讀書人想要出頭也難,沒有根基的人,皇帝直接擼下去更加容易,大門大戶的,都更愿意同等門第的人間聯姻。即使拉攏有才學的年輕人,也都是用庶女,或者旁支的嫡女更多一些。 這樣的大前景下,即使有賀文麒在,李家的門第到底是低了一些,如今找上門的,也是符合以上條件的人更多。有李太爺的意思,他是更想要找一個,家里頭門第不是太高,姑娘品行不錯的就成,但家里頭兩個女人顯然不這樣想。 相隔十幾年,一直以來面和心不合的婆媳倆終于有了共同話題,不管是李孟氏還是李察氏,都真心覺得自家兒子(孫子)是再好沒有的,如今被上門來的媒人一吹捧,更是覺得自家孩子就是公主也配得起。對著媳婦也開始挑剔起來,不是嫌棄這個家世不夠顯赫,就是嫌棄姑娘不夠好,不夠完美。 李知禮忙著各種各樣的宴會,謝師宴,家里頭兩個女人也忙得很,等他反應過來,頓時頭疼不已,他在外頭忙著應酬人,家里頭母親奶奶這般挑剔,別到時候把人都得罪了去,心中不由苦惱起來。 李氏偶爾也被李察氏請去說話,回來的時候忍不住撇嘴說那兩人眼光也太高了一些,就這樣子挑剔下去,知禮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娶到媳婦。 賀文麒笑而不語,說實話媒人這個行當不好做,一個弄不好就要落下不是,不過自家的頂頭上司開了口,他只能勉為其難了。